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名老中醫對脾胃學說的運用與發揮

2012-08-15 00:50余錦秀林俊和陳佩玲
世界中醫藥 2012年3期
關鍵詞:學術思想老中醫運化

余錦秀 林俊和 陳佩玲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廣東省廣州市三元里機場路12號,510405)

脾胃學說是關于脾胃生理、病理及其證治規律的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1]。嶺南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氣候炎熱潮濕,這獨特的氣候特征決定了嶺南人特有的體質特點,即脾氣虛弱兼有痰濕[2],這些對形成具有獨特醫家風格和醫療特色的嶺南醫學文化產生重要影響。嶺南名老中醫是嶺南醫學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是當代嶺南中醫的杰出代表,其經驗豐富,對脾胃理論多有實踐和發揮,為弘揚其學術精神,彰顯嶺南醫學特色,傳承嶺南中醫優秀文化,茲就其對脾胃學說之運用與發揮總結如下。

1 運化腐熟,升降之樞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升清,胃主受納腐熟與降濁?!端貑枴そ浢}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憋嬍乘热胛?,經胃的受納腐熟及脾的運化作用,化生為精氣津液,繼而輸布及營養全身。若胃之受納腐熟功能失常,則易致胃痛、痞滿、大便秘結等病變;若脾之運化功能失常,則可導致腹脹、便溏、食欲不振以及倦怠消瘦等精氣血生化不足的病變和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李東垣認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若脾胃健旺,正氣充足,則不易受到邪氣的侵襲。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其脾常不足,名醫陳一鳴對治療小兒泄瀉經驗豐富,認為小兒常因邪傷脾以致失運而下迫發生泄瀉[3],故治療需顧及脾的運化功能。陳金聲老中醫認為胃病多由勞倦過度、飲食無時,導致脾胃運化無權,引起氣血不足、形體羸弱,故治以自制養血建中丸,以六君子為君健脾益氣,助其運化[4]。運化腐熟是脾胃的基本功能,若脾胃虛,五臟六腑皆虛,而生百病,常需通過調補后天以促使正氣恢復。

《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鄙党鋈胧侨梭w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基本作用。脾胃同居中焦,為升降樞紐,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升降功能正常,則可暢達五臟六腑,通行經絡。吳勤文老中醫認為,脾胃居中焦以灌四傍,脾健則升,胃和則降,升降反作,病由之生[5]?!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氛f:“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瞋脹?!边@是對脾胃升降失常臨床表現的概括。李仲守教授認為脾暢胃和,氣機才能舒展柔順,機體清濁的代謝過程,全賴脾胃的升降主司;一旦中焦樞機不利,則氣機痞塞,清濁不分,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產生諸多病理變化[6]。在臨證實踐中,沈炎南教授根據脾升胃降,在調補脾胃方中,必參以運脾理滯之品,以條暢氣機[7]。

2 調理脾胃,匠心獨運

葉天士認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喜剛燥,胃喜柔潤”“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胃相表里,互相影響,其運化腐熟正常,升降相宜,燥濕相濟,陰陽相合,則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如飲食不當,或勞倦過度,或內傷七情,或他臟影響等,損傷脾胃,以致百病叢生。善理脾胃者,要根據不同病機和癥候進行辨證論治,嶺南名老中醫經驗豐富,其調理之法,匠心獨運。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睗裥灾貪狃?,易損傷脾陽,故《溫熱論》曰:“濕勝則陽微?!逼⑽敢粋?,水津不布,亦生內濕。何炎燊教授認為,治脾虛之病,不能專事補益,必須細察其有無兼濕,然后權衡虛實,孰為主次而兼治之[8]?!督饏T要略》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备沃魇栊?,為罷極之本,將軍之官。肝屬木,脾屬土,木旺乘土,土虛木賊。肝失疏泄可導致脾失健運;脾失健運,氣滯濕阻,亦可影響肝氣疏泄,兩者相互影響。故治脾胃病可從肝辨證論治。何老認為胃病現脈弦者,每有脅痛、腸鳴、嘔惡、氣撐至咽、心煩易怒等癥,均是肝木橫逆克土之象,此時治胃勿忘疏肝[9]。梁乃津老中醫治療慢性胃炎常從肝脾胃辨證論治,認為調肝理氣乃通用之法[10]。虛者補之,實則泄之。若脾胃虛衰,當補益脾胃,使之健運。屬氣虛者,補之太過,反而導致氣機壅滯,陰陽失衡;屬陰虛者,補陰太過,反而傷及陽氣。故臨證調補脾胃,切忌“呆補”“純補”,法當補中兼“運”,寓補于“運”之中[11]。證同則治同,證異則治異。臨床上脾胃學說運用廣泛,并不局限于脾胃疾病。梁劍波教授認為臨床各科但有脾胃見癥,即從調理脾胃入手,處以“異病同治”,采用隔一隔二之治法,如以肝病為例,根據心為脾之母,補心即以補脾,補脾即以護肝,可謂獨運匠心[12]。

3 臨證妙用,見解獨特

脾胃學說始于《內經》,經金元名家李東垣的發展,至清代葉天士的補充,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理論。嶺南名老中醫是臨床水平較高的群體,在其數十年的臨證經驗中,對脾胃學說有著深刻的運用和發揮,其見解各具特色。

鄧老研究脾胃學說數十年,對脾胃學說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李東垣詳于論脾陽而略于論胃陰,葉天士則倡導“養胃陰”說,鄧老認為脾胃學說亦應包括攻下的一面,所謂“陳荃去而腸胃潔,癥瘦盡而營衛昌”。在臨床上,他也將脾胃學說廣泛靈活運用于其他系統疾病中,首提出了冠心病本虛標實,當健脾胃的理論,開創了“心衰從脾論治”的學術先河。同時其提出的“治脾胃可以安四臟,調四臟可以治一臟”的著名論斷,用以指導臨床實踐取得良好獲益[13]。如在治療華支睪肝吸蟲病上,他把健脾益氣放在首位,認為扶正健脾藥物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御邪能力,造成一個不適應于肝吸蟲寄生的環境,以有利于驅蟲藥物發揮作用;對于肝脾腫大,他也認為乃氣虛推動無力所致,只要恢復脾氣的健運,肝便會縮?。?4]?!端貑枴び駲C真臟論》曰:“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逼⑽腹δ苁С?,常影響他臟,易致百病叢生,而不僅僅局限于脾胃疾病。對婦科疾病的診治上,歷來醫家多重視肝腎論治,鄭定良老中醫則認為婦科諸疾,脾胃功能更顯重要,其主張辨治婦科,首重調理脾胃[15],可謂見解獨特。

4 養生防病,脾胃為重

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指出:“人之一身,以脾胃為主,脾胃氣實,則肺得其所養,肺氣既盛,水自生焉。水升則火降,水火既濟,而全天地交泰之令矣。脾胃既虛,四臟俱無生氣?!彼J為:“胃氣弱則百病生,脾陰足則萬邪息,調理脾胃為醫中王道?!薄毒霸廊珪芬嘀赋?“胃強則強,胃弱則衰,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编嚴险J為脾胃的健旺,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強健,身體沒有弱點給疾病以可乘之機,則不易成病;既成病之后,調理其脾胃則病易愈[16]。嶺南氣候多濕多熱,其人多喜冰凍食物,脾陽易敗,其體質多脾胃氣虛兼有痰濕。因而鄧老建議少進食寒涼、黏膩之食物,而宜選擇健脾祛濕的食物來健運脾陽[17],以發揮其溫煦并布散水谷精微的作用?!讹嬍潮驿洝吩啤捌饺嘶颊?,總宜胃氣充暢”,因而在飲食方式上,鄧老和陳全新教授都提倡三餐應定時定量,均衡營養,有節有度,保養胃氣,以免“飲食自倍,形乃大傷”[18]。古常云:“是藥三分毒?!敝尾∮盟?,病愈在養,而脾胃為后天之本,李仲守教授認為只要重視脾胃,就能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19]。

綜上所述,可見嶺南名老中醫在傳承脾胃學說的基礎上,又對脾胃之生理病理及證治規律有了進一步的發揮,并在治病防病之時善于應用調理脾胃之法。嶺南名老中醫之學術思想博大精深,臨證經驗豐富,還需我們后來者進一步去挖掘、繼承和發揚。

[1]林慧光,苪立新.陳修園對脾胃學說的實踐與發揮.中國醫藥學報,2002,12(8):458-460.

[2]王云飛,吳煥林.鄧鐵濤教授與嶺南醫學.新中醫,2007,39(6):92-93.

[3]陳仁岳.陳一鳴治療小兒泄瀉經驗介紹.新中醫,1995,增刊:6-7.

[4]魏碧芳.陳金聲老中醫學術思想簡介.新中醫,1990,(7):9-10.

[5]林天東,余昭秀,吳多泰.吳勤文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簡介.新中醫,1988,(4):8-10.

[6]孔炳耀.李仲守教授學術經驗簡介.中醫教育,1994,13(4):34-39.

[7]杜同仿.名老中醫沈炎南“補土”經驗.新中醫,1986,(7):9-12.

[8]尹成旺,董明國.何炎燊對脾胃學說的貢獻.河北中醫,2006,28(1):8-9.

[9]劉石堅.名老中醫何炎檠治療慢性胃炎的經驗.新中醫,1997,29(1):10-11.

[10]黃穗平,徐蕾.梁乃津教授學術思想探討.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5(6):553-556.

[11]杜同仿.名老中醫沈炎南“補土”經驗.新中醫,1986,(7):9-12.

[12]孫曉生.梁劍波學術經驗的中醫特色.新中醫,1986,(10):11-13.

[13]洪文旭.鄧鐵濤教授辨治胃腸病經驗摭拾.中醫藥學刊,2003,21(10):1617-1618.

[14]梁德任.鄧鐵濤教授的學術思想.廣西中醫藥,1983,6(5):7-10.

[15]鄭克紹.名老中醫鄭定良學術思想簡介.新中醫,1989,(6):8-10.

[16]靳士英.鄧鐵濤教授學術成就管窺.現代醫學,2004,4(9):1-6.

[17]劉煥蘭,曲衛玲.鄧鐵濤教授養生學術思想探討.新中醫,2010,42(5):5-6.

[18]馬碧茹,張潔怡.全國名老中醫陳全新教授養生經驗[A].廣東省針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429-432.

[19]孔炳耀.李仲守教授學術經驗簡介.中醫教育,1994,13(4):34-39.

(2012-01-16收稿)

猜你喜歡
學術思想老中醫運化
《張道一學術思想研究》簡介
老中醫教你睡眠養生
老中醫坐診
從《黃帝內經》認識脾的作用
濕氣重可以游泳嗎
老中醫
陳陽春研究員學術思想略論
周來興老中醫治療疑難雜癥的思路與經驗
方慎盦及其學術思想考略
脾主運化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