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在中學校園里的相關角色定位探析

2012-08-15 00:54吳紅雨
當代體育科技 2012年34期
關鍵詞:中學校園角色定位體育教師

吳紅雨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第一中學 湖北十堰 442500)

體育在中學校園里的相關角色定位探析

吳紅雨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第一中學 湖北十堰 442500)

體育是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中學教育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程。然而,從我國中學生現有體質狀況以及學生的運動技能現狀來看,體育在中學校園里的角色定位并沒有完全達到。文章旨在通過對中學體育的現存狀態的研究探討,針對中學體育在自身角色領域里的定位缺失問題,提出應對方案,為體育事業的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體育 中學體育教育 角色 改革

近年來,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健兒取得的優異成績,讓我們再一次堅定了中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信念。然而在競技體育事業突飛猛進地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對學校體育事業置之不理,尤其是中學體育。一直以來,中學體育都處于一個尷尬的位置,換句話說,中學體育處于一種矛盾的發展狀態,這一矛盾便是: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時期對于體育的需求與中學生不得不面對的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雖然,一直以來教育制度在不斷的變革,我國也正處于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但改革的力度與廣度還不夠深入和寬泛。以至于,很多地方的中學教育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體育在中學校園里的角色被嚴重忽略。針對當前這種情形,該文章從中學體育的角色定位入手,展開對中學體育的研究分析,順應時代發展,響應我國素質教育制度的改革,為中學體育教學的協調發展提供微薄之力。

1 體育在中學校園里應扮演的角色

1.1 體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一種基礎教育。體育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運動技能水平,滿足休閑娛樂需要的一種社會活動。由此可見,體育是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期,體育在中學教育領域的角色和地位也不容忽視。

體育是學生獲得健康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體育作為一門學科,更是一門技術,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為青春發育儲備營養和能量。體育作為一門健康鍛煉課程,其內容包括走、跑、跳、投等一系列身體活動內容,它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在體育課堂和中學校園中。中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技能,滿足其機體發育的需要。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其肌肉變得更加結實,有助于其骨骼結構的良性發展;體育鍛煉對中學生心血管系統的發育也至關重要,可以提高其心血管技能和血液循環的質量,是中學生展現出青春的活力;體育鍛煉還可以改善中學生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中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巨大壓力下,長時間學習導致神經系統的高度緊張,通過課間休息進行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其學習效率。當然體育的功效不止這些,單在促進中學生身體機能,獲得健康身體素質方面的范例已不勝枚舉。

體育在素質教育領域的內容還表現在教育學生掌握“生存能力”技能方面。中學體育教育是以培養學生掌握三基,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的人才為主要任務。因此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要學會走跑跳投這樣的身體技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基本技術的學習,能夠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掌握鍛煉的方法并合理利用。通過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養成的剛強堅毅、團結互助、敢于挑戰,積極向上等優良品質,使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應對困難和挫折,游刃有余。

1.2 中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

自從出現了體育教育活動以來,體育教師所承擔的工作絕大多數屬于傳習性的,無論傳習的是科學的、理性的還是技術的內容。因此,體育教師的工作常和秉承、傳遞、重復、體力等概念相聯系。[1]然而事實上體育教師應擔當的角色并非如此簡單。

首先,體育教師和其他理論學科教師一樣,要“身懷絕技”。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所擁有的不僅僅是一桶水,而應該是一個水龍頭,源源不斷的滿足學生的需求。身為體育教師,自身首先要熟練各種體育技能。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學生個性發展較為強烈,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面也非常廣泛,體育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掌握各種體育技能,滿足學生需求。

其次,中學體育課不是簡單的勞動課或活動課,而是包含技能課,心理健康課程以及衛生保健課等健康身心的綜合課。因此,可以說,體育教師擔當的角色更加復雜和靈活化。體育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成為主體的人,更要在課堂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教”的不僅僅是走跑跳投,還要注重教導學生掌握技能學習方法。教學目標中所包含的情感目標,也提示了教學內容應注重學生心理、情感的發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情感以及心理發展作為教學內容之一。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團結協作、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等積極向上精神風貌的培養。另外,衛生健康知識的傳授,也是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中學生處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當中,無暇顧及個體健康衛生狀況,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向學生講授健康衛生知識,帶領學生養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

最后,體育教師還擔當著體育課程設計者和開發者的角色。中學體育沒有專門的體育研究工作者,體育教師是中學體育教學領域里的核心主體,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同時,需要根據地方、學校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對體育課程作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同時,由于新體育課程標準只對評價作出了原則性的規范,而具體的評價又根據各地、各校具體情況進行實施。這為體育教師打破傳統的競技運動課程內容的體系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體育課程內容的開發者,將成為體育教師的重要角色之一。[2]

1.3 體育是中學校園里健康娛樂活動的主要形式

體育作為中學教學過程中的必修課,必然有其存在價值。不僅僅只在課內作為一門學科需要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課外的健康鍛煉活動。中學時代應是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知識的關鍵時期,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中學生進行文化科學知識學習的必備前提。課間操,課外娛樂活動,校內運動競賽等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都應該成為每位中學生的必備休閑形式。從沉悶的教室里向運動場,盡情發揮自己的運動特長,展現自己的青春魅力,應該是每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追求和娛樂向往。而體育也正迎合了中學生課余活動的健身需求。

中學體育運動會是中學校園里開展最為廣泛的普及面最廣的大型運動賽事,運動會期間,學校全體師生從教室走向操場,共同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課間操,是中學生每天必須的、唯一的、固定的課間健身內容,但時間短,內容單一,缺乏活力。中學生課外娛樂活動,是最為自由和靈活的休閑方式。中學生大多集中在下午放學幾晚自習之前這段時間,充分利用體育課堂上學習的體育技能,根據自身興趣參與不同的健身娛樂活動。

2 體育在中學校園里的角色偏差現象

2.1 傳統中學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偏差

近年來,雖然我國教育體制在不斷改革,一些大中城市的重點中學還成為了改革的試點。但是,在一些小城鎮里的普通中學,依然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中學體育教育仍存在諸多問題。中學體育角色存在著嚴重偏差。首先,表現在教學目標上,表面是以增強學生體質為名,實際操作中卻只是進行簡單的運動技術和運動技能的傳授。嚴重忽視學生的認知目標及情感目標,根本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體育教學。其次,中學體育教育應該是最能體現和最方便實施素質教育的課程,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素質教育的實施力度仍不能完成。這一點,在縣級鄉鎮中學表現的最為明顯。體育教學經常走向兩個極端,要么內容過于簡單固定,要么就是什么都講,什么都講不細,主題異常分散。所以,在當前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勢必要加深加大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力度。

2.2 體育課程內容的偏差導致的中學體育教師角色定位的偏差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學雖在向素質教育轉軌,但多數學校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以及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還是片面追求升學率。體育課時隨意更改縮減,體育課常被加班加點的文化課老師爭相搶占,剝奪學生享受體育鍛煉的機會,體育被置于可有可無的地位。長此以往,體育教師也變成了文化課的督導老師或是班級主任,不再專職于體育教學。

即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內容上也多偏重于走跑跳投等技術的傳授,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并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場地設施體育器材的短缺,使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活動成為空談

經實地考察,以及多方詢問,發現中學體育教學資源長期處于缺乏狀態,也不乏有些中學擁有充足的場地設施器材,由于缺乏帶頭開展課余活動的較適合學生,大部分中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經歷幾乎為零。中學體育運動場很少有正規的塑膠場地,除了經濟發達的城市中學。大多數中學都擁有一塊運動場,4~6塊籃球場,運動場多為土地或煤渣場地,籃球場多為水泥硬地。而在體育器材方面,中學體育很少有專門的器材室,供教學使用的體育器材也很有限,一般不外借給學生課余活動使用。由此可見,中學體育課外活動仍面臨著種種困難。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教育部不斷頒布新的中學體育改革辦法,不斷對中學體育提出新的改革要求,中學體育現存問題仍然層出不窮。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有必要再次強調中學體育的改革力度。

3 注重改革,端正中學體育角色定位

3.1 以素質教育為主導,深化中學體育教育改革

要明確中學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從素質教育與體育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本質上看,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去研究素質教育,都離不開身心素質,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正是中學體育教學的本質功能和主要目標?,F代體育科學研究表明,體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而且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個性社會化。[3]

3.2 強化體育課程改革,敦促中學體育教師角色轉換

體育教學課程應當把學生的生理與心理、個體與群體、自然與社會、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緊密地聯系起來,為體育教學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提供理論依據,并為體育教師提供實踐參考。

3.3 注重學校場地設施建設,重視學生課余體育健鍛煉

中學校園應是學生綻放青春美麗的花園,學校應注重硬件設施建設和管理,為學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環境。

[1]王天榮.中學體育現狀的若干思考[J].體育科研,2005(2).

[2]曹如玉.新課改下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師角色定位思考[J].內江科技,2012(1).

[3]鞠志偉.以素質教育為主導,深化中學體育教育改革[J].體育科學研究,2001(2).

[4]覃林.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角色定位的思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97(3).

[5]毛立力.體育課程改革中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J].體育文化導刊,2004.

[6]陳作松,季瀏.新體育課程的實施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體育大學報,2004,27(3).

[7]李家唏.開封市中學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0(18).

[8]常青,王安然.遼寧省貧困縣(市)初中體育師資隊伍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09(10).

[9]杜春斌,馬永軍,薛振東.陜西省延安市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8(9).

[10]胡賓.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1(8).

[11]張妙玲.美國基礎教育體育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及其啟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3):57-58.

[12]王娟.新體育課程帶來的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J].滁州學院學報,2006(3).

[13]周香英.新課標下體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J].江西教育,2008(6).

G8

A

2095-2813(2012)12(a)-0122-02

猜你喜歡
中學校園角色定位體育教師
中學校園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體育教師在線教學行為的實證分析
中學時代雜志社 山東省實驗中學校園記者站
濱州市濱城區第八中學校園記者站成立
小小綠茵場,放飛學子夢——甘肅省清水縣第三中學校園足球側記
中小學體育教師創新行為的現狀與促進策略*
論足球教練員的角色定位
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
思維方式
外語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