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痧刺絡放血配合針灸治療肩周炎

2012-04-18 11:39黎文杰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年12期
關鍵詞:刮痧肩部肩周炎

黎文杰

廣西大新縣中醫醫院針推科,廣西 大新 532300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 (含關節囊、滑液囊、肌肉、肌腱、腱鞘、韌帶等)的一種無菌性炎癥或退行性改變而致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日趨受限的一種慢性病變,俗稱“肩漏風”。本病在針灸科很常見,多見于50~60歲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自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間,筆者采用刮痧刺絡放血配合針灸治療肩周炎,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所觀察的病例均來源于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采取隨機對照法,將114例病人隨機分為刮痧刺絡放血加針灸組 (治療組)5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9例;年齡最小者38歲,最大者72歲,平均61歲;發作病程最短5天,最長4年。針灸組 (對照組)5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2例;年齡最小者34歲,最大者74歲,平均58歲;發作病程最短4天,最長4年。兩組病人的年齡、病程等資料相近,一般資料差異無顯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依據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有關“肩周炎”的診斷標準:①慢性勞損、外傷筋骨、氣血不足,復感受風寒濕邪所致;②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多為慢性發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太勞累而誘發,肩關節活動障礙;④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均有壓痛,外展功能受限明顯,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⑤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

1.3 排除標準 ①肩關節外傷、骨折、脫位及頸椎疾患;②貧血嚴重、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凝血機制障礙者;③合并嚴重心、肝、腎以及其他系統病患者、精神病及腫瘤患者;④化膿性關節炎和創傷性關節炎;⑤未能按照治療方案完成治療者。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2.1.1 刮痧法 病人平坐位,充分暴露患者頸肩部,術者左手把患者患側上肢抬高至水平位,先在頸肩部涂上少許刮痧油,用刮痧板從頸部順著肩部方向從上往下刮痧,刮痧板與皮膚成90度角,垂直下壓,單方向刮。刮時用力要輕柔,應盡量拉長刮拭,中途不作停頓,感到發澀時再涂刮痧油刮之。一般每部位刮20~30下,過后可見成點、成塊或成片的紅色、深紅色或紫青紅色斑點,即為痧點。每次治療時間約15min,每次治療后囑患者喝溫開水約200ml(以加強新陳代謝),一般3天治療一次。

2.1.2 放血法 取穴:刮痧后出現的最明顯的痧點處 (1~3處)、尺澤、曲池。操作:患者坐位或臥位,在上述痧點、經絡穴位或穴位附近仔細辨認尋找,選擇瘀阻比較明顯的血絡 (即血管青紫怒張,顯露明顯的靜脈血管)。若穴位處血絡不明顯,可向上或向下選取,雖離穴但不離經。選好部位后,皮膚常規消毒,用無菌三棱針或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在選定的部位血絡處點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自然停止時加用拔火罐放血約10分鐘,使每處出血量達到5~10ml。施術后嚴格消毒,囑患者24h內保持針孔清潔干燥,以防感染。放血療法一般在刮完痧后進行,也是3天治療一次。

2.1.3 針灸法 放血完后,根據發病原因和疼痛部位進行辨證取穴,予以針刺肩髎、肩髃、曲澤、肩貞、尺澤、曲池等穴,用平補平瀉手法,針刺得氣后留針30min,加艾灸,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2.2 對照組 采用傳統不銹鋼毫針按臨床針刺常規方法針灸治療,所取穴位與治療組針刺穴位相同,針刺肩髎、肩髃、曲澤、肩貞、尺澤、曲池、局部阿是穴,用平補平瀉手法,針刺得氣后留針30min,加艾灸,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 療效評定標準與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疼痛消失,肩部活動正常;顯效:疼痛基本消失,肩部活動基本正常;好轉:肩部活動輕微受限且活動時伴輕微疼痛;無效:病情無改善或有加重[2]。

3.2 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結果比較

經一個療程 (10次)治療后,治療組57例中治愈35例,顯效11例,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49%;對照組57例,治愈16例,顯效8例,好轉22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80.70%,兩組比較,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提示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4 討論

肩周炎屬祖國醫學“痹證”的范疇,《素問·痹論》曰:“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則屈而不伸,在于肉則不仁,在于皮則寒……痛者,寒氣多也……”。多是由于年齡增長,人體機能代謝逐漸下降,局部血液循環受影響,造成組織細胞的缺血缺氧、乳酸堆積等。加之感受風寒濕邪等原因,致外邪侵襲經絡,結滯筋脈,引起肩部肌腱、肌肉、關節囊、滑膜囊、韌帶等軟組織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組織液滲出,發生纖維化,使肩部軟組織粘連攣縮,“痛則不通”,導致氣血凝滯不通則痛,產生疾病。肩周炎病因尚無定論,有學者認為與自身免疫有關,與肩關節退行性變、肩部的慢性勞損、急性外傷、受涼、炎癥及活動減少等因素有關,肩部疼痛和肩關節功能障礙是其主要表現和體征。肩周炎治療的原則主要是活血祛瘀,消炎止痛,減少粘連,改善和恢復肩關節活動度。

《經》曰:“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刮痧以治療氣血受阻不通則痛的病癥而見長。用刮痧療法治療肩周炎,在不同的部位和穴位順氣血經絡運行方向刮拭、點按刺激,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滑利關節的作用。同時亦可使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加強,淋巴液回流增加,從而加速炎性滲出物的吸收。通過刮痧這一過程,還可使邪氣外出 (痧正是邪氣外出的表現),同時使人體正氣得到加強。另外,肩周炎患者,其肩周某一肌群常常處在緊張、痙攣狀態,特別是在早期和發展期比較明顯,刮痧可使肩部氣血通暢,緩解或解除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松解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改善血液供應,消除水腫,有利于組織的修復,從而達到治療肩周炎的目的。故在此期間經過刮痧治療后,患者的肩關節活動明顯得到改善,有部分患者可立即恢復正常功能。

刮痧療法不只治療疾病,同時也反映疾病的位置、性質和大致預后。一般情況,只要刮拭數分鐘,凡有病源之處,病輕者其表面可見微紅、星點狀斑點,重則成暗紅斑塊,甚至青黑色瘀斑皰塊,觸之略有阻滯或隆突感。較嚴重之青黑斑塊刮拭時會有痛感。若無疾病處則無反應,亦不覺痛。痧色鮮紅,呈點狀多為表證,病程短,病情輕,預后好;痧色暗紅,甚至青黑色,呈斑片狀或瘀塊多為里證,病程長,病情重,預后差。隨著治療的進行,痧點顏色由暗變紅,由斑塊變成散點,說明病情在好轉,治療有效[3]。

《靈樞·壽夭剛柔論》云: “久痹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奔缰苎椎酿瘘c一般為痙攣點、壓痛點、粘連點等,通過在痧點和瘀阻疼痛明顯的穴位刺絡放血,直達病所,力專而效宏。一方面能明顯減輕關節和軟組織的腫脹,促進關節周圍炎癥的排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協調經絡氣血虛實,改變氣滯血瘀的病理變化,促進關節局部組織血液循環,可以“通其經絡,調其氣血”,“宛陳則除之”,達到止痛之目的。另外配合患處局部取穴針灸,艾灸溫和的熱力擴張部位毛細血管,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病變部位體溫增高,加上針刺更好改善微循環并加速穴區組織內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炎性滲出物特別是致痛物質的吸收、轉移和排泄,從而達到和加強止痛的效果。三法合用起到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祛風除濕、緩解肌肉緊張、滑利關節、松解粘連等作用,促進經絡暢通,以通治病,從而達到“血行風自滅”、“通則不痛”,迅速解除疼痛癥狀,功能恢復正常的目的。刮痧刺絡放血配合針灸治療肩周炎,可產生多重治療效應,起到了綜合性的治療作用,能夠加強祛邪通絡、分解粘連、消炎止痛作用,提高療效。筆者認為該方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是治療肩周炎的一種有效方法,值得推廣。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S].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520.

[3]陳志敏.刮痧療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30.

猜你喜歡
刮痧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來正確認識肩周炎
循經刮痧法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觀察
年輕人不要盲目刮痧
為什么刮痧要避開脖子這個區域
8個動作緩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個小竅門輕松緩解肩部疲勞
四個小竅門輕松緩解肩部疲勞
推拿結合砭石刮痧在面部美容中的應用效果
兒童乒乓球啟蒙訓練中肩部損傷與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