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代我國邊防民族第一支隊

2012-05-26 11:32孫純福
文史天地 2012年5期
關鍵詞:敵機支隊戰士

孫純福

民族支隊雖僅存5年,但它對國家、對人民的貢獻在人們的心中卻是難以磨滅的。

我軍曾經在云南邊防一線組建兩支民族部隊。這兩支部隊雖然只存在短短五年多時間,卻深深地烙在邊疆各族人民心中,為我軍增添了光輝的一頁,以至十多年后,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仍上書中央軍委,要求恢復民族部隊。

我軍為何組建民族部隊?它有什么特殊性?民族部隊為祖國為人民又都作出過什么貢獻?又為何在短短的時間里深深地烙在邊疆人民心中?我曾在民族部隊當兵,親歷了部隊組建、訓練、出國執行作戰任務直到撤銷的全過程。

出國作戰創造奇跡

1964年初,毛主席黨中央決定在云南邊防一線組建兩支民族部隊。其要求是,民族部隊的營、連、排干部至戰士,要以少數民族為主,即少數民族要占60%。根據這一要求,昆明軍區擬定了組建方案。1964年5月2日,中央軍委批準昆明軍區《關于組建民族第一支隊方案的報告》。

5月8日,中國駐老撾豐沙里總領事館領事周耀華接到外交部通知,要他到昆明軍區報到,另有工作安排。

在軍區司令部,司令員秦基偉會見了周耀華,當面宣讀了中央軍委的命令:任命剛滿40歲的周耀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民族第一支隊支隊長。

上級把周耀華放在該位置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1938年3月參軍,同年入黨,歷任排長、連指導員、營長、團長、副師長。他身經百戰,曾6次負傷,立大功1次,二等功2次。更重要的是,1950年3月至1954年7月,周耀華參加了由陳賡(時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云南省軍區司令員)、韋國清(時任十兵團政治委員)組成的79人中國援越抗法軍事顧問團,協助越軍組織指揮作戰,奪取了抗法戰爭的徹底勝利。為此周耀華榮獲了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授予的二級胡志明勛章。

同時接受命令的還有郝生智,他被任命為邊防民族第一支隊政委。郝生智于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入伍,歷任連隊指導員、團組織干事、股長,師組織科長、師政治部主任。他曾參加過晉東、呂梁、強渡黃河、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戰斗,在淮海戰役中榮立大功兩次。刀國棟,傣族,調任前是云南景洪縣縣長,作為少數民族干部,他被調任到邊防民族一支隊擔任副政委。同時任命的還有參謀長秦德旺,政治部主任李生杰,后勤部長孟松林等人。

支隊主要領導確定后,很快組建了三個獨立營,每個營轄7個連,營部編有參謀、干事、后勤股、衛生所和民族工作隊。1營以傣族、哈尼族為主,轄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1個炮兵連、1個特務連;2營為少數民族混合營;3營以苗族、壯族為主。全支隊從干部到戰士共由12個少數民族組成,直屬隊編有特務連、通信連、75無后座力炮連、82迫擊炮連、民族工作連等。民族一支隊的建制,區別于野戰部隊,是一個以營為單位,輕裝備、重通訊、精后勤,機動靈活,獨立作戰的獨立保障建制。

1964年7月1日,邊防民族一支隊在云南思茅正式成立,駐扎西雙版納景洪縣小勐養。

支隊是根據當時風云突變的國際形勢而組建的。此時美國準備發動對越南、老撾的侵略戰爭,并把矛頭指向中國,威脅我邊疆安全。支隊的成立在境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因為泰國、老撾、越南的北部、緬甸撣邦的傣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與我國境內的相關少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加起來總人口有幾千萬,他們把中國的傣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先民視為自己的祖先。因此,他們把民族一支隊視為他們抗美斗爭最可靠的友軍和強大后盾。

事實證明,中央的決策相當英明。支隊剛組建一個月,美國對越南、老撾侵略升級。1964年8月5日,美國約翰遜政府制造了“北部灣事件”,悍然派出飛機空襲越南北方廣溪、宜安、清化等城鎮。9月18日,美帝國主義策動第二次“北部灣事件”,進一步將侵略越南南方的戰爭擴大到越南民主共和國,不斷派飛機進行大規模轟炸。與此同時,美國將侵略矛頭指向中國,美軍的飛機不斷入侵我國云南河口地區上空進行偵察。

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支隊遵照毛主席“要準備打仗”的指示,支隊長周耀華親自抓部隊訓練。針對支隊將要擔負的任務,著力抓了熱帶山岳叢林作戰的軍事訓練。在提高戰術技術基礎上,著重抓穿林行軍、武裝泅渡、識圖用圖、叢林生存、衛生防病、攻打支撐點等特殊內容的演練。在抓部隊特殊訓練的同時,支隊黨委織極向上級請戰,請求派出干部戰士赴越南參戰,以鍛煉部隊,培養具有實戰經驗的干部戰士。

上級很快批準了支隊的請戰要求。支隊組織兩個高機連編為一個營,由副支隊長狄義勇兼營長帶隊參戰。一連連長為劉遞強,二連連長為樂朝陽。盡管支隊派出的是兩個連隊,但它的勝敗代表民族一支隊。經精心挑選,兩個連少數民族戰士占全連的70%。支隊長周耀華對出征的干部戰士說:“對空作戰,同樣打的是情報戰,情報準確了,你們就能機動靈活,讓敵人白扔炸彈,希望你們發揚我們支隊的優勢,打好每一仗,為支隊爭光!”

1965年8月1日,支隊臨時組成的高機營隨高炮61師從我云南河口進入越南,在越南安沛寨湖擔任保護鐵路橋梁的對空作戰任務。這一帶是越南苗族、瑤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居住地區。9月16日,機槍1連剛轉移陣地,布防在寨湖山坡1號陣地,突然飛來了4架敵機,對兄弟部隊高炮629團3營陣地狂轟濫炸,造成班長程維良、戰士林永樟等6個戰友犧牲。

連長劉遞強感到震驚。因為3營陣地他參觀過,陣地偽裝嚴密,敵機根本發現不了。那么敵機又是怎么發現3營陣地的呢?經觀察,發現附近常有老百姓出現。劉遞強找出了原因,是特務混在老百姓當中,發現了我軍炮兵陣地,然后指示目標轟炸的。劉遞強馬上向營長匯報,并提出建議,派出便衣偵察員,引開間諜。營長同意劉遞強的建議。

支隊高機連決定將計就計。當天深夜,連隊秘密轉移陣地至寨湖的4號陣地,天亮時大隊人馬卻仍出現在1號陣地山頭,然后派出苗族班長馬山和另兩名戰士,化裝成老百姓,有意從1號陣地山頭下來。

剛到山下,馬山發現一男一女探頭探腦,形跡可疑。他知道來者不善,恰在這時,越南的兩個民兵發現了他們,要帶他們去審問。馬山靈機一動,用苗語向民兵解釋,稱他們是寨湖西村的,是他們的親戚。自古苗族一家人,苗族在東南亞語言相通,民兵見馬山是同族人,于是放了他倆。民兵一走,馬山把這對男女拉到一旁,慌稱他們剛上山采藥,并用手指了指1號陣地,說發現了越軍的炮兵陣地,不準上山,要他們趕快走。男的一聽,忙問看見有多少門炮。馬山說有很多。這對男女說多謝了,并拿出幾張錢要給馬山。馬山拒收,這兩人匆忙走了。

后來證實,這對男女確實是特務。

第二天,即9月28日上午10時,果然飛來4架美國飛機,很快出現在1號陣地上,接著就是狂轟濫炸,機關槍掃射。待敵機低空俯沖時,嚴陣以待的支隊高機連從4號陣地猛烈開火,當場擊落敵機1架,擊傷2架,另1架敵機見中了埋伏,倉皇逃跑了。

機槍連打了勝仗后,馬上轉移了陣地,使敵人摸不清我方的位置。在以后的一年里,一支隊兩個高機連,采取先偵察,摸準情報,巧妙偽裝,勤轉陣地。支隊還派出少數民族戰士化裝成當地百姓,傳播假情報,機動靈活,主動出擊,共作戰25次。擊落敵機4架,擊傷7架,而支隊兩個機槍連240人卻無一傷亡,創造了我軍對空作戰史上的奇跡。

圓滿完成援老抗美警衛任務

支隊參加援越抗美作戰取得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支隊的干部戰士,全支隊更加有針對性地掀起了訓練高潮。1964年11月,總參謀長羅瑞卿曾對支隊提出訓練要求說:“你們支隊的訓練,要像八一球隊那樣,練就過硬的本領,出去就能打,一打就能勝?!?966年9月,副總參謀長彭紹輝、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副司令員陳康先后來到支隊視察,可見首長對支隊的重視。支隊全體官兵沒有辜負首長的期望,部隊從實戰出發,全體官兵帶著騾馬和武器裝備多次武裝泅渡瀾滄江、勐倫江、流沙河等。在訓練方法上,采取先基礎后運用,先干部后戰士,在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練指揮,練協同。全支隊經過艱苦訓練,基本實現了羅瑞卿總長的要求。

平常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訓練是為了打勝仗。又一次檢驗部隊的時刻到了。1968年4月26日,民族第一支隊接到中央軍委命令,擔任援老抗美警衛作戰任務。

5月8日,支隊3營9連、11連作為先遣隊換上老撾軍隊服裝,由營長孫學成率領,深夜離開營房,秘密朝老撾邊境進發。

先遣隊的任務是摸清敵情、警衛我交通部派來的8個專家和指揮部,遇上敵人則堅決殲滅之。指揮部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第5支隊隊長劉德洞(副軍級)、昆明軍區作戰科長方有根、支隊參謀太世鶴等人,加上電臺、運輸騾馬隊,整個部隊500多人。先遣隊要保證專家和指揮部安全徒步通過老撾的波亭、孟富、孟賽、孟夸,全程600多公里。中方是為執行《中老雙方關于修建公路的問題會議紀要》而實施實地勘察,這些地區均為原始森林,有一部分要過敵占區。

天剛亮,先遣隊到達中老邊境磨憨口岸,來接應的老撾軍方情報處處長坎松和營長巖根也到了??菜上蛭曳浇榻B了敵情:還在中老修建公路會談中,美國就揚言只要中國軍隊出境就將他們消滅在中老邊境。因為敵人知道,修公路的地方是原始森林,高炮進不去,他們可以利用空中優勢,用飛機將中國軍隊轟炸。同時美國支持的右派一支不詳的軍隊要在半路設伏,誓與中國軍隊決戰。當坎松得知中國只派出兩個連隊時,連連搖頭稱太少,建議中方再增派一個營。孫學成知道,部隊最大的威脅是敵人的飛機,部隊多了反而容易暴露。因此他不同意再增加兵力,至于地面的敵人,不論來多少都好應對。

孫營長決定,馬上組成兩支偵察小組。11連由連長宋明貴組織偵察員,沿我軍勘察的線路偵察。10連由副連長陸志邦帶領苗、傣等族戰士馬文良、普正華、巖恩、八戈等9人組成,深入敵占區摸清敵人運動方向,如果有靠近部隊線路的敵人則堅決將他們消滅或引開。

部隊進入老撾后,由于偽裝嚴密,盡管敵機每天都在上空盤旋,但一直沒有發現先遣隊。

6月20日,陸志邦率領的偵察班在敵占區孟通發現一支著裝參差不齊的武裝,大約有600多人,他們說的是苗語。經觀察,陸志邦發現一個挎左輪手槍的軍官走路沒精打采,打著哈欠,流著鼻涕。他知道此癥狀是毒癮發作的表現。陸志邦靈機一動,進入寨子買了鴉片,繼續跟蹤。晚上這支隊伍進入一片樹林宿營。機會來了,陸志邦指令八戈、巖恩將那個毒癮發作的軍官抓來。陸志邦有意將煙桿在他面前揚了揚,該軍官撲過來搶煙桿。我方要他說實話,再給大煙。軍官為能抽上大煙如實相告。

原來,這支部隊為一個營,被抓的舌頭是個連長,是被美國中央情報局培養訓練的老撾苗族反動武裝,他們的任務是前往孟夸阻擊中國軍隊。說孟夸方向中國只有一個連隊,如阻擊失敗,再增援部隊。偵察員告訴他,中國派來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民族一支隊,兩個團的兵力,如果去阻擊必死無疑。一聽是民族支隊的部隊,該連長腿一軟忙下跪求饒:看在我們是同根同族的份上,你們就放了我吧,我們決不敢打你們。偵察班放了他,要他去傳話,就說中國民族一支隊的大部隊趕來了。

為了迷惑敵人,待俘虜一走,偵察班迅速占領一個制高點,借著夜幕,朝敵營指揮所一齊開火。20分鐘后,偵察班迅速撤離。

當我先遣隊和專家指揮部到達孟夸時,沒有遭到敵人地面阻擊。

6月28日,孟夸楠烏河擋住了我軍的去路。此時正值雨季,楠烏河寬160米,深18米,下游是越南的湄公河。面對滔滔洪水,先遣隊立即扎竹排,準備運送部隊渡江。上午11時,1個班的竹排正劃向河中,突然4架F104美式轟炸機出現在部隊上空,隨即投下一顆顆巨型炸彈,接著是機關槍掃射。情況萬分危急,10連3排副排長陸嘉慶(壯族)為了引開敵機,跳上竹排劃向河中,用沖鋒槍朝低空俯沖的敵機猛烈開火。這時一顆重型炸彈在陸嘉慶身邊爆炸,陸嘉慶壯烈犧牲。

營長為保護專家和指揮部,一邊組成機槍班在下游對空射擊,吸引敵機;一邊在上游狹窄地段通過嚴密偽裝,組織部隊渡江。直至傍晚,專家和指揮部首長安然無恙,500多人全部渡過楠烏河。除陸嘉慶犧牲外,另有8人負傷。

由于掌握了第一手勘察測繪資料,摸清了敵情,為上級決策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使美國企圖消滅我先遣隊的陰謀徹底破產。1968年8月16日,援老筑路全面展開,20000多工程技術人員、民工、警衛、防空部隊開進了老撾。

10月25日,由于敵機轟炸,運輸隊糧食運不上,前方施工的工程兵200多人已經斷糧。上級命令民族一支隊派出部隊火速運送糧食到前方。11連連長宋明貴接到命令后,帶領全連戰士肩挑背扛,將糧食運入老撾。剛進入緬甸境內約20公里處,突然遭到敵機轟炸,4個戰友犧牲,另有10人負傷。連長當即留下1個排長、3個戰士護理傷員,繼續前進,按時到達了孟約。工程兵連長韋海生早已獲得消息,運送糧食的部隊遭到敵機轟炸,已造成重大傷亡,心想今天糧食運不來了。當他看見宋明貴和戰士們肩背糧食趕到時,緊緊握住宋明貴的手流下了熱淚。

1969年9月7日,3營在老撾新西線孟洪一帶執行警衛任務,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的老撾苗族反動武裝司令王保,帶著特工隊坐上直升飛機,由地面接應刺探我指揮部位置。敵人發現我指揮部后,誤將我一個因病騎馬的戰士當成高級指揮員。王保迅速呼叫美機轟炸。上午10時30分,6架美式轟炸機沿我支隊3營經過的線路不停地轟炸,低空機槍掃射。10連6班為保衛首長安全,班長張發順率全班在尚崗寨子組織火力對空射擊。很快敵機被吸引過來了,對6班陣地轟炸。機槍掃射足足達兩個小時。全班12人,除戰士蒙仁忠外,全部壯烈犧牲,我筑路專家和指揮部首長全部安全撤離。

緊接著王保又率特工向我6班陣地撲來。他要搶走尸體,以向美國中央情報局請功領賞。上級獲悉這一情報后,命令11連趕在敵人前面,將我犧牲戰友遺體搶回來。11連在連長率領下,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火速趕往40公里外的尚崗,提前一個小時將6班12人的遺體全部轉移,待敵趕到時撲了個空。

支隊在執行援老抗美警衛作戰任務中,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我援建的131座公路大橋,從未遭到敵人破壞,我援老指揮部和一些重要目標從未遭到過敵機的轟炸。陸嘉慶、楊厚清等一批戰士被援老抗美指揮部授予英雄模范稱號。10連被榮記集體三等功,國務院中央軍委向一、二營各頒發援老抗美警衛作戰錦旗獎旗一面。

群眾工作深入人心

輪流在邊防一線駐防的一支隊,時刻不忘做好民族地區群眾工作,與當地各族人民群眾建立起了軍民魚水關系。

支隊黨委首先培養戰士學文化。因在3000多名少數民族戰士中,絕大多數是文盲,有的連漢語也不會講,聽不懂。為此,支隊領導采取了不同于一般部隊的教育措施:一是從學習漢語漢字入手,在民族戰士中普及文化教育,讓他們盡快掌握學習政治軍事和科學知識。二是以營、連為掃盲班和提高班,充分發揚民族干部的作用,讓他們為民族戰士作輔導,上小課,深入做思想工作。三是開展一幫一活動。經過不懈努力,許多原來不識字不會講漢語的戰士,半年后就學會了漢語,有的兩三年就達到了高小或初中語文程度,每年就有700多人次的民族戰士被各級評為學文化標兵、五好戰士。

文化的提高為民族戰士做群眾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1964年9月,刀國棟副政委帶領民族工作隊深入到40多個村寨做群眾工作,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毛澤東思想,開展新舊社會對比活動,使2萬多傣族、哈尼族、基諾族群眾受到教育,提高了覺悟。

在做群眾工作的同時,在曼磨乃村,支隊派出大批干部戰士為群眾挖水溝,搞灌溉,積肥用肥,科學種田,改變了以往莊稼不施肥料的舊習,使當地稻谷每畝由過去的600斤,猛增到1100斤。全寨86戶、535人,家家有了存款,戶戶有了余糧,每家翻新或蓋了新竹樓,成為小勐養地區一個先進村寨。

支隊官兵除多次參加抗洪救災、撲滅山火、搶收搶種等各項任務外,還免費對附近村寨供電、看病、放電影和每月兩天助民勞動。在5年中累計派出巡邏醫療隊15個,免費為群眾看病87600人次,并為群眾發放了瘧疾、痢疾預防藥品;免費為一個農村架線供電,義務放電影1080余場;助民勞動30多萬個勞動日;開梯田、墾荒地300余畝,修水渠6公里,解決村寨枯農田灌溉。支隊駐地防區一個叫曼納莊同悠樂山上的基諾族曼丫新寨,從清朝就開始有了矛盾,經?;ハ嘈刀?。支隊副政委刀國棟親率民族工作隊分赴兩寨,深入調解,最終使兩寨百姓握手言歡,100多年的冤家最終成為友好村寨。

支隊官兵時刻把各族人民群眾安危放在心上。1966年8月,景洪地區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壩區良田被淹沒36000畝,更危險的是洪水越過400米長的瀾滄江大橋,隨時有被沖垮的危險。如果大橋被沖垮,將會危及下游10萬各族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地方政府準備炸掉大橋。支隊黨委獲悉后,果斷決定只要有10%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保衛財產,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不同意炸橋。立即派出200名水性好的官兵,日夜守護大橋,疏通增加水流量。只要有漂浮物攔在橋礅或橋上,立即疏通。同時,組織300多官兵編籮筐裝石頭,一車車運往橋頭,保護引橋路基不受沖擊。經過22天的日夜奮戰,水位終于退到橋面下,保住了大橋。

就在民族支隊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并經受住各種考驗,準備做出更大成績時,1969年12月,中央軍委命令撤銷民族第一、二支隊,12月25日,民族第一支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1軍32師。

民族一支隊被撤銷后,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仿佛缺少了什么,先后有小勐養、景洪、勐??h政府及各族人民群眾,紛紛上書中央、中央軍委,迫切要求恢復民族支隊,十多年后人民群眾還在要求恢復民族一支隊。1973年3月,軍委副主席葉劍英主持召開全國陸地邊防工作會議期間,曾就云南邊疆人民群眾要求恢復一支隊的問題進行了答復,明確宣布了可以恢復民族支隊的建制。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民族支隊沒能得到恢復。

作者單位:湖南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責任編輯:翁澤紅

猜你喜歡
敵機支隊戰士
黑龍江舉行“藍焰突擊-2021”跨區域抗震救災實戰演練
敵機不可怕 讓民工吃飽更重要
淺析強化和改進交通執法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
綠茵小戰士快樂友誼賽
雞蛋戰士
國際主義戰士
單兵扛導彈
敵機不支,騰空逃去
偷架敵機開回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