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五型”財政建設體系研究

2012-08-15 00:47熊詩麗
老區建設 2012年22期
關鍵詞:江西省新區財政

熊詩麗

未來五年,是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然而,江西省財政仍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考驗,例如如何解決“財政收入總量較小、財政實力不強、收入質量不高、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問題。因此,江西省財政廳黨組根據全省財政當前發展現狀及今后的發展趨勢,提出以建設“五型”財政為江西省財政發展的總體目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以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勢在“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取得開門紅!

一、“五型財政”實施現狀

江西省各市、縣紛紛響江西省財政廳黨組的號召,緊扣建設“五型財政”,紛紛出臺相關的政策并屢創佳績。

(一)建設發展型財政

以紅谷灘新區為例。紅谷灘新區通過完善協稅護稅工作機制,切實抓好稅源征收。今年1月,新區財政總收入完成22437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119.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191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138.2%,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2033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98.7%,同口徑比上年增長137.29%。稅收收入對財政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實現了量與質的開門紅。與此同時,采取政府主導型投資和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社會投資,推動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將新一輪投資合理引導到以商貿、金融、總部經濟、服務外包等產業上來,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會昌縣則通過加強財銀合作、銀企合作,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工作;繼續完善財源建設獎勵機制,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拉動經濟快速發展。

(二)建設公共型財政

紅谷灘新區按20%的增長比例,初步安排1.1億元用于社會各項事業,促進新區“教育、醫療、文化、平安網絡”全覆蓋。

豐城市財政在連續四年實施公共財政政策的基礎上,在2011年繼續投入資金超15億元,達15.11億元,新增5.52億元,其中:市本級新增3.24億元,占當年新增財力的76%。圍繞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國民教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農業、基層保障、文化科技、公共安全、其他等十個方面實施66項公共財政政策。

會昌縣也把重點向公共服務領域傾斜,強化支農惠民措施,優先安排各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保證各項社會民生工程、重點建設工程和農村實事工程資金落實到位。

(三)建設調控型財政

紅谷灘新區計劃安排6.2億元資金用于優先保障新區“規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紅谷綠?!彼拇笮袆拥馁Y金需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新區形象和品位。與此同時,計劃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抓好商貿物流、金融等五大產業項目需要,以優化創業環境和落實優惠政策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打造高端服務產業集聚中心。進一步加大對建設資金的籌措力度,以保證西客站、國體中心等省市重大重點項目和新區重點項目開發建設需要。

(四)建設精細型財政

紅谷灘新區計劃進一步提高財政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和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力度,提高政府采購的規范性,加大對國有資產、國有企業經營監管力度。

(五)建設效能型財政

紅谷灘新區、豐城市、會昌縣等紛紛倡議“心系群眾、財政為民”的宗旨觀念,建立和完善各項工作規則、辦事流程、管理制度和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加大對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力度,建立學習培訓的激勵機制;切實改進機關工作作風,增強干部的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和廉政意識。

二、建設“五型”財政之我見——加大農村建設力度

除了各市、縣已經陸陸續續出臺的一些相關政策,筆者認為,在“五型”財政的重點建設中,加大農村建設力度、提升江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重中之重。

江西是農業大省,全省農村人口320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77%。然而,江西又同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省分。由于農村人口比重大,新農村建設的任務更為艱巨。新農村建設對貧困地區來說,既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促進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生態的全面發展,是江西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和難點。筆者認為,結合江西省的省情和地方文化,除了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還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提高農村整體收入。

(一)由政府牽頭,大力發展農村生態旅游

農業生態旅游已逐漸成為普通大眾的一種新的旅游消費方式,近年來在國內外不斷興起。農業生態旅游是農業生產與旅游活動的有機結合,它已日益成為農業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江西省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業大省,豐富的農業資源為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然而,為了使新農村建設下江西省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有一些問題需要得到政府的協助和支持。

1.嚴禁破壞自然環境的開發建設。在江西省鄉村旅游開發的實踐中,許多項目在正式實施之前,并沒有對當地資源、環境、市場和可進入性進行細致分析,盲目的發展旅游業,以至于最后不但沒有發展,反而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應該到位,根據規劃統籌安排好旅游開發用地,保證農田基本建設面積,保護好農村土地資源;加強景區自然植被的保護,逐步實現封山禁牧。

2.彌補資金不足的缺口。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景區的維護和新景區的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單靠某農村地區或者某公司自己是很難維系的。由于投入不足,景區維護工作不到位,致使景區的建設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環境衛生、垃圾處理等。建議當地財政部門加大對農村生態旅游項目的資金支持,例如增加貸款額度或項目補貼。

3.鼓勵社區參與,協調利益?,F開發旅游項目,政府大多以此招商引資,最后落得個“誰投資、誰收益”的結局,社區居民因缺乏適當的參與性而被排斥在外。若政府能頒布明文規定,提倡“公司+農戶”、“公司+農民+村委會”等模式,讓農民充分參與到項目中來并與自身利益相結合,不但能提高農民自身的收入,也能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可謂“一石二鳥”。

4.擴大宣傳和促銷力度。調查顯示,經他人推薦和媒體宣傳了解并且到江西省鄉村旅游景點旅游的分別占被調查游客的62.4%和29.5%,由旅行社組織的游客僅占8.1%。這說明,江西省鄉村旅游的宣傳在相當大的程度停留在口碑宣傳上,宣傳力度明顯不夠。

(二)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

單個的小規模農戶經營無法適應市場變化和抵御市場風險,即使政府想方設法用“有形或無形的手”拉動農民這個弱勢群體,但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讓農民的生產收益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有:(1)缺乏一個真正代表農民的經濟組織為農民的生產收益提供保障;(2)農民的生產收益在市場交易環節易遭到侵蝕。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他們談判地位低,生產經營利潤被賣方和買方雙向壟斷;(3)政府對農業經濟的管理和產業組織發生了“紐帶斷裂”。以吉安市為例。政府對農業的管理和調控是以行政手段和方式進行,缺乏中間者進行信息傳遞,最終導致農民對信息接收錯誤,農業管理效率低下。

因此,江西省應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唯有把分散的農戶和資源組合起來,才能實現不同程度的規模經營,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交易費用,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生產收益。

[1]沈潔.以農村合作社的構建推動我國農村的新發展[J]. 江東論壇,2008,(4).

[2]黃鞋忠.農村合作社理論研究述評 [J].商業研究,2009,(3).

[3]張道新,彭春瑞,張曦,鄒進平.江西貧困地區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難[J].江西農業學報,2008,(11).

猜你喜歡
江西省新區財政
模擬成真
雄安新區設立五周年座談會召開
新形勢下基層財政職能創新探索
陜西省財政53億余元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江西省志?審計志》順利通過驗收
考了個大的
開放締造活力新區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增強“五種”意識打造“五型”財政
寧波三門灣新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