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竹篇序》與陳子昂

2012-08-15 00:42顏廷軍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公管學院江蘇連云港222000
名作欣賞 2012年32期
關鍵詞:陳子昂文風文學

⊙顏廷軍[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公管學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陳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的“興寄”主張,千年來受到極高的評價。最早極力推崇陳子昂的是他的好友盧藏用,他在為陳子昂的文集所寫的序中說“:宋、齊之末,蓋憔悴矣。逶迤陵頹,流靡忘返,至于徐庚,天之將喪斯文也。后進之士若上官儀者,繼踵而生,于是風雅之道掃地盡么?!兑住吩弧何锊豢梢越K否,故受之以泰?!绬饰灏贇q而得陳君。君諱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漢,虎視函夏,卓立千古,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文一變?!保ā度莆摹肪矶偃恕队沂斑z陳子昂文集序》)

應該說朋友之論,難免諛詞,然而這卻為陳子昂的評價問題定下了基調。其后歷朝歷代的人,如李華、獨孤及、梁肅、韓愈、姚鉉、陳振孫、劉克莊、元好問、高 、胡應麟、王世貞、翁方綱等無不沿襲此說。歐陽修、宋祁等人修《新唐書》時更把這種觀點寫入正史“:唐興,文章承徐、庾余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保ā缎绿茣り愖影簜鳌罚┏蔀榍Ч挪灰椎亩ㄕ?。20世紀的多數學者雖也批評陳子昂忽視形式的趨向,但都基本肯定陳子昂的文學主張,如朱東潤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羅根澤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以及林庚、劉大杰、吳明賢等均從正面肯定了陳子昂以復古為革新的文學主張。

不過,也有人對陳子昂的文學主張及其評價持不同意見。如顏真卿就說:“是以沈隱侯之論謝康樂也,乃云:‘靈均以來,此未及睹?!R黃門之序陳拾遺也,而云‘道喪五百歲而得陳君’,若激鄭在人,理亂由俗。桑間濮上,胡為乎綿古之時?正始皇風,奚獨乎凡今之代?蓋不然矣!”(《顏魯公文集》卷十二《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仆射孫逖文公集序》)皎然也說“:盧黃門云‘:道喪五百年而有陳君乎?’余因請論之與曰:司馬子長自序云:‘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鬃幼湮灏贇q而有司馬公。邇來年代既遙,作者無限。若論筆語,則東漢有班、張、崔、蔡;若但論詩,則魏有曹、劉、三傅;晉有潘岳、陸機、阮籍、盧諶;宋有謝康樂、陶淵明、鮑時遠;齊有謝吏部;梁山有柳文暢、吳叔庠。作者紛紜,繼在青史,如何五百歲之數獨歸于陳君乎?盧藏用欲為子昂張一尺之羅,蓋彌天宇,上掩曹、劉,下遺康樂,安得可耶?”(《詩式》卷三)李于鱗云“:唐五百歲古詩,而有其古詩。陳子昂以其古詩為古詩,弗取也?!保ê鸷唷短埔艄锖灐肪砦澹?0世紀的學者秦紹培、劉石、王志東等也對陳子昂的文學主張基本上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陳子昂對南北朝詩歌全盤否定,而無視南北朝詩歌在藝術上的重要貢獻是很偏頗的,陳子昂仍然恪守著儒家道德教化的文學觀……從歷史的角度看,陳子昂并沒有提出超乎前人的更新理論,他的文學主張是借復古以倒退復辟,只能是對文學的反動。

可以說這些意見是截然相反的,本文試圖簡略談談自己的看法。人們普遍認為陳子昂的《修竹篇》詩序是他文學主張的集中體現,即提倡漢魏風骨,反對“彩麗競繁、興寄都絕”的齊梁文風,標舉“風雅”、“興寄”?,F將《修竹篇序》附下: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逼鸵嘁詾橹砸?。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篇,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由此可知,陳子昂的《修竹篇》是與友人唱和之作,因此“興寄”說的提出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從序言的行文看,陳子昂只是在對東方虬的詩作評價時透露出自己的文學思想和主張,并不是正面的理論闡述,缺乏邏輯的嚴謹性和充分的論證。

盧藏用說“天下翕然,質文一變”應該是朋友之間的諛詞。當時的真實情形是,陳子昂死后很久,詩人崔顥還在大量創作“齊梁”詩,他甚至拿著這些詩到處去干謁。(《全唐詩話續篇》)王之渙的詩也大多有“齊梁之風”。(《唐才子傳》卷三)至于沈期、宋之問所發展的聲律詩風更是天下好之。陳子昂死后約三十年,李白還在高唱“將復古道,非我而誰?!保萧臁侗臼略姟罚┮?說:“開元十五年后,聲律風骨始備”,“海內詞場,翕然尊古”。(《河岳英靈集·總序》)考之現存全唐詩文,確屬事實。

聶文郁先生說過:“陳子昂在初唐文學史上的地位,不管是誰對他都是肯定的?!薄暗?,像韓愈、歐陽修等所說‘始高蹈’、‘始變雅正’等句,把‘始’字無條件地加在陳子昂身上,好像在初唐詩風改革的問題上,他是揭竿而起的第一個人,一概排斥了他以前與他同時的人的努力,特別是包括王勃在內的四杰的努力,這怕多多少少地不符合事實,因而也是不公允的?!钡拇_把文學的發展變化歸功于一人的說法,是不全面、不科學的。齊梁文風沿襲已久,絕大多數文化人畢生濡染著、浸淫著,不是說聲變就可以變得了的。

眾所周知,隋文帝著眼于文學與政教得失的關系,對齊梁文風已試圖扭轉,雖然收效甚微。李唐統治者在以武功取得政權、統一全國后,鑒于六朝以來“子孫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頃而為墟”的歷史教訓,著手一系列文治措施,試圖求得王朝的長治久安。唐太宗曾明確提出反對浮靡文風!他親自撰寫詩文表明自己“慷慨懷古,思彼哲人”之心,號召“用咸英之曲,變爛漫之音”(《帝京篇》詩序)。初唐一些史學家如魏征等人,秉承唐太宗的旨意,對齊梁以來浮艷輕靡的文風大肆口誅筆伐。他們提出了南北文學“各去其短,合其兩長”、“文質兼備”的主張:“然彼此好尚,互有異同。江左宮商發越,貴乎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其短,合其兩長,則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矣!”初唐四杰登上文壇后,也對宮廷綺艷輕靡的詩風大加批判,提出詩文應該“剛健”、有“骨氣”??梢哉f初唐詩風的變革,是上至天子下至文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而且就《修竹篇序》本身來看,它猛烈抨擊“文章道弊”和齊梁詩風,著意糾正“彩麗競繁”的文風,要求高揚積極進取的人格精神,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從文學藝術本身的發展規律來說,不能不說失之偏頗,缺乏歷史的科學態度。

眾所周知,“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藝術精神的時代?!币栽姸?,“六朝是中國自然詩發展的時期,也是中國詩脫離音樂而在文字本身尋求音樂的時期。從六朝起,中國詩才有音律的專門研究,才創新形式,才尋新情趣,才有較精研的意象,才吸收哲理來擴大詩的內容?!辈豢煞裾J,只有內容和形式都不斷創新完美,文學才有可能達到“文質彬彬”的完美境界。南北朝詩歌在內容上的審美開拓以及在形式上對詩歌形態美的探尋,為唐代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梢赃@么說,沒有南北朝時期對儒家文藝觀的突破和對詩歌審美價值的追求,就不會出現唐代詩歌“菁華極盛,體制大備”的繁榮局面。至于說它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這是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不能因此而否定它。初唐文學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恢復、發揚建安文人那種遠大抱負和慷慨意氣,如何吸取六朝文學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從而創作出“文質相炳煥”、“聲律風骨兼備”的文學作品來。陳子昂在理論上對六朝文學特別是對齊梁文風進行總體否定,不能不說是藝術發展的退化。他對六朝文學的批判遠不如魏征等人所倡導的合南北文風之說那樣具有指導意義,即“掇彼清音,簡茲景句,各去所短,合其所長,則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矣”。

陳子昂在生前幾乎無人提及,死后除友人盧藏用外,要到三十多年后才首次被李白提及。李白雖然說他是“鳳與麟”(《贈僧行融》),但這只不過是文人相惜的夸飾罷了。后來杜甫、韓愈、白居易、元好問等都極力推尊陳子昂,韓愈甚至將陳子昂捧到“國朝文章”、“始高蹈”(《薦土》)文人第一的地位。對此我們應當知道,后人對前人的繼承總是要將前人與自己追求的相通之處加以凸現,比如杜甫看重的是“忠義”、韓愈看重的是“文章”,元好問看重的是“詩歌革新”,都有其正確的一面。但我們做全面分析評價時卻不能以古人的是非為是非,因為古人的批評大都只言片語,較少系統論述。前人對陳子昂的推崇或批評,我們不能盲目相信,而是必須進行思考取舍。

[1]杜曉勤.隋唐五代史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王志東.陳子昂“興寄”說的實質及其歷史地位[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6).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陳子昂文風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陳子昂:有實力,也要有機會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陳子昂毀琴成名
關于通過改進文風促進作風轉變的探究
懷才不遇陳子昂
陳子昂摔琴傳詩
劉奇葆:改文風永遠在路上
我與文學三十年
改文風:要從創新“說話”方式開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