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2012-09-11 09:50李四海邢喆李艷雯樊妙劉志杰
海洋通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水深命名名稱

李四海,邢喆,李艷雯,樊妙,劉志杰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李四海,邢喆,李艷雯,樊妙,劉志杰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回顧了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由來和發展過程,介紹了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SCUFN)的歷史沿革及其職責,以及海底地名命名規則和標準的演化過程。在介紹俄羅斯、美國等國家海底地名工作進展情況的基礎上,分析了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發展趨勢。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對海洋科學研究、海底資源開發與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海底地名;命名標準;進展;趨勢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ed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the undersea feature names and introduced the evolving of SCUFN and its responsibility,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ming standard and regulation.On the basis of introduction to the situation on the undersea feature names in the main countries,such as Russia,USA,etc.,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n the undersea feature names.The undersea feature names are important to the marine research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cean floor resources.

Keywords:undersea feature names; standard and regulation for the naming; progress; trend

在海底地形特征分析和分類的基礎上,對反映地形特征的地理實體進行準確和統一的命名,可以有效地促進國際海洋科學家、水文學家,以及地理和環境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恰當、準確的海底地理實體名稱是描述海底地形特征的關鍵,有利于全球或區域海洋制圖,以及海洋科技、海洋管理等領域的溝通與合作。

由于人們不能直接看到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因此分析海底地形特征并對海底地理實體進行命名要比陸地上復雜和困難得多。開展海底地理實體命名首先要對海底地形特征有著全面的認知,但在海洋水深測量的早期,主要是基于單點的深度測量,很難對海底地形特征形成全面的認識,對地形特征的描述和地理實體的命名常常存在錯誤或矛盾。

隨著海洋地位的提高和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調查與開發能力持續增強,海洋水深測量已采用先進的、高分辨率的多波束等測量系統。在海洋調查過程中,不斷在海底發現新的海嶺、海溝、海山等反映地形特征的地理實體,海嶺、海溝、海山等海底地理實體及其名稱是大洋水深制圖中必不可少的地理要素。對新發現的海底地理實體搶先命名,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對國際海洋事務的貢獻,同時也可以提高在該領域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有利于體現國家的權利和主張,有利于塑造國家形象和對外宣傳國家文化,同時在海洋和權益爭端中占據心理優勢,博得心理上的加分。

進入21世紀,世界各海洋大國都非常重視海底資源的開發,海洋科學研究、勘探開發、海域爭奪逐步進入活躍期。因此,海底地名的應用領域更加廣泛,海底地名工作范疇進一步擴展,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更多的海洋國家成立了海底地名管理機構。

1 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緣起和發展

1.1 大洋水深制圖催生了海底地名

最早的海底地形測量始于18世紀的水文測量和19世紀海洋探險中采用的重錘單點水深測量(Jones,2009)。19世紀前,人們的關注點是發現新的陸地,水深測量也主要集中在海岸帶和淺海地區,由于當時測得的水深點很少,難以得到海底地形結構和特征的詳細信息(圖1、2),海底地理實體的命名工作也顯得并不重要。直到19世紀后期,隨著水深數據的增多,從事海洋科學研究和制圖的科學家才開始認識到對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重要性。在1899年召開的第7次國際地理學大會上,對不同國家科學家分別編制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深圖進行了討論。經比較發現,同一區域的水深圖上出現了同一個地理實體的名稱不同,甚至連通名都不一樣,或是不同類的地理實體擁有了相同通名的情況(Schenke,2007)。由于大洋水深圖標注了海底深度和地理實體名稱等信息,不僅可為航海人員提供必要的航海圖補充資料,也可為物理海洋、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和海底構造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因此建立國際統一的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就顯得非常必要。

第7次國際地理學大會決定編制國際大洋水深圖,并于1903年出版了第一版GEBCO(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 水深圖,但受當時水深資料限制,圖中標注的反映海底地形特征的地理實體名稱(如特征水深點、淺灘等)只有不到100個。隨著水深測量技術的進步,在之后出版的第2、3版GEBCO水深圖上,反映海底地形特征的地理實體名稱明顯增多,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地球科學家們對研究海洋的起源和演化表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直到20世紀中葉以前,水深圖都是以通過對離散水深點線性內插得到的等深線來表達海底地形特征的,即使是采用當時最先進的回聲聲納技術,也只是限于水深的離散測量,未形成連續的水深測量記錄,因此對真實海底地形特征的認知還非常模糊。20世紀下半葉,隨著水深探測技術的進步,獲得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的水深資料,因此水深線性內插算法逐步被基于地貌特征分析的水深內插方法所替代,德國、英國、日本、美國和原蘇聯的海洋地質學家開始利用這種方法編制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等開闊海域的水深圖,該方法的應用帶動了計算機輔助制圖,以及利用衛星高度計獲得的海洋重力異常圖輔助海底水深制圖等技術的發展(Udintsev,2006)。1982年出版的第 5版GEBCO水深圖上,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已達1000多個(Dobrolyubova et al,2008)。

在水深制圖技術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海底地形特征研究和認知的水平,迫切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統一負責海底地形特征或地理實體的命名工作。20世紀上半葉,海底地名命名工作主要由IHB負責;二戰之前和期間,由物理海洋學會的海底地名和標準委員會及IHB共同負責;二戰之后,海底地名命名工作由在1948年第8屆IUGG大會上成立的“海底特征命名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he Nomenclature of Ocean Bottom Features)”負責;在1974年召開的GEBCO第5次編圖大會上,成立了GEBCO地理名稱分委會(GEBCO Sub-Committee on Geographic Names-GEBCO SCGN),并在1993年更名為海底地名分委會(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SCUFN),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至今(Fisher,2003)。

該委員會由國際水道測量組織(IHO)和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管理,主要任務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體系,目前該委員會由來自IHO和IOC成員國的12名專家組成,依據SCUFN的職責范圍(Terms of Reference-ToR)和程序規則(Rules of Procedures-RoP),基于GEBCO B-6文件《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以公平和不帶政治偏見為原則,審定各國提交的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地理位置和元數據信息,為通用大洋水深圖選擇合理的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并建立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名稱詞典(GEBCO B-8文件)(Schenke,2006;IHO-IOC,2008,2011)。

現有的標準化地名(包括海底地名),一般由專名和通名兩個部分組成。地名的專名是指專用的名稱部分,它是識別個體地名的主要標志;地名的通名是指通用的名稱部分,它是識別個體地名所屬類型的標志。海底地名的通名和專名均由提案者提出,交由SCUFN審議。如我國2011年9月命名的太平洋海底的“白駒平頂山”,“白駒”為專名,“平頂山”為通名。

在此對英文文獻中經常出現的“Undersea feature names”一詞的譯法做一簡單分析,以期使之規范,避免理解上的混淆。國內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給出了多種不同的譯法,如“水下特征名稱”、“海底特征名稱”、“海底地形特征名稱”、“海底地理實體名稱”、“海底地理名稱”等,或直接簡稱“海底地名”,我們認為,由于該類命名主要是基于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來進行的,而且有的文獻中也寫為“Undersea Topographic Feature names”(Cherki,2006),因此譯為“海底地形特征名稱”較為恰當;地名學中通常將命名的自然對象稱為地理實體,譯為“海底地理實體名稱”是針對反映整體地形特征的某一具體自然地理實體個體而言的,兩者是類型和實例的關系,同時也與地名學中的概念相吻合;簡單地譯為“海底地名”也是通俗易懂的。

1.2 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和規則的發展

1855年,M F Maury制作的北大西洋水深圖已能清楚地顯示出毗鄰大陸的淺臺地、通往深海的陡坡、中大西洋的較淺區域及加勒比海邊緣的深海溝等地形特征,但圖上只標注了“Grand Newfoundland Bank”一個海底地名(Hans Werner Schenke,2007)(圖 2)。1877年,P petermann和 J murray使用調查船名或人名對太平洋最深部分的地形特征進行了命名。1882年,V Neumayer則使用周邊陸地上的地名來命名海底地理實體。后來逐漸形成了兩種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方法:一是由P petermann和J murray等人提出的“英國命名法”,即海底凹陷特征主要采用人或船只的名字命名,海底高原或海嶺等采用陸地地名;二是V Neumaye等人提出的“德國命名法”,使用附近陸地上的地名或水體名稱為海底地理實體命名(Schenke,2006)。

由于在第7次國際地理學大會上發現了水深圖中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存在的各種問題,H Wagner等人會后提交了有關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提案,這是第一個關于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正式提案,該提案于1899年9月30日被大會采納。提案內容主要包括命名方法、命名術語、地名提案準備和水深圖修訂的程序等,其提出的原則、方法等沿用至今。根據該提案的建議,成立了專門的海底地名委員會,并于1903年4月15-16日在德國召開了該委員會的第一次正式會議,4月15日也被確定為GEBCO的成立日。顯而易見,成立該委員會的目的除了修訂全球水深圖之外,建立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無疑是它的一項重要工作。

1977年,IHO/IOC出版了B-6文件《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當時包含了39類地形特征,后來參照ACUF的術語標準進行了擴充,現包括了44個地形特征類型。目前,SCUFN依據IHO/IOC B-6文件《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對各國提交的海底地名提案進行評估和審議,通過審議并被采納的海底地名將寫入IHO/IOC B-8文件,即《GEBCO海底地名詞典》中。

SCUFN海底地名詞典是海底地名的電子目錄,包括了地理實體的名稱、位置坐標及相關屬性信息等。該詞典可直接用于GEBCO數字水深圖或其他世界大洋水深圖的制作,也可用于地理信息系統或為互聯網地圖提供服務,目前Google Earth中已標注了該詞典中的部分海底地名。

2 主要海洋國家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工作進展

隨著水深測量和海底地形調查技術的進步,人們發現了大量的海底地形特征和地理實體,為了將新發現的地理實體標注在國際海圖上并推廣使用,開展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截止到2011年5月,《GEBCO海底地名詞典》中包含的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已達3558個(實際現有的海底地名遠不止這個數字,因為該詞典中的地名只用于標注1∶2 500 000或更小比例尺的全球水深圖),但與數以百萬計的陸地地名,甚至與南極洲現有的3萬多個地名相比,其數量與海洋占地球70%的面積相比仍很不相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科學家對海底地名不感興趣或不夠重視,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人類對海底的基礎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對海底的科學認識也相當缺乏。

如果沒有海底地名,要描述海底地形特征是不可能的。另外,使用不正確、不確定或臨時性的海底地名也會使科學出版物的應用價值大大降低。因此,SCUFN及其成員國應極力鼓勵海洋和水文學家們對新發現的海底地理實體進行命名,在通過本國地名機構或SCUFN審議通過后,盡快推廣使用。

1983年召開的第九屆GEBCO指導委員會提出了制定海底地理實體名錄的計劃,第一個版本的《GEBCO海底地名詞典》于1988年由IHO正式發布,并同時發布了《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1989年發布了《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的第二版,2008年發布了第四版,并以英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英語/韓語、英語/日語和英語/俄語對照的形式提供給世界各國科學家使用,該標準的中文/英語版本已提交2011年SCUFN會議審議并通過。目前,SCUFN通過每年舉辦一次工作會議對各國提交的海底地名提案進行審核,過去20多年以來,海底地名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國海洋研究機構和科學家的普遍重視和積極參與。

較早開展海底地名研究的國家主要有俄羅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并成立了本國的海底地名機構。下面簡單介紹有關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進展情況。

俄羅斯:水深測量和海洋制圖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1668年俄羅斯人就手工繪制了帶有水深標注的里海地圖,并于1718年成立了專門的水文測量機構,而美國到1830年才成立類似的機構。蘇聯革命之前,大規模海洋調查由政府或俄羅斯地理學會組織,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由該協會討論確定,革命之后由俄羅斯科學院負責,并于1966年成立了由相關海洋機構專家組成的海底地名委員會,目前俄羅斯海底地理實體的命名由該委員會推薦并報政府審批,目前GEBCO地名詞典中3 500多個地名中有300個由俄羅斯命名(Dobrolyubova et al,2008)。

美國:早在1898年就成立了美國地名委員會(USBGN),并于1947年通過國會法案,確立了美國地名委員會的組織形式。1963年1月,正式成立了美國海底地名咨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s-ACUF),作為美國地名委員會(USBGN) 的咨詢委員會,處理日漸增多的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工作。目前,美國地名委員會由執行委員會、國內地名委員會、外國地名委員會組成,另外,還包括南極地名和海底地名兩個咨詢委員會(ACAN和ACUF)。ACUF與SCUFN有著密切的工作關系,SCUFN在標準制定等方面借鑒了ACUF的大量經驗,美國海底地名咨詢委員會每年召開6~8次會議,至2011年9月,已舉行350多次會議,美國地名數據庫(GNDB) 現共收錄了9517個海底地名(Norman Z.Cherki,Trent C.Palmer,2008; http://earth-info.nga.mil/gns/html/index.html)。

日本:也較早地開展了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工作,1966年日本水道測量局(JHD,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Japan) 組織成立了由相關海洋組織機構組成的海底地名委員會。該委員會是一個非官方的咨詢機構,由日本海上保安廳、漁業局、氣象局、海洋科技中心、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組成,主要負責日本鄰近海域海底地名的標準化工作。該委員會幾乎每年召開工作會議,并積極開展與SCUFN的合作,推廣所命名的地名在國際上的應用(Kunio,1999)。

新西蘭:2008年成立了海底地名委員會,該委員會審議了已出現在新西蘭海圖、地形圖、科技論文等資料中的857個位于新西蘭外大陸架和羅斯海之內的海底地名,其中有360個位于其領海范圍內,對于審議通過的海底地名將作為今后官方認可的海底地理實體名稱。該委員會同意接受已列入GEBCO詞典中的全部海底地名(除12個需要補充調查的地名之外),對于12 NM以外的已審議通過的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將提交SCUFN審議,力爭列入 GEBCO海底地名詞典(Vaughan stagpoole,2010)。

韓國:2002年7月成立了海洋地理名稱委員會(KCMGN),并于2004年11月發布了《海洋地理名稱命名指南》,2002-2005年期間審議并納入韓國地名詞典的海洋地理名稱達66個,其中18個為海底地名,海底地理實體通名涉及42個。韓國2006年成為SCUFN委員會的委員(Hyo Hyun Sung,2006)。

長期以來,我國在海洋調查中發現了許多未命名的海底地理實體,但由于對海底地名工作不夠重視,命名存在著不規范和隨意性較大等問題,在海底地理實體命名規則、技術方法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技術體系,目前也沒有成立專門的海底地名管理機構。

3 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研究的發展趨勢

3.1 綜合應用多源數據,海底地形特征的認知水平明顯提高

GEBCO的海底地名分委會(SCUFN) 制定了海底地形特征識別和地理實體命名的技術標準,但對地理實體特征的界定主要是依據地貌特征,沒有考慮到實體的發育和結構等特征。因此,需要通過重力、磁力、地震測量等手段,從地理實體的結構、海底沉積、巖石特性等方面開展深入的地質和地球物理學研究,依據地理實體起源的差異將其細分為不同的子類特征,以加深對海底地形特征起源多樣性的認知。例如,從成因上,可將海山分為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型海山或海底地殼構造運動生成的構造型海山或其他類型的海山;從分布位置可以將海溝分為位于大陸邊緣帶或島弧帶的深海海溝等(Udintsev,2006)。多源數據的綜合應用和解譯,不僅能夠更精確地分析識別海底地形特征,更準確地對地理實體進行命名,而且可以極大豐富水深圖的信息內容,提升地質、地球物理學數據綜合分析和應用的水平。

3.2 世界各國積極參與,海底地名工作的影響范圍顯著擴大

隨著近年來各國對海底地名工作的重視,許多國家開始加入到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工作之中。從近10年SCUFN會議的情況看,參與海底地名工作的國家越來越多,命名提案的數量也有了較大的增加,會議召開的地點也突破了以往固有的幾個海底地名工作大國,開始轉到了新興的海底地名研究國家,海底地名工作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如2011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SCUFN第24次工作會議,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新西蘭、巴西、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1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我國首次向SCUFN提交的7個位于太平洋海底的地理實體命名提案(包括鳥巢火山口、彤弓海山群、白駒平頂山、徐福平頂山、瀛洲海山、蓬萊海山和方丈平頂山等)獲得通過,擴大了我國海底地名工作的國際影響。

3.3 應用先進探測技術,提案水平和標準化程度普遍提高

隨著多波束測深技術的發展和海底科學研究的進步,人類可以獲得更高分辨率和更加精確的海底地形數據,對海底微地貌形態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因此,可以對海底地理實體進行更為細致的類型劃分,以往很多小規模的地貌形態被忽視或無法描述的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為海底地理實體命名的精細化創造了條件。另外,隨著經濟社會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海底地名在航行、科考、學術交流等工作中的應用顯著增多,對海底地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國內海底地理實體命名標準并建立國家管轄海域或全球區域性海底地名詞典成為各國研究工作的一個重點。

3.4 命名區域向爭議海域延伸,與海洋權益的關聯越來越緊密

海底地名通常由沿海國制定提案后,提交給SCUFN審議,審議通過后為世界共同使用。海底地名一旦通用以后便難以更改,因此對先定名者較為有利。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有“名從主人”的慣例。因此,在特定情況下,地名往往體現了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在處理領土糾紛過程中,各國為了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把自己對邊界地理實體的命名作為擁有主權的有力證據來使用,在國際關系中,因地名引發的政治和外交問題不勝枚舉(http://baike.baidu.com/view/37584.htm)。目前,《GEBCO海底地名詞典》中的海底地名主要分布在各國專屬經濟區、大陸架附近海域及公海海域,并有向爭議海域發展的趨勢,旨在體現一個國家對該海域的專屬管轄權。根據SCUFN規則,處于國家領海以外海域的海底地名均可提交SCUFN審議,而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海底自然資源享有勘探、開發和管理的主權權利,因此,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管理范圍尚存爭議的海域進行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將為國家間海洋劃界帶來不利影響。比如,韓國在2007年就向SCUFN提交了10個日本海的海底地名提案,使日、韓之間關于日本海(東海)的命名之爭又趨激烈;2008年韓國又向SCUNFN提交了8個位于其西部的黃海海域的海底地名并獲得通過,其中就包括位于中韓專屬經濟區重疊水域黃海大陸架上的“日向礁”,被其更名為韓國地名“可居礁(Gageo Reef)”,以證明其為韓國“領土”,并在上面建立了所謂的“科學研究基地”(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8233733.html),這些島礁的命名可能會為日后的國家間海洋劃界增添新的復雜因素。

3.5 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深化海底地名信息服務

在地理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有必要將海底地理實體的通名與專名、地理位置和范圍、幾何特征點、相對高度或深度、絕對深度等地形地貌特征屬性信息,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面向對象的數據模型加以管理,使海底地名信息在海洋制圖、海洋環境管理與保護、航海管理與航線規劃、海洋(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得到更好更廣泛的應用。

4 結語

海底地理實體命名不僅是涉及水深制圖、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個學科和多種技術的綜合性、基礎性研究工作,同時也涉及到命名規則、標準和程序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國的海底地名命名工作剛剛起步,應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積極跟蹤國外研究進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ACUF.UF_GAZ_SEPT09,http://earth-info.nga.mil/gns/html/index.html.

Dobrolyubova K O,Agapova G V,Turko N N,2008.Russian undersea features names-the memory about discoveries and people.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 and undersea feature names,Jeju,Korea.

Fisher R L,2003.GEBCO's role in sea floor terminology,In:The history of GEBCO 1903-2003,Eds.E.Carpine-Lancre et al.GITC bv,Lemmer,the Netherlands.

Gleb B U,2006.Importance of generic characteristics for naming undersea feature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Seoul,Korea.

Hans W S,2006.SCUFN-channels for name proposals used by international marine and hydrographic societie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Seoul,Korea.

Hans W S,2007.Undersea feature nomenclature and terminology:in the past and today.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 and undersea feature names,Incheon,Korea.

Hyo H S,2006.Activities on naming undersea features in Korea.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Seoul,Korea.

IHO-IOC,2008.Standardization of Undersea Feature Names,Bathymetric Publication No.6(B-6).

IHO-IOC,2011.Gazetteer of Undersea Feature Names,Bathymetric Publication No.8(B-8).

Kunio Y,1999.Naming of undersea features in Japan.The summary re-port of the Thirteen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SCUFN),Nova Scotia,Canada.

Norman Z C,2006.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naming undersea topopraphic feature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Seoul,Korea.

Norman Z C,Trent C P,2008.ACUF and SCUFN:Proced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marine geophysical data and undersea feature names,Jeju,Korea.

Vaughan S,2010.Report to SCUFN on meeting of the Undersea Names committee of the New Zealand Gengraphic Board.The summary report of the twenty third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SCUFN),Lima,Peru.

Jones E J W,2009.海洋地球物理,金翔龍,等,譯.北京:海洋出版社.

地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584.htm.

日向礁.中國雅虎知識堂.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8233733.html.

(本文編輯:袁澤軼)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undersea feature names

LI Si-hai,XING Zhe,LI Yan-wen,FAN Miao,LIU Zhi-jie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Tianjin,300171)

P736

A

1001-6932(2012)05-0594-07

2011-08-22;

2011-12-07

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205004)。

李四海(1970-),男,河北省河間市人,博士,研究員,從事海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及數字海洋研究與應用。

電子郵箱:lsh@mail.nmdis.gov.cn。

猜你喜歡
水深命名名稱
書法靜水深流
基于水深分段選擇因子的多光譜影像反演水深
多波束海底地形水深注記抽稀軟件對比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