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駕云貴高原 拐過24道彎

2012-12-08 03:11於署光
風景名勝 2012年10期
關鍵詞:騰沖怒江公路

於署光

云貴高原地面崎嶇破碎,山地、峽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間盆地相互交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關山險峻。用“地無三里平”來形容這里的地形最為恰當??删褪沁@樣一處崎嶇不平的地方,卻有著一條很美的自駕線路,只是最好趕在當地雨季來臨前前往。

懷著對云貴高原風景秀麗的憧憬和歷史的緬懷,我開啟了這次5000多公里的云貴高原自駕行。

中國十大奇險公路之一的抗戰公路

從貴州出發,第一個想去的地方是心慕已久的抗戰公路,俗稱24道拐,系古安南之驛道鴉關。之所以把它作為第一站,是因為那里不是旅行社推薦去的地方,而是只有自駕才可以到達的地方。

多年前,我從一本雜志上知道了一段抗戰公路的歷史,記憶猶新的是一張發黃了的黑白圖片,是由“二戰”時期美軍的記者拍攝。書上介紹,抗戰公路是中國十大奇險公路之一,不僅有非常秀麗的風景,還有一段被封存了很久的故事。那匍匐在山脊上的彎道像一條在半空中甩動的長纓,被永久定格在崇山峻嶺之中。

“霪鎖孤城天未開,夜風輕松月光來。雄關一怒山嵐走,曲舞銀蛇下地埃?!边@首詩正是對抗日戰爭時期滇緬公路鴉關的真實寫照,在這條路上鐫刻著一段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戰史。

“二戰”時期,經受戰爭煎熬的中國人民用血和汗水在這里鋪筑出通往勝利的路。隨著硝煙散去,“24道拐”早已廢棄不再使用,它的身影也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看到這張著名的黑白老照片時,不知道是出自何處,猜著可能是云南的某一個地方。

歷史成了回憶,彎道成了風景,當地政府出資在抗戰公路對面的大山修了一條上山之路,在當年美軍記者拍照的地方開辟了一個觀景臺。

若想自駕行駛“24道拐”,需要一定的膽量,即使開車上觀景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山道彎曲險陡,途中有一段山路很窄不能會車,靠外邊的地方既沒有護欄也無樹木遮擋,只有淡淡的霧和云,車在山道上盤旋仿佛是在云霧中行駛。

狹窄的觀景臺依山勢建在懸崖絕壁的山脊上,因山陡路險,來此觀景的游客很少。我站在觀景臺極目遠眺,突然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心靈悸動,看著眼前彎彎曲曲的路,讓我逐漸清晰起雜志記載的幾十年前這里所發生的刻骨銘心的事……

在丙中洛我看到美麗有顏色

過了抗戰公路,在貴州晴隆休整后,一直往南直奔此行的重頭之地丙中洛。一路“觀”山“閱”嶺,但進入怒江地段后碰上了陰雨天,只能把車速降慢。

第二天,開著大燈到達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邊遠的貢山縣。本想吃完晚飯逛逛縣城夜市,但長途開車后的疲憊打消了夜游的念頭。入住的峽谷酒店緊靠怒江邊,夜色深、江未歇,怒江水流的濤聲傳到很遠很遠,這一切并沒有妨礙我頭枕波濤,一覺睡到天明。

滇西北與北京時間有兩個時差,從貢山出發時約莫九點鐘,縣城除了山腳下的流水聲,尚未有塵市喧囂。一路上天陰低沉,仍然延續著昨日來時緊隨不舍的壞天氣,小雨淅淅瀝瀝,夾雜著一點點寒氣,霧壓山頭,云繞山腰,山路上不時見有墜落的石頭,怒江水依舊日復一日向下游咆哮而去。

前往丙中洛的山路彎彎曲曲,路上的主要景點有石門關、怒江第一灣等。

石門關猶如被神力打開的兩扇巨大的石門,怒江這條桀驁不馴的蒼龍從這里開始了奔騰不息的征程,而怒江第一灣就是橫斷山在石門關上游劃出的一道美麗的U形線。

進入丙中洛后,一路風光美不勝收,大山中點綴著無數的村落,黃褐色的山坡間隔著零零落落綠色的田塊,說不清楚是綠色包裹著村莊,還是村莊包圍了綠色,讓人精神大振,心神搖曳。人間哪得如此美艷,莫非是上帝在拼圖綠世界時把碎片遺落在這里了?我禁不住想大喊一聲:誰說美麗沒有顏色,我在丙中洛看見了。

遠處的梅里雪山閃著銀色的光澤,近處盛開的油菜花像鋪開了一張巨大的黃金甲,包裹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悠閑的羊群,還有閑散的馬兒在遠處點綴。

旅游攻略

車況

自駕車型是沃爾沃的SUV,總行程5000多公里,歷時10余天。車輛是第一次出遠門,無論是彎道、上坡,還是泥濘爛路都表現良好。

路況

云貴川一帶山路彎道、隧道特別多,除部分修路路段外,其余路況不錯。忌趕夜路、疲勞駕駛,跟在大型車子后面也比較危險。切記握緊方向盤,決不能側目看風景。

自駕準備

車輛上路前徹底檢查保養。帶上一把備用鑰匙,停車就得檢查輪胎。防曬霜、太陽鏡、帽子、雨衣雨傘、厚點外套等日常用品,風油精、驅蚊水,感冒、止瀉、清火等高原藥品需備用。飲食

云貴高原菜基本是酸辣為主,建議去感受一下吃得眼冒金星,滿頭大汗的狀態。

丙中洛這個在地圖上不是輕易能查到的地方,被封閉在橫斷山系里。很早以前,這里沒有公路,與世隔絕。舊時的人們與外界聯系,除了由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傳遞,就是靠布道者與神的交流來排憂解難。在這些散落的村莊里有無數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喇嘛寺廟,多種宗教和諧相處,與民相伴,形成了一幅人神共居的安寧景象。

光陰短暫,好景流連。到了丙中洛最邊遠的一個名叫秋那桶的小村莊時日已偏西,這里離西藏邊界大約還有二三十公里,不過腳下全是泥濘路,打消了我繼續前去探奇的念頭,我不敢想象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里驅車夜路返回的情景,匆匆地趕來,只得匆匆地趕回了。

英雄留痕過的騰沖

驅車沿著滇緬邊境線開進去,返回時還是順著原路出來,途中在石月亮、虎跳石兩個景點作了短暫停留??斓搅鶐熘半x天黑還有一段時間,于是在公路邊的“農家樂”美美地大吃了一頓當地名菜——滇西一只雞。出來幾天多是吃齋,感覺肚子餓得特別快。這下好了,一只雞下肚讓我立馬原地“滿血復活”。

接下來是馬不停蹄地向目標地進發,又一次夜行山路。

高黎貢山在夜幕籠罩下并不安靜,來來往往趕夜路的大小車輛揚起陣陣灰塵,車窗外跳動的是一片片混濁的黑色,單調乏味。車駛在破損的山路上不知拐過了多少個彎道,在數不清的星星護送下,終于翻過大山,到達了騰沖這座讓我魂牽夢縈的邊陲小城。

說到騰沖,不僅有她美麗的熱帶風情吸引我,還有沉睡幾千年的神秘火山引誘我,更有中國遠征軍的英勇事跡感動我。騰沖無論是在中國地理或是在中國現代史上都留下了傷痛的一頁。

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出征,敗走緬甸撤退回國,日軍順勢占領了騰沖、龍陵、芒市等滇西大片地方。為打通西南國際大通道,保證國際援華物資能源源不斷地進入國內,1944年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一舉收復了兩年多的失地,其中僅松山戰役一仗,遠征軍就損失將士七八千人,前輩們在此上演了一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我徘徊在國殤紀念館里念叨著勇士們的名字,久久佇立在紀念碑前,為民族英雄們深深鞠躬。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

離開國殤紀念館,在騰沖還去了一些景點。之后就開始驅車往回走。

返回時感覺輕松多了,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意味著往回走的路下坡多過上坡,從座駕油耗不斷變化就可以看出來。從家里出發時油耗表數字定格在每百公里耗油15.6升,而回去時油耗已降到每百公里10.2升。

本來計劃好當晚到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興義市過夜,但GPS在途經貴陽時引錯了道,走了點冤枉路,耽誤了不少時間。于是改在云南的羅平住了一夜,好在這里與興義市相鄰,白天一個小時的路程即可到達,加上緊鄰廣西,古時雞鳴三省的典故說的就是這一帶。兩年前我自駕游專門到過此地拍攝油菜花,被公路邊的金雞峰林美景迷倒,這次路過已不是季節,看著車窗外兩旁緩緩而過的景色,山峰依舊在,花已非昨日。

一路追風,云南的大山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后,眼前的石山峰巒逐漸多起來。

進入興義市,看到的第一個景點是馬嶺河大峽谷。站在高處俯瞰峽谷,涼風颼颼,攝人心魄,谷底溪水潺潺,光影斑斕,兩壁崖面參差不齊,像是大山被活生生撕裂開,幾百米深的峽谷蜿蜒曲奇延伸得很遠,不知何處才是它的盡頭,此景只能讓人一聲嘆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力量太不可思議了。

萬峰林則是另一處讓人稱奇的地方,你在何處見過山峰像樹林一樣聚集在一起嗎?如果沒有的話就到這里開開眼界吧,古人在此留下絕世贊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

這里的喀斯特地貌與桂林喀斯特地貌各有情趣,如果說桂林山水玲瓏剔透,那么興義萬峰林則是雄渾壯美。在將軍峰前你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排列在其后,仿佛是漢時韓信沙場秋點兵;在風帆石處讓你看到萬峰如波濤,巨船乘風破浪來;而在廣闊的漏斗型平地里散布著無數的村落,五顏六色如大地上的調色板,猶如一幕天然的大舞臺,為我們這十余天的旅行拉下了美麗的帷幕。

5000公里云貴高原行,留在那里的是車轍和腳印,帶走的卻是美麗心情。

猜你喜歡
騰沖怒江公路
子空的詩
民間方言的弦外之音
“播放”音樂的公路
騰沖:慢一點,更幸福
幸運
家鄉的彩色公路
赴湯蹈火 騰越游蹤
怒江水電擱淺十年將“復活”
極限挑戰火了騰沖還是騰沖火了極限挑戰?
中國十大壯美公路(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