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若干要點的認識

2012-08-15 00:54蒲珊珊
當代體育科技 2012年34期
關鍵詞:靈敏耐力體能訓練

蒲珊珊

(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 吉林長春 130000)

關于體能,包含一般體能及專項體能。存在多種說法。第一,將體能理解為“身體素質”,比較抽象。第二,“體能為各方面的機能在運動中的綜合反映,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其中,身體形態是指身體外部的形態以及特征。身體機能是指身體各個內臟、器官、系統的功能,運動素質是指力量、速度等方面的素質,也有人將之理解為“身體素質”,其中運動素質是體能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第二種說法比較全面,科學。故予以采用。眾所周知,乒乓球是一項需要快速反應速度、具備高度靈敏素質的隔網對抗性項目。而一直以來,人們對乒乓球運動員過于重視技術訓練而輕視體能訓練,在賽會制比賽中,連續六七天高強度的比賽,更需要具備充沛的體能儲備才能為乒乓球技戰術發揮提供保證,也能為比賽中保持良好而穩定的心理素質提供保障。為此,本文以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訓練原則、內容組成為切入點作若干探討,以求為相關運動主體的訓練提供有益的參考。

1 訓練原則

訓練原則是指在運動員身體條件的前提下,結合運動項目的客觀規律所制訂的在訓練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原則包括以下幾方面。

1.1 系統性與周期性原則

所謂系統性,是指在訓練過程中制訂合理的訓練計劃,保持訓練的科學性。周期性是指體能訓練需要有一個周期反復的過程。體能訓練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準確的體能訓練需要長期的系統訓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可能練出明顯效果。因此,在實際的訓練中,制訂詳盡的訓練計劃,針對每個時期系統地規劃體能訓練的各部分內容,堅持分階段、分長遠期與短期來安排體能訓練。身體能力是在長期重復練習中逐漸提高起來的。

1.2 區別對待原則

所謂區別對抗原則,是指訓練中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不能千遍一律,要關注體能訓練各個要素的特殊性。不同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機能、身體素質等不可能是相同的,有些身體形態好,但神經系統反應稍慢,有些身體素質好,但可能身體形態未必占據優勢。因此,必須區別對待,對體能素質差的運動員要適當的增大訓練的時間、訓練量和強度,而對體能素質已經達到訓練和比賽預期目標的運動員,可以對以上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

1.3 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體能訓練是逐步適應、逐步提高、逐步深入的過程。運動生理學認為,人體內臟器官、中樞神經系統等部位的機能的調動需要一個適應后再提高的過程。因此,在訓練中必須對體能訓練的內容、強度、運動量和時間進行合理的調配??梢愿鶕\動員的體能狀況,安排低強度、小運動量的熱身訓練,待觀察運動員機體適應后,逐步擴大強度和運動量和時間。一般而言,高強度負荷的訓練時間不宜過長,要結合隊員個體和比賽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安排??傮w而言,堅持循序漸進原則,使機能從“安靜狀態——給予刺激使機體發生適應性的反應——機體機能的提高——待提高后再次給予刺激——再適應”的過程,堅持該原則可以更好地保護運動員的身體,更科學地指導運動員的訓練,也可以延長運動壽命。

2 內容組成

2.1 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單位面積內肌肉橫斷面所表現出來的抗阻力的大小。一般訓練學視角認為,力量素質為人體運動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力量素質分為相對力量和絕對力量。對于乒乓球運動項目要求而言,更多的是短時間爆發力量。自從幾年前乒乓球的直徑改為40mm后,加上現今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乒乓球運動,運動員個體機能和技術結構不斷發生進步,對乒乓球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乒乓球訓練工作者認為,乒乓球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分為一般性的力量素質和專項性力量素質。一般性的力量素質對后來的專項性力量素質發展起到鋪墊的作用。對于初學者和少年運動員而言,必須堅持先打好一般性力量素質基礎,然后再逐步過渡到專項的力量素質的訓練。對于高水平的運動員或年紀稍長的運動員而言,可側重于鍛煉專項性的力量練習。對于乒乓球運動員力量素質的練習,許多專家學者均對此進行過一定程度的研究,比如對運動員上肢力量的練習、對運動員下肢的練習和運動員腰腹部的練習等。這種說法比較籠統,幾乎把人體各個部分的肌肉都提及到,針對性不夠強。時下有一種新的力量方法被提及——核心力量和核心練習。這種方法一經引入,即受到廣大訓練工作者的歡迎。乒乓球運動的核心力量練習強調在乒乓球項目中,要善于發展人體縱軸的核心肌肉群,這些肌肉群能夠對乒乓球運動的發力、維持身體平衡、提高機能競技能力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而為了發展核心力量而安排的核心練習,就是最有效,最能提高運動員核心力量的各種練習的的統稱。

2.2 靈敏素質

靈敏素質是指乒乓球運動員在訓練與比賽中迅速改變身體位置、做出應變和進行動作應答、轉換的一種素質。分為一般性的靈敏素質和專項性的靈敏素質。一般認為,機體要對外界刺激作出應答,需要依靠機體內部器官、系統的綜合性活動,比如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對外界的刺激進行分析,經過短時間的分析處理后再有后續的動作和行為。運動員的靈敏素質可通過后天的訓練來進行培養,后天訓練的生理學基礎是打通人體各個器官系統的神經通道,建立某種神經聯系。經常進行多項目體育鍛煉的人的靈敏素質比不從事體育鍛煉的人的靈敏素質要好。發展靈敏素質,能夠幫助運動員更好地在訓練和比賽中進行改變動作、身體位置等行為,從而在體育實踐中更好地占據主動局面。由于乒乓球的項目特點(球的直徑比以前大、彈速快等),對運動員的靈敏素質提出很高的要求。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必須具備過人的靈敏素質,因為只有過人的靈敏素質才能對訓練和比賽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判斷,才能做出合理的擊球動作、準確的移動步伐和擊球后的動作。同時,許多訓練工作者認為,發展乒乓球靈敏素質在堅持一般靈敏素質和專項靈敏素質基礎上,要注意結合速度素質,結合實戰環境同時練習。

2.3 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是指運動員機體在長時間內維持某種運動、強度而不感到疲勞的一種能力。運動生理學認為,按照能量供應的特點,耐力素質包括有氧耐力(長時間在有氧功能的條件下從事各種活動,比如十幾分鐘以上的訓練和比賽)和無氧耐力(氧氣供應不足的條件下進行身體活動數幾秒鐘,一分鐘以內的運動)兩種;按照運動時的表現,耐力素質分為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靜力性耐力,而按照人體生理特點,也可將之分為呼吸耐力,心血管耐力等。而針對專項與非專項的特點,可以將耐力素質分為一般性的耐力素質(也有叫基礎耐力)與專項性耐力素質。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耐力素質是符合乒乓球運動員發展潮流的。以往舊規則規定,可以進行“遮擋式”發球,這種發球方式隱蔽性強,威脅比較大,總體上的相持球回合數不是很多。而國際乒聯頒布新規則后,不允許這種發球方式,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相持球的回合數,而要在相持球對抗中占據先機,耐力素質的訓練必不可少。發展乒乓球運動員的的耐力素質要尊重個體差異,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提高訓練的科學性與針對性。比如訓練的強度,一般年紀小的運動員身體機能還沒發育完善,耐力素質的強度不宜過大,過大反倒適得其反。有研究證實,高強度訓練強度下發展耐力素質的效果不如中等負荷強度好,而且人體在高強度負荷下連續工作容易導致機體損傷等。

2.4 速度素質

速度素質是指機體在短時間內做功、完成動作的能力。速度素質分為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和動作速度。在體育運動中,速度素質為影響運動成績的重要素質,我國運動訓練學泰斗田麥久博士指出,當今競技體育對速度素質的要求越來越突出,比如田徑運動的短距離跑,投擲項目的出手速度等,排球運動的扣球。而乒乓球隊速度素質的要求也很高。根據項目要求,速度素質也可以分為一般性的速度素質和專項性的速度素質。一般性的速度素質是專項性速度素質的練習前提。而在專項性速度素質中,速度素質內涵的三個組成體現得淋漓盡致。首先,乒乓球的反應速度要求很快,從對手的站位發球、到回擊球等,精神必須高度集中,只有快速的反應速度才能為接下來的動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其次,位移速度。在大腦神經中樞作出反應后,乒乓球的腳步步伐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各種滑步、撲步、攻擊步等能嫻熟運用。最后,動作速度。乒乓球在兩者的基礎上,動作速度要快,小臂、手腕,身體縱軸的側傾等,才能完成合理的擊球動作。

3 結語

乒乓球體能素質是技戰術的發揮,維持心理穩定性的基礎。隨著乒乓球運動的不斷推廣,技術的不斷更新,先進技術手段的廣泛采用,乒乓球運動員個人體能素質顯得更加重要。同等條件下,具備優異體能素質的運動員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應該予以足夠重視。

[1]鄭海波,李嘉鵬.乒乓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J].體育科技,2005,26(3):18-21.

[2]趙益鑫.關于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探討[J].中國校外體育,2011,3.

[3]趙世聰.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原則與方法研究[J].價值工程,2011,3:293.

猜你喜歡
靈敏耐力體能訓練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強動力超豪華SUV——全新阿斯頓·馬丁DBX707
消防員體能訓練與應用
軟梯訓練法對提高散打運動員靈敏素質的研究
青少年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
真假貓大作戰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速度耐力訓練的生物化學分析
我國冰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綜合述評
吳靈敏:愛折騰的農場主
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的競技特點與訓練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