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識荷蘭高效生態經濟的發展

2012-08-15 00:42劉長軍
山東水利 2012年12期
關鍵詞:荷蘭發展

劉長軍

(山東省水利廳,山東 濟南 250013)

為更好地推動山東省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和藍黃兩區等重大戰略的實施,2012年6月8日~29日,筆者有幸參加了省委組織部組織的赴荷蘭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培訓班。通過培訓學習、考察參觀,對荷蘭的高效生態經濟建設有了初步的了解?,F整理編發,供大家參考。

1 荷蘭基本情況

荷蘭位于歐洲西北部,東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 075 km。國土總面積為41 526 km2。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有1/4的土地海拔不到1 m,1/4的土地低于海面。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就是因其國土有1/2以上低于或幾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

荷蘭人民歷來有很強的自強不息精神和與世抗爭的傳統。為了生存和發展,荷蘭人竭力保護有限的國土,避免在海水漲潮時遭“滅頂之災”。于是他們早在13世紀開始與大海搏斗,筑壩擋水,圍海造田,然后再用風動水車抽干圍堰內的水。幾百年來荷蘭修筑的攔海堤壩長達1 800 km,增加土地面積60多萬公頃。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鐫刻在荷蘭國徽上的“堅持不懈”字樣,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荷蘭人民的民族性格。

荷蘭全國共有12個省,下設489個市鎮??側丝? 650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過400人/km2。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月平均氣溫:1月2~3℃;7月18~19℃。年降水量800 mm左右,但時空分布比較均勻。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

2 生態經濟的發展

荷蘭經濟發達,氣候宜人,是世界上居住、生活最舒適的國家之一??v觀荷蘭生態經濟的發展,既有不可比擬的客觀條件,又有令人深思的主觀因素。

2.1 荷蘭是一個典型的生態王國

從荷蘭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來看,無不處處體現著明顯的綠色元素和生態概念。不論是工業園區建設、城市發展、還是農業結構的布局、旅游項目的開發都十分重視綠色和環保。在現有土地資源配置和利用中,都充分考慮集約和高效,十分注重可持續發展。

在城市建設、園區建設和小城鎮建設方面,盡量控制發展規模 (如阿姆斯特丹市人口控制在100萬以內,鹿特丹市控制在60萬人以內,海牙市控制在60萬人以內),相對分散布置,城區鎮之間快道連接,形成方便快捷的生活工作圈,沿路、環城、繞村鎮都科學規劃水面和林草,呈現出林中有城、城在景中的和諧畫面。

工業項目的引進上馬,條件嚴格,要求苛刻,講究低能耗高產值,特別是注重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引進,大大提高了國家競爭力,也因此成為了歐洲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國家。

農業方面,主要發展畜牧養殖業、花卉、僅少部分種植業(連同林地及自然保護區用地,占到總土地面積的70%),再加上荷蘭特殊氣候(年內溫差較小,沿海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6℃,冬季平均氣溫為3℃。內陸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7℃,冬季為2℃。降雨比較均勻,1~6月份月平均雨量為40~60 mm,7~12月月平均雨量為60~80 mm。全國水面覆蓋面積占到18%的比例),所以整個田野綠意濃濃,幾乎一年四季長青。

旅游業方面,主要發展觀光游、特色游、園藝游等,大大刺激和帶動了三產業的持續發展。

2.2 高效農業十分發達

荷蘭有58%的國土用于農業,但從事農業勞動者僅占總勞動力的4.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荷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走出了一條集約化、規?;?、產業化、特色化的農業發展道路。目前,荷蘭農產品出口位居世界前列,僅次于美國、法國,為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尤其在畜牧業、花卉市場和農產品加工等方面,技術先進,優勢明顯。

在種植業方面,主要以馬鈴薯、小麥、玉米和甜菜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育種產品(種子等)出口國之一,其良種輸出占國際良種市場的60%以上。

在園藝方面,更是荷蘭農業的支柱產業,除充分供應國內市場外,主要出口國際市場。鮮花出口占到全球市場的60%,蔬菜出口居世界首位。

在畜牧業方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豬肉出口國。在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方面,在世界市場上占有很大份額。荷蘭肉類加工技術先進,農產品和蔬菜有60%以上經過食品和飲料制造業加工成高質量的高附加值的最終產品。

荷蘭農業之所以如此發達,原因如下:

一是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創新。全國有很多所象瓦赫寧根農業大學這樣的專門培養農業科學研究人才的大專院校,并且十分注意國家間的學術交流,也吸引了很多國家的農研機構在荷落戶。

二是注重發展設施農業。利用溫室大棚設施營造小氣候,再輔以控溫、施肥、消毒、節水灌溉等高端技術,大面積種植各種蔬菜、鮮花等高價值作物,滿足不同國家不同季節的需要,僅花卉出口就占國際花卉市場的40%~50%。據統計,全國溫室建筑面積共有1.1億m2,占全世界的1/4,其規模和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因而享有“歐洲花園”的美稱。

三是注重農產品質量。全面推行無公害、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大大保證了農產品和副產品的質量,因此也受到世界范圍內的信賴和追捧。

荷蘭是歐盟最大食品出口國,是世界最大的牛奶和乳制品生產國,年均牛奶產量約為100億kg。為此很多人將整個荷蘭稱為食品谷 (實際主要集中在瓦赫寧根市)就是這個原因。

2.3 環境保護意識很強

荷蘭的環境好、氣候宜人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從國家政策的制定、措施的落實、到每個人的自覺保護意識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治理和保護多是全方位、綜合性的。

國家層面往往把環境保護和綠化美化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第一要政來實施。如僅有45萬km2、8.2萬人的阿姆斯特爾芬市,每年投入綠化資金超過1 000萬歐元,比其他城市多80%。該市擁有近20個綠地公園、水上花園,其中有2個上升為國家遺產序列,植被覆蓋率近60%。

能源方面,大力發展風力、太陽能發電,廣泛使用清潔燃料,并出臺政策加以引導。廢料處理方面,推行分類處理,物盡其用。

在污水處理方面,地下管網非常完善,城市污水集中能夠收集和處理,經過深度處理后回灌地下水,保持地下水位,防治海水倒灌。同時通過稅收政策,鼓勵企業建設技術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最大程度進行循環利用。

在節能減排方面。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荷蘭政府改進了對空氣管理的政策框架,設定減少廢氣排放和保證大氣質量的具體指標,并制定一系列規定控制氧化硫、氧化氮和危險污染物質的排放。20世紀90年代初,環境和運輸同被列入荷蘭的保持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內。在日常生活方面,雖然荷蘭交通十分發達,經濟富裕,但人們潛意識地習慣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車 (全國自行車有1 800多萬輛,大大超過人口總量),即便是家庭車輛,近90%的是兩廂小排量的輕微型汽車。節能減排成了荷蘭每個公民的一種自覺行為。

2.4 循環經濟是一大特色

根據劃定的功能區和環境承載力,合理規劃空間布局,科學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積極開發綠色技術、綠色產品。

一是因地制宜建設工業園區,構筑生態環保產業鏈,不斷提高循環經濟產業的集約化水平。如在赫林市郊區有一規模龐大的化工園區,占地852 hm2。園內有來自美國、日本、埃及、沙特等國家的30家化工企業、45家研發企業、70多家服務型企業。企業之間優勢互補,副產品重復利用,盡量拉長產業鏈,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能很好地解決廢料對環境的污染,能夠實現1+1>2的效應。據測算,在園區每投資100萬歐元,可帶來8個研發就業崗位、24個生產崗位、24個運輸崗位、32個其他崗位。

二是進行垃圾資源轉化。荷蘭固體廢物循環使用率平均達到75%,其中玻璃為80%,建筑廢物為90%以上,包裝物為64%,汽車配件為85%以上,家庭生活垃圾為45%。對無法循環使用的垃圾則實行焚燒和直接填埋處理。阿姆斯特丹固體廢物處理廠就是一個垃圾焚燒廠,該廠年處理垃圾80萬t,每年除了處理阿市30萬t的生活垃圾外,還處理鄰近城市24萬t生活垃圾,工業企業26萬t的固體廢物。按照國家的收費政策,該廠還向周圍地區有償供熱、供電,每年基本上能實現收支平衡,并有盈余。

2.5 經濟發展有獨特模式

荷蘭的經濟發達 (人均國民收入已超過了5萬歐元),除了進入工業時期的歷史較長、具有自己的競爭產業外,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經過多年探索而積累形成的一種有效模式,即政府、研發、企業三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良好合作關系,這種關系被稱為“金三角關系”,而且使用相當普遍,成效極為顯著。三者既相互依賴,又相對獨立。

政府在指導、政策、資金、許可和監督方面發揮作用。如國家在食品行業提出9大重點,凡是符合產業政策并具競爭優勢的研發機構和企業都會得到資金上的支持。如建在埃因霍溫市的庫爾斯特研發中心每年從政府得到2 000~3 000萬歐元的資金扶持。

研發則在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方面發揮作用。一般研發成果經過中間試驗后3~5年即可投入批量生產,而且間接激活效益也相當顯著(政府投入1歐元研發資金可以帶來7歐元的產出效益),因此也就形成了研發機構集群式發展的所謂“智力港”(主要指埃因霍溫市)。

而企業更是有自己的發展自主權。根據政府指導和市場需求來生產自己的專利產品。為了攻克關鍵性的核心技術,企業往往還會為研發機構提供智力支持,不但提供巨額研發資金,有時還會派員參與共同開發。

這樣三者形成有機的統一體,良性互動,共同受益,穩固發展。這種模式在老煤礦的搬遷、舊城區的改造、健康園區的建設等非生產性方面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3 幾點體會和建議

山東是一個人多地少水缺的特殊省份,可以說水利事業發展的成敗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未來科學發展水平,也決定著生態省建設的成敗。因此,必須樹立以水為先導的發展理念和以水為核心的生態理念,通過水的引導和水的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一是科學規劃布局。政府應根據資源稟賦條件,充分考慮環境承載力,切實搞好經濟布局,使產業發展與當地水資源的條件相匹配,保證資源、環境、產業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已超出環境承載力的地區實行項目限批或禁批。

二是堅持正確的導向,建立公眾參與的綠色發展評價制度。把區域科學發展水平同政績評價、干部晉升相掛鉤。堅決克服短期利益思想,避免高能耗、重污染的項目立項上馬。

三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保證基本用水權的前提下,體現公平公正原則,依法鼓勵或限制不同地區的用水水平,并借鑒先進國家的做法,實現水權自由轉讓,發揮市場在資源中的配置作用,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四是堅持頂層設計。要把生態的理念融入水利規劃設計當中,以理念指導規劃,以規劃引導建設,努力建設具有復合功能的水利工程體系,以生態水利體系帶動生態建設和環境改善。

五是大力推行節約用水。這是國際上一種普遍做法。對山東省而言,更應樹立長遠發展的觀念,把節水當作一項嚴要求、硬措施,毫不手軟地堅持推行下去,并制定相應保障政策,推行分質供水、分質計價,鼓勵和引導節水行為,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六是加快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和鄉村文明程度,為農民的生產、生活和生存創造富足、舒適和優美的環境和條件,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共享服務和待遇的均等化。

猜你喜歡
荷蘭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凡·高
在荷蘭騎自行車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尚赫 奔跑在荷蘭
騎行荷蘭羊角村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荷蘭醫保獨樹一幟
荷蘭新《水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