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新公司:欲為央企整合破冰者

2011-10-10 11:08易曉陽
中國報道 2011年3期
關鍵詞:國新國資委國有資產

本刊特約記者 易曉陽

國新公司:欲為央企整合破冰者

本刊特約記者 易曉陽

國新公司成立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整合幾家央企,其重要性在于探索國資管理新模式,即國資委——國有資產管理運營公司——央企三級國資體系框架。

2010年12月22日下午5時,籌備多年、備受業內關注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公司”)在北京的一家賓館靜悄悄地舉行了成立儀式。對這一備受矚目的事件,國資委保持了一貫的低調。有關該公司的信息,國資委僅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幾條陳述簡潔的消息。

根據公布的數據,國新公司的首期注冊資本金為45億元人民幣,而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其注冊資金則高達2000億美元。二者相去甚遠,外界之前預測的“中投二號”看來并沒有出現。不過,雖然國資委有意低調處理國新公司掛牌成立一事,但并沒有降低人們對此事的關注。

央企推進改革亟需新操作平臺

國新公司的誕生頗有神秘感,2007年,時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在國資委內部講話中曾表示,國資委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組建第三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另兩家分別是中國誠通控股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請示,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原則同意。此后,市場斷斷續續有關于國新公司成立的傳言,但一直未有官方回應。去年上半年曾幾度傳出將成立的消息,也均未果。

既然先前已有兩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國資委為何還要成立第三家?

據了解,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不久,為推動央企重組整合工作,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和中國誠通集團公司進行了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的試點,希望通過這兩個公司摸索出推進國有經濟調整的路子。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剛稱,經過幾年的試點運作,一批歷史疑難問題得到了解決,一批不良資產得到了盤活,一批虧損企業扭虧為盈,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然而,取得成效的同時,也清晰暴露出試點公司自身存在的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誠通主要從事現代物流、綜合貿易;國開投主要做基礎領域的投資。它們成立后雖然分別擔當了一部分處置不良資產的責任,但并非純粹以經營股權、產權為主的資產運營公司。而且這兩家公司在中央企業中層次不夠、級別不高、實力不足,嚴重束縛和制約了試點公司的運作空間,使國資委調整國有經濟的改革意圖難以不折不扣地貫徹和執行,給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帶來了客觀和現實的障礙。

而且一直以來,大的不強、小的不專就是國有企業為人詬病的主要原因。國資委成立的使命,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并要在全球競爭的大視野下,為中國經濟培育出一批真正有實力、有規模、有品牌的世界級企業。2006年,國資委曾提出“2010年央企數量減少到100家以內”,可至今仍還有121家,顯然整合過程中有諸多現實困難。有分析稱,時下央企的重組難度、復雜性已大大增加。建立在企業自主意愿上的重組,數量已經為零,剩下的企業實力相當,誰也不愿被整合。還有部分企業負債較高、資產質量差,對這些“嫁不出去的”企業,重組和整合都需要新的方法。

此外,目前職工安置的成本提升,不能像之前那樣靠簡單的“買斷”解決問題,而需多方解決職工出路。許多企業旗下二級和三級公司中,引入了各類混合所有制的企業和上市公司,資產處置過程中如何照顧多方股東利益也是待解難題。

在此背景下,2009年,國資委重提第三家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公司事宜,并將該公司級別申報至部級。

國新公司兩大角色

國新公司成立后將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承擔什么樣的角色呢,國資委主任王勇在國新公司成立大會上的一段講話可以說非常清楚地說明問題。

王勇認為,根據《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的規定,國新公司定位是配合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

國新公司首先是一家企業,其次,國新公司的任務主要是在中央企業范圍內從事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國新公司是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而不是生產經營企業,更不是投資公司。其成立的目的,一是持有進入國新公司的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并履行出資人職責,二是配合中央企業整合存續企業資產和非主業資產。

“我們打算劃入國新公司的企業,都是不屬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和領域且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企業。同時,這些企業與其他大型中央企業的產業關聯度不大,它們之間重組的資源優化配置效應不大;或者承擔公益性等特殊職能,不宜進入某一家產業型企業的企業?!币晃粐Y委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由此可見,國新公司成立后將主要擔當兩個角色。一是作為央企重組和資產整合平臺,按照成熟一家進行一家的思路,吸收排名靠后、資產質量不高的央企;二是作為央企整體上市平臺,以貨幣出資作為發起人之一,推動改制集團整體上市。

繼續探索國資管理新模式

國新公司的前一個角色明確了國新公司作為資產接收和整合平臺的定位,后一個角色則凸出了國新公司代表國資委直接持有國有企業股權的新管理模式。

作為央企資源整合平臺比較好理解,國資委在國新公司成立時已明確指出,企業劃入國新公司后,國新公司要通過股份制改革和重組整合,實現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

例如,對于具有潛在市場競爭力的企業或者優質業務、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的業務,國新公司應在資本金注入、重組上市等方面予以支持,促進企業發展,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具備條件的,還可以改造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服務的企業或業務。對于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或業務板塊,國新公司應在支付改革成本等方面給予支持,保護好職工合法權益,促使這些企業或業務板塊的國有資本平穩退出。

作為代表國資委的“直接出資人”又怎么來理解呢?

其實,國新公司持股“五礦股份”就已經作了很好的注解。2010年12月16日,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掛牌成立。五礦股份是中國五礦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下稱五金制品)及其他戰略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總股本為246億股,其中,中國五礦占比96.5%,五金制品占比1%,其他戰略投資者占比2.5%。而“其他戰略投資者”就是于一周后成立的國新公司。

新年伊始,五礦股份、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中鐵物資整體上市推進在即,三家股份制企業的出資人中也都悄然出現國新控股的身影。據記者查閱資料后發現,新成立的這三家公司中,國新控股的持股比例均為2%左右。

上海天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分析認為,作為政府的特設機構,國資委雖然代表國家對央企履行出資人責任,但由于其身份限制,它并不能直接持股。這種委監管和出資人于一體的運作模式給央企發展帶來了諸多不便。

比如某個央企要整體上市,屬于政府部門的國資委就面臨著因不具有完全的民事責任能力而不能成為股東的問題。國新公司的成立,就為國資委持股上市公司提供了純粹的“股東身份”。

因此,國新公司成立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整合幾家央企,其重要性在于探索國資管理新模式。這種新模式就是:國資委——國有資產管理運營公司——央企三級國資體系框架。在這種新模式下,國新公司如何經營和運作尚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摸索。

謝企華 董事長

1943年出生,畢業于清華大學工民建筑系,在歷任寶鋼工程指揮部計劃處處長、指揮部副指揮等職務之后,1994年獲得寶鋼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任命,2003年就任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正是在她的任內,寶鋼集團拉近了同世界領先的鋼鐵企業的距離,一躍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鋼鐵企業。被稱為中國鋼鐵行業的“鐵娘子”。

劉東生 總經理

典型的公務員出身。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了當時的國家經貿委,歷任國家經貿委處長、企業改革司副司長等職務。2003年到2009年3月,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兼國資委董事會試點辦公室主任。而2009年3月之后,一直擔任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直到接下國新公司總經理的位置。

猜你喜歡
國新國資委國有資產
國資委:國企央企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布局力度
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
淺析新形勢下的國有資產管理
三大運營商:10月起全面取消國內長途和漫游費
關于國有資產資本化改革
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
陜西國資委出臺措施指導企業降本增效
國資委開查央企境外“家底”
國新棋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