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俄”、共產國陳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廢約政策*

2012-01-28 02:32
中共黨史研究 2012年3期
關鍵詞:反帝蘇俄共產國際

李 斌

“蘇俄”、共產國陳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廢約政策*

李 斌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通過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廢約政策進行了一系列指導與指示。其中,既有促使中共制定包含反帝廢約目標的革命綱領,在反帝廢約斗爭中實行統一戰線的策略的積極成果,也有蘇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而指示中共發起 “左”的全面的反帝廢約運動,使革命力量遭受損失的消極影響。隨著日本侵華步伐的加快,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影響下,中共逐步調整反帝廢約策略,確立了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為主,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和國家的政策。

“蘇俄”;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反帝廢約

1917年11月,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勝利,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蘇俄政府的成立,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并 “筑起了一條從西方無產階級經過俄國十月革命到東方被壓迫民族的反對世界帝國主義的革命戰線”①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編:《中國共產黨史稿》第1分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頁。。1919年3月,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團體成立國際聯合組織——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總部設在莫斯科。由于共產國際直接受 “蘇俄”的影響,因此,共產國際對各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團體的方針政策基本上遵循了“蘇俄”的意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決定加入共產國際,并成為它的支部,接受它的領導。在中國革命進程中,“蘇俄”和共產國際的對華政策深刻地影響了中共的決策①早期中國共產黨基本執行了來自 “蘇俄”和共產國際的指示。毛澤東取得中共領導地位后,以他為首的中共領導人一方面努力推行獨立自主的路線,一方面仍然承認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并把莫斯科和斯大林看作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和領袖。這一思路一直延續到1942年2月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解散后,中國共產黨雖然與莫斯科有密切的往來,但已不同以往。,在指導中共的反帝廢約政策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存在不可否認的消極因素。

一、大革命前,“蘇俄”、共產國際對中共反帝廢約政策的指導

1919年7月25日,蘇俄政府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時代的對華特權,取消庚子賠款,歸還中東鐵路等。1920年初,蘇俄再次發表對華宣言。近代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主要內容就是反對不平等條約,而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主要內容和宗旨的蘇俄對華宣言,完全不同于帝國主義國家的掠奪和欺騙政策,適應了中國人民的廢約要求。因此,中國部分先進知識分子在反帝反封建的心理歷程和斗爭過程中逐步接受了蘇俄。1920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一行到達中國,與李大釗、陳獨秀等會見,并舉行座談會,許多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也參加了座談會?!耙驗樘K俄政府第一次對中國的宣言 (即廢除帝俄政府與中國所訂的不平等條約)剛才傳到了中國,中國很多社會團體都表示熱烈的歡迎?!雹凇丁耙淮蟆鼻昂蟆罚ǘ?,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頁?!坝捎诙啻蔚慕涣?,一些當時的馬列主義者,更加明白了蘇俄和蘇共的情況,得到了一致的結論:‘走俄國人的路’?!雹邸丁耙淮蟆鼻昂蟆罚ǘ?,第7頁。在共產國際代表的幫助下,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此后,中共在革命的征途中一直與 “蘇俄”保持密切的聯系,“蘇俄”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等方針政策上也對中共加以指導。

(一)指導中共制定反帝廢約革命綱領

早在1920年7月底,陳獨秀等人就提出,組織共產黨后,黨應該從事新文化運動、反軍閥運動、反日愛國運動等,因為,“如果中國共產黨人不參加類似辛亥革命的革命運動和反日愛國運動,則就根本不必成其為共產黨”。但考慮到時機尚不成熟及國內外形勢等問題,沒有在黨的一大明確地提出反帝廢約等主張。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產國際召開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正式派出代表參加會議,并接受了會議關于民族革命的主張。1922年6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公開發表對時局的主張,提出 “取消列強在華各種治外特權”等廢約要求。在中共二大上,不僅通過了加入共產國際的決定,而且提出了 “推翻國際帝國主義,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的反帝綱領。此后,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廢約政策與 “蘇俄”和共產國際的政策息息相關,并一直 “把廢除不平等條約作為反帝的具體目標和任務”。④李育民: 《中國廢約史》,中華書局,2005年,第418頁。

1923年5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給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指示中指出:“由于中國民主力量提出廢除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的要求,目前在中國又掀起了抵制日本的運動,黨應當千方百計地利用這個運動?!雹荨豆伯a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80頁。目的是使其發展成為中國民主力量的普遍的反帝運動,要求廢除英、美以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中國的條約和債務 (如治外法權、庚子賠款、關稅抵押等)。在這一指示下,中共三大制定了反帝綱領,提出 “要在根本上推翻外國帝國主義在中國一切既得的權利與勢力”⑥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組編:《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1840─1949)》下卷第1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9頁。。中共三大的黨綱草案在 “共產黨之任務”一章中提出的“目前的要求”,第一項就是 “取消帝國主義的列強與中國所訂一切不平等的條約,實行保護稅則,限制外國國家或個人在中國設立教會,學校,工廠及銀行”。黨的有關文件、聲明等,一再提出反帝廢約的具體目標。1924年11月19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對于時局的主張,提出目前最低限度的要求,第一項就是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在1925年3月15日發表的為孫中山之死告中國民眾書中,中國共產黨更是明確指出:“我們民族自由運動之初步與關鍵,即是廢除不平等條約”。①《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141、306、400頁。

1926年2月17日至3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第六次擴大會議的提綱和決議中指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口號應當是 “不許干涉中國”,“承認中國完全獨立,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撤出所有帝國主義政府的軍隊”②《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第138頁。。7月12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對于時局的主張,提出 “共同政綱”的最低限度為:“一、廢除辛丑條約及其他不平等條約;二、收回海關,改協定稅制為國定稅制,收回會審公堂,廢除領事裁判權;三、各國撤退駐華海陸軍;四、收回租界及租借地 (如旅順、大連灣、威海衛等)”等等③《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155頁。。

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明確的廢約主張反映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帝要求,因此,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很多人因為主張反帝廢約而選擇了 “以俄為師”、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道路,壯大了革命隊伍。

(二)指導中共將反帝廢約運動與工農運動相結合

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反帝廢約統一戰線中非常注重工農群眾運動。1923年5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給中共三大的指示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應當把抵制日本的運動視為民主統一戰線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一部分,因為這個軍閥政府為了討好外國帝國主義而正在殘酷地鎮壓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雹堋豆伯a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第80頁。陳獨秀在1923年6月20日指出:“要收回主權及排除租界虐政,只有大規模的民眾示威可靠?!雹莳毿悖骸陡嫔虾<{稅華人會》(1923年6月20日),《向導》第30期。中共中央于1925年7月10日提出,中國必須廢除不平等條約才能達到獨立與統一的目的,并 “須有一個革命民眾勢力集中的組織,以為領導全國運動的統一機關”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第429頁。。1925年7月31日,周恩來在省港罷工工人代表第六次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工人是國民革命的領袖,要領導農人兵士而為工農兵的大聯合,共同來打倒帝國主義?!雹咧芏鱽恚骸墩螆蟾妗谑「哿T工工人代表第六次大會》(1925年7月31日),《工人之路》特號第37期。

1926年2月17日至3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第六次擴大會議上,號召各國勞動群眾提出各國承認中國完全獨立和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要求。而為防止帝國主義的進攻,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 “應當廣泛地開展政治工作、組織群眾性的活動來支持國民軍的斗爭,要利用帝國主義者陣營的內部矛盾,并要建立起廣大居民階層 (工人、農民、資產階級)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在民族革命組織的領導下,對帝國主義者進行反擊”。⑧《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第138頁。為了領導廢除不平等條約等運動,無產階級應該 “爭取廣大農民群眾,取得城市小資產階級的支持,阻止資產階級右傾。只有那時,無產階級才能組織自己所領導的統一戰線”;無產階級還應該 “鞏固和擴大工會運動,以便首先把一切產業工人和農村工人及手工業者組織起來”⑨《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第173—174頁。。4月20日,中國共產黨在致第一次全國農民大會的信中指出:農民運動必須與全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相結合;同時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非得到農民大群眾參加,也不會成功⑩參見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年,第57頁。。在中共的領導下,以反帝廢約為口號的工農運動迅速開展起來。

中共在實際斗爭中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時機發動群眾,采取示威、游行、排貨、罷工、罷市等斗爭手段,推動了反帝廢約革命斗爭的開展。

(三)促使反帝廢約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共識

蘇聯和共產國際不但指導中國共產黨在反帝廢約運動中加強與工農運動相結合,而且指導中共實行與國民黨合作的政策,促使反帝廢約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共識之一,極大地加強了反帝廢約運動的力量。

1923年1月12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通過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指出兩黨合作的必要性:“由于國內獨立的工人運動尚不強大,由于中國的中心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者及其在中國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而且由于這個民族革命問題的解決直接關系到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工人階級又尚未完全形成為獨立的社會力量,所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認為,國民黨與年青的中國共產黨合作是必要的?!?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給中共三大的指示中指出:“我們黨應當盡力找到適當的形式 (如行動委員會或民族委員會等),把中國廣泛的民主階層聯合在這個反帝的運動中。應當首先把國民黨和革命學生組織吸引到這個運動中來?!?1月28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在 《關于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國民黨問題的決議》中,再次強調:“就自己方面而論,共產國際曾經而且還將指示中國共產黨、工人階級和勞動農民,必須全力支持國民黨,因為它所進行的反對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斗爭,將有助于工人階級的解放、成長和壯大,因為它將在使用土地和管理國家方面,把農民從封建專制的條件下解放出來?!雹佟豆伯a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第76、80、83頁。

在共產國際的指示下,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反帝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革命目的,加強了與國民黨的聯系工作,推動了孫中山廢約思想的明朗化,促使兩黨共同為反帝廢約而努力。中共早在1922年6月第一次對于時局的主張中,就提出邀請國民黨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會主義各團體,共同建立一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②參見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第45—46頁。。中共當時對這一聯合戰線的任務定位即是反帝廢約。蔡和森曾明確表示:“與國民黨成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換過說,就是反帝國主義的聯合戰線?!雹鄄毯蜕骸秶襁\動與太上國民運動》,《向導》第16期(1923年1月18日)。1923年11月,中共三屆一次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以國民黨為主進行國民運動的決議案,認為國民運動的主要動力是國民黨,“而國民黨之力量必須建設在各種人民的組織上面,必須以國民黨的名義去創造或參加各種人民的組織”④《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第200頁。。農民、工人、商人、店伙、各機關職員、學生各界的活動都應集中于國民黨的號召之下。國民革命時期,中共在廢約運動實踐中的反帝宣傳和策動,很大程度上是以國民黨的名義進行的。

“蘇俄”和共產國際對孫中山及國民黨的革命路線及反帝廢約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1922年,孫中山從美、英、日等國得到援助的幻想宣告破滅,此時,蘇俄、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及時地爭取孫中山,多次派代表同他磋商中國革命的道路和方法,研究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的問題。1923年1月,孫中山會晤蘇聯政府代表越飛,發表 《孫文越飛聯合宣言》,孫中山敞開了與蘇聯接觸的大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使得廢約運動有了一個領導中心。包惠僧回憶說:“中國國民黨的宣言和政綱,都經過了孫中山、鮑羅廷及中共中央負責同志會商作最后的決定。雖然孫中山和他的親信干部,如廖仲愷、胡漢民、汪精衛等也有他們的意見,而主要的內容如 ‘反帝’、‘反封建軍閥’、‘聯俄’、‘聯共’、‘工農政策’等,都是由共產黨方面提出,孫中山同意決定的?!雹荨栋萆貞涗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3頁。改組后的國民黨在一大宣言對外政策部分,表示 “一切不平等條約……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⑥《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1840─1949)》下卷第1分冊,第63─64頁。。取消不平等條約是孫中山晚年在外交上舉起的主要旗幟,也是國民革命運動的基本內容之一。

聯合工農、與國民黨合作是統一戰線的重要形式?!爸袊伯a黨不僅是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口號的倡導者,而且是爭取這一口號實現,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實現的主要方法——民族統一戰線底倡議者?!雹佟吨袊伯a黨與廢除不平等條約》, 《解放日報》1943年2月4日。統一戰線的提出和實行,推動了反帝廢約運動的開展。

二、大革命失敗后,蘇聯、共產國際對中共反帝廢約政策的消極影響

由于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革命,導致大革命失敗之后,國共兩黨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在廢約反帝政策上也隨之各行其是。由于國內政治形勢的巨大逆轉,中國共產黨將反帝廢約政策與新的革命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不但堅持徹底地反帝廢約政策,還特別強調以廢約斗爭作為推動反對國民黨的重要政治手段,如積極爭取廢約反帝革命的領導權、在廢約反帝斗爭中注重反對國民黨的修約政綱、土地革命為反對國民黨修約政策重要策略等等。這些積極的反帝廢約策略對推動革命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革命失敗后,共產國際指導中共一方面堅持一攬子反對所有帝國主義和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另一方面強調 “保衛蘇聯”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在共產國際的影響下,中共的反帝廢約政策也因此出現與政治形勢不相適應的問題。

一是反帝廢約運動中出現過左的政策

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堅持堅決徹底的反帝廢約政策,因此強烈反對國民黨對外政策特別是廢約政策的變化。1928年8月20日,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討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革命運動問題,中國代表陳寬認為資產階級在革命中 “提出國家統一的口號,或者要求解散軍隊,或者要求關稅自主”,是要竭力維持政權,故作姿態,“借以達到掩蓋其反革命角色的目的”②《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第537頁。。1929年2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給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共產黨的任務是 “揭露資產階級民族改良主義的反革命性,動員廣大勞動人民和小資產階級群眾進行毫不調和的反帝斗爭”,同時,“揭穿國民黨政府的反革命角色,因為它只是口頭上反對帝國主義,借以掩蓋其對帝國主義者的奴顏婢膝的行徑,從而為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殖民奴役開辟道路”③《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2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第4頁。。

由于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在國內革命形勢處于低潮的時候,中共的一些革命政策出現了 “左”的傾向。國民政府調整廢約外交為修約外交后,不但緩和了與各國的關系,而且取得了各國的承認。在這種形勢下,反帝廢約不再是國民政府最主要的政治任務,民眾的對內對外視線也有所轉移。但受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影響,中共內部一部分人沒有認識到這一形勢的變化,而是錯誤地估計反帝革命形勢,判斷目前的政治形勢為 “反帝運動更是新的活躍的形勢”,認為五三濟案、奉天保路運動、漢口的水案都 “更加掀起群眾斗爭的情緒”,雖然這些運動 “幾乎都被資產階級改良口號領導去了”,“但是我們絕對不應抹煞有廣大群眾參加的一回實事,因為從此可以看見廣大群眾的反帝情緒還是非常之熱烈,還是要爆發成為各種的斗爭??傊?,反帝運動重新活躍的原因,廣大群眾對反帝斗爭的要求,還是最主要的動力”。④《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第661頁。1929年3月15日,中央分析當前軍閥戰爭的形勢,部署黨的任務,認為國民黨的內部斗爭是 “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發展的矛盾”的結果,⑤《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62頁。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發展的沖突,是造成中國發生軍閥戰爭的最主要的原因。

1929年10月26日,共產國際在給中共中央的信中認為,當前中國局勢嚴峻,已進入深刻的全民族危機的時期,如 “各軍閥集團之間再次因內訌發動戰爭,而在它們的背后則是彼此間矛盾日益激化的帝國主義列強”,要求中共“應當更加關注開展和領導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特別是反對美帝國主義的反帝運動。要利用帝國主義者的一切暴行來啟發群眾的革命激情,組織政治示威和罷工,力求工人階級廣大階層都參加,并吸收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參加運動,使他們擺脫資產階級民族改良主義的影響”。①《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2輯,第81、86頁。1930年8月14日,中共發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在中國革命的總要求中,仍強調:“推翻帝國主義國民黨各派軍閥的統治,建立全中國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政府”,“沒收帝國主義一切銀行及各種公司企業”, “否認一切外債”,“宣布一切不平等條約無效”,“驅逐一切外國海陸軍”,“收回一切租界,租借地,割據地”②《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260頁。。

受蘇聯的影響,中共在內部的 “自查”工作上也出現過左的傾向。1929年6月,中共六屆二中全會認為,“帝國主義進攻中國的形勢日益加強”,但黨內出現了對革命形勢不夠樂觀的情緒,甚至出現了錯誤的觀點,“再加以組織上的他種弱點,遂使黨的反帝國主義的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都做得很不充分”③《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152、153頁。。1930年6月15日,中共中央致四軍前委信,指責四軍反帝不力,“非常怕帝國主義”④《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第140頁。,要求四軍向帝國主義發起總攻擊,爭取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六屆四中全會以后,中共中央在反帝廢約策略上未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繼續推行冒險主義和關門主義。這種錯誤方針的貫徹執行,削弱了黨的力量,使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和革命根據地的工作都遭到程度不同的損失。

二是將反帝廢約與擁護蘇聯相聯系

1929年春,中東路事件發生后,共產國際把這件事看作是日本利用中國對蘇聯發動戰爭的信號,并且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共產黨保衛蘇聯。

在共產國際的指示下,中國共產黨將反帝廢約、反對國民黨與支持蘇聯相聯系。1929年7月17日,中共中央發布通告,要求黨不僅要廣大的宣傳,并且要號召廣大群眾作積極示威的行動。把 “反對帝國主義進攻蘇聯”、“反對國民黨做帝國主義的工其 〔具〕進攻蘇聯”作為示威游行中最主要的口號。⑤《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383頁。在宣傳反帝廢約的同時,中共強調國民黨的消極作用,同時號召民眾反對國民黨。在對學生運動的通告中,特別強調要 “在反帝國主義的宣傳中”支持蘇聯,要公開勇敢地指斥帝國主義稱蘇聯為所謂的 “赤色帝國主義”完全是隔離中國與蘇聯關系的反宣傳,要 “反對哈爾濱中東路事件的對俄挑戰行為,號召民眾自動恢復中俄邦交,與蘇聯共同奮斗反對帝國主義”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400頁。。1930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制定 《反帝國主義運動的策略路線》,再次抓緊宣傳一切帝國主義的暴行及進攻蘇聯的事實,認為 “目前反對世界大戰,反對進攻蘇聯,必須成為反帝國主義運動主要目標”⑦《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第94頁。。中共中央還強調必須立刻在蘇區進行廣大的武裝擁護蘇聯及反對帝國主義大戰的宣傳鼓動工作,并必須建立 “蘇聯之友”、“擁護蘇聯委員會”、“反對大戰委員會”等群眾組織⑧《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289頁。。

中國共產黨受共產國際的影響,過分強調帝國主義國家反對蘇聯和反對中國革命的一致性,強調 “以民眾革命推翻國民黨的統治是反帝國主義民族革命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⑨《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第436頁。,把“武裝保衛蘇聯”作為廢除不平等條約和反對日本侵略斗爭的任務,但 “武裝保衛蘇聯”這個脫離了中國實際的口號,很難為中國人民所接受。鑒于此,陳獨秀在致中央委員會的一封公開信中直率地批評了這個口號,因為就普通的中國人來說,“保衛蘇聯”的口號太抽象,它容易被誤解并最終起了反作用。他建議用 “反對國民黨的錯誤政策”的口號取代它。但是,他的建議卻成為李立三反對他的理由和借口。⑩〔美〕本杰明.I.史華慈著、陳緯譯:《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34頁?!氨Pl蘇聯”這一宣傳政策成為國民黨政府反對共產黨的借口和武器,影響了共產黨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了嚴重的負面效果。

三是盲目地反對其他政派的反帝廢約政策

國民黨內部出現分裂局面以后,中國共產黨沒有及時利用其內部矛盾,而是在抨擊國民黨的同時,也抨擊改組派的對外政策。1929年10月26日,共產國際在給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由于滿洲的沖突,必須在保衛蘇聯的公開口號下組織一個運動,揭露國民黨包括 ‘改組派’在內的各派系的帝國主義代理人的面目?!雹佟豆伯a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2輯,第87頁。

中共中央攻擊改組派的對外政策,反對其修約外交主張,因為 “美帝國主義的政策與英日帝國主義的政策在根本上沒有一點不同,所謂承認關稅自主與修改條約,這不過是美帝國主義的一種自由主義的假面具,門戶開放機會〈均〉等政策的一貫的表演。只有反革命的資產階級才會幻想在美帝國主義幫助之下來取得中國工業的獨立的發展,這就是改組派的理論的基礎”②《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183頁。。中共中央在1930年5月22日制定的《反帝國主義運動的策略路線》中強調:“反帝國主義與反軍閥戰爭,反國民黨各派——特別是改組派,不能分離,抓住一切事實,揭露國民黨各派軍閥勾結帝國主義,出賣中國,然后才能揭破國民黨各派利用民族的口號,欺騙群眾的面具?!雹邸吨泄仓醒胛募x集》第6冊,第95頁。1931年1月,中共中央通告目前政治形勢及黨的中心任務,聲明 “反對帝國主義者在中國的一切壓迫與侵略,是目前黨的最中心任務之一”,同時還強調,黨在這個緊急時機,“更要加強反對一切 ‘第三派’的運動,要在群眾中公開暴露國民會議的反動性,指出這是在替帝國主義國民黨做欺騙群眾破壞革命的走狗。過去立三路線完全站在忽視資產階級欺騙作用與對于帝國主義無辦法的觀點上,而走到對于反 ‘第三派’反帝運動的消極,現在必須立即予以糾正”④《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第89、90頁。。1931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 《中央關于動員群眾擴大反帝運動的決議》,指出國民黨在加緊進攻蘇區和紅軍,摧毀革命運動的同時,“另方面卻領導其走狗們——鄧演達,社會民主黨,托陳取消派,國家主義派,羅章龍右派,黃色工會公賊,……等等,空喊一些反帝的武斷宣傳詞句 (例如國民會議通過什么 ‘自動宣布廢約’ ‘收回租界’等決議,發表廢除領事裁判權宣言,檢查外人入口護照,指使上海黃色工會領袖成立假的顧案后援會,國民黨下級黨部紛紛通電要求廢約,提倡民族文學運動……)來模糊群眾的陣線,來和緩與阻止真正群眾的反帝運動?!雹荨吨泄仓醒胛募x集》第7冊,第276—277頁。這種不加區分地反對一切政派的對外主張的政策,不但不切合當時的政治環境,而且擴大了中共與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矛盾,不能有效地團結具有共同反帝廢約要求的力量一致對敵。

大革命失敗后,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影響下,中國共產黨采取冒進的反帝廢約與反對國民黨的方針,脫離了革命實際情況, “保衛蘇聯”的口號偏離了反帝廢約的主旨,反對其他一切政派的廢約主張的政策使黨自身受到孤立,削弱了革命的戰斗力。

三、九一八事變后,中共反帝廢約方針的逐步調整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戰爭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日本侵華步伐的加快,中國共產黨逐步調整了反帝廢約方針,但這一調整是個漸進的過程。由于受共產國際的影響,中共一方面堅持徹底的反帝廢約與反對國民黨的政策,另一方面,仍采取了一些不切合實際斗爭需要的方針,如繼續提出 “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反對其他政派的反帝廢約政策等。但與此同時,中共開始調整反帝廢約政策,將一攬子的反帝廢約政策,逐步調整為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和國家的政策。

(一)中共強調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并表示可以與資本主義國家簽訂完全平等的新約,但一攬子的徹底反帝廢約的根本方針未變

九一八事變后,由于蘇聯認為帝國主義發動對華戰爭就是發動反蘇戰爭,因此通過共產國際給予中共的指示雖然強調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但仍然要求反對一切帝國主義國家,反對一切帝國主義國家與中國訂立的條約。11月6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出反對日本侵占滿洲的呼吁:“要積極支持你們的中國兄弟去反對日本的侵略,去反對國際聯盟,去反對賣國殃民的國民黨,去反對蔣介石,為統一獨立的中國而斗爭!”1932年5月1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再次呼吁:“要以群眾性的反戰行動來對付帝國主義準備新的屠殺和對蘇聯的武裝干涉!”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在第十二次全會上,指出中國出現了群眾性的反帝斗爭高潮,要求中共 “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者和其他帝國主義者、爭取中國獨立和統一的口號下,把群眾動員起來”,“為推翻國民黨政權而斗爭”。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十三次全會分析中國的反帝斗爭,指出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問題是:要么淪為永遠受帝國主義者奴役的殖民地,要么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者的壓迫。為此,中共在國民黨區的反帝斗爭,“不僅針對日本及其他帝國主義者,而且針對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國民黨,首先是針對叛國與辱國的南京政府”。①《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2輯,第166、169、185、190—191頁。

但面對變化了的國內外形勢,中國共產黨在保證反帝廢約的根本目標不變、保證反帝廢約方針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開始逐步強調以反日、抗日為當務之急,并表示可以與資本主義國家簽訂完全平等的新約②參見 《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 (1840─1949)》下卷第1分冊,第233頁。。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發布對外宣言,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并不反對與世界各帝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重新訂立完全平等的條約。在蘇維埃區域內,這些國家的人民在不違反蘇維埃一切法令條件之下,可以有經營工商業的自由?!雹邸短K維埃中國》,中國現代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翻印,1957年,第27—28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還特別強調:“對于滿洲事變,我們主張立即無條件地撤退日本在華軍隊,廢除一切中、日舊約,沒收一切日本帝國主義在華銀行、礦山、鐵路、企業,收回一切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在尊重蘇維埃中國獨立與自由的條件下,重訂新的平等條約。不然,則與日本帝國主義作堅決的民族解放的戰爭?!雹堋吨袊鷮ν怅P系史資料選輯(1840—1949)》下卷第1分冊,第201頁。

顯然,中國共產黨的對外政策和廢約主張出現了新的內容,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共在反帝廢約方針上發生根本的改變。1932年4月2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 《對日宣戰通電》,極力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號召全國人民 “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戰通電》(1932年4月26日),《蘇維埃中國》,第43頁。;5月9日又發布了 《反對國民黨出賣淞滬協定通電》,仍把英美等國視同日本的幫兇:“在上海停戰協定的簽訂中間,更明白地和露骨地證明了國際聯盟是瓜分中國的組織者,而一切帝國主義者都同樣是日帝國主義的助手與瓜分中國的發起人?!雹蕖吨腥A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反對國民黨出賣淞滬協定的通電》(1932年5月9日),《蘇維埃中國》,第49頁。1935年6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為 “反對日本并吞華北與蔣介石賣國”發表宣言,仍稱蔣介石為 “在日本和一切帝國主義直接領導之下的蔣賊”。8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窩召開會議,5日,在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政治形勢與任務決議書中指出:“一、四方面軍在中國西北部的活動,將大大推動西北少數民族反帝國主義與反國民黨的斗爭,使西北廣大地區土地革命的斗爭進一步的尖銳化,使共產黨蘇維埃紅軍的影響大大的擴大?!雹咧醒霗n案館編:《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學習出版社,1996年,第277頁。

(二)共產國際七大以后,中共以反日和廢除中日條約為主,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和國家

隨著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的嚴峻,共產國際開始強調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因此,其對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廢約政策也作出新的調整和指示。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共產國際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威廉·皮克在開幕詞中強調:“日本帝國主義早已開始了對世界的新的重新瓜分,占領了中國的一省又一省?!泵鎸Ψㄎ魉沟奈溲b進攻,必須實行統一戰線,“統一戰線運動是共產國際取得更大勝利的一種保證”。①《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2輯,第342、344頁。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在莫斯科草擬了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即《八一宣言》),不再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和日本帝國主義相提并論,而且提出:“聯合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民眾 (日本國內勞苦民眾、高麗、臺灣等民族)作友軍,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和國家,對一切對中國民眾反日解放戰爭守善意中立的民族和國家建立友誼關系?!雹凇都t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第274頁?!栋艘恍浴方浌伯a國際執行委員會審閱和通過。8月2日,季米特洛夫在第十四次會議上作 《關于法西斯的進攻以及共產國際在爭取工人階級團結起來反對法西斯的斗爭中的任務》的報告,他表示贊同中國共產黨同“一切決心真正救國救民的有組織的力量結成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廣泛的反帝統一戰線”③《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2輯,第392頁。,隨后,中國代表團團長王明在討論季米特洛夫報告的專門會議上作了講話,強調建立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統一戰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主力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吳起鎮,勝利結束了長征。中共中央在進一步粉碎國民黨 “圍剿”的同時,得以及時調整各項政策,對外方針政策逐步由全面反對帝國主義到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為主,由主張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到廢除中日間的條約為主。11月13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宣言號召全國民眾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并吞全中國”④《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1840—1949)》下卷第1分冊,第271頁。。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在抗日宣言中沒有提出反對其他帝國主義國家。自此,中共中央不再提出反對整個帝國主義。11月28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以毛澤東和朱德的名義發表抗日救國宣言,表示:“對中國抗日的民族運動,表示同情、贊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國家,建立親密的友誼關系?!雹荨都t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第395頁。12月25日,瓦窯堡會議決議再次重申愿與各友好民族和國家建立親密關系,以共同對日,決議宣布:“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政策,建設于不放棄一切可能爭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賣國賊的勝利的基礎之上,同一切和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賣國賊相反對的國家,黨派,甚至個人,進行必要的諒解,妥協,建立國交,訂立同盟條約等等的交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及其政府并不是不擇目標而隨便放矢的,誰愿為著自己的利益而同時有利于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抗日討賣國賊的斗爭者,蘇維埃政府均愿與之發生友誼的關系?!雹蕖都t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第427頁。

1936年7月15日,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進一步解釋中共的對外政策,他表示:“在我們贏得獨立之后,中國將同友好國家商訂互助、互利和互相同意的條約。對于日本,我們現在只有一種辦法,武裝抵抗的辦法。但是同其他國家,中國準備進行規模比現在更大的合作,并第一次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同它們建立這樣的關系。至于日本,中國必須通過解放戰爭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沒收日本帝國主義的一切財產,取消日本在我國的一切特權、租界和政治勢力——包括像何梅協定、上海停戰協定、塘沽協定、各種反共公約等等為全中國人民所反對的 ‘條約’?!雹摺睹珴蓶|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3頁。此后,中共中央這一對外政策一直延續到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暫時改變了一攬子的反對所有帝國主義國家和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方針。究其原因,首先是基于國家和民族形勢的需要,但也與蘇聯和共產國際政策指示變化的影響有關。

根據1935年11月和12月毛澤東等人發表的宣言和決議內容看,共產國際七大和 《八一宣言》的精神已通過某些渠道傳達到了國內?!肮伯a國際第七次大會的決議、中國代表團會議的文件,其中包括王明的報告,在1935年12月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在中國建立統一戰線的內容廣泛的決議的基礎?!雹佟豆伯a國際與中國革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6頁。1936年3月,劉長勝帶著共產國際七大決議和 《八一宣言》等文件,從蘇聯回到陜北。1936年5月20日,林育英等關于當前策略與國內外情況致朱德等電,告知共產國際的統一戰線號召在許多國家得到勝利,“特別是在法、捷、西、美等國,蘇法、蘇捷、蘇羅、蘇蒙四種軍事互助條約,業已訂好,和平陣線已有強大勢力,英美關系亦有進步,國際已有三四次派人來找我們,希望我們在西北成立大局面”②《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第363頁。。這之后,中國共產黨的對外政策已完全明朗,即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和國家,對一切對中國民眾反日解放戰爭守善意中立的民族和國家建立友誼關系。

中國共產黨反帝廢約政策的調整,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于爭取其他國家支持中國抗日,為日后美國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國民黨與中共聯合抗日打下了基礎。顯然,如果中共中央一直堅持主張反對一切帝國主義和一攬子廢除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在抗日問題上就不會得到美國的支持。其次,由于中共反帝廢約的對外政策與對內政策 (即對如何處理與國民黨等的關系)是密切相連的,因此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共中央在瓦窯堡會議上提出 “黨內主要危險是關門主義”,但其后的幾個月仍把 “反蔣抗日”作為主要任務,直到1936年5月5日,才正式通電國共兩黨“停戰議和一致抗日”。8月25日,中共致國民黨書,希望 “重振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與農工三大政策”。9月,又明確提出 “抗日反蔣”的口號是不適當的,而應采取 “逼蔣抗日”的方針。隨后,又提出 “聯蔣抗日”的方針,推動了以國共合作為主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縱觀中國共產黨的有關文件、聲明,基于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在 “蘇俄”和共產國際的影響下,中共在不同時期反帝廢約的策略和方式有所調整和變化。從最初接受共產國際的直接指示,將反帝廢約主張納入黨的綱領,并將反帝廢約運動與工農運動相結合,促使反帝廢約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共識;在大革命失敗后,受蘇聯的消極影響,中共堅持反對所有帝國主義國家和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并把反日與 “保衛蘇聯”相聯系,脫離了中國實際,使自身利益受損;九一八事變以后,中共逐步調整形成符合國情及國際形勢的反帝廢約方針,成功地建立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共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主旨貫穿了整個革命歷程,贏得了民心,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作者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長沙 410003)

(責任編輯 朱昌裕)

“Soviet Russia”,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the CPC’s Policy of Opposing Imperialism and Striving for Abroga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in the 1920s and 1930s

Li Bin

In the 1920s and 1930s,“Soviet Russia”gave a series of instructions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rough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with regard to the CPC’s policy ofopposing imperialism and striving for abrogation of unequal treaties.Of these instructions,some yielded positive results for they urged the CPC to work out a revolutionary program and adopta strategy of forming a united front in its fighting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or abroga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while some others had negative influences and caused losses to the revolution because they were issued out of“Soviet Russia’s”own interests to demand the CPC set off an all-round anti-imperialist“Left”revolutionary upsurge for abrogation of unequal treaties.With the quickening of steps of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the CPC,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gradually adjusted its strategy of opposing imperialism and striving for abroga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and established the policy of uniting all the nations and countries that sympathized with China’smovement of national liberation.

D16;D231

A

1003-3815(2012)-03-0045-10

* 說明: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簡稱蘇俄;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四國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為行文方便,在本文中泛指這兩個時期時以加引號的蘇俄—— “蘇俄”稱之。

猜你喜歡
反帝蘇俄共產國際
十月革命以后列寧對蘇俄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啟示
蔡和森:中國共產黨工人運動領袖
建國70周年頌
20世紀30年代 共產國際眼中的毛澤東
國際能源通道恩仇錄八——蘇俄石油工業國有化博弈
信與疑:魯迅如何看蘇俄
“文革”中的亞非拉反帝漫畫
五四運動
大革命時期共產國際、聯共(布)對中共軍事工作的指導
孫中山創立革命軍隊中的共產國際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