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嫁接方法、時期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2012-02-05 09:47何長敏何暢孟憲敏王澤軍王廣濤狄恩紅
關鍵詞:黃連木形成層芽接

何長敏,何暢,孟憲敏,王澤軍,王廣濤,狄恩紅

(1.新鄉市林業技術推廣站,河南新鄉453000;2.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南新鄉453007;3.河南省林業技術推廣站,河南鄭州450008;4.新鄉縣伊甸園綠化苗木有限公司,河南新鄉453000)

黃連木(楷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屬漆樹科Anarcardiaceae黃連木屬Pistacia[1].黃連木原產我國的河北、山東,南至廣東、廣西,東到臺灣,西南至四川、云南等26個?。ㄗ灾螀^、直轄市)均有分布,常散生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等省最多.分布區跨越北緯18°09′~40°09′,東經96°52′~123°14′之間.黃連木是重要的生物質能源林樹種,種子含油率高達42.5%.試驗發現,用中國黃連木種子生產的生物柴油碳鏈長度集中在C17~C19之間,理化性質與普通柴油非常接近,這決定了其在發展生物柴油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黃連木油脂非常適合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目前已在陜西、河北、河南等地建立起年產10萬t產能的生物柴油生產裝置[2-3].

自然生長的林份或使用實生苗人工造林時,存在雌株比例過低、品種混亂、實際產量低、品質差、經濟與社會效益過低等實際問題.為加快河南省的山區宜林地黃連木產業化發展步伐,克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偏低等技術障礙[4-6],找到一種操作方法簡單、便于群眾掌握與推廣的嫁接方法,本試驗研究了黃連木春季嫁接育苗與嫁接時期、嫁接方法等對成活率的影響,旨在為黃連木春季嫁接育苗提供依據.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國有原陽縣苗圃場和新鄉縣翟坡鎮中大陽育苗基地,兩試驗地年均氣溫14℃,最熱月份為7月份,年均氣溫27.0℃,最冷月份為1月份,年均氣溫-0.5℃.年均降水量573.4 mm,無霜期220 d.兩試驗地均為砂質壤土,土層深厚肥沃,地勢平坦,具有良好的灌溉條件.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試驗在國有原陽縣苗圃場和新鄉縣翟坡鎮中大陽育苗基地進行.供試材料采自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橫嶺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8 a生優良結果雌株為采穗株,在樹冠外圍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選取基部粗度為0.8 cm、葉芽飽滿的1 a生枝條做為接穗枝.采下枝條后立即剪去先端花芽部分,然后以50根為一捆,置于室內陰涼恒溫處進行濕沙貯藏備用,沙的濕度為手握成團不滴水、一觸即散.選取苗木距地面10 cm處粗度為0.8~1.0 cm的1 a生實生苗作砧木.

2.2 試驗方法

2.2.1 嫁接方法試驗共設5個處理:處理1插皮接、處理2劈接、處理3舌接、處理4靠接、處理5帶木質部芽接.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于3月20日進行嫁接,每小區嫁接150株,每個嫁接方法嫁接450株,共嫁接2250株.嫁接時將接穗剪成具有1~3個芽的枝段,用石蠟封口,再用塑料條包扎緊密.嫁接口一律在陽面進行;砧木切口高度為地面向上5~10 cm處.接前1周灌1次水,嫁接后不灌水.嫁接2周后調查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時期對黃連木的嫁接成活率.

2.2.2 嫁接時期采用插皮接法,設計3個不同嫁接時期處理:處理Ⅰ3月20日、處理Ⅱ3月30日、處理Ⅲ4月10日.每小區嫁接50株,每時期嫁接150株,共嫁接450株.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嫁接方法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不同嫁接方法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見表1.

表1 不同嫁接方法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Tab.1 Effect of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on the survivingrate of grafting of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由表1可知,在春季采用不同嫁接方法中,以插皮接嫁接成活率最高,為46.0%;舌接和劈接次之,分別為34.0%和32.7%;貼接和帶木質部芽接成活率較低,分別為23.1%和20.9%.經差異顯著性分析可知,插皮接的成活率顯著高于舌接和劈接,舌接和劈接又顯著高于貼接和帶木質部芽接.但舌接與劈接之間、貼接與帶木質部芽接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且各處理間均未達到極顯著性差異.

3.2 不同嫁接時期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不同嫁接時期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嫁接時期對黃連木嫁接成活率的影響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grafting periods on the surviv in grate of grafting of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由表2可知,在不同的嫁接時期中,以3月3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為55.3%,其次為3月20日為45.3%,以4月10日嫁接成活率最低為37.3%.經差異顯著性分析,3月30日嫁接成活率顯著高于3月20日和4月10日的嫁接成活率,而3月20日嫁接成活率和4月10日嫁接成活率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各處理間均未達到極顯著性差異.

4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5種嫁接方法中,以插皮接成活率最高,其次是舌接和劈接,貼接和帶木質部芽接成活率較低,建議生產上在春季嫁接時以采用插皮接為宜.以插皮接為嫁接方法,在春季不同嫁接時期中,以3月30日嫁接苗成活率最高,其次是3月30日,而4月10日的嫁接成活率最低.建議生產上以3月底至4月初嫁接為宜.本試驗結果還表明,黃連木的適宜嫁接時間較短,因此,在大面積嫁接育苗時,應多用工并且應盡量提高嫁接速度,以縮短嫁接時間.

黃連木的嫁接成活率與接穗內營養物質的多少、接穗和砧木形成層接觸面積以及接合程度、氣溫、接穗和砧木內可溶性單寧含量等多種因素有關[7-8].營養物質是愈傷組織形成和嫁接成活的基礎,插皮接、舌接、劈接的接穗是一段枝條,屬于枝接,相對來講營養物質較多,嫁接成活率較高;而帶木質部芽接由于接芽芽體小、枝條皮層薄,營養不足,這是導致其嫁接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插皮接、舌接、劈接和貼接4種枝接方法中,插皮接是將接穗插入到了砧木的形成層,接穗與砧木兩者的形成層接觸面大且緊密程度高,而舌接和劈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間的接觸面積和緊密度又大于貼接,因此,這是插皮接的成活率顯著大于舌接和劈接、舌接和劈接又顯著大于貼接的主要原因.

不同時期嫁接成活率不同可能與氣溫變化影響形成層的活動強度以及接穗和砧木內可溶性單寧含量有關.3月20日氣溫較低,嫁接后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活動較弱,形成層細胞分裂緩慢,這可能是導致該期嫁接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4月10日后接穗和砧木已開始發芽,接穗和砧木內的可溶性單寧濃度的上升,削切接穗和砧木時,傷口處的單寧易被氧化而形成隔膜,不利于接穗和砧木形成層分裂細胞的融合,因此,嫁接成活率也低.3月30日嫁接時,氣溫較高而接穗和砧木均未萌芽,形成層活動強度較大,細胞分裂較快,且接穗和砧木內的可溶性單寧含量較低,因此,該期嫁接成活率高.

[1]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522-523.

[2] 金烈誼,袁其站.太行山南段黃連木生長規律與效益分析[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1995(4):17-19.

[3] 秦飛,郭同斌,劉忠剛,等.中國黃連木研究綜述[J].經濟林研究,2007,25(4):90-96.

[4] 張愛榮,申南南,王志剛,等.不同嫁接方法對黃連木嫁接成活及生長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0,28(4):112-114.

[5] 張艾榮.黃連木嫁接成活率影響因子研究[J].河北林業科技,2011(2):12-15.

[6] 張文越,王鈞毅.以黃連木為砧木嫁接阿月渾子試驗[J].山東林業科技,2002(1):15-16.

[7] 邱俊儒,石建朝,孟祥書.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J].河北林業科技,2005(增刊):108.

[8] 諸玲.黃連木大樹嫁接技術[J].安微農學通報,2005(15):230-234.

猜你喜歡
黃連木形成層芽接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質量對橡膠樹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
黃連木茶的應用歷史與現代研究進展△
橡膠樹小苗芽接不同葉蓬的芽片質量和芽接效果比較分析
丹鳳縣黃連木資源調查與研究
濕地松樹木形成層恢復活動期、活動期和休眠期原始細胞超微結構變化
發現西藏
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
盆栽蘋果一株多果的嫁接方法
核桃夏季芽接育苗技術
粟裕故居與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植物文化傳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