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武遺風的清代服飾漢化流變

2011-10-16 00:57劉若琳
藝苑 2011年1期
關鍵詞:衣冠滿族漢族

文/劉若琳

尚武遺風的清代服飾漢化流變

文/劉若琳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王朝。特殊的歷史背景賦予滿、漢民族融匯互補、豐繁競采的服飾趨勢。不同于以往異族的統治者,滿族在入主中原后廢除了漢族的冠冕之制,保留了更多的游牧民族的服飾特征,強令將本民族服飾列為國服,清代衣冠制的正式確立成為改朝換代的物化標志。然而任何堅硬的制度、規章、禮約都禁不起服用功能和形態的轉變,必然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妥協和異變,在風尚嬗遞的服飾發展中,原先所謂的傳統制度也不得不更形易貌。異變與融合是清代服飾發展的方向,這是社會變革中人們意識形態轉化的驅使和制動。

清代服飾;漢化;異變

漢族高跟高筒鞋(民間藏品)

中國歷代服飾受中原漢族文化影響至深,主要承襲自西周制定的衣冠禮儀制度,雖其間不乏與少數民族服飾的融合。但到了清代,中國的服飾制度卻發生了轉型,歷經兩千多年變遷的冠冕衣裳之制由此宣告終結。

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滿族,馬背生活和地域環境促成其有異于農耕民族的服飾習俗。然而,漢族的冠冕之制代表著“君權神授”,必為滿族統治者所推崇,故此對漢族的衣冠制進行改良發展出一套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服制,以求不忘其馬背民族的根本,強令推行具有其自身游牧民族特點的衣冠制?!耙则T射為業”的服制不可“輕循漢人之俗”,“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尊本朝制度”。以剃發易服的具體形式迫使漢人遵從滿族的服飾習尚,衣冠之制同時做為樹立新朝政權的重要標志。將漢族男子“總發綰髻”的傳統轉成“半剃半留,編發做辮”的滿族發式,這種改制由于違反漢祖制而遭到漢人的殊死反抗,引發江陰、嘉定的起義事件。剃發易服上升為激烈的民族矛盾,為消解漢人普遍的反抗情緒,清政府采納了金之俊“十不從”的曖昧政策。意外的是,這種民族間的服制折中政策,卻促成獨具滿漢交融風格的雙軌形式,在社會生活中呈現服飾風俗與樣式的多變。

一、服制轉型

“國俗衣冠,一沿舊式”。 清軍入關前,后金統治者對服飾制度已有厘定。天命八年(明天啟三年即1623年),太祖努爾哈赤即為諸大臣、貝勒、侍衛、隨侍及平常百姓規定了帽頂制度;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即1632年),太宗皇太極規定了服色制度;據《東華錄》記載,天聰七年(1633)六月已巳,諭官民冠服遵制劃一。至此,滿族統治者既已有明確的以本族衣冠制為主的服飾方針,推翻了周秦漢唐相承的冠冕之制。這種顛覆只是一種形制的改變實則為一種變形相應的“君權神授”的繼承。

行服帶 清宮舊藏

據《清實錄》記載,早在崇德元年十一月,太宗皇帝就:“御翔鳳樓,集諸親王、郡王、貝勒、固山額真、都察院官,命弘文院大臣讀大金《世宗本紀》。上諭眾曰:爾等審聽之,世宗,蒙古、漢人諸國聲名顯著之賢君也。故當時、后世咸稱為小堯舜。朕批覽此書,悉其梗概,殊覺心往神馳,耳目倍加明快,不勝觀賞。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哈喇及完顏亮之世盡廢之”,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太祖、太宗之業遂衰?!笆雷诩次?,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豫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言語,悉尊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后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于哀宗,社稷傾危,國遂滅亡?!薄跋葧r儒臣巴克什達海、庫爾纏屢勸朕改滿洲衣冠,效漢人服飾制度。朕不從,輒以為朕不納諫。朕試設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寬衣大袖,左配矢,右夾弓,忽遇碩翁科羅巴圖魯勞薩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廢騎射,寬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與尚左手之人何以異也!朕發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朕身豈有更變之理??秩蘸笞訉O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故諭爾等,其謹實朕言?!盵1](P5)

在這里太宗文皇帝總結了過往的經驗,指出服滿族衣冠的重要性,將服飾作為“立國之經”。與此同時,還指出了寬袍大袖的漢族服裝形制不利于騎射,將服飾與武備密切相連,稱騎射為“立國之本”。這一方面表明,滿族的服飾習俗與騎射尚武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它是長期生產與生活實踐的產物。另一方面滿族統治者是在馬上得取的天下,也應當在馬上治理天下,于此,騎射武備便永遠不可廢弛,那么有利于騎射的服飾必須永久性地保持下去。再次,就是不能輕易改滿族既有服制,這是遵尋祖制的重要體現,成為祖宗之法不可變的具體實踐。其原因在于,金朝就是因為改祖制衣冠而采納漢衣冠制、疏于武功才導致滅亡,從歷史的角度闡述了漢服衣冠不能仿效,祖宗衣冠不能改的根本原因,強調衣冠制度關系社稷的重要性。最后,滿族統治者懼怕被歷史傳統悠久的漢文化所同化和征服,對于滿族服飾傳統采取了積極恪守的態度,通過朝廷定制、詔令加強鞏固,通過一系列措施來確保滿族服飾的沿襲相承,從而獲取政治上的優勢效應。

清宮舊藏 吉服冠

二、民俗傳承

據《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清代祖先滿族“原起于長白山之東北布庫里山下”,世代活動于中國東北的高寒地帶,是一支居無定所的游牧民族,特定的生存環境與生產方式決定了“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因此,馬背生活的一些習俗與工具在清代服飾上被保留下來,這有習慣使然,也有統治者強制教化的因素。草原與海濱地帶,其所憑以為戰勝與克服之資者,亦不能單恃其自身,于是而有深刻之工具感。草原民族之最先工具感為馬,非此即無以克服其外面之自然而或生存。[2](P2)

不同于漢民族的冠冕之制,清朝采納“纓帽箭衣”典型滿族衣冠傳統形式?!袄t帽”是指冠上綴有紅纓裝飾,它起源于滿族的世代先民,帽具有保暖功能,是生活在東北高寒地帶必需品,而帽上所綴紅纓則是作為狩獵標識?!凹隆笔侵冈跐M族傳統袍褂基礎上(即無領、箭袖、左衽、四開衩、束腰),開衩袍由于袖口裝有箭袖所以被稱為“箭衣”。此種袍服袖型窄小、緊湊。因袖口接出一個半圓形的箭頭故稱為箭袖,又因其似馬蹄,所以俗稱“馬蹄袖”,滿語稱:“哇哈”。既可以御寒又便于彎弓射箭,是一種功能與形式相結合巧妙的設計。

白雪皚皚的關外生活使滿族人傾向于表現生命個體存在、張揚的審美趨勢。體現在服飾上,就是色彩豐富、對比強烈。通過面料面料可以看出,清人多好采用適于色彩表現的妝花和刺繡技法,并大量使用金線。此外,清代服飾的紋樣傾向于寫實、具象,這不同于漢文化推崇的含蓄、抽象的意境之美。對于皮毛制品的偏愛,主要因為這是以狩獵為主要生活來源所能獲得的最多的服飾原料也是常年寒冷地帶的必備品。入關之后,盡管改變了生活環境,但對于皮毛制品的鐘愛卻未減且不同等級身份的人應用何種皮毛也有明確的規定。與服裝相配的“刀、削”等各種帶飾,原本是馬背生活中所隨身攜帶的生產、生活用具。主要用于取火、解結、切割、栓系等。原本在入關后失去了生產價值,但卻以禮制形式被規范保留了下來,同時還制定了詳盡的條例,與各種不同形式的大典禮服相配,以求不忘民族之根本。

三、剃發易服

“國俗衣冠,一沿舊式,”這里的舊式衣冠就是傳統滿族服飾的袍服、馬褂、箭袖、深鞋和剃發垂辮。這是清朝在建立之初已明確了的衣冠制基調。中國歷代占統治地位的少數民族常常要將自己的文化習俗,包括異樣的服飾加給中原漢民族,目的是防止征服者被征服。同樣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君主政權,自然同樣懼怕被高勢能、歷史傳統悠久的漢文明所同化,所以統治者對于滿族的固有風習,采取了積極恪守的態度,并通過朝廷定制或詔令加以鞏固,用具體措施來確保滿族文化習俗的沿襲傳承。

騎射為業的清朝統治者以“繼大統”者身份強迫漢人服滿族衣冠,并以此作為順逆新朝的重要標志(實則是避免被漢人同化而采取的一種措施)。通過強制推行剃發改裝的政策,從而達到取締漢族服飾的目的,導致了滿漢之間激烈的民族沖突。

崇德三年(1638)皇太極再次下令:“有效他國(明朝)衣冠束發裹足者,重治其罪?!?/p>

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后,便沿途發布告示,曉諭稱:“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尊本朝制度。

源于漢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識,剃發改裝遭受到各地漢族民眾的強烈反抗。對于以忠孝為本、視發如命的漢族人來說,剃發改裝是極大的不忠不孝之舉,是漢人的奇恥大辱。尤其是對深受儒家教育的文人來說,發式衣冠更是尊嚴、名節的象征。因此,漢民族對剃發改裝爆發出激烈的抵抗情緒,在禮教文化根基深厚的江南一帶,嘉興、江陰等地的抗清斗爭更為慘烈悲壯:“預存千尺發,笑棄百年頭?!睘榈挚拱l改剃發改裝而喪失了性命的漢人不計其數,一度使剃發改裝上升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使原本降清的漢人再次揭竿而起?!吧眢w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薄笆率霝榇?,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p>

各種形式的反抗剃發易服的活動層出不窮,清廷對此予以嚴厲鎮壓:“若有人膽敢仍尊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皆殺無赦”,清朝統治者嚴厲推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殘酷的民族高壓政策?!傲畎l匠負擔游行于市,見蓄發者執而剃之,稍一反抗,即殺而懸其頭于擔之竿上,以示眾?!比欢鵀榭顾S發而死者,不絕如縷??梢娗宄瘽M洲貴族統治者所推行的高壓政策之慘酷程度,然而由于清初漢人激烈頑強、此起彼伏的反抗斗爭,導致清王朝對全國統一的時間被迫延遲了十余年。

既要緩和尖銳的滿、漢民族矛盾,又要貫徹依循祖制的立國之經,滿族統治者為在兩者間尋找一條中間道路,最終采納了明臣金之俊有關滿漢各異的“十不從”建議。即“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釋道不從,倡從優伶不從,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語言文字不從?!边@十不從是明朝遺民斗爭的結果。在此,清朝政府做出了較為寬松的讓步。至此,“生必從時服,死雖古服無禁;成童以上皆時服,而幼孩古服亦無禁;男子從時服,女子猶襲明服。蓋自順治至宣統,皆然也?!绷顫h族婦女、少兒、役隸、僧侶道士等仍舊可以穿著本民族的服裝,使得漢族服飾得以繼續流傳,使白熱化的民族矛盾暫時緩和下來,開啟滿漢融合之風。

四、滿漢融合

那么,清代服飾形制究竟怎樣,漢族衣冠“君權神授”如何為滿族統治者所用?乾隆對此做了精準的概括,“取其文,不必取其式?!币馑际沁x取歷代傳統衣冠的紋飾,沿襲了自周代以來的確立的傳統典章制度;但要保留滿洲衣冠的形式,保持緊身窄袖的滿族民族特點和風格,與騎射相適應,使服裝更富有實用性;將兩者合二為一,這就是清代服飾制度建立依據,同時決定了清代衣冠制度的發展方向——滿漢結合的官服,明代服飾的豐厚積存為清代所繼承,形制仍以滿為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銀灰色暗花鍛常服袍

醬色暗花鍛常服袍

漢族傳統繡花大襟襖

漢族傳統繡花大襟襖(民間藏品)

首先,是以有頂帶花翎的冠代替了傳統的冕冠,花翎是明代靛染天鵝翎的演化。清代以羽翎(孔雀尾)垂直于冠后,也分單眼、雙眼、三眼和沒有眼的藍翎分別其貴賤尊卑;明代帽頂有金、玉,清代的帽頂也用珠玉、珊瑚、寶石、金銀等,不過厘訂更為詳晰。當然帽之有頂,明代也沿襲元代。明代民間勞動人民所戴的氈帽,清代也沿用著;其他如明代婦冠所綴的金鳳、金瞿以數目多少為等差降殺,清代也是沿襲這種制度。[4](P451)

其次,以窄袖袍代替了寬袍大袖,采用馬蹄袖、朝珠等。用窄身馬蹄袖式,源因北方寒冷凍手,馬蹄袖可卷上、掩下,卷上便于弓射及操作,掩下則可保護雙手免受寒氣侵入。

再次,紋飾,由千百年來遺留下被歷代統治者們賦予了種種美好寓意的裝飾紋樣,如龍鳳瞿鳥、海水江崖、祥云八寶等等,滿族統治者對其全盤接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對“十二章”紋的采用,十二章出自《尚書·益稷》,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宗 、黼、黻”十二種紋樣裝飾于服飾之上,代表了君主的十二種才能和美德,但是“十二章”紋樣,以黃色為主,以及用花色、質地區別等級(清代服飾等級的區別,首先是顏色,其次是紋樣,再是質地),這是滿族統治者接受漢文化傳統君德思想在服飾上的最高體現。

夫日月星辰者,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云雨,象圣王澤沾下人也。龍者,變化無方,象圣王應機布教也。華蟲者,雉也,身被五采,象圣王體兼文明也。宗者,武也,以剛猛制物,象圣王神武定亂也。藻者,逐水上下,象圣王隨代而應也?;鹫?,陶冶烹飪,象圣王至德日新也。米者,人恃以生,象圣王物之所賴也。黼能斷割,象圣王臨事能決也。黻者,兩已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濟也。[1](P23)

最后,品官沿用明代的補子形式,只是面積略小。滿族人習慣在袍子的外面再穿一件稍短的褂子,也叫做“外褂”,因前胸與后背裝飾有補子,又叫“補褂”,是滿清官員重要的官服。一般施對襟圓領,袖子比較寬大,袖口平齊,長及肘部,身長大約在膝蓋下部,中央開襟,門襟上有五粒紐扣,高級官員的補褂下擺上還繡有海水牙子等紋飾。外褂與袍子相結合,形成清代特有的袍褂衣服式樣。由于是中央開襟,補子被分為左右兩半。補子的紋樣與明代各級官員的補子紋樣基本相同,是區分官員職位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5](P185)

滿漢融合的另一個典型就是清代女子服飾。由于“十從十不從”政策的頒布,規定漢族男性必須依從滿俗,改服滿裝,但女性服飾則沿用明朝制度,采納了寬緩保留政策,此舉鞏固了明代以來漢族女性服飾文化的傳承,在滿族的統治之下,漢族女性服飾中包蘊的禮教內涵仍得到闡釋與發揚。其實,自清初起,滿族統治者就先后通過一系列禁令措施以求入關后的滿族女性服飾在總體上保持了民族獨立性,但當滿族進入到文化傳統悠久深厚的中原地區,要想擺脫漢族女性服飾文化的包圍和影響,確保滿族服飾風習的獨立傳承極為不易。中原漢族女子服飾對于滿族女性服飾的發展演變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外環境的改變,這期間滿族女性服飾在短時間內發生了急劇變化,滿族女裝發生了質的飛躍。這種差異與交融的種種特點,上至頭飾下至足服均可看出。直至民國年間仍可見滿族交融的流波余韻。

發式:俗稱“一字頭”,也稱“兩把頭”或“如意頭”?!杜f京瑣記》云:“旗下婦裝,梳發為平髻曰一字頭,又曰兩把頭,大裝則珠翠為飾,名曰鈿子?!边@種髻式是在頭頂后左右橫梳二平髻,一若橫二角于后,也由于其形狀像一如意橫在頂后,所以也叫“如意頭”;因其二髻間插以雙架成雙角,所以又叫做“架子頭”;望之如“一”字,又稱之為“一字頭”。其間名稱不同,形式或也有稍異,但大體是相類的。一般左右橫出的長度(即髻之長度)約一尺許。另有名“把兒頭”者,大致也屬此類型。形成這種髻式大致在清代中葉。后來到了孝欽皇后時(即慈禧)又制作新的髻式,較往時尤為高大,滿族貴婦也相為仿效。后來的“大拉翅”或即濫觴于此。

漢族傳統青紫色暗花紋鍛襖(民間藏品)

品月色鍛繡繡球花夾馬褂

滿族果綠色暗花鍛琵琶襟皮馬褂

十二章圖

關于“兩把頭”、“大拉翅”的梳法,據臺灣省出版的《歷代婦女袍服考實》所載:是先將長發向后梳,分成兩股,下垂到達項部,然后分股向上反折,折疊時粘以粘液,覆壓使之扁平,微向上翻。余發折上,合為一股,反覆至前頂,隨以頭繩(紅色棉繩),周繞發根一圈結扎固定。發根成短柱狀,繞以闊約三四公分的帛條,覆裹發根,其上橫插長約4×20公分有余的版片,名曰:“扁方”。即以余發繞扁方,使與發根之柱狀合稱T字形。前戴大紅花,側面垂流蘇。

《閱世編》曾載:“順治初,見滿裝婦女辮發于額前,中分向后,纏頭如漢裝包頭之制,而加飾其上,京師效之,外省則未也?!彼煤髣t愈演愈高,至后期而為既高大的形式,有人形容其像頭頂著一塊小黑板者應即指此式?!盵4](P484)

由于受到漢族婚嫁的鳳冠霞帔的影響,滿族婦女開始仿效追逐女妝頭飾的繁縟華麗。傳統架子頭雖也可加綴珠寶首飾,但發髻本身的插戴比起漢族女性的花釵鳳冠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與漢族鳳冠近似的滿裝“鈿子”便應運而生了,而鈿子等級差別也是受漢族女性鳳冠的影響所致,這同時反映出儒家的思想已為滿族社會所接受。鈿子之制的形成,既符合滿統治者維護滿民族民族特性的需要,也滿族了滿族女性在頭飾上追逐時尚的心理,同時還與漢族女性傳統服飾中的鳳冠形制相契合。

袍、褂:清代滿族女性堅持以上下連屬的袍服為其基本形制,與上衣下裙的漢族女裝對比鮮明。入關后滿族統治者在滿族女性服飾上依然恪守“今世婦人上衣下裙,旗籍婦人則深衣曳地而不裙”這一根本宗旨不變;然而,為在漢族社會中樹立“正統”形象,又極力將滿族女性的袍服形制與儒家思想提倡的傳統服飾相契合。這種帶有官方性質的“漢化”審美意識自然會對滿族服飾發展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滿族婦女受到漢風熏陶,也仿效漢裝。清初的袍服不分男女,其服制形式是按找等級制作款式而非性別,男女袍服皆為圓領、右大襟、窄袖或有馬蹄袖端,女袍與男袍一樣寬大,下擺左右或四面開氣。

乾嘉以后,漢族女性中流行“雙袖闊來過一尺“的著裝風尚,這一漢裝時尚也隨之影響到滿裝服式。滿族入關后,由于地域、氣候的變化及漢族女性服飾文化的熏陶浸染,原滿族女式袍服的窄袖、馬蹄袖端的特征逐漸消失,袍服袖口開始向平直寬大轉變。[6](P80)

但是,由于“國俗衣冠,一沿舊式”的衣冠制方針,并且作為“立國之經”,所以滿族服飾的“漢化”傾向只是建立在滿族傳統袍服形制上的局部演變。一方面體現為繁縟華麗的面料與工藝。滿族入關之初的袍服為布質且男女同款,入關之后從簡樸漸趨華麗,開始注重面料、色澤和裝飾。到咸豐、同治年間,裝飾繁復之風大盛。衣身略為貼體、袖口略有收小,衣服長度增加,與入關之初的男子袍服截然不同。在衣領、衣袖等處,通常用多道花邊鑲滾,花邊數道從三道、五道、七道直至十八道之多。另一方面就是對于款式的改良,傳統的馬蹄袖入關之后對于女性失去了原有的服用功能,加之受到漢服寬袖的影響,滿族袍服也出現了袖口平直寬闊的形式,但由白色挽袖代替馬蹄袖端的又充滿了滿族特色。這一重組的設計既滿足了滿族女性追崇寬袖的時尚心理,同時也通過改良馬蹄袖也保持了滿族的傳統風習。

滿族婦女的外褂中有一種特殊的禮服,被成為“八團”?!肚灏揞愨n》中有:“八旗婦人禮服,補褂之外,又有所謂八團者,則以繡花或緙絲為彩團八,綴之于褂,然僅新婦用之耳?!?,而這里滿族女褂用的緙絲、繡花的裝飾手法都是從入關后仿效漢族女裝紋飾得來的。滿族女外褂“八團”發展至清末民初,北京的漢族婚嫁禮俗中出現了娶親穿綉八團紅青褂子,不僅如此,“八團”還作為一種服飾圖案在漢裝中流行一時,與滿族外褂不同的是漢族的“八團”褂子為短款,下配漢族的百褶大紅裙子,這是滿族服飾風習與漢裝結合后出現的新樣式,而它的演變過程恰恰也反映出清末滿漢服飾交融的趨向。

鞋子:由于“女不從”的律令漢族婦女的裹腳習俗下被沿革下來,但滿族女性卻無此俗,康熙時期,還曾專門下令嚴禁滿族婦女裹腳。所以清代婦女的鞋就了滿、漢兩種形式,可相同之處是都采用高低。

滿族婦女所穿的旗鞋,高底處于足部中間,前后兩端騰空。這種高底用木料制成,表面涂抹白粉,因而稱其“粉底”。此外,有考究者還在粉底四周鑲嵌以五彩寶石,還有“花盆底”、“馬蹄底”的名稱。這種鞋底高四五寸,上寬下圓,鞋底用木。所謂“花盆底”、“馬蹄底”的區分主要是源于鞋底的形狀,有的底狀如馬蹄,有的狀如花盆,因此得名。

清代貴婦的“大拉翅”(傳世之寶)

梳如意頭的滿族婦女《昊寧喜溢秋庭圖》

如意頭(清)列化《貞妃常服圖》

滿族婦女所著的鞋子,底極高,普通為一寸多至二寸間,后來又增高,甚至有四、五寸者。其底上寬而下圓,形似一花盆,俗稱“花盆底”。底以木為之,底的中部鑿成馬蹄式,踏地時印痕若馬蹄,所以也叫“馬蹄底”。底極堅,往往鞋已破而底仍完好。著此種高低者大都以青中年婦女為多,年老者僅以平木制作,曰“平底”,一般少女至十三、四歲時才著此鞋。高底鞋的興起,有說是為了掩其天足的原因,實際恐欲增其體態高長和行走時之婀娜美姿。開始時袍尚長而掩其高底,后來又短其衣,而故意流露其高底。[4](P485)

綜觀清代服飾發展進程,盡管清初全國強制推行剃發易服產生了激烈的民族沖突,但是隨后的發展確是具有滿族特點的服飾樣式逐步為漢族人民所接受。而作為入主中原的滿族人,在服飾方面亦不斷模仿、吸收漢人的舊俗與新尚,潛移默化的被漢化。從清代衣冠制來看,既不失滿族騎射尚武的民族習俗,同時亦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漢族傳統的某些特點。廢除了歷代以袞冕衣裳為祭祀之服及以通天冠、絳紗袍為朝服的傳統服制。在服制系統方面比明代更為簡便,趨于近代生活方式接軌,尤其是長袍、馬褂和旗袍都用盤扣(明代雖有,但不全部施用),比漢族長期使用的結帶更為便捷,今已成為中國的傳統形式之一。另外,衣襟的形式也有所變化,清代服裝的立領較古代的交領款式更為多變,這無疑是增加服裝的變化因素,這些在民國初年便服體系中被保留下來了。當漢滿兩族把剃發留辮當成“祖宗家法”,到清代滅亡、民國建立之初,腦后垂了兩百余年的辮子又把滿人的家法當成漢人的家法予以繼承;而作為滿族服式代表的旗袍發展到民國卻成為了漢族文化的代表服裝。

[1]宗鳳英.清代宮廷服飾[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2]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3]蔣良騏等.十二朝東華錄·順治朝·卷四[M].十年二月丙寅條.

[4]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5]高格.細說中國服裝史[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劉若琳,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

猜你喜歡
衣冠滿族漢族
淺談呼和浩特市滿族文化
衣冠中國:循禮與尋美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亂叫“老家”了!中國姓氏分布圖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蒙古族與漢族甲狀腺結節患病情況對比調查
滿族風俗圖譜(民間信仰)
淺述西夏服飾文化
“尼山學”的出現與展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