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十大爭議話題關注度調查

2012-04-29 00:44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
人民論壇 2012年15期
關鍵詞:受調查者高薪爭議

調查說明

調查時間:2012年5月3日至5月12日,共10天

調查樣本:8532人(網友7986人;隨機問卷546人)

調查方式:在搜狐網、人民論壇網等多家網站推出調查問卷;聯合人民論壇調研基地

隨機發放書面問卷(發出6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46份)

數據處理:網友占權重70%;隨機問卷調查占權重30%

調查結果

受調查者對國企的印象評價整體偏向負面,對國企持“又愛又恨”的矛盾心態

國企腐敗、壟斷、高薪等分列最具爭議話題前三項

64.2%的受調查者對國企改革仍然充滿信心

公眾對國企持“又愛又恨”矛盾心態

在“您對國有企業印象如何”問題上,多達28.6%的受調查者選擇“很差”, 33.3%選擇“比較差”,16.2%選擇“一般”,12.5%選擇“比較好”,只有9.4%選擇“很好”。選擇“很差”和“比較差”的比例為61.9%,占比遠遠高于“比較好”和“很好”的選項(合計21.9%的比例)。這說明,公眾對國企的印象評價整體偏向負面。

緣何大多公眾對國企印象評價負面呢?梳理受調查者意見,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認為國企靠著國家的扶持,員工往往收入高、工作輕松,效率及服務意識相較民企、外企卻相差很遠,不公平。二,認為不少國企憑借著壟斷地位提高價格,特別是事關公眾基本生活的水、電、石油等行業常常是說漲就漲,老百姓有怨氣。三,受到媒體及社會輿論中關于國企腐敗等負面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受調查者指出,在網上搜索國企二字,關于國企的正面新聞淹沒在 “國進民退”、“電企抄表工天價工資”等海量負面新聞之中,想對國企有好感也難。

在“您是否愿意到國企工作”問題上,61.4%的受訪者選擇“愿意”,12.8%選擇“一般”,6.7%選擇“不太愿意”,14.3%選擇“不愿意”,4.8%選擇“說不好”。六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愿意到國企工作,這與多數公眾對國企印象偏向負面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一面罵國企,一面大多人又愿意去國企工作呢?

一位受訪者的回答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作為局外人,我對國企的高福利憤憤不平;但如果能作為國企人,享受著國企的高收入,我當然求之不得、甘之如飴?!比绱丝磥?,百姓對于國企的罵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又愛又恨”的糾結心理。

國企腐敗、壟斷、高薪等分列最具爭議話題前三項

通過梳理國企的爭議問題,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設置了“您最關注以下哪些國企爭議話題”這一問題,按照公眾得票率的高低,排在前三位的是:“國企是否必然腐敗”(得票率為67.6%)、“國企全靠壟斷發展嗎”(得票率為61.3%)、“國企高管該不該高薪”(得票率為59.8%);得票率前十項其它依次為:“‘國進民退是否屬實”(得票率為55.3%)、“國企是在與‘民爭利嗎”(得票率為53.3%)、 “國企效率真的很低嗎”(得票率為51.2%)、“國企分紅太少了嗎” (得票率為48.6%)、“私有化是國企改革方向嗎”(得票率為41.2%)、“大國競爭離不了國企嗎”(得票率為38.6%)、“如果丟掉國企,中國將會怎樣”(得票率為35.4%)。以上調查結果揭示了什么? 對國企改革有怎樣的啟示?

一,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當前我國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國企腐敗案件數百萬元乃至千萬元以上的涉案金額,不斷地考驗著公眾的承受極限;國企高管動輒千萬的高薪確實令人咂舌,更令低微薪水的老百姓艷羨不已……受調查者對于國企腐敗、壟斷、高薪的反感實際上正是體現了公眾對社會收入分配的不滿情緒。當前,我國普通居民和一線勞動者的收入太低,壟斷企業與非壟斷企業之間、企業高管和普通工薪階層之間、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再加上收入統計的欠規范、灰色收入所占比重大和貪腐等都在影響著收入分配秩序。目前,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過大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種狀況若不改變極易導致百姓產生對社會的不滿情緒,進而引發社會動蕩,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障礙。

二,權力腐敗是公眾對國企的最大擔憂。相繼落馬的國企老總,如原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原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原中國移動黨組書記張春江等國企腐敗行為令民眾憤憤不平。此次調查中,“國企是否必然腐敗”位列首位,正顯示出了權力腐敗是公眾對國企的最大擔憂。腐敗好像人體內的毒瘤,任毒瘤擴散,生命就難以維持;任腐敗蔓延,國企的健康肌體就會被侵蝕。國企高管腐敗和窩案頻發,危害深重;腐敗毒瘤不除,國企就難以持續發展。

三,公眾的更高期待是推動國企改革的有效動力。公眾對于國企的爭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國企“愛之愈深,痛之愈切”的情結,公眾對國企爭議的另一面正是公眾對國企的更高期待。一旦有企業的表現不符合或不能滿足人們的期待,人們就會把整個國企的表現評點一番。這種評點既是意見表達,也是人們對國企的表現能更好一些的期待。所以,面對人們的爭議,國企除了要做好適當的、妥善的解釋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敢于反觀自身的缺點,并采取有力措施,解決百姓爭議最多的腐敗、壟斷、高收入等問題,并在國計民生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在社會公平公正方面積極作為,把公眾對國企的更高期待當作改革的動力,加快推進國企改革。

四,國企要學會“講好自己的故事”。理性地、辯證地看待國企爭議問題,國企近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主流,但公眾知之甚少;暴露的問題卻被廣泛傳播,不斷放大,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講好自己故事的能力。比如,在公眾熱議國企的高額利潤的同時,卻忽略了國企滾雪球般增長的稅收。社會公眾對國企等問題的認知,與國企的實際情況仍存在著巨大斷層,如同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國企尚需對社會公眾做好理論說明和宣傳解釋工作?,F在的很多國企就像一尊尊雕像,在被潑了“顏料”之后,認為事情已經結束就不再去清理。實際上,國企的形象受損后必須要注重輿論修復,不能任憑“顏料”自行掉落,任誤解在公眾中繼續蔓延。

公眾對國企仍充滿信心

在“您對未來國企改革發展的信心”問題的調查中,28.6%的受調查者選擇“非常有信心”,35.6%選擇“有信心”,30.7%選擇“沒有信心”,5.1%選擇“說不清楚”。選擇“非常有信心”和“有信心”的公眾占比為64.2%,這說明大多數老百姓對國企仍然充滿信心。

專家指出,這種信心首先來自國企改革的成果。改革開放以來,國企經過脫胎換骨的重組改制,已經從“扭虧脫困”攻堅戰中走出,并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國企改革的思想更加解放,產權更趨多元化,視野更為國際化,大量的國企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經過重組改制,很多國企,尤其是央企的國際競爭力得到大大提升,已邁入到國際市場的驚濤駭浪之中。中國國有企業不是在自家院子里窩里橫的公雞,而是能在國際市場搏風擊雨的雄鷹。

其次,來自國企的社會責任心。在北京奧運會、國際金融危機、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和玉樹地震等大事要事難事面前,國企都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來自于公有制的體制優勢。依靠國有企業,政府可以辦很多大事。如果沒有國有企業,國家就會逐漸失去對經濟資源的控制,導致政權變質。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可以彌補市場機制的固有不足,可以完成非公經濟無法企及、政府也難以實現的政策目標,是保障人民群眾利益和實現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保證。

(執筆:人民論壇記者馬靜、劉建)

責編/陳陽波美編/宮小樂

猜你喜歡
受調查者高薪爭議
“高薪”真的高嗎
嚕嚕拒絕“高薪”
藍領“高薪”背后的尷尬
爭議光伏扶貧
爭議一路相伴
20
自主招生:在爭議中前行
黨的優良傳統流失狀況調查
同步完形填空訓練
47.18%受調查者表示不休帶薪年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