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飛虱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

2012-07-30 08:01祥云縣植保植檢站672100黃應家袁仕良丁學雙
云南農業 2012年8期
關鍵詞:吡蟲啉若蟲稻飛虱

□祥云縣植保植檢站 672100 黃應家 袁仕良 丁學雙

□云南省植保植檢站 650034 竇秦川

祥云縣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大理白族自治州東部,地處東經100°25′~101°02′,北緯 25°12′~25°52′。西連大理市,東部與大姚、姚安、南華三縣交界,南部和彌渡縣相連,北和賓川縣毗鄰,總面積2425km2。全縣轄10個鄉鎮。水稻是我縣的主栽作物,近幾年栽種面積常年在6400hm2左右,稻飛虱是我縣水稻主要遷飛性害蟲,白背飛虱和灰飛虱是兩種主要為害種類,以白背飛虱為主,一年可繁殖3~4代。

1 稻飛虱發生規律

1)白背飛虱是為害我縣水稻的主要種群,我縣發生的白背飛虱主要隨西南、偏南和東南高空氣流遷入,當遷入量與天敵比例失調后,則大量繁殖,暴發成災。

2)縣植保站在2009年1月、2010年1月、2011年1月沒有查到白背飛虱越冬場所,白背飛虱可能隨氣流由兩條線路傳入:一是從彌渡縣方向,二是從與姚安交界的普淜石門、格子一條河傳入。我縣與彌渡縣接壤的鹿鳴鄉、與姚安縣接壤的普淜鎮稻田稻飛虱發生早、發生重。

3)偶發性強。發生程度輕重,取決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雨天數、降雨量和氣流強度,6~8月降雨天數多、降雨量大、氣流強,稻飛虱發生就重,反之則輕。

4)我縣稻飛虱遷入高峰期為6~8月,主害期在7~8月。

5)暴發性強,來勢猛。由于白背飛虱繁殖極強,一頭成蟲可產卵300~600粒,當遷入量大時,天敵在數量上與白背飛虱的比例嚴重失調,無法控制白背飛虱的大量繁殖,在短期內白背飛虱就可暴發成災。普淜鎮石門村一農戶田塊2009年7月9日調查田間蟲量2300頭/百叢(白瓷盤調查),7月15日調查田間蟲量5000頭/百叢,稻株中下部葉片枯黃。

6)隱蔽危害性強,不易被當地農戶發現。稻飛虱成蟲、若蟲喜陰濕環境,怕直照陽光,喜棲于距水面10cm以內的稻叢基部產卵危害,不易被發現。

7)遷入后再次分布性強,區間、田塊間發生程度差異較大。成蟲對生長嫩綠的水稻有明顯趨性。成蟲、若蟲喜陰濕環境,怕直照陽光,遷入后的成蟲向嫩綠、貪青晚熟以及陰濕的稻田集中,造成區間、田塊間發生程度的差異。因此,凡生長嫩綠、貪青晚熟以及陰濕的稻田受害程度重。在一個稻田中生長嫩綠、貪青晚熟以及陰濕環境的稻株蟲口密度高。

8)我縣水稻栽插期在5月中旬,6月初進入分蘗,稻飛虱遷入,分蘗盛期至孕穗期大量繁殖為害,全縣均會發生,2009~2011年發生較重的有普淜鎮、下莊鎮、云南驛鎮、劉廠鎮、鹿鳴鄉,各地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2009~2011年稻飛虱發生量

2 2009~2011年稻飛虱防控情況

2.1 加強領導,切實落實好防控措施

我縣各級高度重視,層層落實防控工作,明確發生區域任務,細化防控措施,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吡蟲啉、百事達等農藥,大力提倡植保專業化聯防,加大農藥打假力度。

2.2 全面監測,及時準確發布病蟲信息,指導防治工作

縣植保站、各鄉(鎮)農科站進一步加大監測和田間調查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等形式,及時發布病蟲發生和防治信息,指導農戶開展群防統治。

2.3 辦好示范,加大宣傳培訓

稻飛虱防治關鍵要點是行動快、防治早、統防統治。在高產示范區做到防治到位、防治技術全覆蓋。同時各鄉(鎮)利用現場培訓會的形式,對農戶進行技術宣傳培訓,確保大春糧食穩定發展。

2.4 加強栽培及肥水的科學管理

做到控氮、增鉀、補磷,淺水勤灌、適時曬田,使田間通風透光,稻株健壯,減輕為害。

2.5 掌握正確的防治時期

水稻大田分蘗期田間百株蟲量達到300~600頭,圓稈拔節至乳熟期的田間百株蟲量達到1000頭的田塊要及時施藥防治,早達標的田塊早防治。

2.6 藥劑防治

由于稻飛虱的成蟲、若蟲均對水稻產生危害,因此在藥劑選用上應以內吸殺蟲劑為主,搭配熏蒸、觸殺劑以提高防效。

1)可畝用10%吡蟲啉30g+80%敵敵畏60mL或10%醚菊酯懸浮劑50~75g交叉使用。

2)以成蟲為主的田塊應加大觸殺劑和熏蒸劑的用量??僧€用25%噻嗪酮50g+80%敵敵畏150mL或10%吡蟲啉50g+80%敵敵畏150mL。

3)以若蟲為主的田塊應加大內吸劑的用量??僧€用25%噻嗪酮60g+80%敵敵畏100mL或10%吡蟲啉60 g+80%敵敵畏100mL。

4)對于田間蟲齡不太整齊的田塊可選用藥效較長的藥劑,畝用5%銳勁特SC40~50mL+80%敵敵畏100mL。

3 討論與小結

祥云縣稻區屬低緯度高原溫涼稻作區,大面積水稻主要是在海拔1950~1960m的壩區栽種,受地理氣候條件限制,多年來,祥云縣稻飛虱的發生屬輕發生,其防治不被政府部門以及群眾重視,但2009年、2010年我縣稻飛虱偏重發生,2011年中等發生,稻飛虱在我縣的危害已由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為此,應加強區域性稻飛虱發生情況信息交流。我縣的稻飛虱蟲源多由外地遷入,應了解我省滇東南、滇中等地區稻飛虱發生防治情況;應將燈下監測與田間監測相結合,稻飛虱遷入具有突然性、暴發性,需要及時掌握蟲情遷入動態。我縣在重點鄉鎮設立蟲情測報燈,采取“燈下蟲量與田間調查相結合、定點調查與大田普查相結合、查成若蟲與查卵塊相結合、查蟲情與查苗情相結合”的方法,認真開展蟲情監測,及時匯總發生信息,用于指導稻飛虱的防控工作。

[1]劉芹軒.白背飛虱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82(3).

[2]四川、貴州、云南三省稻飛虱科研協作組.我國西南稻區白背飛虱、褐飛虱的遷飛和發生特點[J].植保學報,1982(9).

[3]杜正文.中國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策略和技術 [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43~57.

猜你喜歡
吡蟲啉若蟲稻飛虱
基于輕量級SSD模型的夜間金蟬若蟲檢測
11種殺蟲劑對透明疏廣蠟蟬3齡若蟲的毒力測定
硝態氮和銨態氮對玉米幼苗中吡蟲啉積累和分配的影響
9種殺蟲劑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比較試驗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吡蟲啉殺蟑餌劑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報告
環斑猛獵蝽對煙蚜若蟲的捕食作用
水稻稻飛虱的危害與防治方法
江城縣水稻稻飛虱主要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
2017年巴西進口近8000t吡蟲啉價格上漲感受明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