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作“教師收禮”,是一種道德潔癖

2011-10-18 08:06
中國教師 2011年18期
關鍵詞:收禮家長教師

《中國教師》:王老師,據我所知,您是非常有名的博主,您曾因為在博客上發布了《教師節,別成討伐教師收禮的節日》一文遭到諸多質疑。時至今日,您的觀點有沒有什么變化?您認為教師應不應該收禮,什么樣的禮可以收?

王傳寶:老實說,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我曾給某報社寫專欄,是關于教師收禮的話題。一位編輯給我回話說:中國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說,比如送禮。我想可能他說的是對的。

教師能不能收禮,似乎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教師為人師表,一定要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教師如果收禮,就會被認為有辱師道尊嚴——教師們似乎比官員們更應抵制不正之風。但在現實生活中,我認為這個要求確實對教師過于苛刻了。由于所謂的“潛規則”,或者說是出于一種社會慣例,有些家長會“表示”一下,一般都是小小不言的,諸如月餅票、小面額購物券什么的。有的家長們是圖個心安,更多的則是出于真誠,這很正常,沒什么大不了的。人與人打交道,固然強調精神交往,但現實中,精神交往往往有物質相伴,以至于逢年過節的時候,滿大街都是禮品促銷的廣告。既然這是事實,就要面對。教師收點小禮,不會對社會風氣起到多大危害;教師不收禮,也不會對凈化社會風氣起到多少作用。

教師收禮,什么樣的禮可收,什么樣的禮不可收,這并沒有標準答案。作為同食人間煙火的教師,要想徹底和禮品文化絕緣,很難。這就需要家長、教師充分把握好禮品的度。只要不是用貴重禮品展開“銀彈攻勢”,不是動機不純的相互利用,而是發自內心的真情表達,教師就無須無情地拒絕。比如一束鮮花、一張問候的賀卡、一本書籍、一頓便飯等,既能表達彼此間的純潔情誼,又能交流感情,就不應該被“妖魔化”??捎行┘议L就是喜歡赤裸裸的金錢轟炸,這就需要教師學會拒絕。

《中國教師》:您認為學生、家長送禮,教師收禮的現實根源是什么?真的是教師的品德出現問題了嗎?家長和學生送禮又都是被迫的嗎?

王傳寶:教師收禮,坦白地說,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象,既有傳統根源,又有現實因素。

有人說,教師收禮從當年孔夫子就開始了??鬃赢斈辍笆斩Y”的鐵證是《論語?述而》中的記載,“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后人將此翻成大白話,即“孔子說,只要給我送十條干肉,我就收他做學生”?!吨熳诱Z類》說,“古人空手硬不相見。束修是至不直錢底,羔雁是較直錢底。真宗時,講筵說至此,云:‘圣人教人也要錢”。當然,這樣的解釋有些牽強。因為這里的束修也有認為是學費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說,徒弟、學生,逢年過節給師傅、教師送點薄禮,是尊師重教的體現,也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古時的師生之誼往往高于其他普通關系,這種師徒禮節,成了傳統,也流傳了下來。

本來這種傳統也不值得非議。但是,在當代社會,隨著教育產業化的發展,教師職業光環漸漸褪色,人們將對教育改革的不滿遷怒于教師。同時,也的確有些教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了自我,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對學生和家長拱手送上的禮物更是照單全收。況且現在社會有種風氣,凡事都要送禮,送禮已經成為潛規則。當前社會的“送禮文化”可謂已到了無縫不入的地步,走親訪友、紅白喜事,禮尚往來越來越多,送禮成了人際交往的重要構成部分,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橋梁”。在這樣一個強力的“文化場”中,作為家長自然不能免俗,給教師送禮就變成了很正常的事情。盡管有時教師確實是“被送禮”,這并不是教師愿意看到的結果,但這是一種巨大的社會慣性力量。而這種結果,完全讓教師來承擔責任,顯然是不公平的。在社會上普遍如此的時候,一味批評教師“收受禮品就是腐敗”“就是道德淪喪”似乎有點不近人情?!皾嵣碜院谩钡慕處熡袝r反而被視為社會“另類”。你說,教師是不是很委屈?

有一點必須要提出:任何一位有責任感的教師都不想因收受禮品損害為人師表的形象,但這一點恰恰被批評者所忽視了。實事求是地說,許多家長,尤其是學生,給教師送一點小禮物,是出于比較單純的目的,就是為了表示謝意,增進感情交流。這是一種習俗的表現,這種習俗是正常的。逢年過節,我們不也常常給親人、朋友和領導送一點禮物嗎?

《中國教師》:我看到您曾經提到過,每年教師節都成了教師各種問題的批斗會,您一直在為教師群體叫屈。社會各界這種批斗的怒氣指向的是整個教師群體,為什么大家會對教師產生這樣的態度?

王傳寶:一到教師節,媒體上關于教師收禮的新聞就多了起來,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了。大家現在對教師的尊敬和信任減弱了,這當然有值得教師們反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教師的形象是不如以前了,那么其他職業呢?比如重慶的“打黑”活動就凸顯了警察的職業道德問題。諸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問心無愧?這還沒什么,現在各個職業都有潛規則,那么我們究竟是潛規則的受害者,還是縱容者抑或者實踐者?有些事指責起來很簡單。我最不欣賞那些對他人言辭苛刻的人,好像自己多么高尚一樣,卻不知道,在這些批評者中,就有人在親身實踐著他們自己所不齒的行為!

教師收禮是個問題,我認為教師并沒有收禮的天然理由,但是,面對在社會通行的表情達意的方式,為什么教師就一定要自命清高,自絕于社會?我從不否認,教師中有敗類,正因為個別的敗類,損壞了教師群體的形象。教師職業收入低、工作累、責任大,你讓教師們,特別是中小學教師怎么能清高得起來?

中國教育改革這么多年來,教師隊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由于國家對于師范專業有政策傾斜,許多師范專業不僅免除學費,還會補貼食宿費用,許多高分考生由于受家庭經濟條件制約而報考師范院校。隨著教育產業化的推進,師范院校的這一優惠政策也漸漸消失。然而,當社會上教師地位沒有多大提高,師范生又沒有優惠政策的時候,不當“孩子王”就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師范院校拼命摘掉“師范”的帽子。在這樣尷尬的處境中,師范院校的生源優勢已經沒有保障。此外,許多師范畢業生通過考研、考公務員等渠道,“勝利逃脫”當教師的命運,余下的部分師范生才進入學校。我倒不是說這些師范生素質不好,但至少有相當一批優秀生源已經流失。按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師范院校應當是最吸引人的,師范生應當是素質最好的,而現如今“讀師范專業”卻成為一種無奈的選擇。優秀師范生源的流失,也是教師職業崇高性淡化的一大原因。

這幾年,一方面我國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逐步展開,另一方面教育產業化也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國教育投入占GDP之比一直偏低,中小學教師的收入待遇也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與此同時,教育產業化帶來的尋租空間又越來越大,為尋求平衡,部分教師“堤內損失堤外補”,大搞有償家教。這一方面影響了教育質量,另一方面破壞了教育公平,家長們自然也不樂意。這一系列行為的負外部性,則都要全體教師來背黑鍋。中央提出讓教師收入至少不低于公務員標準,但這依然還只是一個“戰略計劃”。教師們的清貧讓他們心里不滿,而社會也對教師素質滑坡同樣不滿,教師這個職業的神圣和崇高感,因此日漸耗損。

一個現象的產生,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我們不能簡單化地看待任何事物。教師索禮,這是要唾棄的。有教師根據送禮情況,區別對待學生,這是更需要批判的。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客觀情況,批評教師收禮純屬跟風,是出于從眾心理。

我也希望教師們是春泥、是蠟燭、是春蠶,但是,如果一個社會老是把教師塑造成這樣的角色,那肯定是會錯位的。教師憑什么就應當犧牲?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職業也得講“性價比”,你要教師奉獻,也得讓教師們起碼過上體面的生活吧,而我們又給了教師們什么?

我不認為我是為教師收禮張目,我當然知道,教師不收禮是政治正確,也符合民心的舉動??墒?,教師也是人,要教師如此“廉潔”,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呢?

最鄙視某些人,一邊給教師送禮,一邊說著刻毒的話。要么就別送,你怕什么?教師要敢對你孩子不公,你就去投訴嘛。我堅信,絕大多數教師不是大家想象得那樣不公。如果你倒霉,碰到了個別根據收禮多少來區別對待學生的教師,現在相關的規定很多,投訴渠道也很多,與其罵,不如去奮爭。

《中國教師》:我也想替家長問出他們心中的疑慮,如果他們不送禮,教師能夠對所有學生做到一視同仁么?

王傳寶:確實也有一些家長,送禮是為了想獲得教師對孩子的格外關照,比如,吃小灶、調座位、多提問等等。這種心理也不能說不正常,但這種禮就有些變味了。有的家長給教師送禮是避著孩子的,這說明他也認為這種方式不好,怕“污染”了孩子,這時候的“禮”就被異化了,變得不正常了。特別是當社會上送禮成風的時候,不少人會覺得,大家都送,我不送孩子肯定要吃虧,教師會歧視孩子。于是,他們也跟著送禮。這固然有非?,F實的一面,但更多的時候,家長成為囚徒困境中的“囚徒”。一些教師或許會因為送禮就給孩子多一點關照,不過絕不是無原則的關照。對不送禮家庭的孩子,教師很少會有意忽視,更談不上歧視。在這一點上,許多家長是想多了。當然,也不否認極少部分師德不好的教師會索禮、暗示等,并且明顯區別對待送禮與不送禮的孩子。這樣的教師,是應當被譴責的。正是他們敗壞了教師的形象,也要對社會輿論熱議“教師收禮”問題的負面影響負責。

《中國教師》:那在您看來,從社會各個層面來講,應該如何面對教師收禮這一現象?

王傳寶:在社會風氣普遍如此的情況下,一味地譴責教師收禮,是“愛之深,恨之切”的體現。畢竟,教師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蠟燭、是火炬,被塑造成了“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的“超人”形象。但在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將這種形象強加給教師,恐怕也并不見得公平,也不現實。譴責教師收禮,既是對教育產業化的不滿、對師德敗壞的擔憂,也是對泛濫的送禮文化的遷怒。人們對教師收禮的譴責是安全的,又是“天然正義”的。畢竟,譴責“給領導送禮”的現象,既不安全,又有點心虛。

一些地方,比如北京市,明確規定,教師收禮就是違反師德,要一票否決。這固然大快人心,但是否真正行得通,我看也未必。當然,我是支持這種做法的,但支持是一方面,是否有效是另一方面。

要想純化師生關系,不僅要就事論事,還需要從大環境著手,從凈化當下中國社會生態著手。學校不是道德的孤堡,它同時也是社會關系的體現。如果社會生態不健康,完全指望學校的關系純凈,這是不現實的。另外,提高教師待遇、重視師德、加強管理,也是重要的手段。再次,家長們必須擺正心態,并將這種心態傳導給學生,而不是從相反方向來誤導學生。

將教師從神架上放下來吧,或許,這是對教師的最大尊重和解放。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F在的教師隊伍也是魚龍混雜,既有譚千秋,也有范跑跑。也確有一些教師,向學生暗示甚至公開索禮,對這樣的人,一旦查實,絕不能姑息。另外,學校的事務也應向家長透明公開,要讓家長有便捷、有效的投訴渠道,這樣就能夠加強對教師行為的監督,家長們對是否送禮就能有一個寬松的選擇,或許能保證“送禮”的純潔性。其實,現在許多家長,已經非常善于監督教師了。

教師收點小禮,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理想中,教師應該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但我們這樣苛刻要求教師,是不是有點不近人情呢?我們又是如何對待教師的呢?教師現在的社會地位比“臭老九”好不了多少,收入也相對較低。教師們壓力巨大,身體處于亞健康者比例較高,罹患職業病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果我們無視以上事實,一味地將教師收禮問題炒成社會熱點,這也是不合適的。

炒作教師收禮,是一種道德潔癖。從媒體炒作的給教師送禮的新聞來看,似乎家長給中小學教師送禮已經是泛濫成災了,如不整治就“校將不校,國將不國”了。我認為這一是言過其實,二是嘩眾取寵。教師能不能收禮?理想狀態下教師當然不應該收世俗的禮,哪怕是一顆白菜。教師能夠收的禮,要么是無形的祝福,要么只能是幾個學生捧著的一根燃燒的紅燭。大家都認為,教師為人師表,自當人人情操高尚、嚴于律己,收了家長的禮,豈不是將不正之風傳給學生了嗎?至于家長送禮會不會傳染給孩子,那就另當別論。許多家長給教師送禮都是背著孩子,悄悄地送,生怕污染了孩子。其實,這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不送,有不送的權利;送,也有送的道理。炒作教師收禮,指責教師不該收禮,我以為這是一種道德潔癖!將心比心,我們是不是對教師太苛刻了些呢?!

(責任編輯:雷濤)

猜你喜歡
收禮家長教師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家長錯了
生日不收禮
每一次送禮的現場堪比奧斯卡
雙重人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