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靖大地震與晚明陜西文學沉寂之關系考論

2012-09-06 07:10高璐
理論導刊 2012年9期
關鍵詞:陜西文學

高璐

(西北大學 文學院,西安 710069)

嘉靖大地震與晚明陜西文學沉寂之關系考論

高璐

(西北大學 文學院,西安 710069)

嘉靖大地震之后的明代陜西文學無復之前的喧囂鼎盛局面,延及晚明,陜西文學家更是徹底退出了明代文壇主力軍地位。從現有材料看,此次大地震似乎是晚明陜西文學走向沉寂的重要推力之一。眾多陜西籍文學家在此次地震中一時俱隕,使明中葉文壇失去了一批創作力量,不利于陜西地方文學傳統的延續。震后陜西災區經濟凋敝、學宮損毀、典籍散失、名儒離世,致使文教事業呈現出久難復蘇的態勢,又阻礙了地方文學后繼的補充。

嘉靖大地震;自然災害;晚明陜西文學;沉寂;原因

明嘉靖三十四年發生在關中平原東部地區的大地震,是有歷史文獻記載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史稱“嘉靖大地震”。又因其震中位于陜西華州(今陜西華縣),亦稱“華州(華縣)大地震”。目前學界對于此次地震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地質學、地震學等相關領域,尚未涉及文學領域。有關地震與文學的研究,目前亦集中在當代文學領域,如李存先生的《地震文學初論》、馮憲光先生的《與地震災害相遇的文學與文學理論》以及范藻先生的多篇專論等。涉及古代文學研究范疇者,僅有侯英先生的《由汶川抗震詩歌大潮看中國古代地震詩歌》一篇,亦屬泛論。事實上,嘉靖大地震的發生不僅使明中葉社會經濟蒙受重大損失,而且對當時的文學,尤其是對關中文學產生了較大影響。此次地震中眾多文士的罹難,首先使明中葉文壇失去了一批創作力量;而災區經濟殘破,學宮、典籍損毀嚴重,又使地方文化教育事業受到重重阻礙,對文學后繼的培養極為不利,這種情況尤以陜西一省為甚。明代弘治、正德、嘉靖三朝,陜西文壇人才濟濟,先有“前七子”中李夢陽、①王九思、康海等人執明代文壇牛耳,后有張治道、劉儲秀、胡侍等“西翰林”名震都下。與此盛況相較,嘉靖大地震之后的陜西文壇冷清寂寥近百年,僅有王庭撰、文翔鳳等零星作家聊可圈點。萬斯同《明史》卷三百八十八《文苑傳》中亦提及陜西文壇以嘉靖后期為界,前后迥異的奇特情況:

“關中自李夢陽、康海、王九思后,作者迭興,若呂柟、馬理、韓邦奇、邦靖、馬汝驥、胡纘宗、趙時春、王維楨、楊爵輩,彬彬質有其文。而(張)治道輩鼓吹之,一時號為極盛。自時厥后,此風遂衰?!保?]

明代陜西文學的繁盛景象在嘉靖后期戛然而止,并終明一世難復此前輝煌。陜西文學后繼不顯,致使晚明文壇中陜籍文士身影寥寥,與之前喧囂鼎盛之局面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從現有文獻資料出發,認為這種情況的產生或許與嘉靖三十四年的陜西大地震有一定的關系,本文擬對此問題進行探究。

一、嘉靖大地震述要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時(1556年1月23日24時左右),陜西關中地區東部發生巨大地震。震中位置在今陜西省華縣(北緯34.5度,東經109.7度),極震區之震級達到八級以上。有感范圍涉及十五省二百二十七個縣,其中至少有一百零一個縣遭到地震破壞,分布于陜西、甘肅、寧夏、山西、河南五省,約二十八萬平方公里。地震震中區位于當時的陜西省西安府以東,包括渭南、華州(今陜西省華縣)、華陰、潼關、朝邑(今陜西省大荔縣朝邑鎮)至山西永濟等地,約二千七百平方公里。陜西、山西、河南三省九十七個州遭受破壞。其震區圖如圖所示:

發震時間: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參考震中:華縣(34.5°N,109.7°E)震中烈度:Ⅺ震級:8②。

據上圖可知,嘉靖大地震的極震區主要位于我國渭河平原與汾河谷地,這一區域長久以來人口眾多,居住密集。此處地貌多為土層疏松的沖積平原,稍有地質變動即易構成極大破壞,故而此次地震所致損失及其慘重。據《嘉靖實錄》卷四三〇載: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是日山西、陜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雞犬鳴吠。陜西渭南、華州、朝邑、三源等處,山西蒲州等處尤甚?;虻亓讶?,中有魚物,或城郭房屋陷入池中,或平地突城山阜,或一日連震數次,或城郭房屋陷,河渭泛張,華并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三萬有奇。時致仕南京兵部尚書韓邦奇、南京光祿寺卿馬理、南京國子監祭酒王維楨同日死焉。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復不可數計?!保?]598

從以上文獻資料可知,此次地震中僅“奏報有名”的死者已達八十三萬人有余,其它無名乃至失蹤者尚無法統計,而震后凍餒以及瘟疫致死之人數亦夥。則此次地震損失人口數量之多、破壞之甚可見一斑。我們知道,任何自然災害的破壞從來都不是單一化的,如果說它對社會經濟的破壞屬于直接、突然的破壞的話,那么它對文化的破壞卻是更為持久而深遠的另一種侵蝕。

二、嘉靖大地震對地方文學士人造成了直接摧折,致使眾多陜西文學名家一時俱隕

此次地震中,陜西文士多有傷亡,關中東部地區尤甚,以其距震中華州(今陜西華縣)也近,其罹禍也深。沈德符《野獲編》稱:“關西地震,河渭充溢,韓苑洛、王槐野諸名公,俱罹其禍,人知之矣?!保?]88可見山河巨變,一代名公學人零落凋喪,對當時朝野產生了不小的震動。據趙時春《趙浚谷文集》卷八《記異》載:

“(嘉靖)乙卯冬十有一月朔,日有食之。越閏月,十有二月壬寅,夜漏下亥刻,地大震,聲如雷,至癸卯丑初乃止。城壁屋垣陶復多傾,自平涼至渭南民多死,小縣千人,大州縣至數千。自渭南東至陜,北至甘泉及蒲、解,舉城皆沒,口皆數萬。光祿卿三原馬公理,吏部尚書朝邑韓公邦奇、兵部尚書蒲楊公博之父僉事瞻、河南按察僉事華陰楊君九澤、山西布政參議分守河東道白君壁皆卒。山陰王薨,南京國子祭酒華州王君維楨死,官吏死傷甚眾?!保?]389

又黃家鼎《咸寧縣志》卷八所存秦可大《地震記》載:

“嘉靖乙卯季冬,十有二日夜半,關中地震,蓋近古以來書傳所記未有之變也?!N紳之被害者:三原則有光祿卿馬理,渭南則有郎中薛祖學、員外賀承光,主事王尚禮、進士白大用,華陰則有御史楊九澤,華州則有祭酒王維楨,朝邑則有尚書韓邦奇,蒲州則有分守參議白璧,而渭南謝令全家靡遺。其它如士大夫,居民合族而壓死者甚眾,蓋又不可名姓紀矣?!指黄脚e人李羔與今冀北道參議耀州左熙,內兄妹丈也,同會試抵舊閿鄉店宿,聯榻而臥,李覺地動,走出呼左,時左被酒,寤聞未起,既,李被崩崖死,而左賴床桶撐支,止傷一指耳?!保?]

據以上文獻資料可知,明代關中士人傷亡于此次地震者,至少有王維楨、韓邦奇、馬理、薛祖學、賀承光、王尚禮、白大用、楊九澤、白璧、謝令、楊瞻、李羔、左熙諸人。其中除左熙為輕傷外,其它全部罹難。而此次震后因凍餒及次年瘟疫致死者,尚無法統計在內。在這些罹難士人中,以馬理、韓邦奇、王維楨三人最為顯揚。他們文名既著、文集甚夥、門人弟子眾多,均為一時名家。其中馬理學行純篤,對諸經多有所闡發,尤為關中學者所宗。楊一清督學政時曾贊曰:“馬生呂生之經學,皆天下士也?!保?]411據沈青崖修《陜西通志》卷七十五《經籍二》之“《田文集》十一卷”條載:“副墨不云乎:‘馬理文章景明詩,當代斯文可讓之?!锵壬拿罩?,厥惟舊哉?!保?]將馬理與何景明并舉,足見其文名之盛。馬理文章亦遠播異邦,在其登鄉薦、入國學時,即與呂、崔銑等人“日切于學,名震都下。高麗使者慕之,錄其文以去?!保?]411薛應撰《溪田馬公墓志銘》載:“往,安南貢使謂部郎黃清曰:‘故聞馬先生名,愿一見,今不在仕列,何也?’黃曰:‘先生高志不欲官?!谷思螄@以去。朝鮮國王奏,乞頒賜主事馬某文,使本國傳誦為式。其名重外夷若此?!保?]

嘉靖大地震猝然而至,此輩名士一時俱逝,遂使明代中期文壇失去了一批著名陜西文學家。需要指出的一個奇怪現象是,其它明代陜西文學家也紛紛在嘉靖大地震前后相繼辭世:管楫卒于嘉靖大地震前數月,③張治道卒于嘉靖大地震后數月,④許宗魯卒于嘉靖大地震后三年。⑤由于文獻不足,尚無法證實這幾位文學家的死因與此次地震的直接關聯。然而隨著眾多文學名家的一時俱隕,弘治、正德、嘉靖以來陜西文壇的喧囂鼎盛景象戛然而止。如果以嘉靖大地震作為一個天然分水嶺,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嘉靖大地震之后的晚明陜西文學難以挽回地走向了沉寂,陜人亦未能重振此前繁榮局面。究其原因,此次地震對地方文學士人造成了直接摧折、致使眾多陜西文學名家一時俱隕是一個方面,同時也在于震后陜西文學創作一直處于后繼寥寥、湮沒無聞的沉寂狀態。后一種局面的形成,可以從嘉靖大地震對陜西文化教育事業的破壞上窺見一斑。

三、嘉靖大地震后,陜西文化教育事業呈現出久難復蘇的態勢,影響了地方文學后繼的補充

嘉靖大地震后,陜西、山西、河南諸省地方文化教育事業受挫嚴重而恢復緩慢,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斷層,于人才培養極為不利。災區學宮損毀、典籍散失、名儒生員罹難等因素均關涉到之后地方創作后繼力量與文學發展方向,其中陜西一省尤為嚴重。

1.此次震后數年乃至數十年內,陜西地方人才培養無場所可依。明清時期的地方學宮、書院等教育場所擔負著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責,是國家基本教育機構。據現有各類方志、碑刻等數據記載,此次地震致使各地學宮書院均有損毀,而山西、陜西等省極震區內的文廟、儒學等建筑甚至廢為丘墟。據賀愈《重修咸陽縣儒學記》載:“嘉靖乙卯歲,關中地大震,先師殿及兩廡明倫堂、尊經閣俱為所撼損,而齋舍傾圮尤甚?!保?]450則其被禍之甚,可見一斑。

嘉靖大地震中各省受災情況不一,其中陜西、山西、河南三省災情較重,南、北直隸、湖廣、山東等省份震感明顯,尚無建筑損毀記載?,F對陜西、山西、河南三省建筑物損毀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如下表所示:⑥

?

據上表可知,此次地震中有記載損毀的文廟、府學、縣學、社學、書院、名儒祠堂等教育類建筑達到82座之多,占到有記載損毀建筑物的26.54%,其中陜西、山西兩省損毀情況較為嚴重。以上僅就有記載的損毀數量納入統計范圍,尚屬于不完全統計,我們可以推想,實際的損毀情況更為嚴重。

此外,嘉靖大地震后的教育類建筑物重修工程亦較為遲滯。據史料記載,地方上首先修建的是房舍、倉儲、官署這一類亟待解決的建筑設施,教育類建筑物的重修工程即使能夠展開,也往往歷經數年乃至數十年才陸續完成。尚九遷《渭南縣志》卷三“縣署”條載:“……今治乃嘉靖乙卯地圾后創新者。當時公私廬舍,傾圮殆盡,孑遺之民,朝不保夕,以故蒞治者咸坐席棚下,唯倉庫犴狴庇舍不可一日缺者,于是李尹希雒草創首事焉?!庇滞怼叭鍖W”條載:“……(渭南儒學)盡圮于地圾,自重建經始以來,歷數十年始備?!保?0]可見在這段較長的時間內,地方的教育場所往往難以保證。事實上,嘉靖大地震之后地方經濟凋敝、生民困頓,州縣忙于措銀賑災,尚無暇顧及詩禮。陜西地方教育場所重建工作所呈現出的滯后狀況,嚴重影響了當地文化教育事業的恢復,阻礙了震后數年乃至數十年內人才的培養。

2.此次地震致使陜西地方文化典籍損毀嚴重,地方教育失去大量文獻依據。嘉靖大地震致使陜西歷代所累積之金石書法、經籍墨寶多有損毀,其中不乏名作。據舒其紳《西安府志》卷七二載:“關中金石之文,甲于海內……顧自唐末五季兵燹而后,一壞于宋姜遵之營浮圖,再壞于韓縝之修灞橋,三壞于嘉靖乙卯地震,先后數百年間,十蓋已亡其七八?!保?1]其中西安府府學內碑刻林立,素為海內所重,歷經此次地震,損失慘重,著名的釋懷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在震后“石斷為二,近拓略存形似而已”。[12]20虞世南正書“孔子廟堂碑”為五代節度使王彥超重刻,“又經嘉靖地震中斷,又缺數十字?!保?2]8西安府學文廟內的歷代石經、碑洞內的古今石刻,亦難幸免。據舒其紳《西安府志》卷八十載:“西安石經,舊在務本坊。韓建筑新城,棄之于野。宋元祐中,汲郡呂公始遷今學。明嘉靖乙卯地震,石經倒損。西安府學生員王堯惠等按舊文集其缺字,別刻小石立于碑旁,字甚紕漏?!保?1]又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二載:“西安府儒學先師廟之后,為亭者五,環之以廊,而列古今碑版于中,俗謂之碑洞。自嘉靖末地震,而記志有名之碑,多毀裂不存?!保?3]

查及省內其他州府地方之金石典籍,亦不能幸免于此難。王九疇萬歷《華陰縣志》卷三載:“文廟內金石書法,乙卯之震泐裂太甚?!保?4]張光孝(隆慶)《華州志》卷二“寧山”條載:“寧山山下建浮屠以圖鎮山,蓋宋時小敷峪內山摧為警也。里居張參政西溪公曾有記。嘉靖乙卯冬,地大震,碑石裂碎,寺故多聞人詩,亦盡失矣?!保?5]11地震力摧碑石,遑論紙帛。文化典籍歷此浩劫之后散失嚴重,致使地方文化教育事業損失了大量的文獻依據。

3.陜西地方書院中有許多名儒良徒在此次地震中罹難,而官學生員的罹難數量更大。此次地震遇難者中不乏書院名儒,前述馬理、韓邦奇、王維楨諸位罹難的文學家,同時也是當時的著名地方教育家。三人在野時均授徒講學,四方學者云集門下,為一時之盛,影響頗著。其中馬理為關中“三原學派”代表人物,[16]158時人將其與宋儒張載相提并論,稱其為碩儒,能得關、洛真傳。馬理自舉進士至致仕歸,一生問學,曾講學于三原嵯峨精舍,致仕后又講學于商山書院,授徒甚眾。韓邦奇致仕后亦著書立說、設帳講學,四方從游者多。其人于理學研究既深,義理、象數、聲律、地理成就頗高,著述頗豐,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三載其門人白璧語曰:“先生(即韓邦奇)天稟高明,學問精到,明于數學,胸次灑落大類堯夫,而論道體乃獨取橫渠?!保?6]166據周喜存《韓邦奇及<苑洛集 >研究》統計,其門下士有名可考者多達十余人,[17]6其中楊爵、楊繼盛二人以忠諫聞名海內,并稱“韓門二楊”,其他如雷士楨、趙天秩、白璧諸門人,亦不遑多讓。此外,王維楨居家時亦從事學術著述,并授徒講學,追隨者亦多。據其族孫王庭撰《松門稿》卷二《建始司訓西華張公墓志銘》載:“先大司成(即王維楨)自為諸生時即博極群書,治經為文。非古人之言不習,非獨創之語不出,卒以文章鳴世。乃后士習日偷,不知窮經博古。專事剽竊,而敝舌焦唇以拾人咳唾。即科名率由此獵取,而真儒罕見矣。先司成公每與門下諸生語,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時流也?!保?8]424足見其授學之態。其門人有張熙、王吉兆諸人。嘉靖大地震猝然而臨,致使此輩名師離世,家學難存。而韓邦奇弟子白璧亦歿于此次地震中,師徒雙雙罹難。

除私學外,嘉靖大地震中官學生員罹難人數亦夥。據齊以治《臨晉縣志》卷七所存王光宇《重修儒學記》載:“乙卯歲季冬十二日夜,秦晉地大震。凡邑之廳事、廨舍、公館、城垣瞬間傾圮,而儒學為甚,覆而死者幾千人?!保?9]于此眾多秦晉生員弟子之中,焉知來者不如疇昔?然均不免于赍志沒地,成為了當地文學后繼之直接損失。

在此次地震之后,眾多陜西文學名家一時俱隕,不利于陜西地方文學傳統的延續。而陜西州縣地方又失去了教育場所、金石典籍、名儒學子,凡此種種均對當地文化教育事業造成了較大沖擊。在此次震后的數年乃至數十年內,陜西地方文學呈現出后繼缺失的現實狀況。在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文學復古運動,涌現了“前七子”中李夢陽、康海、王九思以及許宗魯、喬世寧、胡侍、張治道等眾多明代陜西籍文學名家之后,以嘉靖大地震這一巨大自然災害作為較明顯的轉折點,之后的陜西文學呈現出了較為冷清的局面。延及晚明,為數不多的陜西文學家更是徹底退出了明代文壇主力軍地位,亦無復前輩之影響。當然,晚明陜西文學后繼寥落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嘉靖大地震可能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推動力之一。此次地震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大災變,也似乎可以看作明代陜西文學的一個天然分水嶺,它的發生對于晚明陜西文學的走向乃至明代后期文壇結構的變化都是值得注意的。

注釋:

①李夢陽出生地在明代陜西慶陽府安化縣(今屬甘肅省),后遷居開封。明代未有甘肅省,慶陽府安化縣尚屬于明代陜西省轄區,故本文暫將其劃入陜西作家范疇討論,下同。

②以上《1556年華縣8級大地震等烈度線圖》與參數均來自宋立勝等編著《陜西省志地震志》,地震出版社1989年版,第128頁。

③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鑒1991》載《明管楫及妻李氏墓志》條曰:“管楫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二十七日卒?!蔽奈锍霭嫔?992年8月版,第524頁。

④吳相湘主編,焦竑《國朝獻征錄》載喬世寧《刑部主事太微張公治道墓志銘》曰:“嘉靖丙辰,太微張公卒?!迸_灣學生書局1965年版,第1984頁。

⑤吳相湘主編,焦竑《國朝獻征錄》載喬世寧《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許公宗魯墓志銘》曰:“嘉靖己未,少華許公卒?!迸_灣學生書局,1965年版,第2653頁。則許宗魯卒于1559年,時距嘉靖大地震發生之時不到四年。

⑥此表統計主要以謝毓壽、蔡美彪主編《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匯編》第二卷記錄并近年出土碑刻為依據。表中省劃為明代行政區域。教育類建筑物主要包括文廟、府學、縣學、社學、書院、名儒祠堂及其相關建筑,其它類建筑物主要包括城池、道路、寺院、官署、倉儲、鋪舍及其相關建筑。此次統計數據按資料實載建筑損毀情況錄入,不包括“房屋山陶多崩圮”之類隱約記載,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1]萬斯同.明史.續修四庫全書(第311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張梅秀輯錄.明實錄山西史料匯編[M].太原:三晉出版社,2009.

[3]沈德符,侯會選注.萬歷野獲編[M].燕山出版社,1998.

[4]趙時春.趙浚谷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7冊)[M].濟南:齊魯書社,1997.

[5]黃家鼎.咸寧縣志[M].清康熙七年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6]馬理.谿田文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9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

[7]沈青崖.陜西通志[M].清雍正十三年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8]黃宗羲.明文海[M].北京:中華書局,1987.

[9]臧應桐.(乾隆)咸陽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4冊)[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10]尚九遷.渭南縣志[M].順治十三年刊本.

[11]舒其紳.西安府志[M].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12]王志沂.陜西志輯要[M].道光七年刊本.

[13]顧炎武.亭林文集[M].清山隱居校本.

[14]王九疇.(萬歷)華陰縣志[M].萬歷四十二年刊本.

[15]張光孝.華州志.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23冊)[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16]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7]周喜存.韓邦奇及《苑洛集》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18]王庭譔.松門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M].濟南:齊魯書社,1997.

[19]齊以治.臨晉縣志[M].康熙二十五年刊本.

【責任編輯:黎 峰】

book=113,ebook=7

I209.941

A

1002-7408(2012)09-0106-04

高璐(1984-),女,陜西榆林人,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主要從事宋元明清文學、文獻學研究。

猜你喜歡
陜西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陜西自貿區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砥礪奮進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趕超越在陜西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