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盾構在礦山法隧道中推進監測分析

2012-07-30 05:46
山西建筑 2012年9期
關鍵詞:壓漿軸力管片

高 凱

(廣州市珧凱園林設計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612)

盾構法[1-3]是軟土暗挖隧道的一種機械化施工方法,施工進度快,噪聲低,地面沉降或隆起易于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礦山法適用于堅硬巖體隧道的施工,若環境條件允許,輔以地面及洞內輔助施工措施,改進的礦山法(又稱為新奧法、淺埋暗挖法)可適用于城市地下水位低的軟土地層和復雜斷面的地下工程施工。礦山法[4,5]通過堅硬巖層時爆破作業對環境影響大,土質隧道的穩定性及地表沉降難以控制,防水效果較盾構和明挖隧道差,通過軟弱地層、砂層、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質地段時施工困難,技術措施費用高,機械化程度低,施工進度慢。我國許多省市,具有多山地和丘陵地貌特征。一條隧道難以保證所遇的地層單一,為了加快進度,減少施工風險,有時不得不采用“礦山法+盾構法”兩種工法相結合應用[6-8]。國內廣州、深圳地鐵有類似成功的案例。目前針對“礦山法+盾構法”相結合開展的研究,多是對這種工法的施工應用總結,對其內部結構的受力狀態研究還不多見,因此有必要在這一領域開展研究。

1 工程概況

某工程采用“礦山法+盾構法”復合工法施工,先在區間隧道中部施作一個工作豎井,用礦山法施工初襯隧道。區間隧道整體設計為土壓平衡盾構施工。預先采用礦山法暗挖,并修筑初次支護,然后盾構通過礦山法隧道施作管片襯砌,在管片襯砌與礦山法隧道襯砌之間壓注水泥漿形成多層復合襯砌。左右線礦山法加盾構施工段分別長147.5 m和287 m,埋深約10 m。

2 監測方案

2.1 監測目的

1)確定環向接縫受到盾構前方堆土深度影響情況、環縫隨推進距離變化規律,為隧道長期穩定提供參考。

2)通過鋼筋應力計監測管片環向受力情況,特別是注漿局部荷載的影響,以確保管片姿態并為隧道管片的優化設計提供依據。

2.2 監測方案

共8個監測斷面。試驗段有3個監測斷面,分別為斷面1—1~3—3,常規監測設有5個斷面,分別是斷面4—4~8—8。

3 監測結果及分析

3.1 土壓力監測

選取有代表性且數據完整的監測斷面進行分析。圖1~圖3分別為3個試驗斷面土壓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因土壓力盒經鑿除混凝土保護層等機械作業,成活率較低,每個斷面監測數據的總量有限)??偟膩砜?,土壓力的變化可以分兩個階段,如圖1所示,第一階段管片脫出盾殼后,土壓力盒與混凝土導臺、兩側部分擠進土體相接觸,土壓力急劇增大,但由于隧道內積水較多,使管片產生上浮,土壓力又逐漸下降;第二階段是對該試驗環或其前后幾環進行壁后壓漿,造成土壓力二次上升。

由圖2可以看出,處于不同部位的土壓力大小不等,且變化規律不同。處于底部的土壓力盒T2,由于隧道積水使管片上浮,土壓力急劇下降,直至為零,表明該處管片上浮量大,且后來的第一次壁后壓漿也沒能很好的控制管片的上浮,需進行二次及時補漿;處于頂部的土壓力T3一直為零,表明該處有空隙,沒有充填密實;處于右下的T4土壓力除剛開始有下降外,后來一直維持在6.5 kPa左右,變化不明顯。

由圖3可以看出,處于底部的T7在壁后壓漿后,土壓力迅速增大,表明壁后壓漿有效的控制了該環的管片上浮,但從該環T6的土壓力變化來看,該環頂部仍有部分空隙沒有很好的充填密實。

選取2月15日的監測數據進行環向土壓力分析??梢钥闯?,3—3斷面頂部的土壓力較小,幾乎一直均為零,表明該處沒有充填密實。通過在盾構前方堆土施工,可以部分增加刀盤面板的支護力,進而壓緊環縫間的橡膠止水條,但僅靠前方堆土不足以填密管片與礦山法隧道之間的空隙。如果不及時進行管片壁后壓漿,加之礦山法初襯隧道滲漏水嚴重,隧道管片上浮是難免的,且從監測情況來看,需要多次壁后壓漿,才能保證管片和礦山法初襯隧道之間的空隙有效充填,特別是隧道頂部60°范圍內。局部較大的土壓力可能是由于刀盤旋轉擠土進入空隙,恰好與該處的土壓力盒外表面有效接觸所引起的。

3.2 鋼筋軸力監測

圖4~圖6分別為3個試驗斷面鋼筋計軸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畫在同一圖上的一對鋼筋計代表埋在同一塊上的同一位置,一個在內側環向主筋上,另一個在外側環向主筋上。

可以看出,處于不同部位的鋼筋計受力情況不同,如圖4所示,處于底部的鋼筋G1-1和G1-2,由于受到底部土體的反力作用,該處管片受到正彎矩作用(管片內側受拉為正),使內側主筋受拉,外側主筋受壓,與實測鋼筋軸力計受力情況相符,G1-1受拉、G1-2受壓,特別是在壁后壓漿后,二者的軸力均不斷增大,表明壁后壓漿使該環管片底部的土壓力增大,有效控制了管片上浮。G1-1和G1-2鋼筋軸力同時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1 kN和-5 kN(受拉為正,受壓為負),主筋直徑為16 mm,故此時主筋對應的應力分別為55 MPa和-25 MPa,均小于HRB335鋼筋的設計強度300 MPa,處于受力安全范圍內。由圖4c)可以看出,與G1-1和G1-2受力情況不同,處于頂部的鋼筋軸力計G2-1和G2-2,由于沒有受到外部其他荷載的作用(隧道頂部沒有充填密實),僅在管片自重作用下變形和受力,受力一直變化不大,在管片壁后壓漿后,二者出現拉、壓交換,即此處的管片所受彎矩壓漿前后方向相反,但量值上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表明壁后壓漿沒有使該環頂部空隙有效填充,有待二次壁后壓漿。

由圖5可以看出,試驗2—2斷面G4-1和G4-2與試驗1—1斷面G2-1和G2-2的受力情況類似,一直在較小的范圍內波動,且管片壁后壓漿后,鋼筋受力狀況與壓漿前相反,表明該處沒有有效充填,僅在管片自重作用下受力與變形,需多次補壓漿;G3-1和G3-2在壁后壓漿前,受力未發生較大變化,反而在壓漿后鋼筋軸力有減小趨勢,表明該處壁后壓漿沒有控制住管片上浮,需對漿液密實度和壓漿量共同控制,才能有效控制管片上浮。由圖6看出,試驗3—3斷面上的G5-1和G5-2與試驗1—1斷面G1-1和G1-2的受力情況類似,壁后壓漿使鋼筋軸力升高,表明壓漿對管片上浮起到了控制作用,但沒有G1-1和G1-2變化量大。

處于隧道底部的鋼筋軸力計,受到底部土體的反力作用,使內側鋼筋軸力計受拉,外側鋼筋軸力計受壓,特別是在壁后壓漿后,二者的軸力均不斷增大,表明管片壁后壓漿對管片上浮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處于頂部的鋼筋軸力計,由于隧道頂部沒有充填密實,僅在管片自重作用下變形和受力,受力一直變化不大,壁后壓漿沒有使該處空隙有效填充,有待二次壁后壓漿。

4 結語

1)土壓力在隧道中下部較大,且在管片壁后壓漿前后發生較大變化,但隧道頂部土壓力幾乎一直為零,說明管片和初襯隧道之間的空隙沒有及時有效的充填密實,特別是隧道頂部60°范圍內。2)隧道底部積水較多處,盾構隧道脫出盾尾有較大上浮量,需多次對管片進行壁后補壓漿,直到整環土壓力分布較均勻為止。3)處于隧道底部的鋼筋軸力在管片壁后壓漿后有較大變化,表明壁后壓漿對隧道管片上浮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所有鋼筋軸力計的最大值均小于鋼筋的設計值,管片結構安全。4)處于頂部的鋼筋軸力計受力較小,要保證整環管片處于正常穩定的受力狀態,應通過壁后壓漿密實地填充管片與初次支護間的建筑間隙。

[1]劉建航,侯學淵.盾構法隧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1.

[2]周文波.盾構法隧道施工技術及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何 川,曾東洋.盾構隧道結構設計及施工對環境的影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王毅才.隧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5]關寶樹.隧道工程施工要點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黃德中.盾構法與礦山法相結合施工技術[J].地下工程與隧道,2005(2):29-32.

[7]劉健美.“盾構法+礦山法”施工在廣州地鐵四號線大學城專線段的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5(6):14-15.

[8]張學軍,戴潤軍.盾構在礦山成洞段推進技術[J].隧道建設,2006,26(sup):25-27.

猜你喜歡
壓漿軸力管片
淺談支撐軸力伺服系統在深基坑中的應用
帕德瑪大橋引橋粉細砂地層鉆孔樁化學漿護壁成孔及樁端樁側壓漿技術
基坑鋼支撐軸力監測的優化及實踐
管片拼裝技術研究
盾構管片封頂塊拼裝施工技術研究
箱梁預制壓漿封錨施工技術在橋梁中的應用
鋼支撐軸力在安裝過程中的監測分析
地鐵盾構管片受力分析及管片破損的控制措施研究
基坑開挖階段支撐軸力時空效應分析
后壓漿樁基施工技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