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與還原:論新世紀以來文學作品中的創業者形象

2012-08-15 00:42徐美燕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分院浙江義烏322000
名作欣賞 2012年2期
關鍵詞:新世紀任正非文學作品

⊙徐美燕[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分院, 浙江 義烏 322000]

新世紀十年來,出現了大量以創業者為敘述對象的文學作品,儼然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學景觀。這些作品記錄了創業英雄的創業軌跡,反映了創業時代獨特的社會文化心理與生活經驗,凝聚了社會大眾的創業熱情。它們在激起為數眾多的讀者的閱讀興趣之外,還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市場,同樣成為創業經濟的一部分。研究這些以創業者為敘述對象的文學作品,不僅具有重大的審美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世紀文學中的創業者形象多存在于傳記文學與報告文學中,而最引人注目的首推傳記文學作品。因為,“好的傳記,是真摯的藝術。它是最動人情思、策人奮進的一種讀物?!雹仝w建的《馬云傳》、李開復的《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田建華的《創業教父史玉柱》等作品給讀者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個新時代的創業者形象。

沉浮創業英雄史玉柱:人物傳記《巨人歸來》(2008年)寫的是中國最著名的失敗者史玉柱的“巨人”傳奇,該書回顧了他艱難曲折而又激動人心的創業歷程,從一窮二白的創業青年,到全國排名第八的億萬富翁,再到負債兩個多億的“中國首負”,再到身家數十億的超級巨富,在記錄反反復復的沉浮中,展現了主人公的“執著與毅力”。

聯想創業教父柳傳志:《聯想教父柳傳志》(2009年)側重于柳傳志本人的成長歷程,勾勒出立體的、生動的柳傳志,展現他百折不撓的毅力、臨危不懼的果敢、愛國憫人的情愫、重視人才的柔情、壯志不已的激情、立意高遠的眼界。

農民創業英雄譜。劉翼平的長篇報告文學《腳手架》(2008年)以獨到的眼光與別樣的視角,描寫了農民工創業翻身,挖掘出了中國農民的樸實之心與勤勞之美,可以說是當下反映農民題材的作品中較有新意的一部。作品對新世紀以來創業者形象的塑造是十分典型、深刻的,通過楊祿福、唐玉清、楊木忠等八個典型的奮斗個案,以點帶面、點面結合,依托故事和細節,形象地勾勒了由腳手架這一符號所衍生的感慨和哲理:堅忍不拔、苦盡甜來、與時俱進、永不言棄、標新立異、超越自我、造福后人、脫胎換骨等等。

創業者形象走進小說體裁,如有令峻的長篇創業小說《夜風》(2002年)、王強新作《創始人》(2009年)等。中國房地產界精英潘石屹曾如是評價創業小說:“職場小說帶給我們的只是生存的技術性手段,而創業小說將和我們分享物競天成的刺激和快感?!雹趯嶋H上,創業小說對于讀者而言,能夠分享的也并不只是刺激和快感,而是一種創業智慧和啟迪。智慧和啟迪賦予了創業小說更多的時代責任感,使其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將體現小說本質的“虛構性”與“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物是文學作品的核心與靈魂。塑造鮮活立體的創業人物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影響讀者。新世紀文學中描寫的創業者雖然形象各一,但都透射出創業者的共性特征。

1.在挑戰中超越

李書文在《創業者筆記》中寫道:“沒有了一生的執著,缺乏了曠世的激情,縱然活著,又有何滋味?”創業人物骨子里都有著一股“野性”,不安于現狀,喜歡超越。有時候連創業人物本身都不知道自身的“野性”所在,而是在現實社會的逼迫下,或者說窮途末路之時,他們的“野性”才被激發出來。這種“野性”促使他們放棄安逸的生活,選擇了挑戰和超越,也正是這種“野性”促成了他們創業的成功。

可以說,創業的本質就是挑戰和超越,為此,任何一個創業者身上都有著“挑戰和超越”的影子。文學作品中高潮也正是在創業者的“挑戰和超越”下誕生的,或者說,因為創業者接受了挑戰,敢于去超越,才使得創業活動充滿了神奇色彩,才吸引了讀者的眼球。

華為總裁任正非、草根人物畢悅悅,無論是實實在在的創業人物,還是虛構的小說人物,他們都在不斷“折騰”,并且在不斷“折騰”中成長。

創業人物都是不安靜的,他們不安于舒服的現狀,他們喜歡突破傳統的束縛,任正非的數次挑戰與超越成就了他的華為。倘使任正非轉業沒到改革的前沿城市深圳,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華為;倘使任正非一直打工不創業,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華為;倘使任正非一直做代理,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華為。無論是《任正非正傳》還是《軍人總裁任正非》,在記錄任正非創業過程的時候,作者們都不會遺漏這些挑戰和超越,甚至是濃墨重彩地進行渲染。因為這正是創業人物身上的閃光點,也是讀者們喜歡的。

2.在自信中堅韌

一個創業者的成功史必然也是一部辛酸史。新世紀以來的一些文學作品中,作者通過展現創業者的自信與堅韌,表現出了創業者的“陽光”:他們在失敗面前保持“陽光”心態,在實際行動中保持“陽光”作風,在競爭對手前保持“陽光”姿態。

蒙牛創始人牛根生的生命與成功軌跡中有著卑微、屈辱、挫折、抗爭,不知親生父母,被迫創業,事業紅火時遭人暗算等遭際。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成功才更具有啟示意義,給那些仍沉湎于自怨自艾、滿腹牢騷、渾渾噩噩的年輕人以及一切仍奮斗在成功征途上的人以實用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在新文學史上,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一段時期,“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這個說法被秉持先鋒文學或純文學觀念的人批駁得體無完膚。但是,如果我們承認人類社會在根本上是一種文化的建構,在這個社會上的任何一個人,只要他不是低等動物,也不是神鬼之屬的話,就也應該是這個公共性的社會空間的一分子,從而即使是這些強調文學獨立性與自我表現的先鋒作家與純文學作家,也不可避免地是身在這個社會中從事寫作的,那么,“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這個命題的概括力和普遍性,可能就遠遠不至于像反對派所強加的那樣狹隘了。

80年代以來,先鋒文學乘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大勢而崛起,以不可辯駁的合法性輕易地擊倒了認為“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的“現實主義”文學。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對當時這種不容置疑的合法性進行一次反思,從而引領一場對文學本質和功能的重新認識,也許是非常必要的。

“人們在談論文學邊緣化,甚至文學死亡的話題時,以為文學似乎與當代社會進程無關,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文學是人類價值建構和精神生長的過程,是人類生存意義的自我確證?!雹畚覀冋幵谝粋€崇尚創業精神的時代,美國創業教育和研究的先驅者蒂蒙斯教授提出:“創業革命對21世紀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將相當于甚至超越工業革命對19世紀和20世紀所產生的影響?!雹茉谶@樣的時代背景下,大量出現以創業者為人物主題的文學作品,比較能夠說明新世紀以來中國人的精神內涵和時代使命感,創業者形象符合這個時代需求,滿足廣大讀者需要。閱讀這些作品,能夠得到啟迪和教育,感受時代精神?!笆裁磿r候文學不與人民別扭,什么時候才能想我們文學的未來?!雹菀苍S,這也是文學的歸旨所在。

創業人物形象的塑造傳達著堅忍不拔、勤懇踏實、永不放棄的創業精神,這種精神不是個別人所特有的,而是絕大部分人可以被激發的。當下,大學生就業困難,于是選擇自主創業的人會比較多。實際上,很多學生的創業動力或出發點都是受到成功創業人士的影響而產生的。成功的創業者給了他們更多的激情與自信、經驗與榜樣。不單單是大學生,對于打工群體或者想要擺脫貧困的人來說也具有相同意義?;蛟S他們已有了足夠多的社會生活經驗和工作經驗,但對于自主創業的模式與激情卻比較匱乏。

除了隱形的內在精神以外,這些文學作品中還涉及一些商業規則、創業方法及成功秘訣等,可以為讀者提供借鑒。例如《李澤楷傳奇》中就明確地總結了李澤楷成功的幾個秘訣:“小超人”的成功除了家族背景和父親的依靠外,更重要的還是他總是能把握時機,眼光獨到,而且十分重視人才,愛護人才,使用人才。

新世紀文學中的創業者形象多為一些成功人士,他們或是擁有巨大的經濟財富,或是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如馬云、李澤楷、牛根生等,如今都是擁有豐厚資產的上層人士,具有廣泛的知名度,令人景仰和佩服;而羅玉英、李金霞等人,或許沒有雄厚的財產,但他(她)們的精神品格也是十分讓人敬佩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他們都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敢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氣,無疑將成為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們身上凝練出的美德、勇氣和事跡,無疑將成為改革長卷中動人的樂章。關注新世紀文學中的創業者形象,能深化我們對新世紀文學的理性思考。

① 鐘敬文:《蘭窗詩論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85頁。

② 王強:《創始人》,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頁。

③ 曾凡:《文學的當下意義》,《人民日報》2008年6月19日。

④ 蒂蒙斯:《創業時代與創業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頁。

⑤ 何平:《〈創始人〉:以好看為榮不以暢銷為恥》,《新聞晨報》2009年5月24日。

[1]趙建.馬云傳[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08.

[2]李亞平.創業路上[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

[3]鐘蘭蘭.李澤楷傳奇[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8.

[4]大蘋果成功團隊.好大一頭牛[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5.

[5]艾祥,鄒堯.巨人歸來[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8.

[6][美]法雷爾.創業時代:喚醒你的創業精神[M].楊曉非,李政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7]李開復.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新世紀任正非文學作品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訓”
任正非:站在矮處得人心
焦點任正非
站在矮處得人心
文學作品與數學
酷圖爆語(5)
文學作品與數學
《新世紀對聯大典》(2010年卷)征訂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