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臺軍售何以沒完沒了?

2011-12-20 03:49肖鑫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軍售兩岸關系馬英九

肖鑫

摘要:美國對臺軍售是中美關系中的敏感問題,也是影響臺灣問題最終解決的主要障礙。本文試圖揭秘推動美國對臺軍售的幕后力量,同時從美國和臺灣兩方面對當前美國新一輪對臺軍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試圖從中找出解決美國對臺軍售的中方應對策略。

Abstract:U.S. military sales to Taiwan is a sensitive issue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 main obstacle to the final settlement of Taiwan probl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ail the USAs move to sell the military arms to Taiwan behind the scences, and meanwhile,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current new-round USA-Taiwan military sales from both the USA and Taiwan sides, and finally try to find a strategic solution to the U.S. military sales to Taiwan from the point of China.

關鍵詞:中美關系 對臺軍售

Key Words: Sino-American relationship, American military sales to Taiwan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而美國對臺軍售又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的話題。此次美國宣布新一輪高達58.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大陸方面表示抗議,而美國和臺灣方面仍有人士表示不滿,稱美國可以出售更“猛”的武器比如F-16C/D戰機,奧巴馬對臺軍售已引發三方不滿。那么值得疑問的是,為什么每次美國要不顧損害中方核心利益和危害中美關系而執意賣武器給臺灣呢?這幕后有哪些力量在推動?在兩岸關系一路向好、如沐春風之時,臺灣仍然愿意花大價錢購買美國武器,這又打的是哪門子的算盤?

一、揭秘美國對臺軍售幕后力量

縱觀每一次美國的對臺軍售,有哪些勢力發揮作用?最后又由誰來決定對臺軍售?

1979年7月1日中美建交,但美國對臺灣問題政策的本質并沒有改變,仍然把臺灣作為其全球戰略中“一搜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中美建交三個月后,美國參、眾兩院先后通過《與臺灣關系法》,并于4月10日經美國總統簽署生效?!杜c臺灣關系法》公然聲稱:“美國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基于臺灣的將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這樣的期望”;美國仍將“向臺灣提供防御性武器?!泵绹褪且浴杜c臺灣關系法》為基礎,繼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扶持臺灣。這就是對臺軍售的根本法律基礎。

美國對臺軍售總要經歷經典的“美式三重奏”: 大的軍工團體,如洛馬公司、雷神公司在極力游說對臺軍售;國會一派勢力,責成美國國防部評估兩岸軍力的平衡情況;第三方就是一些智庫和媒體。

(一)最直接的受益者:軍火商

美國有五、六個世界型的軍火巨頭。他們每年銷售額都是四百多億美元,利潤是三十多億美元,而對臺軍售可以的達到兩倍半的利潤,這樣一個無本買賣他們當然非常愿意做。這其中有主張對臺賣F-16C/D的洛馬公司,賣給臺灣導彈的美國雷神公司,向臺灣出售阿帕奇直升機的波音公司,還有賣給臺灣黑鷹直升機的西科斯基公司和賣給臺灣宙斯盾軍艦的通用公司。

這五、六家公司不遺余力地雇傭前政客為其游說,在臺灣設立辦事機構或者與美國在臺灣的商會進行合作,舉辦美臺國防會議和世界性國防展覽等。還有一些特別的方式。例如軍售的主要獲利方就是軍工企業,而相關企業當然愿意支持那些有助于軍售政策實施的黨派與候選人,反言之,黨派或候選人也難免要在適當時候對給予支持的軍工企業有所回報。奧巴馬上臺后洛馬公司CEO對于民主黨的政治獻金十多年來首次超過共和黨,而洛馬公司就是2010年初宣布的對臺軍售方案的主要供貨商。同時軍工企業在美國國內也有很多勢力。例如洛馬公司有一份報告表示:如果賣F-16C/D給臺灣,可以讓美國四十幾個州同時獲益。這些州的眾議院就受不了誘惑,他們會通過游說國會、邀請學者參加他們的研討會來替他游說,甚至是通過臺灣當局和臺灣在美國的游說組織相勾結??傊?,軍工企業的手段是不斷翻新的。

(二)最直接的決策者:國會

美國一些議員經常提到“中國威脅論”,他們對中國是相當敵視的。例如眾議員的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主席麥肯伊在發表演講時說中國每天都在攻擊美國的政府電腦系統。美國現在的眾議院主席羅斯雷提南,在很多問題上對大陸是充滿偏見的。我們簽訂了ECFA協議,她說這是特洛伊木馬;她稱美國國內想搞好與中國關系的人為“新綏靖主義”的人;蔡英文此次訪美,就在見蔡英文前的十分鐘,魯斯雷提南提了臺灣政治法案,要求加強美臺政治交往,對臺軍售。此外還有軍事委員會主席、新澤西的議員等也都提到讓奧巴馬政府對臺軍售。

美國議員支持對臺軍售有硬性手段和軟性手段。硬性手段包括出臺一些法律法案。有些議員正在想通過一個對臺軍售法案,這個是很值得注意的。因為《與臺灣關系法》中提到了要幫助臺灣,但并沒有規定一定要派兵,一定要賣給臺灣武器。這一項法案一旦通過,對臺軍售將成為有明確條文規定的貌似合法的行為。而美國用的最多的是軟性情緒的渲染。例如制造輿論,宣稱兩岸軍力發展極其不平衡,大陸發展了三個戰略武器:殲20、航空母艦和東風-21。又或者要挾國會對臺軍售,如果國會不這樣做他們就會制造許多麻煩。這些議員堅持對臺軍售,一方面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從骨子里面不認可大陸方面的政治制度,認為臺灣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政治上是比較完善的。另一方面有些議員最近幾年看到中美態勢的對比,心里惴惴不安,覺得中國在飛速趕超,無法從別的方面入手,只能四兩撥千斤,打臺灣這張牌。

(三)媒體和智庫

媒體的主張和智庫的一些主張有時候反映了政府的政策,但很多時候反映了自己的想法,人多嘴雜,各種各樣的奇談怪論都有。主流媒體相對來說比較客觀,分析利弊,而邊緣性媒體則會一邊倒?,F在有些智庫得到了民營企業家的支持和贊助,觀點也是四分五裂的。媒體和智庫之所以會出現不同觀點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二、美國方面

堅持對臺軍售,這是美國一貫的兩面派玩法。從亞太戰略來看,臺灣是美國遏制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棋子。為了利益,美國必須保證兩岸在實力上相對的平衡,這是其明知大陸會反彈,卻仍然堅持對臺軍售的深層動因。兩岸關系緩和,一方面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但另一方面,美國的保守勢力又會因此產生焦慮,擔憂臺灣會倒向大陸。而對臺軍售無疑是最能挑動兩岸關系神經的因素。只要理解了美國在兩岸玩的這種兩手策略,就掌握了理解美國對臺軍售政策的鑰匙。

選擇這樣一個時間點宣布對臺軍售,除了想以“另類方式”表達自己是臺灣“大選”的重要因素外,對于奧巴馬政府,同時也是出于2012年美國自身選舉的需求。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動搖其政治根基的主要有兩股大力量:一個是金融中心華爾街,另一個就是美國作為全球最大軍火出口國的地位。每次面對臺灣的軍購訂單,美國都必須對自己國內的軍火商有所交代,選舉的政治獻金問題才會有著落。說白了,這已經不僅僅是美國對臺的戰略意義問題,也是美國內部政治問題的一種紓解途徑。雖然奧巴馬上任不久曾大罵過軍火商在國會的說客,但實際上快到選舉時,他還是得依靠軍火商的支持。另外,奧巴馬目前正在推進經濟刺激計劃,也很需要對臺軍售來推波助瀾。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表面上看起來奧巴馬政府比前任政府在對臺軍售上更多,但就具體軍售的武器內容來看,并沒有很實際要害的東西。這一次對臺軍售,美國也是權衡再三,擱置臺灣提出的采購F-16C/D戰機要求,而改以升級臺灣現有的145架F-16A/B戰機代替以及安排人員到美國盧克空軍基地訓練,這個打折扣的軍售案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的安慰獎。不過度刺激大陸,但又要給美國選民交代,只好以折中方案來處理。奧巴馬政府還是比較在意中國大陸的感受,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國人越來越有“求”于中國大陸。

三、臺灣方面

當前兩岸關系發展勢頭良好,但對于臺灣,不論藍綠方面都有安全的考慮,都認為有“自我防衛”的需要。臺灣在高科技軍事武器方面,自主防衛力量還不夠,前不久軍用飛機撞毀事故,就顯示出這一點。島內有些民眾固執地認為,若不買武器,就不是真心“保衛臺灣”,這對任何一位政治人物都是“緊箍咒”。所以在臺灣政壇,幾乎所有的議題都有分歧,唯獨軍購,藍綠幾乎保持一致,尤其在選舉時刻。在大選即將來臨的時刻,馬英九最好的選戰策略就是拿出選民認可的政績。在這當口,美國送來“大禮物”,簡直就是馬英九的“最佳助選員”。馬英九跟陳水扁不同,沒人懷疑陳水扁會“傾中賣臺”,但在一些不明真相的選民看來,馬英九大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卻不向美國買武器,就有“不積極自我防衛”的嫌疑。因此,盡管對兩岸關系有負面影響,但馬英九需要這筆軍購來向選民證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關系明顯好于陳水扁時期,但美國官方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馬當局比扁當局買的武器多。這是為什么?除了要向選民“交心”外,在馬英九的對外戰略中,重視與美國的關系是首要的?!杜c臺灣關系法》中限定的美國“協防臺灣”義務,決定了臺灣不得不向美國買武器,向美軍購成了臺灣維護美臺關系的重要紐帶。美國需要通過軍售來確認,自己過去對臺灣的“協防”努力沒有白費,而臺灣也要通過軍購來確認,美國在關鍵的時候會幫助臺灣。臺灣從美國買武器就像是買保險,追求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像所謂的“交保護費”。

四、“軍售夢魘”如何破解?

短期內,尤其在2012“臺灣大選”之前,我們不太可能找到美對臺軍售的解決之道。一個可能的方向,就是寄希望于馬英九順利連任。馬英九若連任了,他就沒有選舉的包袱,就有可能以變通方式與大陸坐下來談軍事互信,甚至談政治議題。從兩岸關系進程角度來看,軍事互信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更高階段,等到兩岸之間的互信達到這樣的程度,那么軍售問題或許就自然淡化了。

總之,要從根本上解決美對臺軍售問題,其一要以實力做后盾,大陸要不斷發展自己,提高綜合國力,強大到美國必須考慮到事情的嚴重后果;其二臺灣民眾也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美對臺軍售對兩岸關系和臺海和平的嚴重威脅,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反軍購的行列之中。只有海峽兩岸一起努力,美對臺軍售這一問題才能早日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中國臺灣問題[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8

[2]陶文釗.中美關系史(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熊志勇.百年中美關系[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4]孟亞波,陳文鑫.美國軍工復合體與對臺軍售[J],國際資料信息,2009(12)

[5]張清敏,羅斌輝.外交決策模式與美國對臺軍售政策決定因素分析[J],美國研究,2006(3)

[6]牛新春.美國對臺灣政策變化的動因和方向[J],現代國際關系,2010(1)

猜你喜歡
軍售兩岸關系馬英九
賣水果
不夠用
上萬豬農扔糞抗議馬英九
美高官試圖淡化軍售爭端
美高官稱繼續對臺軍售
馬英九接種 甲流疫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