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籌城鄉發展必須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2012-09-20 03:56夏青青等
群眾 2012年4期
關鍵詞:城鄉農民農村

夏青青等

統籌城鄉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抓手、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全力抓好的一個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對于奮力跨越趕超、沖刺全面小康的淮安,先行先試統籌城鄉發展的創新路徑尤為緊迫重要。近年來,淮安市堅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帶“三農”,強力推進“富民”、“壯村”、“強鄉鎮”三大基礎工程,創新探索經濟次發達地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特色化路徑,取得較好成效。但是,從整體上看,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根本性轉變,一些體制機制性障礙遠未徹底消除。結合淮安的實踐,我們感到,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全面縮小城鄉差距,必須從解決好一些現實難題入手,不斷創新完善政策舉措,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

著力解決農民離土離鄉、有序轉移問題。轉移農民、減少農民是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更多的農民離土離鄉、實現空間和職業轉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農村發展的諸多問題,加快農村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多年來,淮安市堅持從農業占比高、農民人口多的實際出發,以富民為目標,多渠道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建設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引導農民進城務工,從事二、三產業。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突破150萬人,實現了“三個50%”,即轉移總量占農村人口50%以上,農民務工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50%以上,城市化率達到50%以上。但是,與推進城鄉一體化、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相比,減少農民進而致富農民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新時期統籌城鄉發展,必須圍繞農民離土離鄉、有序轉移這一核心問題,推進機制創新,暢通農民市民化渠道。一要讓農民“離得開”。加快農村市場化改革,明晰土地、房屋、集體經濟股份等產權,賦予農民財產所有權,建立市場化流轉機制,將農民從土地束縛中解脫出來,通過盤活農村“沉睡資本”,解決農民市民化的經濟成本。二要讓農民“進得來”。創新勞動就業制度,創造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就業創業環境。同時,加大對農民工培訓力度,提高創業就業技能,增強城市生活的適應能力。三要讓農民“留得住”。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剝離附著于戶籍上的公共服務和福利,確保農民留下來后能夠享受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待遇,真正由農民變市民。同時,統籌推進中心城市、縣城和農村小城鎮、集中居住點建設,著力提升中心城鎮和集中居住點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能力,推動更多農民從事非農經營生產活動,實現就地轉移。

著力解決生產要素協調流動、“三化同步”加速推進的問題。長期以來,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力要素集聚城市,造成農業產業“空心化”,直接導致了城鄉發展差距的不斷拉大。如何引導城市資本、技術優勢與農村資源相結合,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加快推進農村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已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中之重?;窗彩写罅撔乱怨づd農、以城帶鄉的舉措和機制,引導城市人才、資本、項目、科技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一是規劃引導。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定位,在規劃中,全面整合城鄉資源,合理安排城鄉的空間、生產力、人口布局等,引導城市生產力要素向農村合理有序流動,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二是行政推動。加大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的支農力度。在推進農村工業化方面,集中使用各類支農政策資金,并安排專項財政資金,推進鄉鎮工業集中區和村級創業點建設。累計興建91個鄉鎮工業集中區,建成標準廠房835萬平方米,集聚工業企業3000多戶,帶動15.8萬農民創業就業。在新農村建設方面,設立小城鎮建設資金,加強重點中心鎮和集中居住區建設,涌現了盱眙馬壩、漣水高溝、淮陰區劉老莊等一批富有特色、產業人氣“兩旺”小城鎮。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大力發展品牌農業、設施農業和“接二連三”的農產品加工業,叫響了淮安紅椒、盱眙龍蝦等特色品牌,提升了農業發展層次和效益。2011年,農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三是市場對接。實現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最終要靠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窗簿o緊圍繞城鄉“三化”聯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市場建設。引導城市主導產業鏈條向農村延伸,積極推動鄉村大力發展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的產業,加入市場化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培育發展了一批銷售超億元農業龍頭企業、超千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新市場化組織形式,把農村千家萬戶的小市場和大市場、大產業連接起來。實踐證明,現階段推動生產要素向農村合理流動,必須堅持把政府行政的主導力量與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走活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實業興農的路子。

著力解決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居民同城待遇的問題。長期以來重城市、輕農村的公共資源配置體制,使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農民與市民的各項福利不平等。統籌城鄉發展,必須打破傳統的“重城輕鄉”公共資源配置體制,建立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特別是經費籌集、財政投入機制,在社保及教育、衛生、文化、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農民享受與市民同城化的基本公共服務。近年來,淮安市統籌推進創業富民、社保助民、服務惠民、和諧安民“四大民生工程”,將城市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等級公路實現“村村通”,“新農合”、“新農?!?、低保等基本保障全覆蓋,建成農村“15分鐘健康服務圈”,“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包括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就業服務等在內的“農村15分鐘服務圈”,提升農村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但從目前情況看,城鄉差別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比如,城鄉保障方面還存在著標準不一、制度不銜接;公共服務方面優質資源大量向城市集聚等問題。統籌城鄉發展必須從廣大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推動公共資源配置向農村傾斜,全面保障農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同城待遇。當前,應重點解決好四個方面延伸的問題。一要積極探索城鎮職工社保、城鎮居民社保、新農保、城鄉低?!八木W合一”,通過擴面征繳、土地換社保、設立專項基金等辦法,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二要促進社會管理向農村延伸,主要是把原有的只管城市不管農村的市縣級機構的職能向農村延伸,通過設立專門辦事機構,下放權限等形式,實現城鄉管理體制對接。三要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形成以市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縣鄉政務大廳為基礎,村(社)代理站為網絡的三級便民服務代理體系。四要把城市的現代文明向農村延伸,全面提升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科技水平,讓所有農民共享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帶來的利益和平等的發展機會。

著力解決生態環境協同保護、防范杜絕“污染下鄉”的問題。隨著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層次的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的承載量將進一步增大,生態系統遭破壞的可能性和危險性也隨之增加。如何構筑起防止環境污染轉移的“防火墻”,避免產業轉移造成對農村環境的巨大傷害,這是統籌城鄉發展中的重要課題?;窗彩袌猿帧叭础卑l展理念,即看天空藍不藍、看流水清不清、看老百姓的口袋鼓不鼓,以創建國家生態市作為重要載體,協同推進城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三清”工程,加強村莊環境整治,提升農村環境容量。去年,完成29個區域供水鄉鎮,開工建設80個集中式有動力的鄉鎮污水處理廠,39個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通過省級驗收,在全省率先推進752個村莊環境整治,提升了農村環境形象和競爭力。實踐表明,只有堅持城鄉統一的環保標準,切實加強鄉鎮工業集中區的環保設施建設,加大農村環境的連片整治,才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城鄉統籌發展路子。

責任編輯:劉忠

猜你喜歡
城鄉農民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城鄉涌動創業潮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城鄉一體化走出的新路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