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經濟空間結構重構研究

2012-08-15 00:50樊新生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2年10期
關鍵詞:空間結構中原軸線

□文/樊新生 王 兵

(1.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2.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調查規劃院 河南·鄭州)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發展狀況對區域經濟增長起著重要的影響,經濟空間結構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區域社會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與協調發展。因此,在多變的社會經濟背景下,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系統診斷和調控就成為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首先對河南省經濟空間結構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對河南省區域空間結構重構的戰略進行探討。

一、河南省經濟空間結構演變

(一)核心-邊緣結構凸現。河南省經濟格局的基本態勢為西高東低、北高南低。豫西、豫中、豫北地區經濟基礎較好,工業發展較快;而豫東、豫東南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豫北、豫西、豫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域在地域上連接,形成經濟發達縣域集聚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縣域數量增加,集中分布在豫東南地區。

(二)城市發展地域不平衡。河南省2010年共有城市38個,其中17個省轄市,縣級市21個。從城市規模等級結構來看:全省共有特大城市2個,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8個,小城市21個,全省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城市空間等級結構系統。從地域分布看,城市分布明顯表現出北密南疏的特點。大城市主要集中在豫中、豫北、豫西地區;豫西、豫東南和東部平原廣大地區城市數量少。如豫北地區城市密度為5.65個/萬平方公里,而豫西南地區城市密度為0.75個/萬平方公里。

從城市規模和功能看,河南省大城市規模小,實力較弱,聚集和擴散輻射功能小。從城市首位度分析,發達地區的城市首位度一般在2~4之間,目前鄭州城市首位度不到2,規模相對偏小,不利于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發揮。

二、河南省經濟空間結構重構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空間等級體系

1、培育中原城市群,使其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中原城市群面積為5.8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5.3%,集聚了全省60%的城市,城鎮化水平高出全省9.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的60.9%。目前,雖然中原城市群尚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群,但是憑借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以及已具備的基礎和條件,可以通過10~15年的努力,在這一區域內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9個大中城市、48個小城市和374個建制鎮為基礎的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格局。因此,以加快城市化進程為契機,采取措施,促進河南產業活動向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區特別是其中的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沿線城市集聚,營造產業發展的局部優勢,增強對相關產業的吸引力。在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尤其是在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沿線城市,重點做好產業服務環境、交通與信息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經濟制度環境和政府環境的建設,在中原城市群內部形成若干有競爭力的接受產業轉移的優良區位,使之成為河南接受東部發達區域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據點,創造區位優勢,形成重點突破、等級推進的產業吸納與擴散格局。

2、建設鄭州都市區,培育中原經濟區“龍頭”。鄭州作為河南省中心城市,按照其現在經濟規模,實力還不夠強大,因此要提高鄭州市的經濟集聚規模,提高城市首位度,從多方面增強鄭州市的綜合實力。以現有7座衛星城市和重點鎮為基礎,內外結合,完善衛星城市布局;加強協調,統籌規劃,適時調整區劃,實現中心城市跨區域低成本擴張,對限制生產力發展的現行區劃逐步進行調整,最終使鄭州內部經濟一體化,形成鄭州都市區。

3、提高中原城市群外圍地區城鎮化水平,完善城鎮體系。中原城市群外圍地區面積占全省的65%,而城市數所占比例不到40%。其中大城市占43%,中等城市占75%,小城市占29%。外圍地區的城鎮化率也比較低,只有1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個百分點。因此,一方面要擴大外圍地區大中城市規模,建立實力強大的地區性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圍繞中心城市的發展,積極發展小城市和加快小城鎮建設,逐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以小城鎮為紐帶的城鎮體系。

(二)建立全省完善的點-軸結構系統

1、中原城市群內部發展軸線。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經濟發展的中心,內部各縣市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經濟聯系比較緊密,可以采用網絡式空間開發模式。根據中原城市群內部差異、經濟聯系和全省經濟發展需求,可以規劃以下幾個軸線:

(1)洛陽-鄭州-開封開發軸線。鄭州-洛陽(包括沿線各中小城市滎陽、上街、鞏義和偃師等)工業帶是中原城市群內工業基礎較好的帶狀區域,在中原城市群內部和全省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帶內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基礎設施良好,產業結構各具特色,具有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能力和基礎。目前,這一軸線的東端開封仍是一個經濟凹陷區,經濟發展落后。但是,對全省而言,開封的經濟崛起對豫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2)洛陽-焦作-新鄉發展軸線。該區域主要包括洛陽北部、濟原、焦作和新鄉西北部,位于太行山東麓。區域內部各縣市自然環境相似,資源基礎類同,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相似的產業結構。區域內部以新焦、焦枝鐵路為集聚軸線,形成了以化工、冶金、建材、電力、機械、煤炭、有色金屬為主的重工業地帶。但今后應注意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改造,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3)洛陽-平頂山-漯河沿鐵路軸線。這一軸線主要包括洛陽-寶豐的焦枝線和寶豐-孟廟鎮(漯河郾城)的孟寶線沿線的縣市。地勢地貌上,該軸線主要是秦嶺山脈的東部余脈與黃淮平原交界、過度地帶,屬于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的地區。這一地區礦產資源相當豐富,但是開發不夠,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應該是今后重點建設的發展軸線。

(4)鄭州-許昌-漯河軸線。該軸線是中原城市群內沿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形成的新興產業帶。特別是許昌、漯河兩市,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漸增強,軸線上的新鄭、禹州和長葛等中小城市近年來發展迅猛。這一軸線的優勢產業是食品、煙草等輕工業部門,與鄭-洛重工業帶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外圍地區發展軸線。外圍地區發展軸線培育與中原城市群內發展軸線延伸相結合,形成河南省完整的發展軸線。豫北地區新鄉-鶴壁-安陽沿鐵路線地帶與洛陽-焦作-新鄉軸線共同組成沿太行山工業帶。豫西三門峽、豫東商丘與洛陽-鄭州-開封一級開發軸線組成河南省一級開發軸線,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地段。隴海鐵路、高速公路貫穿整個帶內,是河南省與東部沿海聯系,接受沿海產業轉移的主要物質通道。豫東的周口、豫南駐馬店、信陽,以及南陽市中心城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在河南省相對落后,在主要交通沿線培育發展軸的同時,宜采取據點式開發,增強中心城市的規模。

軸線的培育必須以產業發展為支撐。豫西三門峽市,豫北的安陽、濮陽、鶴壁三城市是河南省工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可以以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業為主,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進一步搞好農副產品的深度加工。豫東地區的商丘,豫東南周口、駐馬店是河南省糧、油、煙葉集中產區,畜禽產品商品率較高,應在鞏固發展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食品加工等輕工業。信陽市資源豐富,但是開發不夠,應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資源深度開發,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和礦產加工業。南陽市形成獨立的經濟單元,區內農業生產條件和礦產資源都比較豐富,應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加快資源的勘探開發,逐步形成以石油、機械、建材、輕紡、食品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1]李小建主編.經濟地理學 (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張竟竟.河南省城鎮體系規模結構時空特征分析 [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5.

猜你喜歡
空間結構中原軸線
沁園春·贊中原
曲軸線工件劃傷問題改進研究
格絨追美小說敘事的空間結構
追夢新時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畫餅充饑
基于回歸分析的水電機組軸線曲折預判斷分析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間結構有限公司
基于社會空間結構流變的統戰工作組織策略研究
行書章法淺析(十五)書寫應把握行軸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