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份地方荸薺種質資源形態標記聚類分析

2012-03-22 06:19江文蔡炳華陳麗娟呂維莉歐昆鵬郭暢
長江蔬菜 2012年16期
關鍵詞:荸薺種質遺傳

江文,蔡炳華,陳麗娟,呂維莉,歐昆鵬,郭暢

(1.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南寧,530007;2.廣西農業科學院廣西作物遺傳改良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24份地方荸薺種質資源形態標記聚類分析

江文1,2,蔡炳華1,陳麗娟1,呂維莉2,歐昆鵬1,郭暢1

(1.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南寧,530007;2.廣西農業科學院廣西作物遺傳改良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形態學性狀的聚類分析把供試的24個荸薺品種分為2個類群。第一類群只有野生荸薺1個品種,第二類群為23份地方栽培的荸薺品種,第二類群中又可分為5個亞類。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野生荸薺與23份地方栽培種的遺傳距離相對較遠,而23份地方栽培種間的遺傳距離較小,這與從形態上難以鑒定品種的結果基本相符。

荸薺;種質資源;形態標記;聚類分析

荸薺 (Eleocharis tuberosaSchult)屬莎草科(Cyperaceae)荸薺屬(EleocharisR.Br.),又稱地栗、馬蹄,原產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荸薺以地下球莖為食用部分,生熟食皆宜,營養成分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荸薺品種多以地方命名,不同地方品種間的形態解剖和性狀非常相似,這使得荸薺在品種選育和利用方面十分困難。形態學標記獲得簡單、直接,而且直觀,是基因型的表現型,其有兩大類:一類是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單基因性狀,另一類是克服了以往比較形態學僅以個別性狀之間的相似性來比較生物之間遺傳關系的缺陷的多基因決定的數量性狀。其在種質資源的分類、鑒別,育種親本材料的選擇、選配,育成品種的識別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所以,對不同種質材料如糧食作物[1,2]、蔬菜[3]、果樹[4,5]和花卉[6]等形態學標記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歷來受到研究者的重視。本試驗以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保存的24份荸薺種質資源為材料,采用16個農藝性狀作為鑒定參數進行聚類分析,探討不同地方荸薺種質資源間的遺傳關系,以期對荸薺育種、種質資源管理及其保護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所用荸薺材料24份,包含來自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云南等省區的地方荸薺品種,具體見表1。

1.2 試驗方法

①室內觀察 分別對24個荸薺品種的球莖大小、單球質量、皮色、形狀、臍部、側芽與主芽、皮色及臍部等性狀進行觀察或測定[7~9]。

②球莖內含物相關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淀粉含量采用碘顯色法[10];可溶性總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11];蛋白質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12];總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13]。

③田間性狀觀察 株高是指葉狀莖的地上部分長度;葉狀莖直徑是用微標卡尺測量距離地上15 cm處的粗度;分株情況是對植株田間能力進行評估,分為強中弱;是否開花的觀察是在生長末期進行。

④性狀選取及編碼方法 經過對所采集到的性狀數據進行分析,確定了16個特征性狀。

a.數量性狀。球莖橫徑、縱徑,單球質量,葉粗,株高,淀粉含量,蛋白質含量,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

b.二元性狀。葉色:淺綠色(1),濃綠色(0);果實皮色:深棕紅色(1),棕紅色(0);開花狀況:不開花(1),開花(0)。

c.有序多態性狀。臍部平凹凸:平(0),凹(1),平凹都有(2);側芽短中長:?。?),中(1),大(2);主芽長中短:短鈍(0),中(1),長尖(2);分株狀況:弱(0),中(1),強(2);果實形狀:卵圓(0),橢圓(1),近圓(2)。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

數據采用標準化變換[14],變換公式如下:其中,N為分類單位;m為性狀;Yij為第i個分類單位、第j個性狀狀態的數據;Xij為Yij經過變換后的數據;Yj為第j個性狀數據的平均值;Sj為第j個性狀數據的標準差。

荸薺的質量性狀則根據1.2中④賦值后進行數據分析。

1.4 植物學性狀的聚類分析用DPS 8.01軟件進行聚類分析,主要步驟如下。①對植物學性狀賦值后得到初始數據。

②用多元分析中的聚類分析程序對初始矩陣進行標準化轉換。

③對標準化的矩陣計算歐氏距離矩陣。

④用類平均法UPGMA(無權重配對算術平均數法)方法進行聚類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24個荸薺品種數量性狀

測定了荸薺單球橫徑、縱徑、質量,葉狀莖高度、粗度,球莖淀粉、可溶性總糖、蛋白質、氨基酸含量9個數量性狀指標(表1)。

2.2 24個荸薺品種質量性狀

記錄了荸薺球莖皮色、性狀、臍部狀態,葉狀莖顏色、分株能力和是否開花等質量性狀(表2)。

2.3 聚類分析結果

本試驗采用了歐氏距離法,得到其距離系,采用了UPGMA進行聚類分析,得到樹狀圖(圖1)。

表1 24個荸薺品種數量性狀

表2 24個荸薺品種質量性狀

通過對24份荸薺種質的植物學性狀數據進行聚類分析,結果如圖1,在歐氏距離10.64處,所有種質材料被聚為1類。在歐氏距離為6.57處,24份種質材料被分為2類。

第一類群只有1(廣西野生荸薺)1份種質,該種質為唯一的野生種。

第二類群為各地方栽培的荸薺品種,包括2(廣東番禺荸薺-Ⅰ)和12(廣西桂平荸薺)在內的23份種質材料。這一類又可以細分為5類,其中,第1亞類包括2(廣東番禺荸薺-Ⅰ),3(廣西平樂荸薺1)和6(廣西荔浦荸薺-Ⅰ);第2亞類包括4(廣西平樂荸薺-Ⅱ),5(廣東番禺荸薺-Ⅱ),7(廣西荔浦荸薺-Ⅱ)和8(廣西荔浦荸薺-Ⅲ);第3亞類包括13(廣西貴港荸薺),23(廣西靈川荸薺),18(湖北孝感荸薺),19(安徽廬江荸薺),20(江蘇寶應荸薺)和22(廣西臨桂荸薺);第4亞類包括9(廣西橫縣荸薺),16(湖南郴州荸薺),15(廣西全州荸薺),21(云南保山荸薺)和24(桂蹄一號荸薺);第5亞類包括10(廣西合浦荸薺),14(賀州芳林荸薺),17 (湖南長沙荸薺),11(廣西北海荸薺)和 12(廣西桂平荸薺)。

廣西野生荸薺與廣東番禺荸薺-Ⅰ在聚類分析的歸類中首先被區分開,這與它們的球莖性狀和形態特征明顯有別于其他品種有關,二者主要共同性狀為葉狀莖小,株高相對較矮,單個球莖質量小,淀粉含量高等。其他22份荸薺材料的歸類中,沒有按品種的地域劃分,也沒有按某一特定的性狀聚類,而是交互在一起。地區間的栽培種沒有特定的某一形態或性狀,從形態上難以對不同的荸薺進行分類鑒定,這與劉劍秋[7]報道的相似。在這22份荸薺材料中,種質間有一定的親緣關系,但品種間的差異較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各地區的栽培種先是由某一地區野生種馴化,進而相互引種或幾個地區親緣關系較近的野生種同時馴化為當地栽培種。

圖1 24個荸薺種質材料的植物學性狀聚類分析

由上述可以看出,基于荸薺植物學性狀的聚類結果比較好地反映了種質間的親緣關系以及種質間的形態相似性。

3 結論與討論

荸薺是我國的一種地方特色作物,廣泛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和工業價值,但對荸薺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研究還比較匱乏。本試驗選取24份來自國內不同生態區的品種進行遺傳和聚類分析。試驗結果表明,以16個表型性狀對24個荸薺品種進行聚類分析,從各類群的地理分布來看,參試品種沒有明顯的生態地域性類群,品種遺傳關系的遠近與地理來源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其他作物也有類似研究結果[15~17]。同時還發現,目前生產上培育推廣的品種來源于少數幾個類群,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栽培種的遺傳基礎比較狹窄,因此必須不斷引進和創新優異的種質資源以擴大遺傳基礎,在提高產量和品質的同時增強荸薺的抗病性與抗逆性。因此培育高產優質品種時,要以親緣關系為參考依據,而不必過分考慮它們的地理起源。

本研究結果表明,收集的24份不同地方荸薺品種,野生荸薺與23個地方栽培種的遺傳距離相對較遠,而23份地方栽培種間的遺傳距離較小,這與從形態上難以鑒定地方栽培品種的結果基本相符。

[1]高彥東,陳悅.42份高粱親本的聚類分析[J].雜糧作物,2001,21(3):14-15.

[2]李綏艷.聚類分析在大麥資源分類上的應用[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0,16(2):153-154.

[3]劉曉虹,宋勇,陳惠明.黃瓜種質資源親緣關系的聚類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2001(6):9-11.

[4]周建濤,郭洪,趙密珍,等.桃品種黃酮類化合物組分類別的數量化研究[J].園藝學報,1996,23(3):297-299.

[5]周連第.板栗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

[6]李玉舒.中國玫瑰種質資源調查及其品種分類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6.

[7]劉劍秋.福建荸薺屬果皮微形態學研究[J].亞熱帶植物通訊,1993,22(1):7-13.

[8]劉劍秋.中國荸薺屬植物果皮微形態特征及其分類學上的意義[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999,5(6):578-584.

[9]周國林,柯衛東,彭靜.對種質資源中10份荸薺材料主要性狀的觀察[J].長江蔬菜,1999(12):30-32.

[10]邱賀媛.荸薺淀粉含量的測定 [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25(5):44-45.

[11]鄒琦.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113.

[12]陳毓荃.生物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95-96.

[13]波欽諾克X H.植物生物化學分析方法[M].荊家海,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95-101.

[14]徐克學.數量分類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15]Guo W Z,Zhou B L,Yang L M,et al.Genetic diversity of Landraces inGossypium arboretumL.race sinense assessed with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6,48(9):1 008-1 017.

[16]Diskshit U N,Swain D.Genetic divergence and heterosis in sesame [J].The Indi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Plant Breeding,2000,60(2):201-212.

[17]Gupta R R,Parihar B M S,Gupta P K.Genetic diversity for some metric characters in sesame (Sesamum indicumL.)[J].Crop Research,2001,21(3):350-354.

Cluster Analysis on 24 Germplasm Resources of Local Water Chestnut(Eleocharis tuberosaSchult)by Morphological Markers

JIANG Wen1,2,CAI Binghua1,CHEN Lijuan1,LV Weili2,OU Kunpeng1,GUO Chang1
(1.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2.Guangxi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4 local water chestnut(Eleocharis tuberosaSchult)cultiva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clust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 characters.Only one wild water chestnut species was clustered into the first group,and the rest 23 local cultivars were clustered into the second group,which were divided into five subgrou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ld species and the 23 local cultivars was relatively distant,whil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23 local cultivars were closer,which indicated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m by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nly.

Water chestnut;Germplasm resources;Morphological markers;Cluster analysis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6.007

廣西農業科學院發展基金資助項目(2009003),廣西農業科學院發展基金資助項目 (桂農科2012JZ04),廣西壯族自治區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桂科攻10100008-5)

江文,男,碩士,助理研究員,專業方向為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E-mail:jiangwen@gxaas.net

2012-06-28

猜你喜歡
荸薺種質遺傳
非遺傳承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清脆甜美的荸薺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挖荸薺
荸薺不說話
亞麻抗白粉病種質資源的鑒定與篩選
貴州玉米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及核心種質庫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