?

醫學院校學分制教學管理特點

2011-08-15 00:51
關鍵詞:學分制醫學院校學分

邱 挺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1137)

當前,我國多數醫學院校普遍實行學分制,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量標準,以選課制為基礎,用學分來評定學生學習的量,并用于評價學生學業完成情況的一種現代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要求醫學院校必須具備開放的、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學分制的實施,對于加強醫學院校教學改革,提高醫學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關鍵的意義[1]。

一、學分制的特點

當前醫學院校學分制一般以選課制為基礎,學分制能夠順應學生個性和心理需求,學分制的實行能夠起到優化學科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拓能力和創新精神。學分制教學管理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具有選課的自由

當前,學分制最突出的特點是給予學生選課修讀的較大自由,雖然這種自由是在學校專業計劃內的,有限度的自由,但學生可以結合個人就業需要和心理需要等在規定的范圍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還可以將一些醫學學科發展的前沿問題和最新研究成果作為選修課對象,從而擴大學習范圍,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2]。

2.具有相當的伸縮性

學分制雖然借鑒學歷教育所要求的年限,但卻又不拘泥于年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可以修滿學分提前畢業,也可以中途停學,一段時間后繼續完成學業,可以滯后畢業。伸縮性的學習期限給了學生發揮自身潛力、快速完成學業的可能性。一些學習欲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而時間相對寬松的學生,據此可以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而對于負擔較重的、個人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延長學習期限,最終也能達到畢業的目標。伸縮性的學習年限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期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實現。而且,如果允許一些學生跨校選擇課程,各學校也可以根據學分為評價標準,認可其已經修滿的學分,能夠避免學習成果的浪費。

3.課程可靈活調整

實行學分制,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必修課的學分要求的基礎上,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擇業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且選修課程不受門數限制。學生修讀的課程,如果未能通過,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參加補考和補修,只要合格,學校同樣會認可其成績。這種允許學生在規定的條件下,結合自身的需求進行自我調整的教學制度,更有利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從而更加適應社會發展[3]。

二、醫學院校學分制教學管理出現的問題

當前,我國醫學院校普遍實行了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在實踐中確實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和開拓精神,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教學資源無法滿足需求

當前,隨著醫學院校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的普遍實行,學分制提倡選課制,對課程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課程資源更加豐富,除必修課程外,學校必須開設大量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修。然而按現行的學分制,一些學校在學分比例上設置不合理,使必修課程所占學分比例較大,任意縮小選修課程所占學分比例,從而使學生選課的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出現許多學生選擇了一些選修課程,但因一些醫學院校師資不足,使選修課程的教學無法保證,從而導致現有的教學資源無法滿足學分制的需求。

2.無法保證學習質量

實踐中,部分學生沒有深刻理解學分制的涵義,面對學分制,學生往往過分關注學分制帶來的自由,沒有結合所學課程樹立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觀念,一些學生失去了學習目標,學習無計劃,無自主性,學習過程中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一些學生不結合個人實際,僅僅為了湊學分而盲目選課,盡量選擇一些較容易的課程,這樣就無法保證學習質量,不利于學校的人才培養。

3.增大了學生管理難度

學分制條件下,學生在選擇課程、教師和學習方式、地點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這樣,學校對學生學習生活的的管束相對放松,學分制淡化了班級概念,學生往往按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某些課程可以隨意選擇教室上課,一些學生曠課嚴重,無法保證上足課時,從而加大了管理難度。

三、醫學院校學分制教學管理的對策

1.拓寬宣傳渠道,營造學分制實施氛圍

拓寬宣傳渠道,通過會議、校報、電臺等加大學分制宗旨目標的宣傳力度,讓師生都從更深層次上把握學分制的涵義和實施目標,讓教師和學生認識到推行學分制,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潛能,保障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的權利,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針對學分制推行過程中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加大教師的技能培養力度,優化教師崗位配置,尤其要針對選修課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鼓勵教師加強選修課教學,實現選修課教學的健康發展。

2.加大學分制教學管理改革力度,注重實踐能力

進一步發揮學分制伸縮性較強的特點,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按學分制要求,對學生按興趣、特長和選修課程進行分班,改進教學安排,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靈活性,設置足夠多的選修課供學生自由選擇。盡力減少課堂講授的學時數,加大實踐課程在學分制中的分數,加強與醫院和用人單位的溝通聯系,將實踐成績加入學分,為培養醫院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

3.完善績效考評,規范教學戰略

改革人才機制,加大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的引進力度,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完善教師教學成績評價體系,針對學分制執行效果加大對教師的考評力度。成立學生幫助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和各種社團及文化活動指導中心,解決學生在學分制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結合學生個性和心理特點,規范教學戰略,制定出符合學分制特點的實用性強的教學計劃,加強對學生選課的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總之,針對當前學分制教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深入把握學生個性和心理特點,創新學分制改革思路,夯實教學管理基礎工作,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如此,才能實現醫學院校學分制教學管理的健康發展,保證醫學教育的質量培養社會放心的醫學人才。

[1] 徐桂蘭.學分制:高校深化改革的關鍵——江、浙、滬四所高校實施學分制考察報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S1)

[2] 曾慶均,等.探索學分制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慶工商大學學分制改革研究與實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8(4)

[3] 陳健.學分制條件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J].中國成人教育,2009(1)

猜你喜歡
學分制醫學院校學分
學分制模式下的學生到課率
如何用學分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學分美食
高職教育學分制實施策略研究
斯皮爾伯格為什么要歷時33年修完學分?
學分制與高校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探析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頸部淋巴結超聲學分區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