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期電視劇導演的文化品格堅守

2012-11-22 01:53谷光偉
劇影月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大腕品格精品

谷光偉

中國是電視劇大國。來自國家廣電總局的權威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內電視劇年產量達1.5萬集左右,多年來穩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不是電視劇強國。一方面,中國每年生產出1.5萬集電視劇,另一方面,有數據顯示,僅有3000多集電視劇能與觀眾見面,其余生產出來的卻無法獲得播出平臺,往往胎死腹中。也就是說,中國每年制造出一萬多集播不出來的電視劇“垃圾”。而在電視臺能播出來的電視劇,質量也是良莠不齊,真正的精品很少,觀眾往往邊看邊罵。

為什么我國生產的電視劇質量不高?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現階段電視劇出品體制存在弊端。有的明明知道生產出來的是“垃圾”為什么還要投拍?因為,在整個電視劇制作環節,最上游是那些不缺錢、玩票性質的投資人,他們目的往往不在電視劇的質量,而有其他目的。電視劇制作的核心環節影視公司、導演、編劇、演員們,都有各自的贏利方式,他們不擔心電視劇是否播得出去,有片上馬,便有利潤,是不是爛片,不影響收益。既然投資人不在乎虧本,那么,制作核心環節便毫無顧忌、馬不停蹄地制作電視劇,造成了中國電視劇產量的突飛猛進。于是出現了我國電視劇領域“垃圾”成堆的問題。即使播出來電視劇也普遍存在缺乏核心價值,沒有文化精神,不見思想根基,喚不起中國人的美好情感、美好夢想和奮斗理念。我覺得,電視劇文化品格不高,導演要負主要責任。

導演是電視劇創作的領導人和攝制組的總負責人。導演是具體實行電視劇創作時的中樞指揮。電視劇制作的所有部門在導演的指示下行動。導演不是腳本忠實的再現者或解釋者,而是提高獨自個性表現的藝術創造者。所以,本人認為,我國目前面臨著從電視劇大國向電視劇強國的轉型,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電視劇文化品質的提升。導演作為電視劇創作的主導,更應肩負文化價值提升的使命。轉型期電視劇導演如何堅守文化品格?

主題:從“低俗”“拜金”向引領文明轉變

目前,我國電視劇缺乏有刻主題的作品,有的導演追求收視率,缺乏文化品格。崇尚低俗搞笑,宣揚拜金主義。根據六中全會精神,現在的導演確是到強調堅守電視劇的文化品格的時候了,中國想在未來全球形成的文化格局中有自己的話語權,電視劇是重要的載體。導演講文化價值,實際就是正確的價值觀。國產電視劇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對于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承襲和堅守,包括和諧、寬容、勤勞等。電視劇不僅是娛樂產品,還是中華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應該對我國精神文明起到引領的作用。這是導演的責任。衡量一部電視劇的成功不僅應看其首播時的收視率,還應參照其復播率、重播率,看其能否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題材:從“跟風”“翻拍”向喜聞樂見轉變

我國目前電視劇題材單一,跟風現象十分普遍,一度時期,要么宮廷戲成災,要么諜戰戲扎堆;又一階段,要么穿越戲泛濫、要么房戰戲打架……。電視劇題材總是跟風、撞車。另外,翻拍、重拍四大名著成風,而且越拍越差,越拍越怪。把好端端的原著搞得亂七八糟。據說,有一家電視臺還準備重拍《還珠格格》,簡直是勞民傷財。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故事豐富,導演為什么總是找不到好的題材?關鍵是我們有些導演目光短淺,視野不寬,有的孤陋寡聞,有的不學無術,靠水平不高的幾個編劇胡編亂造,還有的依靠槍手連夜趕寫,這樣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有什么質量,不會怎么精彩,更談不上精神品格和檔次。要拍出精品,導演在選劇本、選題材、選內容要有戰略眼光,要盡量寬泛,這樣才能拍出品格高,內容好,主題深的精品力作。

投入:從“明星大腕”向“劇本”“新人”轉變

我國電視劇的投入進入一個怪圈,大部分經費用于演員開支,特別是明星大腕,出場費一路飚升。有的大腕一集電視劇已經標到60-80萬元,而劇本一集費用少得可憐。演員固然重要,但是我覺得演員和劇本相比,演員第二,劇本第一。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作為導演,應該首先看重的是劇本,要舍得花重金購買好劇本,有了好劇本就有好基礎,就會出好精品。作為導演,選演員不要迷信明星、大腕。說實話,有的大腕其實演技也不怎么樣,無非是觀眾對他們面孔熟悉點罷了。有了好劇本,即使啟用新演員,也能把片子拍好。作為導演有一個重職責就是發現培養新秀。我相信,其實很多新秀很有潛質,導演要善于發現他們,重用他們,培養他們,提高他們,這樣我國影視明星才能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一代強,不能老是那么幾個老面孔。這樣中國影視劇的舞臺才有希望。

猜你喜歡
大腕品格精品
品格提升在小學語文親子閱讀中的滲透
冬季暖男必備
大腕J3
調查
精品畫廊
釉光青精品欣賞
本期導讀
視界 精品
民進黨大腕北京破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