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科學,所謂生活

2011-12-30 05:48浙江余姚中學學生張煥卿
科學24小時 2011年11期
關鍵詞:科學生活

文|浙江余姚中學學生 張煥卿

所謂科學,所謂生活

文|浙江余姚中學學生 張煥卿

科學與生活從產生開始,他們的糾纏仿佛就是一種宿命的必然。我們不能為了保全其中一個而去舍棄另一個。

無事上網,看到一篇頗有趣的貼子,題目也頗玄奧,名曰“怎樣處理好傳統生活和科學之間的問題”。貼主的語氣間頗有苦惱無助的味道,追問科學與生活、感性與理性的平衡關系。其實科學與生活的辯證關系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問題了。印象頗為深刻的,是蕾切爾·卡遜在1962年出版的轟動一時的《寂靜的春天》。

作家,尤其是一個以關注和書寫生態著稱的作家,對于自然的聲音總是比常人敏感許多。當她發現“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悅神怡”的那個城鎮在理應活躍的春天被 “奇怪的寂靜所籠罩”時,當她直言DDT類化學農藥成分對于鳥類、生態和我們平靜而生動的生活有危害時,當她在一次講座上無奈承認“問題很多,卻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時,科學與生活的糾纏早就開始了。

是的,糾纏,從頭到尾,我都不打算將科學與生活的相互碰撞和彼此影響叫作矛盾,那似乎將兩者的關系過分尖銳化了——我不喜歡這種故意掩去了一半事實的夸張,那本身就是對科學的不尊重,相應的也是對生活的不誠實?;腥幌氲綈鄣仙跀挡粍贁档脑囼炛袑ふ覠艚z材料鎢,想到過去多少人忍受燭光顫顫之苦,若條件差些,買不起蠟燭,那就只好“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這雖是好學的好證據,但內中的痛苦難捱,卻不是我這樣一停電就瞎叫喚的人所能想象的??茖W,多么適宜地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反過來說,如果科學脫離了生活,又何嘗能被稱之為科學呢?

科學來源于生活,這是老話題了,沒有蘋果哪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沒有茶壺里的沸水哪來瓦特的改良蒸汽機,很多時候,生活都在科學進步中扮演著“契機”的角色。既然已有科學根源的論斷,那么我們不妨看看科學的終點,咦,可不還是生活么?

科學是用來干什么的,這個不好說,因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對于醉心于此而不自拔的科學家來說,或許科學研究已是一種不求目的的精神境界了??茖W的目的,總歸有幾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在前面列舉科學給生活帶來的好處時已經提到過了。托爾斯泰就曾經說過“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鄧小平的著名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到底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切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這句話的主語用科學來充當再合適不過了。所謂科學,所謂生活,它們的概念里已經不能缺少對方。所以說,科學與生活從產生開始,他們的糾纏仿佛就是一種宿命的必然。我們不能為了保全其中一個而去舍棄另一個,那沒必要,更不可能。

如果說一開始的科學太過稚嫩莽撞,在親近生活的同時也將生活撞得千瘡百孔,那么時至今日,人們已漸漸掌握了控制科學的性情,使之與生活更為溫和地融合了。

這倒使我想到了近年來的熱門詞匯——“科學發展觀”、“低碳經濟”。其實都是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來使原本科學與生活之間粗糙的結合變得圓滑貼合。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節能環保產品也搶足了人們的眼球。這也證明只要接口正確,科學與生活是可以消除矛盾的,科學給生活帶來的利,會日漸清理那些弊。

上海世博會已經舉辦好些日子了,其口號仍舊使我動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其實城市一直是科學與生活的碰撞焦點,上海此番提出這樣一個口號,不得不說是對眼下、對未來城市建設的自信與決心,或許也正是這句話,讓世界人民都產生了共鳴。世博會各個館內人性化的高科技設計,一直為觀看者所津津樂道,很多人相信,這個口號不再是一個空談,我們已經走在了這條路上。

猜你喜歡
科學生活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竅門
衰落的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