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南部侏羅紀沉積特征與形成環境研究

2011-12-21 10:48舒良樹沙金庚
地質學刊 2011年4期
關鍵詞:侏羅世火山巖盆地

舒良樹,王 艷,沙金庚

(1.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210093;2.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3.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08)

中國東南部侏羅紀沉積特征與形成環境研究

舒良樹1,王 艷2,沙金庚3

(1.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210093;2.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3.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08)

侏羅紀是中國東南部從特提斯構造域向太平洋構造域發生重大變化的轉換期,該時期形成的沉積盆地以及至今保留完好的侏羅紀沉積序列是研究和發掘中生代構造演化信息的理想對象。根據地球動力學特征,將侏羅紀盆地分為后造山盆地(T3-J1)和伸展盆地(J2)2種類型,后者可再分為裂谷斷陷和沉積斷陷2種。發生在早、中三疊世期間華南與華北塊體的碰撞以及華南與東南亞塊體的碰撞,基本結束了特提斯洋在華南的歷史,導致本區及其鄰區先前的淺海盆地關閉,褶皺隆升,形成陸內造山帶和山前盆地。巖石組合和古流向研究表明,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期間,水體攜帶碎屑物從北向南搬運,呈現北高南低的古地理格局;中侏羅世開始,區內古地理格局發生變化,武夷山開始抬升,導致原先北高南低的單向地貌格局變為南北兩側地形高、中間地形低的古地理環境。武夷山地區的沉積序列研究表明,下侏羅統由粗變細,反映水體由淺變深,沉積環境從山前河流→湖濱→湖泊演化,中侏羅統則由細變粗,反映水體變淺,地殼抬升,山體剝蝕,推測其擠壓動力來自太平洋板塊朝東亞陸緣的俯沖作用。另一方面,在武夷山西緣的閩西—贛南一帶,則發生了中國東南部自寒武紀以來最強烈的一次火山噴發活動,形成東西向的陸內裂谷盆地帶,盆內堆積雙峰式火山巖、堿性—偏堿性玄武巖,并有雙峰式侵入巖的形成。通過SHRIMP鋯石U-Pb成分測定,獲贛南東坑盆地中侏羅世火山巖剖面上部的流紋巖160Ma±1Ma的測年值。研究認為,發生在中侏羅世的地理格局改變、沉積環境變化、閩西—贛南裂谷型火山活動是太平洋板塊開始影響華南的重要證據,也是構造轉換事件(從擠壓到伸展、從特提斯到太平洋)的直接標志。武夷山—南嶺東段是中國東南部發生構造轉換的重要區段,時間為中侏羅世。

沉積特征;古地理格局;構造轉換;火山巖定年;侏羅紀;中國東南部

0 引言

在中國東南部,侏羅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質時期。在此之前,華南、華北兩大陸塊的碰撞作用剛剛完成,其巨大的擠壓應力已經波及本區,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淺海盆地隆升成陸,地層遭受強烈褶皺變形。在此之后,古太平洋板塊朝東亞陸緣的俯沖已經到達高峰期,導致日本弧后緣的本區發生強烈伸展,形成了一個巨大規模的花崗質火山-侵入雜巖帶和一系列火山-沉積斷陷盆地。野外觀察表明,雖然本區侏羅紀沉積環境相對穩定,但受此前此后構造背景的制約,沉積巖層及其序列無不留下深刻印記。中國東南部侏羅紀沉積-構造-巖漿作用是華南地質演化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中生代地質歷史上,該時期的地質過程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帶大規模海相沉積盆地以及華北、西北地區的大型陸相煤炭盆地相比,我國東南部侏羅紀陸相盆地以規模小、成分雜、成因機制復雜為特征,其形成演化動力學一直是華南地質研究的難題。在以往研究中,中國東南部侏羅紀地質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圍繞侏羅紀沉積特征與構造環境問題,以浙、閩、贛、湘、粵、桂6省區110幅1∶20萬地質圖、部分1∶5萬地質圖及其地質報告的中、新生代沉積特征編錄統計為基礎,筆者等于近年開展了系統的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測試分析,獲得了一批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在侏羅紀沉積特征、中侏羅世裂谷型火山巖、構造環境與體制演變等方面取得了新認識。研究表明,研究區的侏羅系,既保留了豐富的印支期構造信息,又記錄了古太平洋早期活動的陸內響應,展示出獨特的地質與環境特征。

1 地質背景

研究區呈北東向展布,挾持于印支期兩大縫合帶之間。北西側為大別縫合帶、南西側為北越馬江縫合帶,南東側瀕太平洋(圖1)。區內分布一系列中生代殘余盆地,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贛杭帶、贛江帶、南嶺東段、武夷山、常德—瀘溪帶(圖2)。白堊紀前殘余地層主要呈近東西方向展布,白堊紀以來殘余地層則以北東向分布為特征,揭示印支期板塊碰撞對本區的影響,或者特提斯構造域與太平洋構造域的轉換。晚三疊世以來,研究區屬于陸內環境,侏羅系以泥沙質巖層為主體,覆蓋在褶皺變形的前中生代巖層之上。

圖1 中國東南部構造格架圖

根據前人研究,該區基底曾經發生過新元古代、志留紀、中三疊世3期重大的構造事件(郭令智等,1983;Wang et al,1995;Ren et al,1989; 任紀舜等,1998),分別形成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帶和同期花崗巖(測年值集中在830Ma~800Ma)(舒良樹,2006)、華南早古生代陸內造山帶和志留紀—泥盆紀花崗巖(測年值集中在440Ma~390Ma)(舒良樹等,2008)、早中生代陸內褶皺變形區(Shu et al,2007),為侏羅紀盆地提供了豐富的沉積物質。

圖2 中國東南部晚三疊世—古近紀殘余地層分布圖

在研究區內,與侏羅紀構造演化密切相關的斷裂帶有2條。萍鄉—江山—紹興斷裂帶不但是江南地層區與華南地層區的分界線,也是晚中生代火山堆積-斷陷紅盆的密集分布區(舒良樹等,1997、2002),其侏羅系中富含煤與鈾資源。政和—大埔斷裂帶是一個重要的區劃性斷裂(舒良樹等,1999),相對其北西側,南東側為地殼減薄區,厚29km~31km(徐鳴潔等,2001)。該斷裂帶前身為一新元古代陸內裂谷帶,控制著南東側晚中生代火山巖盆地的形成與演化。地表上,該斷裂帶幾乎全被早白堊世花崗質火山-侵入雜巖所占據(王德滋等,2002)。其北西側地殼厚31km~34km,侏羅系廣泛發育(舒良樹等,2004),并發育較多的侏羅紀—白堊紀過鋁質花崗巖(Zhou et al,2000、2006)。

受中生代構造作用的影響,區內發生了兩期大規模的花崗巖漿活動,形成南嶺三疊紀花崗巖帶和廣布全區的中侏羅世—早白堊世火山-侵入雜巖帶。前者年齡集中在240Ma~205Ma,后者則為180Ma~90Ma(Zhou et al,2006;孫濤,2006),具有從西向東逐漸變新的演化規律。研究表明,205Ma~180Ma時間段為巖漿活動的休眠期,暗示深刻的地球動力學背景。

在中、新生代地層序列中,下三疊統是一套灰巖、泥灰巖和頁巖組合,反映濱海-淺海沉積環境。中三疊世屬于區域隆升期,絕大部分地區缺失此期地層。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期間,除閩西和粵東地區存在少量海陸交替相沉積外,絕大多數地區均為湖泊相與河流相沉積。早期為山前近源快速堆積環境,稍后為河流相-湖濱相環境。在垂向剖面上,下部以灰紫、灰白色粗碎屑巖為主體,成分雜,分選差,向上變為灰白、淺灰、深灰色砂礫巖、長石石英砂巖、砂巖、含煤粉砂巖。常以沉積角度不整合方式覆蓋于前中生代巖層之上。由于上三疊統和下侏羅統具有相同的巖石組合、兩者間多為連續沉積,野外很難區別,故筆者將它們歸并為一個沉積體系研究之。

中侏羅統主要由淺灰—灰紅色泥巖、粉砂巖、砂巖、雜砂巖、砂礫巖組成,下細上粗,反映由湖泊沉積環境向河泛平原、河流環境的轉變。在閩西—贛南—粵東地區,中侏羅統以偏堿性玄武巖和雙峰式火山巖為特征,具有大陸裂谷的地球化學屬性(鄧平等,2004)。

根據最近的填圖成果,上侏羅統零星分布,為泥砂質巖層。早先的大片晚侏羅世流紋巖和花崗巖,已被高質量測年數據和古生物新成果證實其為早白堊世時代(王德滋等,2002;周新民,2007;Zhou et al,2000;Li,2000;Wang et al,2001;Yu et al,2006)。

研究區下白堊統主要由紫紅色流紋巖、熔接凝灰巖、晶屑巖屑凝灰巖夾玄武巖組成,厚650m~3 000m,全區廣泛分布。在閩西永安—粵東梅州一帶,發育500m~1 200m厚的碳質泥巖-砂巖組合,為重要的烴源巖組合。晚白堊世—古近紀屬于陸相斷陷盆地沉積。上白堊統厚1 300m~2 000m,為紅色粉砂巖-泥巖組合,夾堿性玄武巖和石鹽、石膏層,富含腹足類、介型蟲、雙殼類。古近系厚800m~2 000m,由灰紫色砂礫巖、粗砂巖、粉砂巖、泥巖組成,夾石膏與油頁巖。新近系零星出露,為棕色—橘紅色粉砂巖和泥巖。

2 侏羅紀沉積特征

2.1 巖石組合與沉積環境

為了解盆地群的時空演化規律,筆者分析比較了贛、閩、粵3省區地質志中的早—中侏羅世地層記錄,并繪制了若干個盆地的地層柱狀圖(圖3)。

圖3 中國東南部晚三疊世—中侏羅世地層柱狀圖

在浙江,下侏羅統主要分布在浙東南,中侏羅統則分布在浙西北。下統稱楓坪組(J1f),為河流、湖濱相含礫石英砂巖、粉砂巖組合,夾泥巖和薄煤層,厚200m~1 000m,廣泛分布在龍泉與松陽一帶。中統稱馬澗組(J2m)和漁山尖組(J2y),為河湖相粗砂巖、粉砂巖、泥巖夾碳質頁巖,厚900m~3 300m,主要分布在浙西北的常山—諸暨、楓樹崗—梅城、臨歧—臨安3個區帶。在浙東南,稱毛弄組,為含煤碎屑巖、凝灰巖組合,僅在松陽見有出露。早先的上侏羅統勞村組、黃尖組、壽昌組等(流紋巖、火山碎屑巖、沉積巖),現已劃歸下白堊統。

在福建,下侏羅統稱為梨山組(J1l),中侏羅統稱為漳平組(J2z)或藩坑組(J2f),主要出露于政和—大埔斷裂帶西北側地區。梨山組為河流、湖濱相沉積,常于文賓山組(T3w)或焦坑組(T3j)連續過渡,沉積特征相似,厚600m~1 100m。與下伏地層為角度不整合接觸。底部為復成分礫巖和粗粒石英砂巖,向上變細,為粉砂巖和泥巖夾煤層,廣泛出露于崇安、邵武、將樂、清流、長汀、浦城、光澤、建甌、南平、尤溪、大田、漳平、華安、南靖等地。漳平組為雜色石英砂巖、細砂巖、粉砂巖夾長石砂巖、泥巖,局部夾鈣質結核和煤線,厚1 200m~1 800m。主要出露于邵武龍斗、建寧謝家第、將樂高唐、寧化甘木潭、清流嵩溪、長汀涂坊、黃館、漳平城郊及永安城南、明溪梓口坊、雪峰、尤溪街面、永春等地,與梨山組整合接觸。藩坑組為雙峰式火山巖系,厚500m~800m,主要呈近東西向分布。原先的上侏羅統南園組等(火山巖組合),現已劃歸下白堊統。

在廣東,侏羅系主要分布于粵東、粵中,粵北零星出露。下統下部稱為金雞組(J1j),為一套深湖-海陸過渡相細碎屑巖組合,以灰黑色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為主夾中粒長石砂巖,頂部粗細韻律發育;下統上部稱橋源組(J1q),為一套海退序列碎屑巖組合,底部為含同生泥礫的長石石英砂巖,向上為細粒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泥巖,韻律層發育,上部夾炭質頁巖。中侏羅世存在湖相和山間盆地相2種沉積環境:粵東區稱為漳平組(J2z),為紫紅色細碎屑巖夾粉屑凝灰巖組合,反映湖相沉積環境,分布于東莞、惠陽、五華、大埔等地;粵北區為馬梓坪群(J2m),巖石成分隨地而異,為山間盆地沉積環境,主要出露于曲江馬梓坪、懷集高山頂、連平麻籠嶂等地。

在江西,下—中侏羅統主要出露于贛中和贛南,下統稱為林山組(J1l),中統稱為羅坳組(J2l)或菖蒲組(J2c)。林山組主要為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巖、含礫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泥巖等,其底部粗碎屑巖與下伏地層多呈角度不整合接觸。羅坳組以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和粉砂巖為主,其底部含礫,上部夾凝灰質砂巖。菖蒲組是閩西藩坑組的西延,為雙峰式火山巖系或氣孔狀玄武巖系,厚600m~1 000m,主要呈近東西向分布在贛南的定南、龍南一帶。

在贛南永新林山剖面,林山組厚度超過605m(圖3-①)。下部為灰白色長石石英砂巖,斜層理發育,為河流環境;向上為砂巖夾粉砂巖、炭質頁巖及煤線,含植物碎片,反映河漫灘和沼澤環境;上部則為粉砂巖-泥巖與長石石英砂巖反復交替,揭示河漫灘和河床的交替環境,系曲流河擺動產物。在贛南吉水施家邊剖面,下、中侏羅統共厚2 000m(圖3-②)。林山組下部為厚層細礫巖、石英砂巖夾煤線,屬于湖濱環境,靠近中部夾有一層含炭泥巖,指示短暫的淺湖環境;中、上部為厚層粉砂巖與石英砂巖交互出現,反映淺湖、濱湖交替環境。羅坳組下部為紅色砂礫巖、砂巖、粉砂巖、深灰色泥巖,下粗上細,指示從河流變為淺湖環境;中部則為泥質粉砂巖與礫巖多層交替,反映多次洪泛;上部凝灰質砂巖-粉砂巖、粉砂巖與礫巖相間,產植物碎片,指示河流和河漫灘環境,鄰區可能發生火山活動。

在閩西北,下、中統厚度超過1 000m。無論是邵武龍斗剖面(圖3-③)、順昌曬口剖面(圖3-④),還是長汀羅地剖面(圖3-⑤)、德化上涌剖面(圖3-⑥),沉積特征大致相同。梨山組自下而上由粗而細:砂礫巖→石英砂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夾頁巖,反映從河流沉積漸變為湖泊沉積。漳平組則由細變粗:泥巖→粉砂巖→砂礫巖,表明從湖泊變為河流環境。

在廣東梅縣隆文剖面,下統金雞組、橋源組和中統漳平組共厚2 253m(圖3-⑦)。金雞組顯示2個海進旋回,皆以礫巖為底,向上過渡為砂巖和泥質粉砂巖。橋源組為海退序列,下部粗砂巖位于中—細砂巖頂部,上部出現火山碎屑物堆積,暗示火山活動已經開始。漳平組以中粒長石石英砂巖為主,表明中侏羅世的中—后期長時間處于河流-湖濱環境。

綜上所述,中國東南部下侏羅統下粗上細,反映快速剝蝕—搬運的山前環境;中侏羅統則下細上粗,反映晚期構造抬升,由湖泊變為河流環境;由粗碎屑沉積層所處位置看,閩西北一帶可能隆起較早。

根據上述,研究區南西部在中侏羅世發生了自南華紀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個偏堿性玄武巖和雙峰式火山巖帶,主要分布在閩西、贛南、粵東、湘南一帶。沿近東西方向展布,長250km,寬30km~40km。至少由8個盆地組成,包括永定縣湖雷與藩坑、尋烏縣白面石、龍南縣東坑—臨江、始興縣白渡、湘南汝城等盆地。巖石類型主要是塊狀玄武巖、杏仁狀玄武巖和與之互層的流紋巖。厚度大于1 000m,單層最大厚度300m(龍南臨江),并見雙峰式輝長巖-花崗巖與其共存。巖石地球化學研究表明,該套火山巖具有明顯的大陸裂谷構造屬性(鄧平等,2004)。

2.2 盆地類型與殘余地層面積

2.2.1 盆地類型 根據沉積盆地的幾何形態、邊界性質、成盆動力學特征(劉和甫,1993),筆者將侏羅紀盆地劃分為2種基本類型,即后造山盆地和伸展盆地,揭示了不同時期不同的構造背景。

后造山盆地形成于華南—華北陸塊碰撞—造山的晚期,即晚三疊—早侏羅世。開始是一套山前近源、快速堆積的巖石組合,稍后為河流相-湖濱相沉積巖組合。在垂向剖面上,具有下粗上細的特點。底部常以角度不整合方式覆蓋于基底之上,有時以逆沖斷層方式與基底相接觸。規模不大、厚度偏小,相當于類前陸盆地。在野外,上三疊統和下侏羅統都是粗碎屑巖層,兩者連續沉積,很難準確區分,因而常將兩者歸并,稱上三疊—下侏羅統。

伸展盆地主要形成于中侏羅世??蓜澐譃榱压扰璧嘏c沉積斷陷盆地2種。前者成盆機制源自深部巖漿驅動,后者則源自側向拉張。裂谷盆地多呈長條形,盆地兩緣巖塊均沿正斷層朝盆地中心下滑,沉降幅度大。盆內普遍發育雙峰式火山巖和拉斑質玄武巖,盆緣可見輝長巖與A型花崗巖。測年值為160Ma~180Ma(陳培榮等,1999;Shu et al,2009)。閩西—贛南中侏羅世火山盆地即屬此類。沉積斷陷盆地主要發育在盆山交接帶,盆地的形成明顯受邊界斷層的控制。邊界斷層多為單斷型,常呈“斷陷-超覆”樣式,即盆地一側邊界為生長正斷層,另一側邊界則為角度不整合。盆地沉降幅度大,沉積厚度大,沉積中心不斷向主斷層帶遷移,剖面上呈半地塹式或箕狀。有邊緣相沉積。區內廣泛發育的中侏羅世沉積盆地多屬此類型。

2.2.2 殘余地層面積 經過后期抬升和剝蝕,侏羅紀盆地原貌已被破壞,現地表所見均為殘余盆地。根據盆地面積統計,分布在浙、閩、贛、湘、粵、桂6省區的中、新生代殘余盆地總面積為143 100km2(舒良樹等,2004),約占該區陸地總面積的1/6。其中,晚三疊世—早侏羅世(T3-J1)后造山殘余盆地為15 120km2,占盆地總面積的10.6%,主要分布在萍鄉—衡陽、粵北的五華—河源—龍門以及武夷山地區(圖4)。中侏羅世(J2)裂谷盆地殘余面積為2 073km2,占1.4%,雖然面積小,但構造意義大。中侏羅世(J2)沉積斷陷殘余面積為 3 766km2,占2.6%,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及其西側與北側(圖5)。

由于區內原定的晚侏羅世地層近年已被測年數據和標準化石等證據更正為早白堊世,因此,晚侏羅世地層在區內分布局限,僅在永定—梅州一帶見其零星出露。相對而言,早白堊世(K1)和晚白堊世—古近紀(K2-E)殘余地層規模較大,分別占60.3%(86 289km2)和24.7%(35 346km2)。

2.3 沉積構造與古流向

2.3.1 沉積構造 研究區侏羅紀巖層內的沉積構造較為發育,主要見磨拉石、沖刷痕、粒序層、斜層理、脈狀層理或透鏡狀層理、包卷層理、滑塌構造、層間褶皺、印模、荷重模等,指示陸內河流相和湖泊相環境(Shu et al,2009)。

粒序層理由不等厚的砂礫巖-含礫砂巖-砂巖-粉砂巖組成,底部為凹凸起伏的沖刷痕。每一序列50cm~120cm不等,重復交替。主要見于下統林山組(梨山組、金雞組),局部見于中統羅坳組,反映河流相、湖濱相和泛濫平原環境。

斜層理或前積層在晚三疊世和侏羅紀巖層中普遍發育,是研究古水流搬運方向的主要依據。水平層理指示湖心或深湖穩定環境,主要見于中侏羅統。脈狀層理或透鏡狀層理則指示湖緣-湖濱相動蕩的水動力條件,侏羅系林山組(梨山組、金雞組)和羅坳組均見發育。

磨拉石堆積(雜亂堆積)主要見于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巖層中,反映山前快速堆積環境。包卷層理、滑塌構造、同沉積層間褶皺見于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巖層中,反映重力下滑背景。

2.3.2 古流向 根據野外巖層中斜層理或前積層的測量統計,獲得侏羅紀不同時期的優勢古流向趨勢。(1)取自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巖層中的161組斜層理數據投影表明,古水流基本上從北向南流動(圖4),反映源區基本在其北側。其中,萍鄉盆地,65組數據(圖 4-①),獲優勢產狀 186°∠32°(傾向與傾角);信江盆地,53組數據(圖4-②),優勢產狀208°∠36°;閩西盆地,43 組數據(圖 4-③),優勢產狀215°∠28°。(2)取自中侏羅世裂谷斷陷盆地的48組斜層理數據指示,龍南盆地和永定盆地的古水流均為從東向西流動(圖5)。龍南盆地23組(圖5-①),優勢產狀 267°∠25°;尋烏盆地 25 組(圖5-②),優勢產狀 276°∠18°,源區在其東側。換言之,蝕源區和水流方向已經發生變化。

圖4 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后造山期殘余地層分布及其古流向測量統計

圖5 中侏羅世殘余地層分布及其古流向測量統計

3 中侏羅世裂谷型火山作用及其年代制約

3.1 陸內裂谷型火山作用

普遍發育在閩西—贛南—粵東一帶的火山巖(圖6),是中國東南部自南華紀以來最早發生的一次噴發活動,是研究構造體制轉換的重要物質紀錄。這套火山巖系以不等厚互層的玄武巖與流紋巖組合為基本特征,在閩西稱藩坑組(J2f),在贛南稱菖蒲組(J2c)。野外有2種產出方式:(1)不等厚互層的玄武巖、流紋巖。玄武巖位于下部,單層厚200m~300m不等,流紋巖在上,厚數十米到100多m,總厚度500m~800m不等,閩西永定湖雷盆地藩坑組厚度達到800多m。(2)厚層狀致密塊狀玄武巖,厚700m~1 000m。很少與流紋巖互層產出,贛南臨江盆地菖蒲組玄武巖單層厚度可達400余m。所有玄武巖都具氣孔構造,但與流紋巖不等厚互層的玄武巖其充填氣孔的主要礦物是石英和葡萄石,而厚層狀致密塊狀玄武巖的氣孔多被綠泥石以及橄欖石礦物所充填,如龍南臨江鎮北側公路所見。

圖6 閩西—贛南—粵東地質圖(中侏羅世火山巖分布)

近年來,一些學者對該火山巖帶進行了系統的巖石學與地球化學研究(鄧平等,2004)。結果表明,該區的玄武巖以富硅貧堿為特征,輕稀土輕度富集,弱富集 Rb、Ba、Th、Ce,貧 Nb、Zr、Y,配分樣式呈上凸型,屬拉斑玄武巖類。與之共生的流紋巖具有高的SiO2、K2O含量,輕稀土富集、稀土總量高,具明顯 Eu 負異常,富集 Rb、Th,貧 Ba、Ti、Nb、Zr等特點,屬富鉀火山巖類。反映后造山期陸內裂谷環境。

3.2 流紋巖的SHRIMP U-Pb定年

前人對此帶的裂谷型火山巖曾經做過不少Rb-Sr法測年工作,獲其年齡為160Ma~180Ma。例如,贛南白面石盆地玄武巖的Rb-Sr測年值為173Ma±6Ma,與之共存的流紋巖為165Ma±2Ma;東坑盆地玄武巖的Rb-Sr測年值為178Ma±7Ma(陳培榮等,1999);永定盆地玄武巖的 Re-Os等時線年齡175Ma±3Ma(Zhou et al,2005);梅州盆地輝長巖的Rb-Sr測年值為179Ma±4Ma(邢光福等,2001)。

最近,筆者在龍南東坑裂谷盆地雙峰式火山巖剖面頂部采集流紋巖樣品(圖7)。通過室內重砂工作,精選出數十顆巖漿鋯石,大多數鋯石呈現為淡褐色的自形晶體,具有清晰韻律環帶的CL圖像,反映巖漿成因。然后,在北京離子探針中心進行了U-Pb同位素年齡的測定工作,共獲得19組測年數據。

將19組測年數據投影在207Pb/235U-206Pb/238U諧和曲線圖上(圖8),獲160Ma±1Ma的平均年齡值(MSWD=1.87)。這是一組質量較高的年齡數據。根據最新國際地層年代表(Gradstein et al,2004),相當于中侏羅世晚期。這與流紋巖樣品位居菖蒲組頂部的采樣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圖7 龍南里仁—月子中侏羅世雙峰式火山巖地質剖面圖

圖8 東坑盆地流紋巖中鋯石的SHRIMP U-Pb年齡諧和圖

4 討論

4.1 古地理格局的變遷

根據野外沉積構造的觀察以及前面的分析,結合前人的成果資料,認為中國東南部早—中侏羅世期間發生過古地理格局的變遷。前面的古流向研究結果顯示,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期間,攜帶碎屑物的古河流是從北向南搬運堆積的。反映研究區具北高南低的古地理特征。其原因可能與發生在大別地區的陸-陸碰撞、造山作用有關。從中侏羅世開始,古地理格局發生分化。一方面,武夷山南東側普遍缺失中侏羅世地層而北西側中侏羅世地層廣泛分布,暗示中侏羅世武夷山處于隆升剝蝕狀態,是北西側沉積盆地的蝕源區。另一方面,在武夷山西緣的閩西、贛南、粵東、湘南一帶,中侏羅世發生了較強烈的拉伸作用,形成一系列裂谷盆地;同時,攜帶碎屑物的古水流由東向西搬運堆積,揭示其東側的武夷山是該區段的蝕源區。因此,其西、北兩側均為中侏羅世沉積區,武夷山隆起為其蝕源區。

野外調查表明,在武夷山的北西麓,中侏羅世的地層序列為下粗上細,具有山前堆積特征;向西到贛南,中侏羅世巖層中斜層理、韻律層理等普遍發育,反映河流-湖濱環境;再向西到南嶺東段的湘南、粵北等地,中侏羅世地層序列以細砂-粉砂巖和泥巖為主,水體更深了,反映深湖環境。據此認為,從中侏羅世開始,研究區古地理面貌確實發生了巨大變化,武夷山已經抬升,導致原先的北西高南東低的古地理環境變為南東高北西低的地貌格局,其原因可能與太平洋板塊朝北西方向的俯沖擠壓密切相關。

4.2 構造體制轉換問題

普遍認為,中生代期間東亞地區曾經發生過一次從特提斯構造域向古太平洋構造域轉換的重大事件。在華北的燕山地區,該事件的地質表現明顯,其時代證據確鑿,構造域轉換發生在中侏羅世,(趙越等,1992;任紀舜等,1998),完成于中、晚侏羅世之交(U-Pb年齡158Ma±1Ma)。在中國東南部,對此也曾有過初步討論(舒良樹等,2002、2004;Yu et al,2006;Shu et al,2009)。但是,其轉換地點和時間問題并未解決。筆者認為,發生在侏羅紀的沉積環境轉變、閩西—贛南—粵東裂谷型火山活動,有可能為此問題的真正解決提供線索。

發生在早、中三疊世期間華南與華北的碰撞(北側的大別山地區)以及華南與東南亞的碰撞(南側的北越馬江地區),結束了特提斯洋在華南的歷史。廣泛發育在研究區的T3—J1粗碎屑沉積序列以及由北向南的古水流,是研究區對北側大別碰撞造山作用的響應;分布在南嶺地區的大量強過鋁花崗巖群以及250Ma~205Ma的測年值(Zhou et al,2006),是研究區對南西側馬江碰撞造山作用的響應。這一事件,使華南全區由淺海環境轉變為陸相環境(陸內山嶺和堆積盆地)。

雖然早侏羅世仍有零星海區存在,如滇西—滇東南、粵東及閩西零星分布的海陸交互相地層,但此時全區的主要表現是地層的強烈褶皺變形和逆沖推覆。到中侏羅世,研究區古地理格局已經發生顯著變動。一方面,晚三疊世—早白堊世期間北高南低的地形地貌發生了變化,在武夷山一帶出現了一個新的山地環境和蝕源區,出現礫巖、砂礫巖的雜亂堆積;從武夷山向西和向北,依次出現河流→湖濱→湖泊環境,形成砂礫巖-粗砂巖-砂巖-粉砂巖-泥巖的水平分帶現象。表明“南東高北西低”的新格局已經出現,武夷山再次成為一個高聳的天然屏障。筆者將中侏羅世武夷山體的再次隆升原因解釋為華南陸塊對古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的響應。另一方面,在武夷山體后緣的閩西—贛南—粵東一帶,中侏羅世發生了強烈伸展裂谷作用,導致深部巖漿上涌,開始了中國東南部自南華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活動,形成面積為數千平方千米的雙峰式火山巖、堿性—偏堿性玄武巖和雙峰式侵入巖。標定了一個重大構造轉換事件(從擠壓到伸展、從特提斯到太平洋)的發生。在這里,仍然把這種裂谷型火山作用的驅動力歸結于太平洋板塊的俯沖,正是強大俯沖作用朝華南內陸的應力傳遞,擾動破壞了華南深部巖漿的平衡,使之沿地殼薄弱帶擴張上涌并噴發。這種發生在陸內的伸展狀態越演越烈,到早白堊世達到高潮。

發生在中侏羅世(180Ma~160Ma)的古地理格局改變、沉積環境變化、閩西—贛南裂谷型火山活動,是太平洋板塊開始影響華南的重要證據,也是構造轉換事件(從擠壓到伸展、從特提斯到太平洋)的直接標志。武夷山—南嶺東段,是該構造轉換作用發生的重要區段。

4.3 晚侏羅世地層問題

根據標準化石和同位素測年數據對區內原定上侏羅統的時代進行糾正,是完全正常的科學行為。問題是,國內學者把東南沿?;鹕綆r地層時代(原J3)的糾正(現K1)擴大到整個地區所有的晚侏羅世巖層,導致整個晚侏羅世的沉積歷史在研究區被全部清除。筆者贊同對東南沿?;鹕綆r地層時代的糾正。但是,對于贛江以西沒有火山巖出露的贛西、湘南、粵北沉積區,原先用多種或系列標準化石定出的晚侏羅世地層時代,是否全錯?“全區缺失上侏羅統”的命題是否可靠?對沒有中生代火山巖的贛江以西廣闊地區進行深入細致的古生物與地層學的甄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5 結語

(1)發生在早、中三疊世期間華南與華北的碰撞以及華南與東南亞的碰撞,結束了特提斯洋在華南的歷史,導致中國東南部由淺海環境轉變為大陸山體和山前盆地。

在中國東南部,侏羅紀是特提斯體制結束、太平洋體制開始的重要轉換期,也是從區域擠壓進入區域伸展的構造變動期。其保留完好的侏羅紀沉積序列,既保留了豐富的印支期構造信息,又記錄了古太平洋早期活動的陸內響應,反映獨特的地質與環境特征。

(2)根據地球動力學特征,區內侏羅紀盆地可以劃分為后造山盆地(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和伸展盆地(中侏羅世)2種類型,后者可再分為裂谷盆地和沉積斷陷盆地2個亞類。

(3)研究表明,早侏羅世沉積序列由粗變細,反映水體由淺變深,沉積環境從山前河流→湖濱→湖泊演化,中侏羅世則由細變粗,反映地殼隆升,水體變淺。巖石組合和古流向研究表明,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時大別山是高聳的山體,其南麓水體攜帶碎屑物從北向南搬運,呈現北高南低的古地理格局。中侏羅世開始,區內古地理格局發生明顯變化,武夷山再次隆升,導致原先北高南低的古地理環境轉變為南東高北西低的地貌格局。筆者將中侏羅世武夷山體的隆升原因解釋為華南陸塊對古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的響應。

(4)在武夷山體西緣的閩西—贛南—粵東一帶,中侏羅世期間發生了強烈的構造伸展,形成一個近東西向的陸內裂谷盆地群;發生了自南華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活動,形成大面積雙峰式火山巖、堿性—偏堿性玄武巖和雙峰式侵入巖。由贛南火山巖剖面頂部流紋巖樣品分離出巖漿鋯石,獲取到鋯石SHRIMP U-Pb測年值,為160Ma±1Ma,相當于中侏羅世末期,代表裂谷火山活動的結束時間。

(5)發生在中侏羅世的地理格局改變、沉積環境變化、裂谷型火山活動,是太平洋板塊開始影響華南的重要證據,也是構造轉換事件(從擠壓到伸展、從特提斯到太平洋)的直接標志。武夷山—南嶺東段,是該構造轉換作用發生的最早地區,構造轉換時間發生在中侏羅世,至中、晚侏羅世之交結束。

6 致謝

感謝王德滋院士對本項研究工作的支持。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楊明桂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陳祥云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樓法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為野外考察提供了幫助與便利,并與筆者進行過有益的討論,在此一并致謝。

陳培榮,孔興功,倪琦生.1999.贛南燕山早期雙峰式火山巖的厘定和意義[J].地質論評,45(增刊):734-741.

鄧平,舒良樹,揚明桂,等.2003.贛江斷裂帶地質特征及其動力學研究[J].地質論評,49(2):113 -122.

鄧平,舒良樹,余心起,等.2004.閩西—贛南早—中侏羅世盆地及其火山巖特征[J].巖石學報,20(3):521-532.

郭令智,施央申,馬瑞士.1983.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動大陸邊緣和島弧構造的形成及演化[J].地質學報,57(1):11-20.

劉和甫.1993.沉積盆地地球動力學分類及構造樣式分析[J].地球科學,18(6):699 -724.

任紀舜,牛寶貴,和政軍,等.1997.中國東部的構造格局和動力演化[C]//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文集(29/30).北京:地質出版社:43 -45.

舒良樹,盧華復,CHARVET J,等.1997.武夷山北緣斷裂帶運動學研究[J].高校地質學報,3(3):282-292.

舒良樹,盧華復,賈東,等.1999.華南武夷山早古生代構造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5(6):668 -674.

舒良樹,周新民.2002.中國東南部晚中生代構造作用[J].地質論評,48(3):249 -260.

舒良樹,周新民,鄧平,等.2004.中國東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征與構造演化[J].地質通報,23(9/10):876 -884.

舒良樹.2006.華南前泥盆紀構造演化:從華夏地塊到加里東期造山帶[J].高校地質學報,12(4):418 -431.

舒良樹,于津海,賈東,等.2008.華南東段早古生代造山帶研究[J].地質通報,27(10):1581 -1593.

孫濤.2006.新編華南花崗巖分布圖及其說明[J].地質通報,25(3):332 -335.

王德滋,周新民.2002.中國東南部晚中生代花崗質火山-侵入雜巖成因與地殼演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

徐鳴潔,舒良樹.2001.華東南晚中生代巖漿作用的深部條件制約[J].高校地質學報,7(1):21 -33.

邢光福,楊祝良,孫強輝,等.2001.廣東梅州早侏羅世層狀基性—超基性巖體研究[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3):172 -175.

趙越,楊振宇,馬醒華.1994.東亞大地構造發展的重要轉折[J].地質科學,29(2):105 -119.

周新民.2007.南嶺地區晚中生代花崗巖成因與巖石圈動力學演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

GRADSTEIN F M,OGG J G,SMITH A G,et al.2004.A new geologic time scal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ecambrian and Neogene[J].Episodes,27(2):83 -100.

REN J S,CHEN T.1989,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n eastern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J].J Southeast Asian Earth Sci,3(1/4):17 -27.

SHU L S,FAURE M,WANG B,et al.2008.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Geological Features of South China:Response to the Indosinian Collision Event in Southeast Asia[J].C R Geosci,340(2/3):151 -165.

SHU L S,ZHOU X M,DENG P,et al.2009.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east china block:New insights from basin analysis[J].J Asian Earth Sci,34:376 - 391.

SHU L S,WANG Y,SHA J G,et al.2009.Jurassic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southeast China[J].Sci China(D),52(12):1969-1978.

WANG D Z,SHU L S,FAURE M,et al.2001.Mesozoic magmatism and granitic dome in the Wugongshan massif,Jian-gxi Province and their genetical relationship to the tectonic events in southeast China[J].Tectonophysics,339:259-277.

WANG H Z,MO X X.1995.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J].Episodes,18(1/2):6 -16.

YU X Q,WU G G,ZHANG D,et al.2006.Cretaceous extension of the Ganhang Tectonic Belt,southeastern China:constraints from geochemistry of volcanic rocks[J].Cretaceous Res,27:663-672.

ZHOU J C,JIANG S Y,WANG X L,et al.2005.Re-Os isochron age of Fankeng basalts from Fujian of SE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Geoche J,39:497 -502.

ZHOU X M,LI W X.2000.Origin of Lat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Southeastrn China: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subduction and underplating of mafic magmas[J].Tectonophysics,326(3/4):269 -287.

ZHOU X M,SUN T,SHEN W Z,et al.2006.Petrogenesis of Mesozoic granitoids and volcanic rocks in South China:A response to tectonic evolution[J].Episodes,29(1):26-33.

Studies on Jurassic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in Southeast China

SHU Liang-shu1,WANG Yan2,SHA Jin-geng3

(1.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ineral Deposits Research,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2.Liaohe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Panjin 124010,Liaoning;3.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Two types of the Jurassic basin were distinguished in Southeast China,according to their geodynamic features,namely the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post-orogenic basin and the Middle Jurassic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basin.The Early Jurassic sequence in Mount Wuyishan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was changed from coarse-to fine-grained and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as gradually turned deeper,from submontane river to shore-lake and to deep lake.As a distinct contrast,the Middle Jurassic accumulation was changed from clay stone to conglomerate in Southeast China coastal area,indicating that a crustal uplift was underway.Mount Wuyishan was a paleo-geographical separating zone since Middle Jurassic.The Late Jurassic stratum was absent in the most parts of Southeast China.A large-scale bimodal volcanic eruption was taken place in Middle Jurassic,forming W-Fujian to S-Jiangxi intra-continental rift zone of 40km to 60km wide and 200km long,which was likely the most intensive volcanism in Southeast China since Cambrian period.The concord age of 160Ma±0.5 Ma was obtained by SHRIMP zircon U-Pb analysis on the rhyolite of Dongkeng basin,providing an upper limit of bimodal eruption time.Basin features indicated that a Middle-Late Triassic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 occurred from a shallow-sea to an intra-continent in Southeast China,as a tectonic response to the strong collision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North China blocks.Sedimentary structures recorded a southward direction of Early Jurassic paleo-currents,reflecting their source areas were situated in the north side.The authors proposed that Mount Wuyishan was uplifted as early as Middle Jurassic,followed by a wide E-W trend depression and bimodal volcanism in the western foot of Mount Wuyishan.It was the uplift of the Mount Wuyishan domain that changed the Middle Jurassic paleo-geographic outline and formed the transformational tectonic regime from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reflecting a strong tectonic response to the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Sedimentary features;Paleo-geographic framework;Transformation of tectonic regime;Volcanic rocks and age determination;Jurassic period;Southeast China

P534.52;P512.2

A

1674-3636(2011)04-0337-12

10.3969/j.issn.1674-3636.2011.04.337

2011-01-12;編輯:詹庚申

舒良樹(1951—),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板塊構造、大陸造山帶、構造運動學、盆地構造、顯微構造,E-mail:lsshu2003@yahoo.com.cn

猜你喜歡
侏羅世火山巖盆地
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晚侏羅世侵入巖成因類型與構造環境分析
接財接福
盆地是怎樣形成的
淺議大興安嶺北段霍洛臺地區早侏羅世侵入巖與礦產的關系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巖巖相特征與分布預測
二疊盆地Wolfcamp統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中國遼寧首次發現侏羅紀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
牛東火山巖油藏壓裂技術研究與應用
楚雄盆地扭動構造及其演化
小型斷陷帶盆地自生自儲式油成藏規律——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斷陷帶南一段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