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徽州大鹽商胡萬安

2011-12-11 09:23王賢輝
產權導刊 2011年3期
關鍵詞:鹽商萬安文化素質

□ 王賢輝

明朝徽州大鹽商胡萬安

□ 王賢輝

胡萬安,明末徽州大鹽商。

胡萬安本來不是鹽商,一直與其父親在荊、湘、川、黔一帶經營木材生意,但通過木材生意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后,就想把生意做大,而當時,最能賺錢的行業就是鹽業,因為鹽業是專賣行業,一旦取得專賣權,就能很快獲得豐厚的利潤。因此,在明朝成化年間,他來到了揚州城從事鹽業經營,并很快就成為了揚州鹽商中的富翁大賈。

胡萬安之所以看中揚州的鹽業經營,一是因為鹽業是壟斷經營,沒有激烈的市場競爭;二是因為揚州位于長江和運河的交匯處,優越的地理位置,為鹽業的發展提供了地理條件。

據嘉慶《揚州志》記載,揚州當時有三大政務,即漕、鹽、河。南宋以后,中國經濟中心就逐漸由中原地區向黃河流域轉移,向吳越地帶傾斜,由于海鹽產量日增,故漕、河兩政逐漸讓位于鹽政。到了明、清,兩淮鹽業發展到鼎盛時期,當時,鹽業賦稅收入已成為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更成為揚州的經濟命脈,如明萬歷年間,鹽稅占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而兩淮鹽稅又占全國鹽稅的一半。此時,徽州鹽商更是稱雄兩淮,因為徽州相距淮揚,雖有高山大江阻隔,但比山西、關中地區近得多,從徽州到揚州,水路有新安江至杭州轉道京杭大運河,陸路可經旌德、南陵、蕪湖、太平府、江寧而達南京,還可以經績溪、寧國、句容、儀征而直下揚州。其次,徽商較之當時的其他商幫,還有明顯的文化素質優勢,徽州素有“東南鄒魯”、“文獻之邦”的美稱,商人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普遍較高,而文化素質對商人在經營活動中的審時度勢、運籌帷幄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徽商對鹽業的壟斷經營,由于鹽稅是國家主要的財政收入,國家為了控制鹽業經營以保證鹽稅收入,在鹽業經營中實行鹽票制,因此,鹽商要想經營鹽業,必須首先取得國家發行的鹽票,然后據鹽票到鹽產地取鹽。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國以后,為了防御元朝殘余勢力的南犯,在沿長城一線設置了九個邊防重鎮,即所謂“九邊重鎮”,駐扎近八十萬大軍,需要大量糧食消費,九邊糧餉的供應與運輸成了明政府的巨大負擔,于是明政府實施了“開中制”,就是以出讓食鹽的銷售權為代價,鼓勵商人將內地的糧食等生活消費品運到邊關重鎮。鹽商就可用糧食等生活消費品換取明政府的鹽引,然后將食鹽運到南方銷售,鹽商只要付出收購和運輸糧食所支付的成本后,剩余的鹽業銷售收入就是用糧食換鹽而賺得的利潤。一般來說,這種利潤是很高的,因為收購和運輸糧食的成本費用,鹽商是可控制的,主動權在鹽商手里,鹽商可到糧食產地去收購,如果是豐收年收購成本就更低,同時,鹽價也是鹽商控制,所以利潤很高。

“開中制”,對朝廷和鹽商雙方都有利,鹽是國家資源,用食鹽換軍糧,朝廷可省去大量銀子去收購糧食,減少大量財政支出,還可確保士兵安心戰場、穩定軍心,從而鞏固國防;鹽商又可從壟斷鹽業經營中獲取暴利,真是官商兩利。

“開中制”,不僅成為當時市場的一種金融手段,起著資金調撥作用,還可為當時各地商品流通提供全面、快速、有效的服務保證。

猜你喜歡
鹽商萬安文化素質
藝術類高職院校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與研究
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萬安
蘇萬安 藏石欣賞
廣播音樂編輯的綜合文化素質探討
圣誕節的那雙手套
談談新形勢背景下小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
燭光有煙
燭光有煙
大清鹽商很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