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說二題

2011-11-21 23:13陳曉堯
四川文學 2011年7期
關鍵詞:雙頭莊主群臣

□陳曉堯

哥倆

哥倆同日出生,無長幼。即便孿生,亦有先后,無大小之分長幼之別,豈非異事?

確為異事。哥倆共一身體,同時從母腹娩出。

去夏某夜,大雨砸瓦,電閃亮窗。母酣臥床上,夢見一蟒,雙頭長尾,游歷過來,纏繞其身。母大駭,驚而起,父臂搭腰而已。由是有孕。

哥倆降生,父目為怪,欲擲塘。鄰里勸道:天生異稟,后必有福。父見哥倆雖雙頭同身,但天庭飽滿,眉目清晰,終是不忍。

哥倆同手同足,同心同肝,面目也同,父母難辨。稍長,思想難一:一頭想喝水,另頭要吃粥;一頭要讀經,另頭想描紅。相持不下,身體卻不知聽從誰個,僵在那里。一頭發青,另頭發赤,渾身油汗。見狀,母慰父勸,方才一致。先水后粥,先字后經。時日愈久,哥倆逐漸明白思想一致的重要,總商量著行事,絕少沖突。

哥倆果如鄰里所言,靈性天然,神秀聰慧。讀書,一目十行,經年不忘;著文,引典據經,云行水流。及二十,哥倆收拾行囊,進京趕考。

行一路,惹一路驚奇與圍觀。哥倆不去理會,曉行夜宿。一日到某莊園,見天色向晚,遂敲門投宿。進門,但見庭院闊大,皆為池,荷葉滿蓋,荷花素立其間?;乩裙辞诔厣?,接通宅院。莊主五旬上下,耳大如扇,手長過膝。問明來意,莊主酒饌雜陳,款待甚殷;哥倆一頭吃菜,另頭喝酒,莊主不以為怪。席間,仆役進出,借故添酒送茶,拿眼瞟向哥倆,又圓了嘴退去。酒至半酣,忽從閣樓走下一女子,十六七,素衣白裙,纖細若柳。女子走到樓梯口,蜻蜓點水瞄過一眼,掩嘴一笑,復上閣樓。一顰一笑,哥倆亂了手腳,菜送錯嘴,酒潑一桌。莊主泯然一笑,道:此乃小女,名荷,年十七,待字閨中。

當晚,哥倆宿西廂房,一宿無眠。明日,哥倆作別莊主,趕赴京城。果中狀元。又因長相奇詭,被皇帝召見。有臣諫曰:自古無一身雙頭之人,必是妖孽!另有大臣道:陛下剛踐九五,天降奇人,必是國家砥柱?;实廴恢?,封哥倆為江都司馬,即刻赴任。

哥倆領命出京。途中,一頭問:喜歡荷否?另頭答:喜歡。一頭道:那好,提親去。哥倆改道而行,不日到莊園,講明來意。莊主以手撫耳道:雖說父母之言,媒妁之意,然老夫中年得子,珍若寶貝,向來寵壞了,婚姻之事,得征求她意見。當下上樓征詢,不想遭了拒絕。莊主帶下話說,小女子倒也仰慕青年才俊,但一女怎可事二夫?

哥倆啞然失色,退去。一路行程,索然無味。遂明白《詩經》里“逑之不得,輾轉反側”之義了。

是夜宿驛站,一頭難寐,暗想:成也雙頭,敗也雙頭,為何一切皆要與之共享?遂起殺心,悄然從床頭摸過硯臺,砸向另頭。另頭卻睜了眼,止住手。手握硯臺僵在空中。另頭道:殺我,你能獨活?一頭羞愧而泣,說,娶不上小荷,勿寧死!另一頭說,我們需同心,否則百事莫成!哥倆意見統一,手臂癱軟下來,硯臺摔地,裂為兩截。

哥倆到任一年,政聲斐然,被皇帝升三級,委為京官。哥倆辭去父老,星夜回京。途中,再次折去莊園,卻見庭院池干水涸,殘荷焦枯,一片凄涼。提起小女,莊主手掩雙眼而泣。言道,自二位狀元郎走后,小女子某日赴廟會,竟一去不歸,多方找尋,不果;庭荷無人打理,皆枯萎矣。

哥倆聽畢,頹然而坐,一日一夜不起。遂辭了官職,云游四方,終身未娶。

晚年,哥倆削發為僧,主持莊法寺,因德行高遠,寺廟香火鼎盛。哥倆圓寂后,尸身不朽,被金身之后,供奉正殿,莊法寺遂被喚作雙圣寺。

若干年后,游人游寺,除參拜哥倆雙頭金身外,還要參拜偏殿內供奉的一尊送子觀音。觀音世人模樣,素衣素裙,貌美如荷。

異 術

西南有一國,名阿羅,境內多山,地狹人稀,土壤貧瘠,交通阻隔,百姓焦苦。

老王薨后,新王即位,年十八,心性高,欲救民于水火??酂o良方,終日愁苦,衣帶漸寬。太后擔憂,令宮人設法,以寬王心。

宮人組織蹴鞠賽,王說玩物必喪志,將蹴鞠投入爐火。

宮人捧來異域奇珍,被王碎于階前。

宮人喚來小丑獻技,眾人皆笑,惟王啞然無聲。

宮人獻美姬數名,王避而不納。

宮人無奈,稟于太后,太后勸道:我國貧瘠,自古而然,王兒不可過于焦慮;不如出去狩獵,散散心,或可找到富民之策?

王聽罷,點頭稱是。國之北,有山林一片,歷來為王室狩獵之所。翌日,王在一干隨從護衛下,到達山林。圍獵數日,竟一無所獲。王索然,正欲返宮,隨從來報,南山發現一狼。王披掛齊整,跨馬奔往,果見一狼,周身金黃,飲水溪邊。王潛伏貼近,搭箭拉弓,一箭正中狼脊。狼跌落溪中,順水而去。眾人沿溪追蹤,至一灣處,溪邊巖石印有水漬,一串腳印分裂而出,伸向高坡。王攀援而上,高坡處有一巖穴,老狼蜷伏穴內,滿眼驚恐,身下四崽,腦袋拱擁,皆通身亮赤。隨從揮刀欲剟,被王制止。王率眾回營。

是夜,月色迷離,小風習習。王讀畢奏章,歪頭睡去。突見金光一道,破窗而入,落地化作一老嫗,滿頭赤發。王大駭,取刀自衛。老嫗止道:王旦放寬心,我不傷你;我本山中狼精,今蒙王悲憫,不殺我母子,特來道謝;王歷來仁慈,悲天憫地,欲救國人于窘困,我有一書,但須潛心鉆研,必能參透,造福人類。說畢,將一石匣放置枕邊,金光一收,瞬間不見。王驚醒,枕邊果有一方石匣,五彩斑斕,開啟,中藏一書,文字古奧難懂,乃上古異術書,教人穿墻、遁地、點石成金諸法術。王如獲至寶,匆匆翻閱,定下修煉點金之術。

回宮后,王按書要求,于宮院內壘四方高臺,臺上筑蓮花寶座,皆石塊雕砌。王每日沐浴齋戒,端坐蓮臺,口念符咒,如是三年,乃成。王大喜,宴群臣以示慶賀。席間,王道,從今起,黎民不再受苦,國家將富強!群臣不解,問其故,王領群臣到高臺,雙手合十,念念有詞,隨即甩手一點,高臺及蓮座頓時化為黃金,光芒熠熠,奪人眼目。群臣伏地,山呼萬歲。

翌日,群臣紛邀王至家,點化家中石料。百姓聞訊,亦請王。王一時興起,遍歷國中,將所有山石盡皆點化。由是舉國上下,一片赤金,目眩神離。群臣稱頌,百姓歡呼。王一氣長吁,喜極而泣。

然繁華歡欣短如兔尾,壞消息接踵而至:舉國皆金,老百姓修房造屋極為不便,因黃金遠沒石頭易于開鑿;另,黃金多而濫,民眾棄之如草芥,反之,有限的石塊成為罕物,民間流通貨幣,不是金銀,乃石塊。

更甚者,鄰國聽說阿羅國遍地黃金,竟撕毀和平盟約,傾巢來犯。

王始料未及,舉全國之力,募全國之兵抵抗侵略。然敵兵個個眼冒綠光,兇悍能戰,阿國兵不敵,節節敗退。

王問其故,眾臣答曰:我國無石,兵器無法砥礪,皆銹壞不可用也。

王追悔莫及。

旬月,敵兵圍都城。眾臣勸王讓城別走,以圖再起。王不聽。眾臣作鳥獸散。

敵兵一日破城。入宮,但見王披發跣足,立于高臺。眾兵圍之,昂首張望。王神情凄然,仰天長嘯,焚毀術書,觸蓮花座而死。血浸蓮花,蓮花裂為數片,四散飄零,落地,激藍光如波擴散。藍光過處,一切復歸原樣。

鄰國官兵一無所獲,盡殺阿國人而去。

阿羅國從此消亡。

猜你喜歡
雙頭莊主群臣
你知道“雙頭鷹”的由來嗎?
你知道"雙頭鷹"的由來嗎?
朝見皇帝,為何要“山呼萬歲”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賜詩探得『神』字》
御劍
我所看見的美好
絕纓宴
雙頭鳥
“功德坡”的警示
豬八戒求親新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