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胚胎移植技術擴大巴美肉羊核心群數量的研究與應用

2012-07-03 10:20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家畜改良站015000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2年12期
關鍵詞:供體輸精公羊

王 春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家畜改良站 015000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廣大畜牧科技人員和農牧民經過近40年的不懈努力,在對蒙古羊雜交改良的基礎上,引入德國肉用美利奴羊做父本經過級進雜交、橫交固定和選育提高三個階段,最終培育成巴美肉羊新品種。2007年國家農業部第878號公告對巴美肉羊予以正式命名。胚胎移植技術從育種工作開始就被作為重要的育種擴繁技術手段應用于實踐中,我們對利用胚胎移植技術擴大育種核心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確定供體間隔5周重復超排的鮮胚移植技術路線,實施人工授精與手術輸精不同配種方式采胚效果比較。本文即對巴彥淖爾市巴美肉羊核心群數量擴繁中胚胎移植的技術要點進行了探討,供大家參考,以發揮高新技術對畜牧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1 材料

1.1 供體的準備

(1)供體選擇

在巴美肉羊育種區內,選擇核心群母羊100只,要求體質健壯,營養、生產性能良好,膘情8成以上,無生殖道疾病,沒有妊娠,發情周期正常。

(2)供體營養

胚胎移植手術前2個月在保證其他營養平衡的條件下,將供體日糧蛋白質含量提高到30%-35%,并在手術前40天補給硒、維生素A和維生素E。

1.2 受體準備

(1)受體選擇

選擇健康無疾病、無生殖道疾病、乳房發育良好的經產本地母羊或寒羊做受體,供、受體比例為1:10,在胚胎移植手術前2個月將1000只受體選擇好并集中飼養。

(2)受體營養

補飼精料和青干草、苜蓿,使受體日糧蛋白質含量達到20%-25%,加強飼養管理,保證其體重有所增長,膘情達8成以上。

1.3 公羊準備

(1)公羊選定

在巴美肉羊核心群內選擇能正常采精的優秀種公羊20只。

(2)選配方案

基本原則是純種繁育,擴大核心群母羊的群體數量。

(3)公羊飼養管理

專人飼養種公羊,適當加大精料飼喂量,每天補飼2枚雞蛋、0.5kg胡蘿卜。每天上、下午兩次運動,每次運動休息半小時后進行采精,并做好精液鏡檢記錄。

1.4 試情公羊準備

按日處理受體羊100只,公、母比例以1:10計,準備試情公羊,即10只試情羊。

1.5 防疫準備

在進入超排、同期發情處理前2個月對所有供體、受體、公羊、試情羊全部按防疫程序進行防疫、驅蟲、藥浴,并做好相關記錄。

1.6 藥械準備

做好胚胎移植手術用手術架、顯微鏡、促卵泡激素、陰道栓等器械藥物及其他敷料的準備工作。

2 方法

2.1 第一次胚胎移植方案

(1)2009年8月15日-8月24日每天觀察供體羊發情,然后做同期發情處理,放CIDR(陰道栓)每天處理10只,即為1組。供體100只,共分10個組(G1-G10)。

(2)8月17日-8月26日受體羊第一次同期發情處理,肌注0.8mlPG(前列腺素)/只。每天處理100只,總數為 1000 只,共 10 個組,(S1-S10),與供體的10個組相匹配。

(3)8月28日-9月6日供體超排。

(4)8月30日-9月8日受體羊第二次同期發情處理,肌注0.8mL PG(前列腺素)/只。

(5)9月2日-9月11日供體羊配種。前5組供體采用人工授精配種,后5組采用手術法輸卵管輸精配種。

(6)9月5日-9月14日做移植。采用手術收集供體輸卵管內的胚胎,并通過鏡檢后將合格的胚胎移植到與采胚供體相匹配 (與供體發情同步或提早、推后12小時)受體的輸卵管內。

2.2 第二次胚胎移植(重復超排)方案

對第一次超排的100只供體中不宜再作供體的9只淘汰,對其余91只供體,分9組(G1-G9),每組10只(最后一組11只)。在2009年10月15日-10月24日,即上次超排手術采胚后5周進行第二次超排處理。同時相匹配對900只受體進行第二次同期處理,分9個組(S1-S9)。11月4日-11月13日進行采胚移植,移植方案與第一次相同,執行20天超排程序,供體配種采用手術輸卵管輸精法。

3 結果

3.1 第一次胚胎移植效果(2009年9月5日-9月14日采胚移植)

(1)超排供體100只,其中超排發情、配種、采胚91只,超排反應率91%,有效胚胎率88.0%,平均采有效胚7.65枚/只。

采胚移植效果詳見表1、表2。

表1:第一次采胚效果

同期發情處理受體1000只,同期發情反應率85.2%,手術受體羊利用率97.8%(黃體發育好,能移植),受體全部移植單胚,妊娠率58.6%。

(2)配種方式不同采胚效果比較,詳見表3。

人工授精45只供體,采有效胚301枚,只均6.69枚,有93枚未受精卵;手術輸卵管輸精46只供體,采有效胚 395枚,只均 8.59枚,有 2枚未受精卵。兩組采有效胚相比(P<0.01),差異極顯著。

表3:配種方式不同采胚效果比較

3.2 第二次胚胎移植效果(11月4日-11月13日采胚移植)

結果見表4、表5。

表4:第二次超排采胚效果

表5:第二次超排移植效果

4 討論

4.1 配種方式的影響

人工授精配種有效胚胎率74.6%,有未受精卵;手術輸卵管輸精配種有效胚胎率95%以上,幾乎無未受精卵。兩種配種法只均有效胚分別為6.69和8.59枚,有明顯差異。這兩種方式用于供體配種,后者明顯優于前者,并且手術輸卵管輸精僅需1次配種(人工授精配種需4-5次),可以大量減少勞動量,降低勞動強度,又可以減少種公羊的數量。

4.2 重復超排效果

從表3與表4對比可以看出,用同樣的方法對供體在第一次采胚手術后間隔5周進行重復超排,平均采有效胚第一次8.59枚/只,第二次8.6枚/只,差異不顯著(P>0.05),且效果很好。當然重復超排與超排處理技術、手術技巧及術后護理有很大的關系,否則會造成供體喪失繁殖能力。

4.3 同期發情效果比較

同樣的同期發情方法,供、受體第一次同期發情反應率為91%、85.2%,第二次同期處理為98.9%、86.2%,差異不顯著(P>0.05)。

4.4 移植受胎效果比較

兩次超排采胚移植妊娠率分別為第一次58.6%,第二次60.1%,受胎效果差異不顯著 (P>0.05)。

5 結論

(1)利用胚胎移植技術擴大巴美肉羊育種核心群數量,可以采用在手術采胚后間隔5周重復超排,再令其自然懷孕恢復生產能力,可加快核心群擴群速度,推動育種進程。

(2)人工授精與手術輸卵管輸精兩種配種方法供體排卵受精率有明顯差異,前者76.4%,后者達95%以上。并且采用手術輸卵管輸精既可以減少種公羊使用數量,又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很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供體輸精公羊
提高種公羊繁殖力的幾項措施
不同輸精方式及輸精劑量和次數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研究
深部輸精技術在規模豬場中使用效果分析
58例DCD供體角膜移植術后新生血管的病因分析
種雞人工輸精技術的操作步驟
不同氫供體對碳納米管負載鈀催化劑催化溴苯脫溴加氫反應的影響
公羊觸籬
吃狼肉
終末熱灌注對心臟移植術中豬供體心臟的保護作用
不同輸精器對母豬輸精效果對比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