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林綜合核查中相關技術標準及管理規定的應用

2012-01-26 06:05饒日光桂來庭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 2012年3期
關鍵詞:育林技術規程核查

饒日光,桂來庭

(1.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西安 710048; 2.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長沙 410014)

營造林綜合核查中相關技術標準及管理規定的應用

饒日光1,桂來庭2

(1.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西安 710048; 2.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長沙 410014)

介紹全國營造林綜合核查中相關技術標準的引用與細化及管理規定的執行與應用情況,以及經過長期核查實踐形成的在小班區劃、面積認定、質量等級確定、管理指標評定以及基于小班(播區)調查中相關原因的劃分等方面的主要技術規定。

綜合核查;技術標準;管理規定;營造林

按照統一標準對不同單位(指核查省)、不同工程類別進行核查評價,是全國營造林綜合核查(以下簡稱綜合核查)的一個重要原則。為達到統一標準的目的,2003年國家林業局出臺了《全國營造林實績綜合核查辦法》(林資發[2003]92號,以下簡稱《核查辦法》),隨后各年度,根據國家新頒布的營造林技術規程和新出臺的管理規定以及核查實踐制定了綜合核查補充規定。目前,綜合核查已形成了以營造林技術標準為主體、集管理和實踐要求于一體的一整套技術規定。本文主要介紹了在綜合核查中對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的執行、細化及應用情況。

1 營造林面積認定

1.1 營造林面積分類

營造林面積是綜合核查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術語,是各率計算和評價的基礎。根據統計分析和結果評價的現實需要,《核查辦法》將營造林面積分為上報面積、核實面積、合格面積、待補植面積、失敗面積和損失面積,此外,成效核查中還包括有成效面積、保存面積和未保存面積。[1]

1.2 小班區劃和最小區劃面積的確定

綜合核查小班區劃遵循了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中“權屬不同,森林類別及林種不同、林業工程類別不同、地類不同”[2]等基本原則,在造林設計或作業小班(地塊)基礎上,將營造林方式、造林年度、造林前地類、造林效果等因素作為進一步區劃的條件,以實現對各類別營造林的核實分析。同時,根據“凡造林面積連續成片在0.067 hm2以上的,按片林統計,其他按四旁造林統計?!盵3]的規定,將小班最小區劃面積確定為0.067 hm2。

1.3 營造林面積的核實認定

以造林是“在宜林地、無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上通過人工措施形成、恢復或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的過程”[3]這一定義為基礎,結合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和飛播造林技術規程中對造林和營林的規定,以及《國家林業局關于云南省退耕還林工程人工造林樹種初植密度標準的批復》(林造發[2005]3號)及其它批復中“包括金銀花在內的藤本植物雖可以在工程建設中栽植并兌現相應政策,但單獨種植不能形成森林。因此,不應作為造林面積統計”的規定,綜合核查將滕本和草本植物種植面積以及四旁(零星)植樹、單行林帶、林冠下造林、低產林改造等不作為營造林核實面積。同時,《核查辦法》強化了封山(沙)育林、飛播造林作業設計的作用,規定無作業設計的封山(沙)育林和飛播造林不核實面積。

1.4 重點工程營造林面積的核實認定

重點工程營造林與一般營造林不同,除要求符合一般技術標準外,還必須符合國家計劃規定的建設內容和標準。綜合核查工作中,首先根據各級計劃的下達和分解情況,分重點工程省、重點工程縣和重點工程營造林小班(播區)三個層次規定了認定條件。同時,對改變工程計劃以封山育林或更新造林替代重點工程人工造林的,完成面積不作為相應工程的核實面積。

1.5 重復面積處理

遏制“四大差”、擠掉面積水分是綜合核查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在同一小班(地塊)上營造林方式或工程類別相重時,《核查辦法》規定:作業年度不同時,認定作業年度在先的營造林方式或工程類別;同一年度營造林方式或工程類別相重時,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現地簽認;不同單位間造林面積重復時,按實際造林單位(主體)確定一個造林單位。

2 營造林質量的核實認定

2.1 合理初植密度的確定

《造林技術規程》、《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以及部分工程建設技術規程對合理初植密度都有相應的規定[3,4-8],同時,《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林與經濟林認定標準》(林退發[2001]550號)和國家林業局對部分省人工造林樹種初植密度標準的批復文件,特別規定了部分樹種退耕地還生態林造林密度標準和相關技術規程沒有作出規定的造林樹種初植密度標準。由于上述不同的技術規程和文件對同一樹種造林密度標準的規定不完全一致,《核查辦法》規定,只要符合其中規定之一即可認定為合理初植密度。

2.2 造林成活率計算

造林成活率是“以小班或造林地塊為單位,造林一年或一個生長季后,造林地上具有成活苗木的種植點數與作業設計的總種植點數的百分數”[3]。由于實際生產中存在作業設計的造林密度超過或達不到初植密度標準的情況,因此,《核查辦法》對成活率的計算方法進行了細化,規定以造林地單位面積成活株數與造林總株數之比計算成活率,當造林總株數在適宜初植密度區間以內按實際造林株數計,低于最低適宜初植密度按最低適宜初植密度計,超過適宜初植密度的上限,按適宜初植密度的上限計。

2.3 成活率等級劃分

為滿足分析評價和營林生產需要,《核查辦法》在執行“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上地區,成活率在85%以上(含85%);年均降水量在400 mm以下地區,熱帶亞熱帶巖溶地區、干熱(干旱)河谷等生態環境脆弱地帶,成活率在70%以上(含70%)”[3]合格標準的基礎上,將不合格面積進一步進行等級劃分,其中造林成活率≥41%的不合格面積為待補植面積,造林成活率≤40%的不合格面積為失敗面積,統計匯總時分別產出合格面積、待補植面積和失敗面積,為實施補植補造、重新造林等后續管理措施提供依據。

2.4 人工造林(更新)保存面積認定

人工造林(更新)滿3年進行保存狀況調查,這與“造林后達到成林年限時,進行成林驗收”和“根據成林面積和與成林積相對應的造林年度的造林總面積計算造林面積保存率”[3]的規定不完全一致。綜合核查開展保存狀況調查時一些造林樹種并未達到成林年限,為此,《核查辦法》對小班保存標準作了專項規定:除將“喬木林郁閉度達到0.2(含)以上或灌木林蓋度達到30%(含)以上”[3]的面積作為保存面積外,還將年均降水量在400 mm以上地區株數保存率在80%以上以及年均降水量在400 mm以下地區,熱帶亞熱帶巖溶地區、干熱(干旱)河谷等生態環境脆弱地帶,株數保存率在65%以上(含)”的面積納入保存面積計算。同時,由于實際生產中存在對造林失敗小班(地塊)實施重新造林的情況,《核查辦法》規定,對達到造林合格標準的重新造林面積也按保存對待。

2.5 人工造林保存面積的質量等級

為掌握人工林資源增長質量,從2010年開始,綜合核查參照《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技術規定》(林資發[2004]25號),根據保存小班的幼樹生長發育、外觀表象特征及受害情況將幼樹生長狀況分為“好、中、差”3個等級。根據保存小班內受害(死亡、折斷、翻倒等)幼樹株數比例,劃分為“無、輕、中、重”4個森林災害等級,以評價人工造林(更新)保存質量。

3 管理指標的核實認定

封山(沙)育林、飛播造林的作業設計已作為核實面積的認定條件,不再納入管理指標進行評價。因此,《核查辦法》中,人工造林(更新)實績核查管理指標主要包括作業設計、造林施工、檢查驗收、檔案管理、造林管護、幼林撫育等,保存狀況調查管理指標包括造林管護、檔案管理和幼林撫育;而封山(沙)育林實績核查與成效核查管理指標僅包括檔案管理、檢查驗收和育林措施。

3.1 作業設計和造林施工

依據“國有林場造林、重點工程造林和具有一定規模的其他形式的造林,應按有關要求進行造林作業設計”、“檢查造林是否按照作業設計進行施工”以及作業設計內容、審批等方面的規定[3],綜合核查對人工造林(更新)作業設計審批情況、設計規范情況及設計單位資質情況等3個方面設置了核查內容,并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作為作業設計是否規范的判定條件之一。同時,對實際造林小班在優勢樹種及配置、位置、范圍、造林密度、整地方式和規格、施肥及撫育措施等方面,是否按作業設計施工進行核實認定。

3.2 檢查驗收、檔案管理和造林管護

按照造林技術規程規定,“造林一年后對造林成活率、森林病蟲害發生與危害情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進行檢查,造林后3~5年進行成林驗收和造林保存率檢查”及“各造林小班均要納入造林技術檔案管理”[3]?!逗瞬檗k法》對相應的內容進行了細化:將能提供檢查驗收成果材料(圖、表、卡),并能反映造林作業時間、地點、面積、樹種、成活率等基本內容的造林小班(地塊)判定為“有檢查驗收”;將有文字及圖、表(卡)等基本資料,并符合相關技術規程和《林業重點工程檔案管理辦法》(林辦發[2001]540號)要求的營造林小班(地塊)判定為“有檔案”;將制定了管護措施、配備有管護人員,且小班(地塊)內沒有明顯的人畜破壞痕跡,在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區采取了防治措施的小班(地塊)判定為“有管護”。否則,視為“無檢查驗收”、“無檔案”或“無管護”。

3.3 幼林撫育和育林措施

按照造林技術規程和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中“撫育技術與措施”[3]、“對宜林地、無立木林地、疏林地實施封禁并輔以人工促進手段”及“對低質、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實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育的育林措施”[9]的規定,核查中:將人工造林(更新)小班(地塊)內實施了松土、除草、平茬、以耕代撫等措施的面積規定為“有撫育措施的面積”;將封山育林小班中開展了人工補植、補播、平茬復壯、除草整地、沙障固沙、抗旱澆灌以及點狀、團狀疏伐等人工輔助措施的面積規定為“有育林措施的面積”。

4 基于小班(播區)調查中相關原因的劃分

實際生產中,常常存在營造林面積不核實、質量不合格、面積損失或者幼樹生長狀況“差”等問題,出于加強核查成果分析、準確把握問題、提高管理措施的目的,在長期核查實踐的基礎上,《核查辦法》對小班(播區)出現上述問題的有關原因進行了劃分。

4.1 不核實原因劃分

經過實踐總結,人工造林(更新)小班面積不實的原因劃分為虛報、重復上報、面積測量不準、以零星植樹株數折算造林面積、造林樹種為藤本植物、單行林帶造林以及以封山育林、林冠下造林、天然萌芽更新、有林地補植、竹林墾撫、低產林改造替代人工造林(更新)等12類;封山(沙)育林小班面積不實的原因劃分為虛報、重復上報、面積測量不準、無作業設計、不符合封育對象、有林地灌木林地的封育類型為非喬木型等6類;飛播造林播區宜播面積不實的原因劃分為虛報、重復上報、無作業設計、面積測量不準等4類。

4.2 不合格原因劃分

在核實面積中,人工造林(更新)達不到合格(或保存)標準的直接原因是成活(或保存)的幼樹幼苗株數不足,而造成幼樹幼苗株數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造林密度未達標、采伐、人畜破壞、未撫育、栽植技術粗糙、苗木質量差、未適地適樹、立地條件差、火災、水災、旱災、病蟲害、其他自然原因等13種,因此,人工造林(更新)不合格(或未保存)的原因按13類認定?!斗馍?沙)育林技術規程》對封山(沙)育林合格標準進行了規定[9],《核查辦法》根據合格標準將封山(沙)育林小班的不合格原因分為無封山育林標志、無管理機構和人員、無管護措施、不滿足封育條件、未實施或未準備實施封育措施、無技術檔案等6種,成效核查封育小班失敗的原因分為火災、旱災、人畜破壞、無育林措施、其他等5種。飛播造林不合格(或成效失敗)原因按照影響出苗或者幼苗成活的因素分為植被處理不到位、種子質量差、播期選擇不科學、風蝕沙埋、病蟲鼠害、立地條件差、旱災、播區管護措施不到位等8種。

4.3 損失原因劃分

損失面積指新造林地由于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地類轉變為非林業用地的面積。因此,損失原因按照造林地轉變為非林業用地的原因分為開墾種地、轉為牧地、建設征用占用、自然災害等4種。

4.4 幼樹生長狀況 “差”的影響原因劃分

人工造林(更新)保存小班幼樹生長狀況等級為“差”的影響原因劃分為苗木質量差、未適地適樹、未撫育、人畜破壞、立地條件差、病蟲害、鼠兔害、火災、旱災、水災、冰雪霜凍災害和其它災害等11種。

5 結語

綜合核查即遵循了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又根據核查實踐的需要對一些標準和規定進行了補充、細化和完善,是營造林國家(行業)標準、管理規定與長期核查積累的技術成果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既保證了核查在國家規定的標準框架下運行,又滿足了營造林管理的需要,保障了綜合核查技術標準的完整性,也拓展了核查面、完善了核查內容。

[1] 國家林業局.全國營造林實績綜合核查辦法[S].2003.

[2] 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主要技術規定[S].2003.

[3] GB/T 15776-2006,造林技術規程[S].

[4] GB/T 18337.3-2001,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S].

[5] LY/T 1557-2000,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S].

[6] LY/T 1760-2008,長江、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技術規程[S].

[7] LY/T 1763-2008,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技術規程 [S].

[8] LY/T 1766-2008,太行山綠化工程建設技術規程 [S].

[9] GB/T 15163-200,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S].

[10] GB/T 15162-2005,飛播造林技術規程[S].

[11] 國家林業局.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技術規定[S].2004

TheApplicationofTechnologyStandardsandManagementRegulationinIntegratedNationalAfforestationInspection

RAO Riguang1,GUI Laiting2

(1. Northwest Institute of Forest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Xian 710048 ,Shanxi,China; 2.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Hunan, China)

In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and their execution and application in integrated national afforestation inspection, and main technical regulation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national inspection such as sub-compartment division, area determination, quality grade evaluation, management index evalua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factors based on sub-compartment division.

integrated inspection;technical standard;management regulation;afforestation

2012-07-16

饒日光(1965-),男,湖南炎陵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監測工作。

F 326.20

A

1003-6075(2012)03-0020-04

猜你喜歡
育林技術規程核查
湖北出臺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
鄧育林作品
關于設計保證系統適航獨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無人機影像的營造林核查應用研究
葡萄優質豐產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自動化事實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水利工程與生態效益探析
玉稻518高產優質生產技術規程
安丘蜜桃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
逾六千家政府網站關停整改核查再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