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度瀕危的遺鷗

2011-11-04 13:49撰文雍嚴格王中強攝影雍嚴格
旅游縱覽 2011年4期
關鍵詞:環志繁殖地湖心島

撰文/雍嚴格、王中強 攝影/雍嚴格

極度瀕危的遺鷗

CRITICALLY ENDANGER REDLARUS RELICTUS

撰文/雍嚴格、王中強 攝影/雍嚴格

遺鷗(Larus relictus Lonnberg)因是20世紀20年代才被人類發現和認識的一個鷗種鳥類而得名,全球現存數量不足一萬只,主要分布于哈薩克斯坦貝加爾湖、蒙古和我國內蒙古、陜西北部少數幾個荒漠與半荒漠湖泊地帶。屬極度瀕危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與陜西榆林和內蒙古交界的紅堿淖濕地位于毛烏素沙地和鄂爾多斯草原的交錯處,屬風沙草灘區。湖泊四周有木獨石梨河、柒卜素河、拖河、蟒蓋兔河、爾林兔河等7條季節性內陸小河注水。是陜西省最大的天然內陸淡水湖泊,湖面海拔高程1,200米,濕地面積11,260公頃,其中:湖水面積5,515公頃,草本沼澤面積1,080公頃,固定半固定沙地面積4,665公頃。其水質良好,水生物豐富,盛產鯉魚、鯽魚、鰱魚等淡水經濟魚類。紅堿淖及周邊環境是荒漠——半荒漠生態環境下穩定性較高的濕地生境,湖面四周有草本沼澤濕地2,500公頃;東側有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的爾林兔草原,西側有面積達70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牧場,南北兩側沙丘灘地上有柳樹、楊樹為主的防護林帶,灘地上有以沙柳、紅柳為主的灌木林帶,湖心島嶼分布較廣。水草豐盛,浮游生物資源豐富,為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和良好的棲息地。

遺鷗為中型水禽,以小魚、昆蟲、水生脊椎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每年4月初飛來紅堿淖繁殖, 5月初開始營巢,5月中旬產卵孵化,每窩產卵多為2~3枚,孵化期為24天左右,成群營巢繁殖,9月初攜幼鳥南遷越冬。

遺鷗在紅堿淖湖的分布發現于2000年,榆林野生動物管理站站長王中強等一行五人在紅堿淖考察鳥類資源情況,發現有兩只帶環志的死鳥,經國家環志中心鑒別此鳥為遺鷗。之后,省、市、縣林業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紅堿淖的遺鷗繁殖進行了重點觀察。2005年3月份開始,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一行5人對紅堿淖濕地遺鷗等水禽進行為期一年的觀察研究。通過當地政府的保護和近幾年的觀察,紅堿淖濕地的遺鷗繁殖孵化率達95%,雛鳥成活率達90%,孵化地點、食物資源等生態環境基本穩定。經有關專家論證,紅堿淖濕地可以確認為遺鷗的重要繁殖地,是目前世界已知遺鷗繁殖的最大種群。

據有關專家介紹,遺鷗繁殖的必要條件是湖心島。據當地群眾講,20世紀60年代,紅堿淖內最大的湖心島紅石島有大量的遺鷗在此繁殖。當時群眾生活困難,經常拿上筐子去島上撿鳥蛋。70年代之后因水位下降紅石島與岸邊相連形成半島,遺鷗就不在此繁殖,飛往別處去了。近年來,由于水位陸續下降在紅石島附近又形成了3個小湖心島,面積約0.8公頃,又引來了大量的遺鷗在此繁殖。

由于生態的惡化和人為的破壞,遺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距紅堿淖不足100公里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泊爾江海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遺鷗繁殖地,由于水面逐年下降,湖心島消失,生態環境惡化,根據環志回收情況得知,從2003年開始泊爾江海的水禽大部分飛往紅堿淖繁殖。

紅堿淖的水源來自周邊的7條河流,其中有4條河流為季節性河流,僅有3條河流常年流水,但它們都在內蒙境內。近年來內蒙古開發水電,均在這3條河流修建梯級電站和水庫,截流嚴重,最大的入住河流扎薩克河因修水庫而致徹底斷流,一滴水也不會流入下游了。僅只靠老天下雨來補充水源。因此,紅堿淖的水位也在不斷下降,原有的水域面積大幅度減少,據觀測,水位每年下降大約60厘米,目前,紅堿淖最深的水位僅為3~5米,湖水面積由10年前的7000公頃減少到4000公頃。水質變差,PH由7.4~7.8上升為9.0~9.2。

如果水位持續下降,湖水含堿量升高,將使湖區生物鏈內的動植物受到威脅,按照這樣的速度,用不了幾年,紅堿淖湖面將消失,看來這遺鷗最后的繁殖地也難以持久。遺鷗啊——你最后最后的家在那里呢?

猜你喜歡
環志繁殖地湖心島
環志知多少
世界最大魚類繁殖地潛藏在南極
徐繼畬與《瀛環志略》
陜西紅堿淖濕地湖心島生境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
湖心島(外一首)
洪湖行
營巢樹修枝對鷺類繁殖活動的影響
湖南培訓環志技術促鳥類保護
遺鷗鄂爾多斯亞群主體另辟繁殖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