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從鑫主任運用厚樸溫中湯的經驗研究

2012-01-28 16:36李獻華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年7期
關鍵詞:楊老李東垣行氣

李獻華

?

楊從鑫主任運用厚樸溫中湯的經驗研究

李獻華

(安徽省亳州市華佗中醫院名老中醫工作室,亳州 236800)

楊從鑫;厚樸溫中湯;經驗傳承

楊從鑫主任醫師為亳州市著名中醫專家,從醫50年,善于治療各種疑難雜癥,療效卓著,享譽皖北,2010年當選為安徽省第三批名老中醫工作室指導老師,筆者有幸成為楊老學術經驗繼成人,跟師學習一年多來,受益匪淺。楊從鑫主任醫師善于運用厚樸溫中湯,特將楊老經驗介紹如下。

厚樸溫中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其功效為行氣除滿,溫中燥濕,并認為其為治療脾胃寒濕氣滯常用方劑,認為臨床應用以脹痛,舌苔白膩為特征,然而本方并未被廣大中醫工作者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脾胃病中去,而且筆者將其應用于臨床治療脾胃病,亦獲效不佳,時時使筆者感到困惑。中醫教材將其納入理氣劑中論述,認為大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行氣或降氣作用,用于治療氣滯或氣逆證的方劑,統稱為理氣劑,本方屬行氣劑,行氣劑適用于氣機郁滯癥。氣滯一般以脾胃氣滯和肝氣郁滯多見,脾胃氣滯常見脹、噯氣吞酸、嘔惡、納差、大便失調。書中列舉了代表方如越鞠丸,半厚樸湯,金鈴子散,天臺烏藥散與暖肝煎,這些方藥均被楊老廣泛使用,有明確的適用病種。如半夏厚樸湯適用于慢性咽炎,金鈴子散適用于痛癥等等,唯有厚樸溫中湯很少見前輩醫家用諸于臨床。

其組成為:厚樸姜制,陳皮去皮,各一兩(30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錢(15g)干姜(七分)用法:合為粗散每服五錢(15g),水二盞,生姜三片,至一盞,去溫服食前,忌一切食物,功用:行氣除滿,溫中燥濕。

現代運用:常用于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屬寒濕氣滯者,然而筆者曾多次運用本方法治療以上病癥卻未獲滿意效果,每每百思不得其解,十分困惑。在跟隨楊老學習中發現楊老善于治療脾胃病,其常用,香砂六君子湯,附子理中丸,逍遙丸,枳術丸化裁治療此類疾病,卻從未使用過厚樸溫中湯,但楊老使用厚樸溫中湯治療的兩例病癥卻使我印象十分深刻。例一:陳氏老婦,60余歲,為我院某醫生之祖母,素來身體雖瘦但卻十分健康,并勤于家務,一日忽然胃部疼痛,食入即嘔,飲水亦嘔,大便秘結不通數日,不能進食,在我院診為幽門梗阻,西醫治療無效;中醫用附子理中湯處以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亦無尺寸功效,家人十分著急。

求診于楊老,楊老經問診得知患者曾食入涼棕子后發此病,楊老即處以厚樸溫中湯2劑,老婦服后腹中雷嗚,大便通暢,遂病全解。

楊老認為其病在腹而不在胃,是寒濕結聚所致,因故服理中湯,承氣湯不效。

后筆者又見楊老診一患者,男性,李某,52歲。因2個月來腹脘脹滿,時有胃疼發生,一日食用冷飯后加重,舌淡苔膩,前醫處以平胃散,附子理中湯,香砂養胃丸等均無效,楊老處以厚樸溫中湯加減厚樸12g,陳皮12g,草豆蔻10g,干姜10g,茯苓15g,香附12g,甘草10g,生姜10g。4劑諸證消失。

筆者十分詫異于楊老使用厚樸溫中湯的獨特療效。求教于楊老,楊老認為厚樸溫中湯源出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原文“厚樸溫中湯,治脾胃虛寒,心酸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厚樸(姜制)橘皮(去皮)以上各一兩,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以上各五錢),干姜(七分),戊火,不能運化又加客寒,聚為滿痛,散以平熱、佐以苦平,以淡泄之,氣溫胃和,痛自止,尤為粗散,每服五錢七,水二盞,生姜三片,姜至一盞,去粗,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楊老認為厚樸溫中湯與平胃散,六君子湯等治脾胃病的方子有很大區別,以從主治方面平胃散主治脾胃寒氣滯證與本方似乎一致,厚樸溫中湯亦很象平胃散去大棗,以草豆蔻易蒼術加茯苓、木香、干姜加成而來。李東垣亦時常以平胃散治療脾胃病,但從李東垣用藥組方法來分析,我們即可理解兩方的區別。李東垣認為:四時者,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是為四時之宜也,平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之升浮者也,在人之身乃心肝也。但言瀉之以酸苦寒涼之劑、味淡味滲泄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是護腎也。用藥者,宜用此法度慎勿忽焉!從藥法來分析,平胃散方中蒼術、陳皮、甘草屬于“濕在成類”厚樸屬于“熱浮長”類;厚樸溫中湯中厚樸、草豆蔻、干姜、木香屬于“熱浮長類”,陳皮、甘草屬“濕化成”,類,茯苓屬于“燥降收”類,平胃散方以以濕化成為主,重在運脾治胃;厚樸溫中湯以“熱浮長”類藥為主重在治療“客寒”,厚樸溫中湯中李東坦認為方中只治邪盛而正氣未虛,并非標本同治,厚樸溫中湯所治之邪為“客寒”,即證以外感為主,即客寒為本,因此組方重在祛邪;治療寒濕之邪,東坦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風藥勝濕,即“寒濕之勝,助風之平之”,而厚樸溫中湯中為何不用風藥勝濕呢?李東坦認為“夫治病服藥,必知時禁、經禁、病禁、藥禁”。其中“時禁者,必本四時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萬物之發生,耕、料斫,使陽氣之郁者易達也。在厚樸溫中湯中,所治病為“客寒,”故不宜風藥以升浮,反宜“以淡泄事”。經過楊老指點,本人對厚樸溫中湯有了深刻的理解,臨癥使用本方基本得心應手,療效頗佳。本人特將楊老經驗介紹給廣大同道,不足之處,希望廣大同道斧正。

2012-02-2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7.009

1672-2779(2012)-07-0016-02

(本文校對:韓世輝)

猜你喜歡
楊老李東垣行氣
中醫學“行氣”醫術初探
籠中鳥
文萃報·周二版(2020年47期)2020-12-28
鑒寶大師
鑒寶大師
百歲翁的“三氣”養生法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淺析李東垣陰火理論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學與練(明理篇)
基于數據挖掘金代名醫李東垣治療脾胃病用藥思路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