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謀劃策,改進選拔機制

2012-07-12 18:45吳小陵五星體育
檢察風云 2012年17期
關鍵詞:全運奧運金牌國家體育總局

文/吳小陵 五星體育

出謀劃策,改進選拔機制

文/吳小陵 五星體育

一只看不見的腳,踩住了奧運選拔的手。

2012年7月29日,倫敦奧運會女子舉重53公斤級B組比賽將一場尷尬置于眾目睽睽之下。新華社記者如此寫道:“ 抓舉開把95公斤,只比世界紀錄低8公斤,17歲的周俊在B組其余八名選手都完成抓舉后最后出場。她面無表情地走上臺,一邊的臉頰還有些痙攣抽搐,杠鈴顫顫巍巍地舉了起來,動作還沒有穩定住,就‘咣當’一聲掉到地上?!眮碜院钡闹芸∪巫ヅe95公斤都告失敗,以零成績改寫中國女舉的歷史。

杠鈴“咣當”落地,議論隨即而起,被視為丑聞是因事實如禿頭上的蒼蠅明擺著。該級別的兩項世界紀錄分別是抓舉103公斤和總成績230公斤,保持者是中國現役運動員李萍。此外,在國內奧運選拔賽上,與周俊同為湖北老鄉的紀靜以平世界紀錄總成績奪冠。

人們不禁要問: 為什么派出總成績只有150公斤的周???為什么中國選手要破天荒地參加報名成績在12名外的B組?為什么不派有奪冠能力的李萍或紀靜參賽?為什么把能收入囊中的金牌付諸東流?為什么在北京奪八金的中國舉重對這塊金牌無動于衷?

就連老外也看不懂。賽前就有不少外媒發出諸如以上的疑問,賽后,國際舉聯競賽主任、倫敦奧運會技術代表阿提拉說出他的兩個意外:“第一個意外是,為什么她只報名150公斤參加B組的比賽?要知道,B組比賽結束后A組才開始比,A組的人完全可以參照B組的成績進行試舉。第二個意外是,中國隊實力強大,可你們的選手竟然三次試舉失敗?!?/p>

雖沒在現場觀賽,但中國舉重協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舉重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馬文廣卻說:“我對這樣的結果不意外,我過去就說過,周俊只要發揮出她的水平就行了?!彼f的“我過去就說過”,指的是7月初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說:“53公斤級奧運選拔賽冠軍是湖北的紀靜,這個奧運名額就屬于湖北。湖北體育局認為周俊近期練得比紀靜好,她也是湖北的運動員,我們只能尊重湖北體育局的意見。周俊奪金沒有把握,體育局希望周俊憑年齡的優勢拼一把,我對這個比賽結果并不樂觀?!?/p>

國家體育總局明知周俊不如紀靜卻不作為,造成金牌的流失和國家形象的損害,是否也該追究問責?為什么國家體育總局要如此看重湖北體育局的意見?國家利益高于地方利益這時跑到爪哇國了?忘記了毛澤東的諄諄教導:“(一)個人服從組織;(二)少數服從多數;(三)下級服從上級;(四)全黨服從中央。誰破壞了這些紀律,誰就破壞了黨的統一?!?/p>

我們的奧運選拔當然是有規則。就舉重而言,今年4月的全國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每個級別的冠軍將有機會參加倫敦奧運。但最后卻出現了違規走向倫敦者。

問題看似是有規則沒遵守,但這決然不是主要癥結和根子所在。說是一只看不見的腳踩住了奧運選拔的手。其實,那只腳是看得見的——它就是能帶入全運會的奧運金牌。也就是說,是現行的奧運金牌帶入全運會的計算方法。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此舉是為激起各地對奧運的積極性,改變“重全運輕奧運”。以前奧運金牌帶到全運會是1:1,即1塊奧運金牌折算1塊全運金牌?,F在兌換升至1:2,1塊奧運金牌=2塊全運金牌。此外,如奧運金牌是雙人及兩人以上團體項目,那只算1塊全運金牌。如在奧運決賽中破世界紀錄,也可折算1塊全運金牌;但預賽破紀錄不算。

因而,在奧運會結束后就能排出下屆全運會省市已獲金牌排行。某省市在奧運獲金越多,就極為有利全運會排名。難怪出現某市體育局長見本地選手奧運奪金激動萬分,跨過隔欄跳入賽場。被罰三位數歐元也無怨無悔。

緣此,湖南王明娟獲女子舉重48公斤級金牌,就意味湖南在2013年全運會已入賬二金。如把女舉53公斤級名額給了該級別兩項世界紀錄保持者湖南的李萍,如她奪金再破兩項世界紀錄,那湖南又要增加四塊全運金牌。所以,湖北是絕不會讓這名額給湖南籍的奪金第一可靠人選。至于為何不讓湖北籍創造平世界紀錄總成績的紀靜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奧運金牌帶入全運會的計算方法,真是一把無情的雙刃劍。各地相關官員看重全運金牌毫不奇怪。2011年“兩會”上,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已說得很明白:“我也不贊成以全運會的金牌數量來考核省市體育官員政績。全運會的金牌數量,并不能反映一個地方的體育全貌?!?/p>

由此看來,徹底解決的辦法。要么取消奧運金牌折算為全運金牌,要么就是取消全運會。

早在2003年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張燮林、樓大鵬等委員就遞交了要求取消全運會的提案,提出“全運會是前蘇聯體育體制的產物,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依靠國家的大量撥款,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p>

到2005年,浙江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陳培德再次提出取消全運會。認為它失去了體育本身的意義,已成為運動員名利角逐場,執政者的政績榜,體育丑聞的表演舞臺;讓中國體育僅存的一點體育自身的本質喪失殆盡。體育對我們這樣發展中國家而言,更重要的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社科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認為:全運會是中國被國際體壇隔離期間的特殊產物,其勞民傷財、好大喜功、以金牌論政績,體現的是一種病態政績觀。

在去年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大副主任趙龍指出:“近幾屆全運會每屆總投入高達千億元,但高額投入的體育設施在賽會后大多無法為普通百姓所享用,造成浪費。此外,各地將全運會成績作為官員考核重要標準,高額獎金背后利益鏈錯綜復雜。部分?。ㄊ?、自治區)對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體育官員等的獎勵總金額高達上億元?!?/p>

誠如一句老話所說:我們并不缺藥方,只是缺少服藥的勇氣。

猜你喜歡
全運奧運金牌國家體育總局
《綠色行,迎“全運”》
《綠色行,迎“全運”》
“全運”場館外的“事故”
國家體育總局系統人事工作會在京召開
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機關黨建工作會暨“兩學一做”動員部署會在京召開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認真學習貫徹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信息化領導小組會議精神
被盜奧運金牌流落垃圾桶中
比奧運金牌更重要的是全民健身
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重點活動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