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化持有者”角度看哈尼梯田的保護與開發

2011-08-15 00:43劉潔婷
紅河學院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元陽縣持有者紅河

盧 鵬,劉潔婷

(1.紅河學院人文學院,云南 蒙自 660011;2.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昆明 650091;3.紅河學院思政部,云南蒙自 661100)

從“文化持有者”角度看哈尼梯田的保護與開發

盧 鵬1,2,劉潔婷3

(1.紅河學院人文學院,云南 蒙自 660011;2.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昆明 650091;3.紅河學院思政部,云南蒙自 661100)

紅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先民適應山地生活所創造并仍一直在發揮作用的活形態文化遺產,它包括梯田及建基于其上的哈尼文化。經濟訴求的愿景讓“沉默”已久的紅河哈尼梯田走上了申遺之路,當地政府也因此展開了對梯田的保護與開發。然而,在梯田保護與開發中,文化持有者的訴求被忽視了。還文化持有者以一定的話語權,傾聽他們的聲音,有助于更好地保護和開發紅河哈尼梯田。

文化持有者;哈尼梯田;保護;開發

一 從沉默走上申遺

紅河哈尼梯田歷史悠久,但一直以來卻難為主流社會所知。在現代旅游背景下,“申遺”可能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使得長期沉默的哈尼梯田走上了申遺之路,開始進入主流社會的視野。

梯田是人類適應山地環境與自然斗爭并最終達至和諧的產物。哈尼族據說源于古代羌人[1]19,自從甘青高原遷徙到云南后,必然要改變以往的謀食方式。鑒于云南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的特殊環境,哈尼族先民選擇了依山勢修筑起一層層梯田,從事稻作農耕的生產方式。梯田一般選擇在土質好、水源充足和向陽的緩坡地帶開墾。哈尼族先民墾田種稻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尚書?禹貢》、《山海經?海內經》、《史記?西南夷列傳》等古籍中就有所記載。[1]113-114經過長期的選擇適應,哈尼族先民培育出了眾多適應當地氣候、土質、肥瘠的水稻品種。以位處元陽哈尼梯田核心區的箐口村為例,村民種植的傳統水稻有旱谷、月亮谷、老雜交、小花谷、大老梗、紅腳老梗、白腳老梗、觀山谷、薄竹谷、紫米谷、紅米谷、冷水谷等12個品種。

依托梯田,哈尼族先民創造出了燦爛的哈尼文化。作為從事傳統梯田稻作的民族,哈尼族抗擊風險的能力較弱,大多時候只能求助于各種各樣的超自然力量。在哈尼族村寨,原始宗教盛行,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隨處可見。哈尼族遵循農作物自然生長節律,創造出了豐富的節日文化。一年到頭,哈尼族村寨幾乎每月都有節日活動舉行,其中最受重視的三大節日為農歷二月的“昂瑪突”、農歷六月的“苦扎扎”和農歷十月的“十月年”。憑借梯田,哈尼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和服飾文化,建構了適應當地氣候的居住空間蘑菇房??梢哉f,哈尼族文化就是一個圍繞梯田運行的文化系統。

長期以來,作為農耕文化產物的哈尼梯田及其文化一直處于“沉默”中。這種沉默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少數民族文化的共同命運。在全國各地以工業化為導向,紛紛發展現代工業的語境下,城市與工業文化成為了先進、文明的象征,而鄉村與農耕文化卻成為了落后、野蠻的象征,因無法發展現代工業而依然沿襲傳統農耕生活的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由此更是日漸邊緣化。但這種狀況是可以發生改變的。工業社會造成的人的異化以及自由的喪失,讓人們“發現了”曾經不入他們“法眼”的農耕社會,少數民族的文化因此有機會不再沉默。[2]哈尼梯田及哈尼文化就是在此背景下開口說話的。

哈尼梯田及其文化的發聲是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伴隨而來的旅游開發密切相關的。自1985年我國加入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行列,1987年有了第一批6項文化和自然遺產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到2007年已擁有世界遺產35項。[3]申遺成功給地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云南的麗江為例,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2000年接待海內外游客25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3.44億元,2006年接待游客460萬人次,2007年1至9月份接待游客403.07萬人次,并且以每年3~5萬人的速度遞增。[4]申遺潛在的巨大經濟效益使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申遺熱,紅河哈尼梯田申遺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開始的。

在紅河哈尼梯田申遺中,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學者史軍超是不可不提的。1995年,在陪同外國學者考察梯田途中,史軍超萌生了將元陽哈尼梯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構想。1998年,他第一次將這一設想提了出來。1999年,在首屆“云南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研討會”上,他發表了《建立“元陽哈尼梯田文化奇觀保護與發展基地”的構想》一文,首次系統論述了元陽哈尼梯田申報世界遺產的理論依據。

由于“多民族國家內少數民族對世界遺產的申報,究其實質而言,是對生活于其間的國家的認同”[5],所以國家對少數民族申報世界遺產的行為大多時候是支持的。史軍超提出的將哈尼梯田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構想得到了紅河州委、州政府的采納,紅河哈尼梯田申遺由民間倡議走上了政府組織。2000年,紅河州委、州政府決定哈尼梯田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并開展相關工作。2001年,紅河州人民政府成立了紅河哈尼梯田申報世界遺產協調領導小組,開始全力推進申遺工作。2007年紅河州正式成立哈尼梯田管理局。之后元陽縣成立了哈尼梯田管理局,紅河縣、綠春縣先后成立哈尼梯田管理辦,加快了申遺的進程。

紅河哈尼梯田申報的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中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項目。①經過政府、學者的努力,紅河哈尼梯田申遺取得了一系列進展。2004年與吉林高句麗、河南殷墟、澳門歷史文化建筑群、廣東開平碉樓、福建土樓同時被列為中國的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并得到世界遺產中心認可,2006年再次入選國家文物局公布審定通過的35家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重設目錄。在兩度進入申遺預備名錄未果后,紅河哈尼梯田2009年又一次被列入2011年申遺預備名錄。與此同時,紅河哈尼梯田還先后成為了云南省首家國家濕地公園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

二 哈尼梯田保護與開發的現狀

在當地政府準備將哈尼梯田申報為世界遺產的時候,紅河哈尼梯田卻遭遇到了嚴峻的挑戰。由于部分地方人口增長過快,梯田產出無法滿足增大的需求,于是向森林要土地的情況開始出現,毀林開荒又導致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頻頻發生。同時由于生存語境發生改變,哈尼族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危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就是因為關注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危險出臺的,因而要以國際公約的形式予以保護。[6]作為世界遺產中出現最晚的類別,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申報也著重于保護,而其保護必須注重保護文化景觀的原始形態。因此,紅河哈尼梯田要想申遺成功,必須要保護好梯田及附著于其上的文化。為了加強保護紅河哈尼梯田的整個生態系統和傳統文化,紅河州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云南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地方實際,于2001年在第33次常務會議上通過了地方性法規《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梯田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管理暫行辦法》)。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哈尼梯田的保護和管理,紅河州于2002年初組織編制了《紅河哈尼梯田保護總體規劃》(以下稱《保護總體規劃》),2008年又組織專家學者對《保護總體規劃》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在縣級層面上,也制定了相應的地方性措施和法規。元陽縣位處紅河哈尼梯田核心區,也是紅河哈尼梯田的申遺地。該縣根據《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了《元陽縣哈尼梯田保護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內哈尼梯田,尤其是核心區梯田及其文化的保護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規定。2004年,元陽縣制定了《元陽哈尼梯田核心區生態保護規劃》、《元陽縣哈尼梯田核心區水利規劃提綱》以及《元陽縣哈尼梯田核心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大綱》等三個規劃提綱,對哈尼梯田核心區的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規劃。

《管理暫行辦法》將紅河哈尼梯田分成核心、保護和協調三個區,核心區包括元陽縣境內的壩達、多依樹、猛品、麻栗寨四個梯田片區,保護區包括元陽縣境內的新街、勝村、牛角寨、攀枝花四個鄉(鎮)行政區域內的規劃片區,協調區包括元陽、綠春、金平、紅河縣內集中連片,形成規模的梯田片區。后來當地政府對核心區作了調整,確定核心區范圍是多依樹、壩達、牛角寨、猛品等四個片區,共132平方公里,包括265個自然村,人口90758人。[7]核心區是紅河哈尼梯田保護的重中之重,其保護的主要是梯田的生態結構、民族文化、農耕技術和梯田景觀。

為了達到保護的目的,當地政府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采取了嚴格的措施。按照《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核心區的建設項目必須經過嚴格審批才予施工,對亂挖亂采、亂搭亂建的現象及時制止,繼續申報地核心區生態環境,保持古樸自然的傳統風貌。以核心區壩達片區的箐口村為例,在村內修建房屋得經嚴格審批才能動工,曾有當地主管部門領導的親戚想在哈尼文化陳列館旁修建房屋,但由于考慮到會破壞生態環境的協調性而沒能獲批。村民的生產生活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有時甚至會因違法規定而受到處罰。2008年,村里有幾戶村民未經批準將自家種的樹砍了幾棵,因此而遭到了當地主管部門的處罰。由此可見,為了申遺而進行的保護對保護區內人們的生產生活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限制。

從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角度,紅河哈尼梯田側重于加強對梯田及其文化的保護和管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紅河州在全國幾十個自治州中經濟總體水平比較靠前,但南北發展極不平衡,元陽、綠春、金平、紅河等哈尼梯田所在縣依然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經濟發展非常落后,發展現代工業又無任何基礎和條件,申遺帶來豐厚經濟利益的實例告訴人們,申遺成功后的旅游發展是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多的選擇,這樣申遺從一開始就帶有了非常明顯的經濟訴求的色彩。因此,當地政府在加強保護的同時還積極地對哈尼梯田及其文化進行了規模不等的開發。

元陽是開發哈尼梯田及其文化的重點縣,該縣以將紅河哈尼梯田旅游打造成世界級品牌為主要目標。在具體開發中,元陽縣重點建設了箐口哈尼族民俗生態旅游村,修建了元陽梯田文化廣場,修繕了勐弄司署、龍上將山莊,新建了老虎嘴、多依樹、壩達景點的旅游配套設施。箐口是展示哈尼梯田及其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發展哈尼梯田旅游的重要景點,其建設突出了哈尼傳統文化的特色。經過建設,繞梯田修建的青石板路可供游客觀賞梯田美景及梯田農耕生活,村內所有民居都恢復了蘑菇頂,新建房屋外部必須嚴格按照傳統蘑菇房的式樣建造,消失已久的水碾、水碓、水磨專門陳列了出來,經過培訓的文藝隊可以為游客表演哈尼族傳統歌舞,神圣的小寨神林也被開發成游客賞玩的場所。毗鄰的大魚塘、勝村等村寨也開發了哈尼梯田旅游。為了擴大哈尼梯田旅游的影響,元陽縣自2005年以來舉辦了三屆“中國?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節”,進行旅游宣傳促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紅河2009年哈尼梯田文化旅游節”期間,楊麗萍指導排演的大型原生態高原稻作農耕文化田野實景表演《哈尼梯田》讓紅河哈尼梯田更加得到了世人的關注。

紅河哈尼梯田的開發和哈尼梯田旅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收入。以元陽縣為例,隨著以箐口、大魚塘、勝村等村寨為主要景點的哈尼梯田旅游的發展,當地旅游收入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據元陽縣旅游局數據統計,2008年全縣接待國內外游客581876人次,旅游總收入38590.91萬元。2009年10月1至10月8日,元陽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0885人次,旅游總收入2291.05萬元。據《紅河日報》報道,2010年上半年元陽縣共接待游客387332人次,實現旅游綜合總收入30693.95萬元。[8]

三 還“文化持有者”話語權

紅河哈尼梯田的申遺以及申遺成功后的保護都離不開生于斯死于斯的“文化持有者”。如果離開了這些文化持有者,那么作為文化景觀的哈尼梯田將很快凋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哈尼梯田的文化持有者的利益往往被忽視或關注度不夠。只有還話語權予文化持有者,傾聽文化持有者的聲音,紅河哈尼梯田的保護與開發才能更好地進行下去。

在紅河哈尼梯田的保護與開發進行的同時,梯田的困境也正日益凸顯出來。筆者2006年在箐口調查,與小咪古李虎生談到梯田時,他嘆了口氣說,“梯田看是好看,可吃不飽肚子”。這句話的意味是很深遠的。箐口村共有178戶,865人,人均耕地面積為0.99畝,其中水田0.52畝,旱地0.47畝。村民以種植水稻為主,品種為傳統的紅米。紅米的生長非常適應當地氣候,但它存在生長期長、產量低的弱點。村里也引進過雜交水稻,但因不適合當地氣候而沒有得到推廣。旱地上種植玉米、黃豆、馬鈴薯,由于受當地氣候影響,這些作物產量不高。冰雹、寒潮、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也嚴重地制約著當地農業種植的發展。一年中,接近2/3的村民家有三四個月糧食不夠吃。周邊幾個村子與箐口的情況也大體相似。

很明顯,僅憑現有土地的產出,箐口及周邊村寨的很大一部分村民連溫飽生活都沒達到。由于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再加上當地為了申遺加強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砍伐森林增加耕地的方式也已經行不通了。其實,單單就是過度開墾而造成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生態問題也使得這種沿用了上千年的生產方式難以支撐箐口這些村寨新的發展需要了。于是以中青年為主的村民紛紛走出了村寨,以打工的方式向外面的世界去尋找新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在這種狀況下,哈尼梯田旅游的開發給文化持有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以旅游開發較早的箐口為例,當紅河州政府于2000年投巨資將村子打造成“哈尼民俗文化生態村”時,村民大都持積極的態度。當時政府提供了部分資金,要求村內所有房屋都在外表上恢復為蘑菇房樣式。在明白了旅游開發的意義后,村里的房屋很快都恢復了蘑菇房的外表。當地旅游主管部門還以村民為主體組建了管委會、文藝隊,并以家戶為單位組成衛生小組打掃公共衛生。在旅游開發的初期,村民們對哈尼梯田旅游的開發抱有極大的熱情和希望。

雖然紅河哈尼梯田的開發增加了當地的收入,但這些收入并沒有真正地為文化持有者獲得。以箐口為例,普通村民從哈尼梯田旅游中獲得的收入主要為門票收入分紅。2003年箐口共接待了游客11486人,門票收入114290元。2004年箐口共接待游客9557人,門票收入84185元。按照相關規定,門票收入的70%歸元陽縣旅游局,剩余的30%歸箐口。根據這一規定,箐口2003年獲得門票提成收入3萬元,2004年獲得門票提成收入2.5萬元。這些收入也只有部分作為旅游分紅分給村民。箐口村民2003年每戶分到145元,其中還包括了打掃村寨公共衛生的50元工資。2004年村民們獲得的旅游分紅就更少了,此后每年每戶從旅游開發中的收益都只有100元左右。即使是文藝隊的成員,從哈尼梯田中獲得的收入也并不多。箐口文藝隊成立于2003年9月,最初每人每月工資僅為150元,2004年3月后試用期滿的文藝隊隊員每月工資達到了300元,民間老藝人和管理人員的工資提高到了330元。但與外出務工的收入相比,這些收入只相當于打工收入的一半左右。

經過幾年的發展,文化持有者并未從旅游中獲得多少收益,于是開始冷漠對待甚至反對旅游開發。當村民發現從旅游中獲得的收益幾乎微不足道,而他們的生活卻受到干擾,于是便采取了類似斯科特所描述的“弱者的武器”[9](P34-56)那樣的方式進行反抗。一些村民采取當“黑導游”的方式,一些村民采取向拍照游客索要錢物的方式,還有一些村民則以散發謠言的方式來反對日益深入的旅游開發。而大多數文藝隊員則選擇了離開,自2003年以來,箐口文藝隊經歷了三次大的隊員補充工作。

與對旅游開發相伴隨的是,一些村民還對當地政府出于申遺目的而采取的保護措施進行反抗。從村民的角度來說,他們最關注的是申遺能否帶來實質性的利益。在他們看來,旅游開發就是申遺,而當旅游開發并不能帶來多少實質性利益時,申遺也就不再具有了誘惑力。為了申遺成功,當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章制度,對村民的生產生活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約束。依照村民的理論,當旅游開發并未給文化持有者帶來多少好處時,這些約束就不再具有效力了。依照《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梯田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規定,核心區內禁止破壞原有自然環境或者改變原始景觀風貌的活動。2008年,位于箐口磨秋場下方的幾棵樹被村里幾戶村民擅自砍伐了,因此遭到了當地主管部門的懲罰。

由于文化持有者并未從旅游開發中得到多少收益,因此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村民依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村寨。對正處于申遺關鍵時刻的紅河哈尼梯田而言,文化持有者的離開無疑是致命的。與文化遺產一樣,紅河哈尼梯田申報的文化景觀項也非常注重文化持有者的地位。如果離開了文化持有者,即使勉強申報成功,文化景觀遺產也將受到社會的批評。麗江古城因當地人的“離去”受到媒體的批評就是很好的注腳。而事實卻是,部分哈尼梯田出現了拋荒現象,哈尼村寨“空洞化”現象日益嚴重。紅河哈尼梯田的申遺必然也將因此而受影響。

對于梯田及其文化,作為文化持有者的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無疑是有感情的。申遺背景下紅河哈尼梯田的保護與開發過程中,文化持有者無論是選擇離開梯田,還是由初期的遵守約束到最終的違反約束都是因為他們的經濟訴求意愿被忽視或受重視不夠。經濟引起的問題最終只有通過經濟的手段才能有效地解決,任何說教都無濟于事。無論是保護還是開發,都應該傾聽文化持有者的聲音,重視文化持有者的經濟利益。在哈尼梯田申遺保護與開發過程中,必須“還話語權予文化持有者”[10]。只有當文化持有者能夠從梯田及其文化上獲得生存和繼續發展的資源,哈尼梯田才能夠長期地“活下去”,紅河哈尼梯田才不至于成為死形態的遺產。

注釋:

①文化景觀這一概念是1 9 9 2年1 2月在美國圣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 6屆會議時提出并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它代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的“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截止到2 0 1 0年8月,中國有江西廬山和山西五臺山兩處世界文化景觀遺產。

[1]《哈尼族簡史》編寫組.哈尼族簡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8.

[2]盧鵬.民俗在現代旅游中的經濟訴求功能[J].中國國粹,2 0 0 9(1).

[3]朱祖希.中國的“申遺”與業已取得的成就[J].北京觀察,2 0 0 7(1 0).

[4]曉東.中國申遺二十年之癢[J].中華遺產,2007(12).

[5]馬翀煒.世界遺產與民族國家認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 0 1 0(4).

[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J].

[7]元陽縣旅游局.元陽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匯報(2009)[R].

[8]朱艷桃.元陽上半年實現旅游收入達3億元[N].紅河日報,2010-07-06.

[9][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鄭廣懷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10]何明.“他者的傾訴”:還話語權予文化持有者,最后的蘑菇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ni Terrace from Cultural Holder point

LU Peng1,2LIU Jie-ting3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China;2.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Southwests’Border land Ethnic Minorities of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China;3.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Honghe Uniuersity,mengzi 661100,China)

Honghe Hani terrace are created by Hani ancestors, which adapt to mountain life and still play a living role. It includes terraces and Hani culture. Hani terrace is being declared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ecause of economic demands.The local government is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terrace. However, cultural holders’ aspiration is ignored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Listen cultural holders’ voice and give them a certain right to speak can contribute to bette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ni terrace.

Cultural holder; Hani terrac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C951

A

1008-9128(2011)05-0005-04

2011-06-02

2009年度云南省教育廳基金項目(09Y0421)。

盧鵬(1980-),男,湖南平江人,在讀博士,紅河學院首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后備人才。研究方向:民族問題研究。

[責任編輯 張燦邦]

猜你喜歡
元陽縣持有者紅河
魅力紅河 大美梯田
紅河學院作品選登
紅河書法作品欣賞
元陽縣總工會:開展主題勞動競賽
美國數萬華人工簽或將失效,強行被辭職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生數學學習現狀探析——以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為例
紅河是怎樣偷渡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