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現代文化的國家認同功能

2012-12-21 12:48李瑞君
理論導刊 2012年3期
關鍵詞:公民民族國家

李瑞君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北京100081;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論現代文化的國家認同功能

李瑞君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北京100081;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傳統國家到現代民族國家的轉型,帶來國家認同的變遷。全球化時代,國家認同面臨新的挑戰?,F代文化的現代性、公共性、社會性、參與性特征是增進國家認同的積極因素。對于政府來說,現代文化建設是維護國家認同的一項長期而復雜的軟系統工程。

現代文化;現代性;國家認同;文化建設

國家認同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基本特征。只有代表全民族利益(至少在法律上如此)的政府才是文明的政府、合法的政府。政府應當提供給國民體現平等、自由、法治、民主、公正的物質福利、制度體制、社會環境和文化理念。其中,文化理念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軟系統。積極倡導現代文化,努力發展現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使國民獲取國家政權所帶來的人文關懷和精神享受,進而增強國民的國家認同感,這是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職責。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從一定意義上說,先進文化的當代表現就是現代文化。

一、現代國家認同呼喚現代文化

公民對自己所依存的國家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對所屬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道德價值觀、理想信念、國家主權,乃至對國家的制度、法律、政策、領導人等公共形態權威的認可和接受,進而產生對這個國家的歸屬感、自豪感以及為之奉獻和效忠的心理和行為。另一種是對國家制度和文化的懷疑、厭惡以及因之產生的冷漠、疏離等心理和行為。從政府來說,國家認同是維系國內社會和諧,降低統治成本,形成政治輿論,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的最為持久和有效的文化軟實力。

1.傳統國家—傳統國家認同—傳統文化。傳統國家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國家。吉登斯在《民族—國家與暴力》一書中認為,傳統國家內部的裂變性,形成階級分化的社會,城市與鄉村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對立。由于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只是少數,監控形式不發達,因而國家對其臣民的行政控制能力很低,鄉村社區的自治程度比較高,國家的暴力工具不發達。傳統國家機構的行政力量很少能與業已劃定的邊界保持一致,傳統國家有邊陲(frontiers)而無國界(borders),其體系整合水平十分有限。傳統國家之間對外發生聯系的主要方式是戰爭?!斑m者生存”、“弱肉強食”的國家間關系,使得各國缺乏起碼的生存安全保障,隨時可能被消滅。由此,傳統國家認同的特點是:認同對象上具有分散性,國民一般只會關注影響自己日常生活的組織、機構或官員,如宗教、國王、自己的主人等,社會階層的分裂造成整個社會不同群體間的認同缺乏一致性;建立在血緣、地域、歷史文化等基礎上的認同比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政治認同更具穩定性;認同簡單化,即每一個人的生活空間和交往的人際圈基本固定,自己擔任的社會角色是先賦的;人們生活在自在的、基于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觀念的日常生活世界,國家認同意識還非常模糊??傊?,前現代國家對內基本上是依靠暴力和強制力,同時輔之以宗教和道德倫理的教化,以維持穩定和認同。因而國家認同一般是被動的、消極的、有限的,本質上不屬于真正的認同,即使有認同,更多地也是對自己家族、故鄉和土地的自然眷戀,或者是對生存共同體以及文化傳統的依賴。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文化、人治下的臣民文化、社會中的禮俗文化制約影響傳統的國家認同。

2.現代民族國家—國家認同—現代文化?,F代民族國家是當今世界體系的主要行為體?!懊褡鍑掖嬖谟谟衅渌褡鍑宜M成的聯合體中,它是統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對業已劃定邊界(國界)的領土實施行政壟斷,它的統治靠法律以及對內外部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維護?!盵1]從本質上看,民族國家并非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建立在民族對國家認同基礎上的主權國家,包括主權獨立、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人民性。民族國家的根本特征是民族性。只有在民族將國家視為自己的國家,當作自己的政治屋頂的時候,即民族共同體將民族的認同與對國家的認同統一起來的時候,才能實現民族與國家的協調一致;反之,如果民族不認同現行的國家,則無法實現民族與國家關系的協調。民族與國家的關系聚焦于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就是民族是否把國家當作自己的國家,即民族是否認同國家。[2]民族國家對外擁有獨立自主的最高權威,同時也承認其他國家政權在其本國的最高權威地位。這樣,國際政治就獲得了相對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民族國家對內擁有至高無上的諸多權力,是國內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機構,是特定領土界限內的唯一效忠對象,在該地域居住的居民都必須服從于和忠誠于這個特定的政治共同體。[3]民族國家的構建意味著國內各地區、各族體間壁壘的消除,集中、統一的國家權力系統的建立和健全,統一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商品流通市場的形成,國內民眾語言、價值觀念、政治認同和政治忠誠的趨同性。意味著國內所有族體在國家范圍內的統一(形成國族)和對國家的一致認同。國家的統一性和國民文化的同質性,對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民族國家建立后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安全保障、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發展民族文化等,同時要求國民履行相應的義務。由此,現代民族國家認同表現為統一性、競爭性、互動性、自覺性等特點。對于多民族國家而言,影響國家認同的主要因素就是民族認同,這兩個方面長期并存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人們對于本民族的認同是與生俱來的,而對于國家的認同則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它可以被強化,也可能被弱化,甚至產生背離。[4]如何構建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之間相互依存又主次有別的文化,形成利益一致的新的認同體,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而這與民族政策的價值導向密切相關?,F代民族國家及認同需要的是市場經濟文化、公民政治文化、社會契約文化為一體的現代文化。

3.全球化時代國家認同面臨新的挑戰。全球化時代,人們穩定的、具體的例行性的日常生活被打破,本體性安全被本體性焦慮所替代,變成了一個各種風險都由每一個社會個體來承擔的社會,社會認同穩定的社會基礎不復存在,懷疑主義原則向社會認同領域滲透,個體必須通過不斷懷疑、批判、理性算計來獲取社會認同。[5]國家認同隨之出現了一些新特點:首先,國家認同面臨競爭。公民身份的多重性和變遷性,使得傳統的國家認同不可能壟斷認同,如還有地域認同、族裔認同、職業認同、文化認同等,具有某種競爭性。國家認同可以與其它認同同在,但是必須能夠統領或框架其它認同,不能因其它認同而削弱國家認同。其次,國家認同的自主性。也就是說,國家認同已經不再是人們盲目服從或蒙昧的集體無意識,而是公民自主選擇的立場。一個大家自覺認同的國家必定是人們愿意生活于其中的國家。身處開放、流動的世界之中,人們可以比較鑒別,進而自主選擇。再次,國家認同的互動性。國民高度認同的國家,首先是政府給予公民幸福,使公民的自由權利和個性發展得到尊重,以此作為公民認同國家、忠誠于國家的條件。因此,國家認同體現的是公民與國家權利與義務的利益關系。最后,國家認同建設的主動性。國家認同不是與生俱來并且一勞永逸的感情,而是需要國家制度、公民教育和文化的主動塑造,需要公共空間的拓展。[6]上述國家認同面臨的新問題,除了依靠政府在物質福利上、制度建設方面逐步滿足國民日益提高的需要外,人自身的現代化意識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先進的制度”面對的卻是“傳統文化的人”是會出問題的,即便不是現在也是將來。[7]

二、現代文化的內涵及多維表現

1.現代文化的內涵?,F代文化是與文化現代化、文化發展、文化轉型密切相關的概念?,F代文化是文化現代性的當代表現,表示歷時階段上的文化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是適應當今時代發展需要的、積極的、進步的文化。臺灣學者陳鴻瑜認為,現代文化意味著“普遍的認同和世界觀取代了地方聯結關系和地域觀念;功利、謹慎計較和科學真理的重要性,優先于情緒、神圣和非理性的態度;個人(不是團體)成為社會和政治的基本單位;人在生活和工作時結成的社會團體,不依出身來抉擇;征服(不是命定論)成為人們對物質和人類環境之態度傾向;認同是有選擇的,依成就決定的,它不依身份關系來決定;年長者將其權力轉交給青年;人類不因種族關系而陷于分裂,反而承認在生活和政治上,有共同的博愛精神;政府不再是不重視人民的權力機構,政府乃是基于人民的參與、同意和公共責任而存在的”。[8]何傳啟認為,新文化包括六個特點:(1)新知識,以科學為基礎的知識;(2)新教育,現代教育的普及和科學的傳播;(3)新觀念,思想的理性化,宗教的世俗化,面向現實的、今世的、人本的和社會的,相信科技,現代主義、經濟主義和民族主義;(4)新精神,科學、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精神;(5)新追求,追求進步、財富、變化和自我表現,個人價值和能力的發展;(6)新世界觀,效率、靈活、適應、開放和參與意識,信任、責任、成就和公正意向等。[9]現代文化意味著:群體本位的價值取向轉向個體本位的文化體系,個體的價值、尊嚴、自主性將會更多得到尊重;泛政治化文化轉向全面、均衡的文化體系;以理想現實化和現實理想化為特征的高度理性主義文化轉為超越性的文化空間,使理想與現實相分離,樹立對現實的批判意識;一元文化權威體制轉向多元化的文化權威;新傳統文化的封閉性轉向建立開放的文化結構。[10]“現代文化是以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的文化,應當是建設型、進步型、文明型、與國際接軌型,不是封閉、落后、保守,而是包容、開拓、創新的文化”。[11]

2.現代文化的多維表現。一是現代經濟文化。以小農經濟為特征的小富即安、安于現狀、知足常樂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相背離,其負面效應阻擋著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市場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制度安排和經濟運行機制,同時其內在的文化機制滲透到社會的一切活動領域和運行機制中,即以現代性為核心的理性的、契約的、主體的、創造性的文化機理和文化模式。這些文化精神自然對前現代的以日常生活世界圖式為特點的傳統社會的自在的、經驗性的、人情化的文化模式構成根本性的沖擊。[12]市場經濟追求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必然突出人的主體性地位,強調在社會發展中人的主動性、價值、權利、尊嚴,尊重個性、尊重人的文化價值已成為必然。二是現代政治文化。也即公民文化。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必然催生政治文化的現代化:從集權觀念向分權觀念的轉變;從神秘觀念向世俗觀念的轉變;由權力本位向法律本位的轉變;從道德自律觀念向注重制度約束觀念的轉變;由被動參與觀念向自主參與觀念的轉變;從重經驗觀念向注重科學觀念的轉變;從追求激進觀念向尋求漸進觀念的轉變。這種轉型是全面的、持續的、深刻的、進步的。[13]意味著政治生活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從臣民走向公民的現代轉型,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合作、參與、寬容、理性、忠誠、理性論事等公民意識逐漸融入現代政治生活。三是現代社會文化。指公民道德文化的現代化??聽柌裨赋觯浩毡榈膫惱淼赖略瓌t是實際存在的,它不受特定文化內容的限制,諸如正義、平等、勤勞、誠信、互相尊重、責任心和同情心等是普遍的倫理道德標準?,F代文化的道德要求如下:忠誠,包括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對同事、對朋友等真心誠意、盡心盡力;正義,指能夠按照一定的道德標準做應當做的事,也指公正的道德評價;公平、自由、自律,能合理控制個人的欲望;博愛,即對自然、他人、社會的關愛。倡導博愛精神貫穿了整個西方道德發展史。而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對個人關系網(親戚、家庭、村鄰、同鄉會等)之外的其他人的同情心相對較弱,缺乏對公共事務的責任感、缺少社會意識,缺乏公共精神。[14]我國重家庭道德輕社會公德和國家公德的傳統觀念,應當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而改變。四是現代人的價值觀和態度。文化相對主義者和文化多元論者懷疑和否認文化的“進步”與“落后”之分。但是,經過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文明所理解的進步幾乎成為普遍的愿望。勞倫斯·哈里森指出:活比死好;健康比疾病好;自由比受奴役好;富裕比貧窮好;教育比無知好;正義比非正義好的感受,已超越了發達與非發達國家、超越了不同的民族與種族,成為人的普遍愿望和信念。[15]可見,價值觀和態度可以阻礙進步,也可以促進進步。價值觀層面的現代性表現為人道、自由、平等、民主等觀念,也表現為人格追求方面的平民化、文化趣味上的大眾化等。與“傳統人”不同,“現代人”具有十二個方面的特征:(1)現代人準備和樂于接受他未經歷過的新的生活經驗、新的思想觀念、新的行為方式。(2)準備接受社會的改革和變化。(3)思路開闊,頭腦開放,尊重并愿意考慮各方面的不同意見、看法。(4)注重現在與未來,守時惜時;對自己及社會生活的未來持有樂觀態度。(5)強烈的個人效能感,對人和社會的能力充滿信心,辦事講求效率。(6)計劃性。(7)現代知識。(8)可依賴性和信任感。(9)重視專門技術,有愿意根據技術水平高低領取不同報酬的心理基礎。(10)樂于讓自己和他的后代選擇離開傳統所尊敬的職業,對教育內容和和傳統智慧敢于挑戰。(11)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2)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反對任何特權意識和行為。[16]

三、現代文化與國家認同的共性與通象特征

1.現代性。西方語境中的文化“現代性”是指歐洲啟蒙運動以來所倡導的自由、理性、個人權利等核心價值觀和以此為基礎建立的市場經濟、民主政體和民族國家等一整套制度和價值觀,即現代文明秩序和觀念?,F代性意味著一組價值取向,包括自由、權利、民主、平等、博愛、富強、幸福等。[17]現代性是以自由貫穿始終,以理性為前提,以達成有效交流行為和共識(不是統一的思維,而是相互的理解和包容)為基礎的、具有開放、革新、自我超越意識的狀態?,F代性在時間上表現為暫時性、過程性;空間上表現為整體性、全球性;地域上表現為多元的和諧狀態。[18]現代性是現代化過程所體現的一般趨向和原則,本質上體現了文化的先進性。判斷文化的先進性與否,看它是否與其當時所依賴的先進經濟基礎相適應,是否能有效地推動現實生產力的持續發展;能否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健康需要;能否順應全球性、融合性的文化趨勢?,F代性是目標普世性與道路選擇多元性的統一。公民與國家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是現代性的應有之義,也是國家認同的基本要求。

2.公共性(或稱同質性)?,F代文化是適應公共領域的生存方式。公共領域首先是“公共性”的;其二依賴于廣眾他人的“在場”;其三是在“紛呈的多樣性”中顯現了“同一性”;其四是從獨處的、自身單一經歷的“主觀性”走向了耳聞目睹他人、也為他人耳聞目睹的相聯系或者相分離的“客觀性”;其五是超越個體生命限制、展現并傳承人的卓越成就、為人類所共享的持久永恒世界。也正因如此,它“把我們聚在一起,又防止我們彼此競爭”。[19]在一個充滿差異性的時代,如果沒有基本的公共性保障,社會就難以有效運轉。政府對于國家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保證社會的公共性邏輯能夠有效運行,為民眾生活在一個有序社會乃至和諧社會而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務。[20]姚勤華分析了文化多樣性、又不分主次的政治后果:一是文化上不同的民族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往往會利用民主制度展開政治斗爭,以致輕視和危害政治一體化的國家文化。二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心理距離使族群之間缺乏足夠的相互信任。三是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經常被政治領袖所利用,他們不是為了保護文化和傳統,而是為了某種政治目標而動員本族成員。四是失業、貧窮之類的物質比較,會增加民族文化的差異感,產生對文化“敵人”的不滿??傊?,文化差異一旦進入政治游戲,就為政治問題的解決增添了情緒化的因素。[21]近年我國民族地區出現的一些嚴重事件印證了上述觀點?,F代化、全球化推動人類所具有的文化共識是前所未有的。除了作為“人”所共有的文化要素的認同,如仁愛、理性、人權、民主、公平等普世意義文化理念,還表現在對人類共同的現實問題和文化的共識上,全球化是全球文化一體化的過程。

3.社會性。人都是個體性與成員性的統一,與此相關聯,社會生活存在著個人事務和公共事務,二者之間因公民與國家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而存在界限上的模糊性。社會和諧、國家統一就必須有超越血緣、地域、族群文化的共同的價值目標和行為規范,并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去維護和遵守。個人要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遵循這些社會規范,其中社會責任感是最普遍、最廣泛、滲透性最強的社會規范。因此,為不同的文化共同體規制最高層次的社會性文化就是政府的應有職責。在國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權利的前提下,公民也應履行對國家的相應義務,也是對社會的義務,諸如服從法律和國家的統治與管理,依法納稅,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的尊嚴和統一,促進社會發展(如勞動、受教育、環境保護),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等等??v觀中外歷史,國家所倡導的社會文化,應有利于社會穩定與進步。

4.參與性?,F代文化的參與性特征源于公民的主體性地位。傳統國家靠精英驅動,普通群眾只是旁觀者,沉默的大多數,在社會和國家建設中處于被動承受的工具地位?,F代國家必然是公民驅動的國家。一方面,因為公民的數量龐大,力量無限大,公民的智力資源已與精英差距不大。另一方面,現代國家責任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決定了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如果僅僅依靠數量極其有限的精英人物,無論多么優秀,都不可能是那些有公民廣泛參與的國家的競爭對手。[22]“參與提升了單個公民的屬于他們自己的社會的歸屬感,這種參與經歷使個人與他所在的社會連接起來,使得社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共同體?!盵23]也就是說,政治參與可以暢通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當公民有效行使了監督權,促進政府治理能力、民主與科學決策能力和執政水平,整合社會利益訴求的改進和提升的時候,就會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產生對政府及政治制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認同國家也就成為必然。正如司馬云杰所說,“文化的創造和積累,人對文化價值的反思、抽象所產生的價值觀念,都離不開一定的社會關系,都與社會群體參與密切相關。群體參與不僅把文化價值內化為群體價值意識,也把它抽象為社會價值觀念,這是價值意識整合、一體化的過程,也是個體價值意識順應、認同的過程”。[24]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國家認同往往是非常脆弱的,只有建立在現代文化基礎上的國家認同才是堅實可靠的?,F代民族國家認同是雙向互動的過程,首先是國家層面自上而下的輸出的過程,同時,又是社會成員對國家認同作出選擇的過程,這一過程可能是自覺自愿的,也可能是外部強制力施壓的結果。因此,現代國家認同建設有兩個基本任務:一是制度建設;二是文化建設。當前我國“國家認同”的文化建設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正如寧騷教授指出的,“我國學術界的許多人,只是大談特談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而似乎忘卻了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國家’”。[24]應當通過現代市場經濟的推動,完善的社會保障福利制度,發展現代教育,政治民主的創新等舉措,大力弘揚一種超越不同族群差異的屬于中國人、屬于中華民族的公共文化,而不是當前那種日益膨脹的“狹隘的本民族認同文化”。

[1][英]安東尼·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M].胡宗澤,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147.

[2]周平.對民族國家的再認識[J].政治學研究,2009,(4).

[3]李云龍.21世紀民族國家的命運[J].東南亞研究,2001,(6).

[4]鄭曉云.當代邊疆地區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4).

[5]李友梅.社會認同:一種結構視野的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6]韓震.全球化時代的國家認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8-24(001).

[7]馬長山.塑造公民文化促進和諧秩序[J].山東社會科學,2007,(10).

[8]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28.

[9]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R].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0]李小娟.文化的反思與重建[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430.

[11]楊勝江.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EB/OL].(2010-12-28).http://wenming.cn/whtzgg_pd/ggjxs/2010 12/t20101228_40216.shtml.

[12]衣俊卿.文化哲學十五講[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79.

[13]李志勇.市場經濟視野中的中國政治文化轉型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碩士論文,2005:105

[14][德]托馬斯·海貝勒.公民文化與社會責任[J].強朝暉,譯.中國報道,2010,(11).

[15]塞繆爾·亨廷頓,勞倫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新華出版社,2010:35.

[16]殷陸君.人的現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4.

[17]秦曉.追問中國的現代性方案[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1.

[18]劉化軍.論政治的現代性[J].甘肅理論學刊,2004,(4).[19][美]漢娜·阿倫特.人的條件[M].竺乾威,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

[20]高丙中.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

[21]姚勤華.民族文化的政治功能——認識歐洲一體化的一個視角[J].世界民族,2002,(3).

[22]杜導斌.現代社會動力的源泉——公民[J].鳳凰周刊,2011,(19).

[23][美]卡羅爾·佩特曼.參與和民主理論[M].陳堯,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26.

[24]司馬云杰.文化價值論[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105.

[25]寧騷.民族與國家——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的國際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269.

D0-05

A

1002-7408(2012)03-0022-04

石河子大學人文社科項目“基于國家認同的新疆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研究”(RWSK10-Y38)階段性成果。

李瑞君(1967-),女,山東汶上人,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民族政治學專業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學。

[責任編輯:黎峰]

猜你喜歡
公民民族國家
論公民美育
我們的民族
多元民族
把國家“租”出去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十二公民
公民選舉權的平等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