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文化軟實力建設”筆談

2012-08-15 00:42主持人夏文斌
關鍵詞:價值體系兵團新疆

(主持人:夏文斌)

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的當代意義

夏文斌

(石河子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教授)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步都必然要依托與本國、本民族實踐文化心理緊密聯系的主流價值文化作為其精神理想基礎。這是確立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競爭格局中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就注重思想理論建設,建國后,根據歷史實踐的新發展,不斷提煉和總結我國的主流價值文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關注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交流交融和沖突的新背景,加強主流價值文化建設,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對于中華文化建設,對于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必須看到的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新發展,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國內經濟社會結構的新調整、新變化,價值文化的沖突已影響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面對這樣一種文化發展態勢,更需要我們不斷強化主流價值文化。但客觀地說,由于我們在文化傳播理念、方式、機制和手段等方面的相對滯后,對文化傳播與主流價值文化的關系的理解還不完全到位,對主流價值文化傳播的作用和規律的理解還不完全清晰,從而使得主流價值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尚沒有得到最充分發揮。

從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的角度,研究如何深刻把握主流價值文化內涵,增強主流價值文化的影響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第一,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增強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證。馬克思主義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夠指導人們成功地改造世界。也就是說,作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在指導實踐中才能體現其根本價值。在當代中國,我們要進一步確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在發揮其針對性、影響力上下工夫。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我們的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才能真正將馬克思主義化為中國人民的精神信仰,化為人們的實踐指南。

第二,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是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抓手。當代中國的價值文化空前活躍,人們的思想價值所呈現的獨立性、差異性、多樣性非常明顯。如何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鑄造中國人共同的理想價值目標,是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思想的統一不可能靠行政命令,而必須通過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大家在文化交流和實踐中,體悟到主流價值文化的感召力,從而在內心身處產生對主流價值文化的高度認同感。

第三,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是抵御西方敵對勢力的文化價值滲透的重要條件。當代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傳播競爭越來越激烈。西方敵對勢力一直將價值文化滲透作為他們顛覆我國政權的一個手段。他們將關注點放在我們的青年學生身上,特別注重用現代傳播方式來搶占思想文化陣地。對此,就迫切需要我們以我為主,充分運用現代傳播平臺,在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我國的主流價值文化的影響力,從而有力抵御敵對勢力的文化滲透。

第四,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主流價值文化的影響力是建立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只有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質提高了,對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有選擇比較能力,他們才能真正對主流價值文化觀產生一種自覺認同。而如何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當然就需要在繼承優良的傳統傳播方式的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傳播創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促進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

第五,主流價值文化傳播創新是不斷準確提煉概括主流文化價值觀的重要基礎。主流價值文化的提出,不是少數理論工作者所能完成的,而是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只有通過傳播創新,人們才能在更開闊的視野中,通過比較和選擇,更深刻地把握主流價值文化與現實實踐的關系,也才能真正找準主流價值文化的定位。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思考

崔新建

(北京市社科聯黨組副書記、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一是建議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提法。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理論、道路、制度三個方面,貫穿三個方面最核心的是它的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要構建當代中國主流的核心價值。它不僅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元素,還包括中華民族或傳統文化當中的核心價值、當今時代的核心價值。而像目前學界提出的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念、核心價值理念等提法與我們當前構建的當代中國主流的核心價值都有一定的距離,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提法比較全面。

二是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來源有三個方面:來源于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來源于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來源于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思想體系。從這三個思想體系中凝練出、分析出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共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組成部分。

三是馬克思主義核心的價值理念是什么。指出馬克思主義最核心的價值應該是人民本位。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最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是人民主體思想,人民本位是馬克思主義最核心的價值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是公平正義。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和諧大同,這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也能體現當今時代共同的價值追求。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因為核心價值建設最終體現在人身上。人身上的體現一個是內化,一個是外化,是在人的思想行為上體現出來的,關鍵是如何把這種核心價值固化下來。這必須遵循制度法規、道德、社會風俗行為、生活習慣,我們創造和使用的各種物質、文化產品內化于心、外踐于行,才能成為機制性、長效性的東西,核心價值建設才真正得到落實。

兵團文化建設問題

王瀚林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一是兵團文化建設的核心。把文化建設等同于活動、硬件建設是不對的。文化是多層次的,有物質、制度、精神或哲學層面。兵團文化建設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鑄造兵團人屯墾戍邊的靈魂,也叫“鑄魂工程”。精神GDP某種意義上甚至比物質GDP更重要。

二是兵團文化建設的出發點。脫離實際、脫離傳統談文化建設都是不行的,兵團文化建設要以兵團屯墾戍邊的使命為根本,要從兵團實際出發,體現兵團特色。

三是兵團文化建設的活力。最根本的活力(或動力)在于激發兵團文化的自覺自信。因為與其“送文化”,不如“種文化”,讓文化的種子種下去,讓它生根、發芽。只有激發內在的自覺自信,兵團文化建設才有不竭的動力。

四是兵團文化建設的目的。兵團文化建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兵團文化建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兵團人全面的發展、全面的進步。

五是兵團文化建設主體問題。兵團文化建設不僅僅是文化人、文化部門的事,兵團文化建設唱“獨角戲”現象比較嚴重,文化要形成大合奏。文化部門、文化人群要拉“第一小提琴”,要起帶頭作用。文化部門,主要是組織協調策劃。

六是兵團文化建設手段問題。進入多媒體時代,在傳統手段“不管用”,現代手段“不會用”情況下,兵團文化科技含量很低,因此需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才能建設好兵團文化。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

蕭思健

(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教授)

作為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大學對社會文化具有重要的輻射功能和引領意義。

一是大學在開展文化建設過程中的職責與功能。大學引領文化,首要在于傳承,其次在于創造,還在于服務、踐行。

二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理論成果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這是我們黨在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性質和意識本質,深刻總結國內外歷史經驗,科學分析中國現實,特別是科學分析意識形態領域總體態勢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首要問題作出的科學定位。把握了這一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并引領大學文化建設,就是要構建健康和諧的大學文化氛圍,以此凝聚廣大學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塑造共同的精神力量。

三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必須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相結合。

在當代中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文化建設,用先進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應該始終成為大學的政治自覺。

對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幾點認識

謝曉娟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問題的決定》,文化是目前國家建設的主題,是新的時代主義和工作重心。但文化發展存在一些誤區:

第一是關于以文化論文化,把文化發展僅僅局限在文化領域的現象。人們一般把文化建設理解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旅游市場的發展以及文化設施的完善,也就是器物文化的層面,并以經濟學的GDP為統計方式。文化發展的確需要硬件建設的前提條件,但硬件不構成文化的全部。文化重要的是核心價值觀的承載和思想的傳播。

第二是只就文化談文化的發展的現象。事實上,文化的發展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的。一方面,文化是政治制度改革的思想先鋒,并為其提供了條件,營造了氛圍;另一方面,文化的共發展與繁榮的基礎是包容,是相對寬容的制度環境。

第三是關于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問題。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一個文字凝煉的過程,更關鍵的是落實在具體的制度和政策層面。核心價值觀應是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只有存在必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核心價值觀才能滲透到人們心中,成為人們的價值規范和行為準則,成為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理念,否則任何價值觀念的提出都是蒼白的,都只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北京市市民調查模型研究

邱 吉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可以從“上下”、“左右”、“內外”、“前后”為簡稱的八個維度進行探討。具體而言,“上下”分別指路線方針政策和群眾的呼聲,“左右”分別指激進和保守,“內外”指國內和國際環境,“前后”則指承載五千年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歷史,和1840年后,中國實際逐漸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具有前瞻性和普適性的未來。目前,首都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豐富、社會發展,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比較安定、有序、舒暢的生活環境,市民的價值取向在總體上是積極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包括:市民的主導政治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群體內仍需加強;市民對部分法律法規部門和執法人員按法律程序辦事的滿意度偏低,公檢法的社會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市民幸福感自我評價相對較低,就業和養老等關乎“安全性需求”的社會保障問題亟待解決;首都市民對外來人口的評價趨于理性,但對政府管理的效能不太滿意。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對策:1.增強主流媒體的吸引力和引導力,充分發揮其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諧文化方面的主渠道作用;2.深化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打造服務型政府;3.解決關系市民生活的實際問題,維護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人群的利益;4.發揮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優勢,強化市民社會公德意志力的培養;5.繼續加大干部群體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6.強化職業理想教育,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意識;7.健全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大對首都市民價值觀建設的量化研究、差異性分析和預測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關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陳文旭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在阿多諾的《啟蒙辯證法》,馬爾庫塞的《愛欲與文明》、《單向度的人》,以及哈貝馬斯的《科學技術即意識形態》等著作中,都貫穿著“文化=意識形態=操縱性工具”的典型模式?!?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把政治、藝術和文化理解為“工業本身的一個特殊部門”,并明確提出,在異化范圍內,“全部人的活動迄今為止都是勞動,也就是工業,就是同自身相異化的活動”。這就第一次把人的“文化”行為同工業活動聯系起來,把精神生產同物質生產聯系起來。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文化經歷了通過語言、文字、印刷到電子、網絡傳播的過程,可以看出,現代工業是文化產業化的物質力量,現代科技手段也逐漸取代傳統載體和手段成為文化的發展新載體和新生產傳播手段。從國家文化安全的安全戰略角度看:1.文化工業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路徑,必須發展;2.文化工業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3.文化工業是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文化生產力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必然選擇。

文化安全視角下的新疆高校網絡輿論輿情管理

桑 華

(石河子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編審)

新疆作為占我國國土面積1/6的祖國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文化安全體系中的重要防線。由于新疆的特殊區情,新疆高校歷來是“三股勢力”滲透、干擾和破壞的重點,是“三股勢力”利用網絡平臺從意識形態領域打開缺口的通道,因此從新疆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角度,分析探尋加強文化安全的對策,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教育,對于維護邊疆文化安全和國家文化安全具有很深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其次,多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對文化認同教育,各種宗教思潮的沖擊對大學生思想道德,以及價值認同危機對大學生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新疆高校網絡輿論輿情管理面臨沖擊和挑戰,應從健全校園網絡輿情管理體系,推動積極的網絡輿情傳播;加強網絡傳播的教育管理,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以及培養網絡輿論領袖團隊,強化主流正面引導作用三方面著手,加強文化安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新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閆衛華

(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國內外意識形態斗爭深刻復雜,境內外“三股勢力”同我爭奪接班人的斗爭異常激烈,培養青少年的社會文化環境復雜特殊,新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面臨嚴峻挑戰。但同時,新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又事關國家核心利益、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大局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因此新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盡管面臨嚴峻挑戰,但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必須開展好。對新疆青少年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同時又體現新疆青少年的特殊性,成為推動新疆青少年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的正確價值導向和強大精神動力,具體表述為五個層面:崇尚科學、堅定信仰;愛國愛疆、勤勞奉獻;增強認同、團結互助;競爭創新、開拓進??;理性守法、誠信文明。此外,還應注意幾個問題:新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應處理好一元和多元的關系問題;新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應由學術化向大眾化轉換問題;以及新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應努力創新途徑和機制問題,使廣大青少年真學、真懂、真信,自覺地將學習轉化為實踐、認知轉化為行動,達到知行統一。

兵團文化的當代意義

梁金貴

(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兵團文化是“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大西北,扎根在天山”光榮歷史的積淀。隨著屯墾戍邊的實踐不斷升華和提升,兵團文化又表現出高尚的精神特質,即開放精神、市場精神、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諧精神。兵團文化是兵團人的精神家園,它引領著屯墾戍邊的事業,是始終體現著建設社會主義的主人翁精神。從歷史使命看,除了屯墾,兵團還肩負著戍邊、維護邊疆穩定的職責。兵團在長達2 000多公里、縱深3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駐守著58個邊境團場,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國防屏障。兵團廣大職工勞武結合,長期駐守,在維護邊疆穩定和祖國的統一中成為一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國防力量。兵團精神,不但是兵團過去克服困難、經受多種考驗的價值取向,也是今后兵團更好地履行歷史使命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評價,是新中國屯墾戍邊的主導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內在一致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新中國屯墾戍邊中的深化和展現。

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比較研究

張振華

(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新疆精神濃縮為“愛國、感恩、勤勞、互助、開放、進取”,兵團精神的主要內涵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我們可總結出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的共性:1.愛國主義是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的核心;2.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一致性;3.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新疆穩定和發展的精神基礎;4.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同時,新疆精神與兵團精神也是各具特色的思想體系,二者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包括側重點、認識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弘揚的范圍都有所不同。

研究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具有深刻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首先,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是一種信心,新疆跨越式發展,需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大力弘揚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其次,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是一種力量,可以“物化”為新疆胡楊。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體現,是新疆人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坐標,是引領新疆發展的精神旗幟。新疆精神和兵團精神涵蓋新疆特有的精神,具有時代特性。弘揚與培育相結合,才能找到真正意義的新疆“魂”。

新疆屯墾與國家安全

張安福

(石河子大學綠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自西漢通西域后,今天的新疆地區就成為中原王朝和游牧勢力進行斗爭的戰略側翼,屯墾戍邊成為保障國家傳統安全的戰略選擇。國家重視屯墾與否是新疆穩定與發展的關鍵,移民屯墾是保障新疆穩定的重要路徑,重視屯墾移民群體的經濟和政治權利是新疆穩定發展的基礎。

從屯田與國家安全的歷史發展經驗來看,對于今天屯墾戍邊主體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充分發揮其穩定社會、維護邊疆安全的作用,從國家到地方要注意以下問題:1.國家要充分重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改變國家與自治區的雙重領導關系;2.大力提高兵團職工待遇,保證屯墾戍邊隊伍的穩定;3.兵團團場進一步合理布局,尤其重視南疆兵團團場布局;4.兵團保證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目標永遠是第一位的,對于純粹的經濟收益不可苛求,在今天的工業化浪潮中,脆弱的新疆兵團綠洲生態下,更要注意經濟效益和政治、社會效益的關系,不能因小失大。

猜你喜歡
價值體系兵團新疆
兵團記憶
兵團記憶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研究
《青花瓷藝術品價值體系建構》摘要
兵團在
新疆多怪
用兵團精神凝聚兵團人的夢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
1995—2010年間俄羅斯規范價值體系的發展變化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