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編碼與提取加工的分離

2012-12-27 09:08孟迎芳于海莉
關鍵詞:新詞測驗編碼

孟迎芳,于海莉

(1.福建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2.北京市東城區光明小學,北京 100061)

一、前 言

記憶有著不同類型,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劃分。近二十年來,研究者對兩種記憶類型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相對一致的結論,即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依賴不同的記憶系統,而這些記憶系統與大腦的不同區域相聯系。這一結論的基礎是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實驗性分離。早在20世紀60年代對遺忘癥病人的研究中就已發現二者的分離現象,①E.K.Warrington,L.Weiskrantz.The Effect of Prior Learning on Subsequent Retention in Amnesic Patients.Neuropsychologia,1974,12:419-428.②P.Graf,L.R.Squire,G.Mandler.The Information that Amnesic Patients do not Forget.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1984,10:164-178.即在回憶和再認先前學習過項目的直接記憶測驗中,與控制組相比,遺忘癥病人的測驗成績差,表現出記憶缺陷。但在模糊詞辨認、詞干補筆等間接測驗中,與控制組一樣,遺忘癥病人也表現出對學習過項目的優勢,保存著完整的啟動效應。之后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無創性腦成像技術的進步見證了在正常個體中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腦機制分離現象。如事件相關電位(ERP)研究揭示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有著不同時空分布的成分,內隱記憶大多表現在300-500 ms的中央頂區,而外顯記憶表現在同一時間段的額區及400-800 ms的頂區位置;③孟迎芳、郭春彥:《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腦機制分離:面孔再認的ERP研究》,載《心理學報》2006年第1期。④D.Nessler,A.Mecklinger,T.B.Penney.Perceptual Fluency,Semantic Familiarity and Recognition- Related Familiarity:An Electrophysiological Exploration.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5,22:265-288.;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發現,在內隱提取過程中較為一致觀察到的是枕顳皮層的衰減活動,⑤R.L.Buckner,W.Koutstaal,A.L.Schacter,B.R.Rosen.Functional MRI Evidence for a Role of Frontal and Inferior Temporal Cortex in Amodal Components of Priming.Brain,2000,123:620-640.⑥R.D.Badgaiyan,D.L.Schacter,M.Alpert N.Priming within and across Modalities:Exploring the Nature of rCBF Increases and Decreases.NeuroImage,2001,13:272-282.而在外顯提取過程中則觀察到一些腦區的增強活動,如內側顳葉、前額皮層以及內側頂皮層。⑦S.M.Daselaar,D.J.Veltman,S.A.R.B.Rombouts,et al.Deep Processing Activates the Medial Temporal Lobe in Young But not in Old Adults.Neurobiology of Aging,2003,24:1005-1011.⑧J.A.Meltzer,R.T.Constable.Activation of Human Hippocampal formation Reflects Success in both Encoding and Cued Recall of Paired Associates.Neuroimage,2005,24(2):384-397.

另一方面,編碼與提取之間的關系也一直是記憶研究的重要內容。編碼是指對信息進行最初加工,從而產生記憶痕跡,提取是指對過去編碼信息的重復激活或印跡激活。早期研究多集中于編碼和提取加工之間的共同性,認為編碼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隨后的提取過程,如編碼特異性原則,遷移合適加工觀點等都強調編碼和提取加工之間的重疊。神經科學家也提出相同的神經通路調節著刺激的知覺加工以及它們的儲存和恢復①C.J.Vaidya,M.Zhao,J.E.Desmond,et al.Evidence for Cortical Encoding Specificity in Episodic Memory:Memory-induced Re- activation of Picture Processing Areas.Neuropsychologia,2002,40:2136-2143.。根據這些觀點,提取加工應該是編碼加工的復原,它們有著相同的神經操作。但也有一些研究發現,提取雖是對編碼信息的重復激活,但這種重復激活并不是“與世隔絕”,完全不受外界影響的。Tulving等人在1994年曾提出編碼與提取的大腦兩半球不對稱性模型,即前額葉皮層在編碼與提取中的作用是不對等的,左側前額葉在把信息特征編碼進記憶時比對側前額葉有較多激活;相反,右側前額葉在提取時比對側前額葉有較多的激活。②E.Tulving,S.Kapur,F.I.M.Craik,M.Moscovitch,S.Houle.Hemispheric Encoding/Retrieval Asymmetry in Episodic Memory: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inding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4,91,2016-2020.可見,提取雖然是編碼信息的激活,但又不是編碼的簡單復原。這隨后得到大量研究的證實,表明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實際上存在著本質的差異。例如,Mulligan等人的研究在學習階段給被試呈現兩組詞刺激,一組以片語(即由顛倒字母順序而構成的字)形式出現,要求被試先組成詞,然后記住它;一組以完整詞形式出現,要求被試先大聲讀,然后記住它。測驗階段采用再認測驗,但對呈現的新舊詞采用了與學習階段類似的控制。即一部分新舊詞以片語的形式出現,要求被試先組成詞,然后進行再認;另一部分以完整詞形式出現,要求被試先大聲讀,然后進行再認。結果發現,類似的實驗控制產生完全相反的影響,學習階段中讓被試組詞提高了隨后的再認率,而測驗階段讓被試組詞卻降低了再認率。③N W.Mulligan,J.P.Lozito.An Asymmetry Between Memory Encoding and Retrieval.Research Report,2006,17(1),7-11.孟迎芳等人使用分散注意范式也發現,在編碼過程中設置的干擾或分散注意會導致隨后再認記憶成績顯著減少,而提取過程中的干擾或分散注意對再認記憶成績不會產生影響或產生輕微的影響。④孟迎芳,郭春彥:《編碼與提取干擾對內隱和外顯記憶的非對稱影響》,載《心理學報》2007年第4期。⑤孟迎芳,郭春彥:《內隱與外顯記憶的編碼與提取非對稱性關系》,載《心理學報》2009年第8期。采用類似干擾范式的腦成像研究也發現,在編碼過程中的分散注意減少了前額皮層(PFC)的神經活動,而在提取過程中的分散注意不會產生類似的影響。⑥Iidaka,T.,Sadato,N.,Yamada,H.,Yonekura,Y.Functional Asymmetry of Human Prefrontal Cortex in Verbal and Non- Verbal Episodic Memory as Revealed by fMRI.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0,9,73~83.⑦Kensinger,E.A.,Clarke,R.J.,Corkin,S.What Neural Correlates Underlie Successful Encoding and Retrieval?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Using a Divided Attention Paradigm.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3,23,2407-2415.但Tulving等人的模型也遭到一些研究的反駁。這些研究發現編碼與提取之間并不總是存在著非對稱性,它會隨著刺激材料、任務、記憶類型等而變化。⑧Babiloni C.,Babiloni F.,Carducci F.,et al.Human Cortical EEG Rhythms during Long-Term Episodic Memory Task.A High-Resolution EEG Study of the HERA Model.NeuroImage,2004,21:1576~1584.⑨Beason-Held L.L.,Golski S.,Kraut M.A.,et al.Brain Activation during Encoding and Recognition of Verbal and Figural Information in Older Adults.Neurobiology of Aging,2005,26:237~250.可見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

在以往研究中,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分離現象經常表現為實驗中相同的變量對兩類記憶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研究大多通過控制在編碼過程中任務參數的變化(包括加工水平、注意狀態、干擾等),探討其對隨后的內隱記憶測驗或外顯記憶測驗所帶來的不同影響。例如研究發現,編碼時的加工水平或注意狀態對隨后的外顯測驗成績有顯著影響,即深加工或集中注意提高記憶成績,淺加工或分散注意將降低成績,但在內隱測驗中卻沒有發現類似效應;⑩Boehm S.G.,Sommer W.,Lueschow A.Correlates of Implicit Memory for Words and Faces i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2005,55:95-112.?Clarys D.,Isingrini M.,Haerty A.Effects of Attentional Load and Ageing on Word-Stem and Word-Fragment Implicit Memory Tasks.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2000,12(3):395~412.Graf等(1987)的研究發現,編碼中的干擾影響了線索回憶、配對匹配和自由回憶測驗,但沒有影響詞干補筆測驗。?Graf P.,Schacter D.L.Selective Effects of Interference o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New Associa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 and Cognition,1987,13(1):45~53李月婷等的ERP研究發現,編碼過程中詞的社會相關性(主相關詞和他相關詞)對隨后的內隱和外顯記憶提取有著不同的影響:在內隱提取過程中,相關性的ERP之間不存在差異;而在外顯提取過程中,兩者的ERP存在顯著差異。?李月婷,李琦,郭春彥:《內隱和外顯記憶測驗中相關性差異的ERP研究》,載《科學通報》2009年第13期。以往研究已證實編碼過程中的參數變化會產生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實驗性分離現象,那么在提取過程中類似的變量控制是否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應呢?以往研究對此并未涉及。

如前所述,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完全重疊的。因此不能只通過編碼過程中的變量設置來了解提取加工機制,而應該考慮直接在提取過程中設置變量來分析它們對內隱和外顯記憶產生的影響,這樣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不同記憶類型的提取加工特征以及提取與編碼之間的關系。我們預測,由于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是兩種不同的記憶系統,并且二者在提取過程中的神經分離現象也得到了大量的證實,①孟迎芳,郭春彥:《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腦機制分離:面孔再認的ERP研究》,載《心理學報》2006年第1期。那么在提取過程中相同的變量設置也應該會對它們產生不同的影響,但其影響是否與編碼過程中的變量設置產生的影響相同?如果編碼與提取有著相同的加工機制,那么影響編碼的實驗條件應該也會對提取過程產生相同的影響效應。反之,則應產生不同的影響效應。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該研究通過在編碼或提取過程中加入相同的變量設置,觀察在內隱測驗以及外顯測驗任務中的行為變化,了解不同記憶系統中編碼與提取的關系,從而為兩種記憶系統之間的關系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被試共29名,男15名、女14名。均為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年齡在19-24歲之間,右利手,并且視力或矯正視力為正常,同時聽力也正常,身體健康。并且被試沒有做過類似的實驗。

(二)材料

1.雙字詞。低頻漢語雙字詞360個,選自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頻率詞典》(1986年出版),假詞90個。假詞通過把所有選取的雙字詞前后兩個字拆開隨機組合產生,這樣假詞與雙字詞在音或筆劃上的比例類似,然后去除音或義上可能存在的組合,選取其中90個假詞,分成3組。把雙字詞也對等地分成6組,每組60個詞,它們在詞頻、筆劃、讀音、結構等方面基本取得平衡,其中3組用于內隱記憶實驗,3組用于外顯記憶實驗。兩個實驗的學習階段完全相同,即每組中,40個詞學習階段呈現,一半進行淺加工任務,即判斷呈現的詞的顏色,紅色和藍色各一半;另一半詞進行深加工任務,要求被試理解詞的意義,并主觀判斷其引起的愉快程度,這一半詞以黑色呈現,目的是避免顏色對愉快判斷產生影響。每個學習任務組開始和結束都加入2個填充詞,不計入分析。在測驗階段,60個詞都出現,40個舊詞,20個新詞,要求被試進行相應的內隱或外顯判斷,在內隱測驗中每組另外再加入30個假詞,要求被試進行快速的詞/非詞判斷。測驗階段的詞均以黑色出現。雙字詞材料均在電腦屏幕中呈現,顯示器背景為黑色,中間呈現一個10.58×7.06 cm的白色方框,雙字詞位于方框中央,顯示器距離被試80cm,視角為 6.72°×3.40°。

2.數字聲音材料。一共四個數字:1、2、3、4,女生錄音。

(三)實驗程序。

實驗分成兩部分:內隱記憶實驗和外顯記憶實驗。被試首先進行內隱記憶實驗,此時未告知被試任何有關外顯記憶實驗的內容,內隱記憶實驗全部結束后休息15分鐘,然后告知外顯記憶實驗及相應的任務,之后進行外顯記憶實驗。兩部分實驗程序安排相同,都分成3個學習-測驗組,每組包括三個階段:(1)學習階段:包括淺加工組和深加工組。對淺加工組的詞進行顏色判斷,紅色按左鍵,藍色按右鍵;對深加工組的詞進行愉快判斷,愉快按左鍵,不愉快按右鍵,左右按鍵在被試間平衡。兩個學習組的順序在被試內采用ABBA的形式進行平衡,在被試間保持一致,每組內刺激隨機呈現,每個詞呈現500 ms,刺激間隔(ISI)為1 400-1 800 ms。(2)分心作業階段:屏幕中間呈現一個3位數數字,被試做1分鐘倒減3運算,要求大聲報告出來。(3)詞匯決策階段或再認判斷階段:詞匯決策任務中,假詞、舊詞和新詞混合視覺呈現,要求被試快速判斷呈現的是詞還是非詞,詞按左鍵,非詞按右鍵。再認判斷任務中,舊詞和新詞混合視覺呈現,要求被試快速判斷呈現的詞是舊詞還是新詞,舊詞按左鍵,新詞按右鍵。左右按鍵在被試間平衡。每個詞呈現500 ms,刺激間隔(ISI)為1 600-2 000 ms。每組結束后休息3-4分鐘。

3個學習-測驗組分別在3種條件下進行,即無干擾條件、編碼干擾條件和提取干擾條件。編碼干擾條件即在編碼階段加入干擾任務,要求被試進行雙任務操作(顏色判斷/愉快判斷任務和干擾任務),提取階段與無干擾條件相同,即只進行詞匯決策或再認判斷任務。而提取干擾條件相反,即要求被試在提取階段進行雙任務操作(詞匯決策/再認判斷任務和干擾任務),但編碼階段與無干擾條件相同。兩種干擾條件中的干擾任務完全一樣,都為“數目標數字個數”任務,即在編碼或提取階段,每個刺激詞出現的同時伴隨著一個“數字”聲音,數字為1-4中的任一個,要求被試在進行相應判斷任務的同時要注意聽同時出現的“數字聲音”,并統計在一組詞列(每10個詞為一組)中出現的目標“數字”有幾個,被試對此不需要即時反應,而是在一組詞列呈現完畢后出現提示時大聲說出這一組詞列的目標數字個數,對被試的答案進行記錄。目標“數字”在每組詞列開始時呈現,即每10個刺激詞之前出現一個與刺激詞相同大小的白色方框500 ms,同時呈現一個“數字”聲音,該“數字”為隨后該組詞列中要計數的目標“數字”。每組詞列中的目標“數字聲音”2-4個,剩余的在其他三個“數字聲音”中隨機分配,要求被試兩個任務都要盡可能快而準確地進行,干擾階段的實驗流程見圖1。在正式實驗之前讓被試練習,熟悉程序,練習的項目不進入正式實驗。被試連續進行上述3種條件,即每個被試都先進行無干擾條件組,然后是兩個干擾條件組,兩個干擾條件組在被試間平衡。

圖1 干擾條件下的實驗流程圖

整個實驗程序使用Presentation 0.71軟件編制后在電腦中呈現,實驗中使用的電腦為DELL Dimension8200,被試觀看的顯示器是15寸CRT,分辨率為800×600,刷新頻率為75Hz。被試坐在隔音被試間的沙發里,要求注意顯示器屏幕中央出現的刺激,并用手中的游戲柄相應的左右按鍵盡可能快且準確地對刺激作出反應。

(四)數據分析

本研究數據使用社會科學統計分析軟件包SPSS10.0在微機上統計處理,所使用的數據均為正確判斷的數據。

表1 提取階段各種條件下的平均反應時(ms)

三、結果與分析

(一)內隱測驗結果

我們首先對反應時進行一個3(干擾條件:無干擾、編碼干擾、提取干擾)×3(刺激類型:深加工詞、淺加工詞、新詞)的重復測驗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干擾條件有顯著的主效應[F(2,56)=7.563,p=0.001],且干擾條件和刺激類型之間交互作用達到臨界顯著[F(4,112)=2.252,p=0.068]。為了具體了解不同干擾條件下詞匯判斷行為發生的變化,隨后我們進行了簡單效應分析。結果表明,無干擾條件下發現明顯的正啟動效應[深加工舊詞<新詞,t(28)=-2.989,p=0.006;淺加工舊詞<新詞,t(28)=-1.840,p=0.076],編碼干擾條件中沒有發現任何的啟動效應[ps>.10],而在提取干擾的淺加工條件中卻發現了負啟動效應[淺加工舊詞>新詞,t(28)=1.960,p=0.060]。

為了更直接地了解編碼或提取干擾是否對啟動效應(新舊反應時差異)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我們對啟動效應直接進行了3(干擾條件:無干擾、編碼干擾、提取干擾)×2(加工水平:深、淺)的重復測驗方差分析。結果只發現顯著的干擾條件主效應[F(1,28)=6.107,p=0.006],未發現加工水平主效應[F(1,28)=0.354,p=0.557],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F(2,56)=0.147,p=0.796]。對干擾條件主效應的事后多重比較(Bonferroni)表明,只有無干擾與提取干擾的啟動效應存在著顯著差異[p=.014]。

綜合上述結果,編碼與提取干擾對詞匯判斷任務產生了不同的影響。與編碼干擾相比,提取干擾對內隱測驗中的啟動效應影響更大,甚至產生了負啟動效應,且這種影響在深淺加工水平上表現一致(如圖2細實線與細虛線所示)。

(二)外顯測驗結果

與前述分析類似,我們首先對反應時進行一個3(干擾條件:無干擾、編碼干擾、提取干擾)×3(刺激類型:深加工詞、淺加工詞、新詞)的重復測驗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干擾條件[F(2,56)=4.621,p=0.014]和刺激類型[F(2,56)=5.015,p=0.010]的主效應,以及臨界的交互作用[F(4,112)=2.17,p=0.077]。簡單效應比較表明,無干擾條件下發現明顯的新舊效應[深加工舊詞 <新詞,t(28)=2.671,p=0.012;淺加工舊詞 < 新詞,t(28)=-3.134,p=0.004],編碼干擾條件中沒有發現明顯的新舊效應[ps>.10],在提取干擾條件中深加工項目也發現了明顯的新舊效應[深加工舊詞<新詞,t(28)=-2.468,p=0.020]。

我們對新舊效應也直接進行了3(干擾條件:無干擾、編碼干擾、提取干擾)×2(加工水平:深、淺)的重復測驗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干擾與加工水平的交互作用[F(2,56)=4.651,p=0.014]。對交互作用的簡單效應分析表明,深加工項目表現出干擾的差異影響[t(28)=1.897,p=0.068],提取干擾中的新舊效應遠遠大于編碼干擾。

此外,我們對準確率也進行3(干擾條件:無干擾、編碼干擾、提取干擾)×2(加工水平:深加工詞、淺加工詞)的重復測驗方差分析(新詞不進入分析,因為我們主要關注舊詞的擊中率)結果只發現明顯的加工水平效應[F(1,28)=19.43,p<0.001]。因前述統計表明,新舊效應在深加工項目上表現出干擾差異,因此在反應時上我們對深、淺加工分別進行干擾條件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其結果表明,在淺加工條件下,各種干擾下的正確率不存在顯著差異[F(2,56)=0.628,p=0.537]。但在深加工條件下,干擾的效應是明顯的[F(2,56)=4.899,p=0.011],多重分析表明,編碼干擾與無干擾[p=0.041],編碼干擾與提取干擾[p=0.033]之間都存在差異,但無干擾與提取干擾之間不存在差異[p=1.00]。

綜合上述結果,編碼與提取干擾對再認判斷任務產生了不同的影響。與提取干擾相比,編碼干擾大大減少了隨后的新舊效應以及再認準確率,并且提取干擾與編碼干擾的這種非對稱影響在深加工水平上表現明顯(如圖2粗實線與粗虛線所示)。

圖2 不同干擾條件下的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效應比較

四、討 論

本研究通過在編碼與提取過程中設置干擾變量探討了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在內隱測驗中,與編碼干擾相比,提取干擾對隨后的啟動效應影響更大;而在外顯測驗中,與提取干擾相比,編碼干擾對隨后的新舊效應和再認準確率影響更大??梢?,編碼與提取中的干擾對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產生的影響是非對稱性的,并且這種非對稱性現象在不同的記憶類型中又存在著差異。對于上述結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討論。

(一)編碼加工與提取加工的分離

如前所述,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早期研究多強調編碼和提取加工之間的重疊。但也有研究發現了編碼與提取的非對稱性現象。為了探清二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在編碼或提取過程中設置了相同的變量,通過它們對隨后相應記憶行為產生的影響來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果編碼與提取有著相同的加工機制,那么影響編碼的實驗條件也會對提取過程產生相同的影響效應;反之,則應產生不同的影響效應。實驗結果表明,不論在內隱測驗還是在外顯測驗中,編碼與提取干擾都對隨后的記憶行為產生了非對稱性的影響效應:即內隱測驗中,編碼干擾不影響隨后的啟動效應,但提取干擾破壞了啟動效應;而在外顯測驗中,編碼干擾減少了隨后的再認準確率和新舊效應,但提取干擾對其不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在該實驗中,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出現了實驗性分離現象。

對于編碼與提取加工的分離,也有研究者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編碼與提取的實驗控制都會對隨后的記憶行為產生影響,它們之間可能只是量的差異,并不能反映編碼與提取加工的本質差異。例如,在外顯測驗中,一些研究發現在提取中的分散注意也會顯著減少記憶準確率。即使提取中的分散注意等變量未能顯著減少提取準確性,但也存在著與編碼干擾類似的一些效應。①J.L.Hicks,R.L.Marsh.Toward Specifying the Attentional Dmands of Recognition Memory.Journal of Exper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2000,26,1483-1498;Rohrer K.,& Pashler H.E.Concurrent Task Effects on Memory Retrieval.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2003,10:96-103.在內隱測驗中也有著類似的現象,如在本研究中,編碼干擾也對隨后的內隱記憶成績(啟動效應)產生了影響,只是其影響遠遠要小于提取干擾對其產生的影響。對于這些異議,我們的實驗結果給予了反面的證據。首先在內隱測驗中,啟動效應反映的是見過的舊詞再次出現時的易化效應,雖然編碼干擾減少了這種易化效應,但提取干擾卻產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應,即負啟動效應。另外,從兩種干擾條件下的新、舊時反應時來看(見表1),與無干擾相比,編碼干擾并未延長三類詞(新詞、淺加工舊詞、深加工舊詞)的反應時,反而有所減少,其減少的反應時分別為:深加工舊詞-3秒,淺加工舊詞-13秒,新詞-24秒??梢?,編碼干擾對新詞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淺加工舊詞,對深加工舊詞影響較小。而提取干擾下三類詞的反應時都有延長,分別為:深加工舊詞86秒,淺加工舊詞80秒,新詞41秒,可見,提取干擾對舊詞的影響更大一些,而對新詞的影響較小,與編碼干擾產生的影響是完全相反的。其次在外顯測驗中,編碼干擾顯著減少了新舊效應和再認準確率,但提取干擾非但沒減少這兩個記憶成績,甚至還加大了深加工中的新舊效應,表現出與編碼干擾完全相反的趨勢。相同的實驗控制在編碼和提取過程中產生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它們之間反映的不是量的差異,而是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質的差異。

(二)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分離

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分離現象已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證實。以往研究大多通過在編碼中的變量控制對隨后的提取過程產生的不同影響來加以說明。如前所述,編碼與提取加工之間存在著質的差異,不能只通過編碼過程中的變量設置來了解提取加工機制,因此我們通過直接在提取過程中設置變量來分析它們對內隱和外顯記憶產生的影響。從圖2可以很清晰地發現,在提取中設置的干擾對內隱測驗和外顯測驗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提取干擾明顯破壞了內隱測驗中的啟動效應,但對外顯測驗的新舊效應卻未產生破壞作用。因此可以說,通過控制提取時的變量設置也證實了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分離現象,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有著不同的提取加工機制。

與提取干擾相比,編碼干擾對兩類記憶產生的分離現象并不明顯。從趨勢上看,編碼干擾使內隱測驗中的啟動效應和外顯測驗中的新舊效應都出現減少的現象;并且在兩類測驗中,這種減少都沒有表現出顯著的差異,但在外顯測驗的準確率上卻發現了明顯的編碼干擾與無干擾的差異,即編碼干擾明顯減少了再認準確率,但提取干擾對再認準確率沒有產生影響??梢?,編碼干擾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顯記憶的成績。因此,在該實驗中,編碼干擾也產生了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實驗性分離現象。

另外,我們在編碼過程中設置的另一個變量加工水平也證實了兩類記憶的分離現象。加工水平是以往研究中用以檢驗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功能性分離的主要變量之一。以往研究表明,加工水平對外顯記憶有較大的影響,但對內隱記憶較少或沒有影響。在本實驗中加工水平表現出相同的影響效應:即在內隱測驗中,干擾對啟動效應的影響沒有表現出加工水平效應;但在外顯測驗中,干擾對新舊效應和再認準確率的影響就有著明顯的加工水平效應;在深加工項目上,編碼與提取干擾的非對稱性效應表現得更為明顯。

綜合上述結果,不論在內隱測驗還是在外顯測驗中,都發現了編碼與提取加工的分離現象;并且這種分離現象在兩類記憶中是不同的;即編碼干擾影響外顯測驗,但不影響內隱測驗;而提取干擾影響內隱測驗,但不影響外顯測驗。由此證實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不僅在編碼過程中存在著分離的現象,在提取過程中也存在著分離現象,并且在編碼與提取的關系上也存在著分離現象,從而為兩類記憶的分離關系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猜你喜歡
新詞測驗編碼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編碼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配準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子帶編碼在圖像壓縮編碼中的應用
《微群新詞》選刊之十四
Genome and healthcare
《新年大測驗》大揭榜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兩個處理t測驗與F測驗的數學關系
你知道嗎?
小議網絡新詞“周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