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爵位官位的歷史沉浮

2012-04-29 00:44張耐冬
人民論壇 2012年30期
關鍵詞:大族爵位官本位

張耐冬

“官”與“爵”的沉浮

西漢時期,人們最大的追求是獲得封爵而非官職

秦代建立了帝制,百官都必須向皇帝效忠,而且百官處理的一切事務都由皇帝行使最終的裁決權。不過,秦代建立起的這套官僚體制,到了西漢初年,發生了一些變化。

由于周代傳統的影響,漢初功臣們“封邦建國”的意識依然較強,而且建國過程中劉邦聯合了東方六國的貴族,貴族對于封爵和土地的要求也因此影響到了劉邦手下的“革命隊伍”。為了鞏固統治,劉邦對于功臣要求享有爵位和占有封地的要求也予以滿足。

不但如此,就連朝廷的官僚隊伍也受此影響,其中地位最高的官職——丞相,照例都要由列侯擔任,而由開國功臣轉化而成的世襲貴族便靠著這一“慣例”把持了官僚制中的最高職位,官僚制也因此帶上了貴族制的色彩。故此,西漢建國后的幾十年間,人們最大的追求是獲得封爵而非官職。那位具有悲劇色彩的英雄“飛將軍”李廣,一生最大的追求便是封侯,但因為種種緣故始終未能如愿。

到了漢景帝、漢武帝時期,皇帝和貴族們的勢力此消彼長,貴族中的最大群體——開國功臣及其后裔或因觸犯國法而被剝奪爵位,或因無子嗣而使爵位無法承續,貴族制存在的現實基礎已經非常薄弱。同時,漢景帝與漢武帝逐步推行“強干弱枝”的策略,使地方貴族在軍事與經濟上均無力與中央抗衡,貴族制的物質基礎也無法得到保障。

在這一前提下,從漢武帝開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得到很大的發展。根據班固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的記載,西漢朝廷中新增的官職,絕大多數都是在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另有一些原本地位與職權不高的官職,也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因其與皇帝聯系密切、深受重視而成為顯要之官,最明顯的就是原本擔任文書收發傳遞工作的尚書。此官職本來地位低微,且因為要傳遞文書到禁中,有時也任命宦官擔任此職(稱為“中尚書”,簡稱“中書”),后來竟被大臣視為“百官之本”。在皇帝的主導下,強化官僚制對政治的影響力,擴充官僚隊伍,是官本位得以建立的“第一推動力”。

當然,對爵位的要求并不會因為一兩位皇帝的引導而止息。對此,漢代的皇帝也因勢利導,漢武帝還“發明”了一項新的政治原則:以前是只有列侯才能出任丞相,到漢武帝元朔年間,公孫弘以無爵之身拜相,漢武帝為他授予爵位,因此開創了拜相者可以封列侯的新規矩。

這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可以說是官、爵兩種體制碰撞中的重要事件。如果說西漢前半期的官僚制是受到貴族制浸染的,那么漢武帝創立的這一新規則是以官僚制改造貴族制——將官僚制作為基礎,而把貴族制劃為官僚制的附庸。由“得爵而得高官”變為“得高官而得爵”,二者的地位完全對掉。

這本身是一個政治體制上的變化,而帝制中國的現實,卻讓這一官僚體制壓制住爵位體制的轉折成為一種社會性的變化。

漢唐之間:扭捏登場的官本位

地方大族到中央做官,地方社會被抽掉脊梁,官本位才真正在全社會落腳

官僚制成為帝國政治的核心,在西漢時就已初露端倪,但爵位體制并未因此而黯然謝幕,相反,在之后的近兩千年中,它依然存在。那么,官本位又是如何成為社會的一種共識的?

漢武帝以后,在政治體制中,官本位基本確立,但其影響基本只限于政治領域,對社會的影響并不甚大。究其原因,與當時的社會治理方式有關。

當時,帝國的官僚制只到縣一級,而縣以下的基層社會管理多由當地的名望人士或耆老們支配,他們是百姓生活中常常得見的地方主角,他們對于社會、政治的理解和傾向也成為當地的共識。因此,體制中的官僚們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若有若無,談不上十分關心,更談不上欲成為其中的一員了。

變化就發生在漢唐之間的魏晉南北朝時代。曹魏建立之初,就推行了“九品官人法”,由朝廷派出“中正”在地方上選拔人才,再由朝廷依照中正評定的品第授官。這一制度,歷來被認為是地方大族控制選官、持續進入官僚隊伍、鞏固家族地位與社會影響的工具,這一說法并不全面,在此筆者也不打算對此問題進行詳細討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確有很多大族人士借助九品官人法成為官僚隊伍的新成員,也有很多地方大族成為世代為官的官僚世家,也就是說,九品官人法有如《三國演義》中鐵鎖連環船的戰術一樣,將地方的主宰大族與官僚隊伍“綁定”為一個固定組合,大族成為官僚的固定來源,官僚則成為大族成員可預見的未來身份。

這種組合出現之后,經歷了幾百年的政治整合,到了南北朝時期,南北都不約而同地以強化中央集權為目標,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使地方大族更大規模地走向官僚化,并用各種方式使他們離開故土,到中央地區定居。大族官僚化的程度加深,使大族成為官僚制中的一分子,大族中央化趨勢的出現,使大族對地方的支配力減弱,這樣一來,地方社會被抽掉了脊梁,只能成為官僚體制下的被支配者。當這一過程完成,“官本位”才真正在全社會落腳,向官僚看齊,才成為全社會的渴望。

官本位的歷史評判

一方面突出政治權力無所不能,一方面鉗制儒生之外的“四蠹”,結果只能是官本位盛行

如前所述,既然官本位的建立過程與皇帝的干預、朝廷對地方的控制有著直接關系,那么,官本位是不是可以視為所謂“君主專制”的產物?換言之,官本位究竟是一種歷史發展中的正?,F象,還是“君主專制”下的畸形產物?

帝制中國時期,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力盡管時有逸出官方控制范圍的情況,但大體都被籠罩在政治權力之下。完全獨立于政治之外的經濟影響力與文化感召力并不存在。無所不在的政治權力成為左右一切的力量,而政治權力的具體化身——皇帝與官僚,也就成了全社會的支配力量。

這一事實是如此清晰,但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卻相對較為隱晦。為何政治權力要對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力進行壓制與控制?產生這種“唯我獨尊”意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韓非子有一篇著名的政論文章《五蠹》,文中將儒生、游俠、縱橫之士、依附豪門者與工商之徒并稱為國家的五類蠹蟲。這一觀點,可以說是此后帝制時代對經濟和文化影響力進行抑制的思想前驅,秦漢以后的政治實踐,除了打擊儒生的這一條,其他的基本落實了韓非子的倡議??梢哉f,一元化的、突出政治權力“無所不能”的“神力”,與鉗制儒生之外的“四蠹”是造就官本位的兩手,一手壯大自己,一手打擊異己。

韓非子將“五蠹”作為國家敵人,原因就在于他認為這五類人既不能為國家從事生產(耕),也不能為國家冒死前驅(戰),因此應該清除。在戰國后期,這一理論能夠為各國特別是強大的秦國所接受,因為當時的首要任務是“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如何“治天下”,“治天下”時韓非子的學說是否還適用,就當另行考量。

檢討韓非子之說,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實際狀況是,無論是秦代皇帝還是漢代君主,都將在經濟與文化上影響力較大之人視為隱患,因此秦漢有遷徙豪富之徒、打擊工商之民的舉措,漢魏南北朝有對道教與佛教的限制與強力禁止。究其原因,是因為經濟與文化影響較大者在社會上爭得了眾人的關注、推崇與依附,而眾人的追隨很可能使經濟與文化力量轉化為政治力量,并成為現行政權的敵手。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再是“蠹蟲”那么簡單,而變成了潛在的洪水猛獸,故而必須打擊;即使其存在,也必須在官僚體制可控制的范圍之內。這是為了帝王們的安全,而如此做的結果,便是政治權力一頭獨大。

由此,我們才真正了解,君王們治天下時未曾真正下馬,只不過是將坐騎喬裝,將刀槍改裝,并掛出一塊牌子——“下馬治天下”。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責編/杜鳳嬌美編/李祥峰

猜你喜歡
大族爵位官本位
河北大族與東魏建立新論
由蒐狝為務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會性格轉變述論
居延漢簡所見戍卒問題瑣議
借補充公告致歉 大族激光歸因“工作疏漏”
官本位思想不該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從國君稱呼看春秋戰國時的“禮崩樂壞”
世家大族聯姻背景下的遼朝政治生態
扶貧項目成“傷民產業”根在官本位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
我國官本位政治文化與“官二代”現象內在邏輯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