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詮釋地球生命力報告:1998—2010

2012-12-28 02:11梁艷張琦余國培
世界地理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足跡承載力物種

梁艷 張琦 余國培

摘要:《地球生命力報告》應用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和水足跡3個指標描繪了全球自然生態系統的狀況與變化趨勢,以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程度。本文在簡要解讀1998年至2010年的全部8期報告核心內容的基礎上,認為人類對生態系統的衰退尚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人們的生活方式應有所改變。只有認識到保護自然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財富和福祉,而不是維護生物多樣性本身和只有意識到自然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生活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時,人類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關鍵詞:地球生命力報告;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水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

中圖分類號:P967

文獻標識字碼:A

為闡明全球自然生態系統的狀況及變化趨勢,以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程度,即生態系統能提供給人類供給與服務的可持續性和人類對其的需求程度,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會同倫敦動物協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un)和環球足跡網(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等機構自1998年以來已連續發布了8期《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以下簡稱《報告》)。由于該系列報告應用了大量系統的生態環境數據,創建了衡量全球生物多樣性健康狀況與變化的《地球生命力指數》(Living Planet Index,LPI),并輔以反映人類對于自然界能夠提供生態資源和生態服務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土地和水資源的需求的指標《生態足跡》和《水足跡》?!秷蟾妗钒l表以來廣受關注。

1 地球生命力指數不斷下降

1998年以來,《報告》便采用了一個重要的綜合指標《地球生命力指數》(LPI)來衡量全球生物多樣性狀況與變化趨勢。LPI由陸域、淡水、海洋生物群落三個獨立的指標所組成,每個系統賦以相同的權重。LPI力圖涵蓋全球大部分生物多樣性物種的陸域、淡水和海洋生物系統的變化,以1970年的值為100,以此來比較脊椎生物物種與種群生物多樣性的時空變化。

《報告》收集與利用的數據也在不斷的增加,2000年所關注的陸域(森林)、淡水和海洋生物總群分別為319、194和217個,2004年第5期《報告》中陸域生物系統中除森林外,還包括草地、熱帶草原、沙漠和苔原等生態系統,全部脊椎動物大約有3000個種群,1100個物種,指標計算方法也由五年的統計值調整為一年的統計值。2006年《報告》歸納了1970-2003年期間全球逾1300多個脊椎動物物種約3600個種群的變化趨勢,其中695個陸棲物種、274個海洋物種和344個淡水物種,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2010年的LPI的計算追蹤了將近8000個脊椎動物種群的變化趨勢,并計算1970-2007年37年間所采用物種的平均變化值。雖然1998年至2010年的8期報告中數據量不斷增加,統計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得出的結論始終是連貫的,這也許是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反映地球生態系統健康變化狀況最為完整與權威的數據。

數據顯示,LPI基本上一直在下降。以1970年為基準,至1995年的25年內LPI已降低了30%,這可以看作在此階段生態系統所能為人類提供的再生資源產出與服務減少了30%,其中森林、淡水、海洋生態系統指數分別下降了10%、50%和3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后LPI下降的速率有所加大,1990年至1995年期間LPI年均下降3%,其間淡水與海洋生態系統指數平均每年分別下降了6%與4%。2000年的《報告》表明,1999年LPI比1970年下降了33%,同期森林生態系統指數、淡水物種種群指數、海洋物種種群指數分別下降了12%、50%和35%。此后數年的《報告》中LPI總體上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2010年《報告》雖然采用的脊椎物種的數據量遠大于先前,同樣顯示了1970-2007年間全球LPI下降近30%的事實。尤其是熱帶生態系統,盡管近年采取的一系列保護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應,但總體上下降的物種數量遠遠高于上升的物種數量。據相關統計,目前平均每天有70多個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消失,全世界有9400多種動植物正瀕臨滅絕。

2 生態足跡不斷超越生態承載力

生態足跡是1990年由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的Mathis Wackernagel和William Rees所構想,并被迅速廣泛應用于監測生物資源和推進可持續發展之中。生態足跡是維持一個人、地區、國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能夠吸納人類所排放廢物的、具有生態生產力的地域面積,是用于評估人類對環境可持續性的量度和權衡人類過去和現在對地球可更新資源需求較為直觀的指標。因此生態足跡可以看作是人均消耗資源和人口數量的函數,并歸結為每種消費品的生物生產面積。2000年開始,《報告》將生態足跡與生命地球指數一起,作為人類需求對資源壓力的第二個指標。

生態系統服務、生態承載力和生態盈余是與生態足跡密切關聯在一起的三個術語。生態系統服務是指生態系統與生態過程所形成及所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與效用,可看作人類從各種生態系統中所取得的利益,包括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支持服務與文化服務。生態承載力是指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給人類的生態生產性土地面積的總和,它表征區域生態系統供給人類自然資源和生態服務的能力,也就是滿足生態足跡需求的所有可再生資源的能力。生態赤字或盈余是生態承載力與生態足跡之差,它反映該區域人口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狀況和及其可持續性。生態足跡會因人口規模、人均消耗量及資源的有效性而變化。

生態足跡與地球生命力指數兩者的結合,可提供我們這個星球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壓力對其影響的至關重要的信息。2000年《報告》帶來的警示是:1961年至1997年人類的生態足跡增加了一倍,而幾乎與此同時LPI卻下降了33%。遺憾的是,以后的報告中,始終延續著這一變化,即人類的生態足跡一直在增大,而LPI指標卻不斷下降。

生態足跡超越生態承載能力的勢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并一直攀升至今,2007年全球生態足跡是1966年的2倍。2001年人類的年均生態足跡高于人均生態承載力0.4全球公頃,超出約21%;2007年人均生態足跡為2.7全球公頃,超出人均生態承載力1.8全球公頃的50%。也就是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消耗的速度超出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到本世紀起地球已無法依靠自身再生能力來滿足人類的索取,從需要1.2個地球到2007年的1.5個地球只用了6年的時間。人類正在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當生物圈的生產能力跟不上人類消費和產生垃圾的速度時,LPI就會下降,這意味著我們這個星球的生態環境在不斷地惡化,人類不是利用自然所能提供的“利息在生存,而是在消耗自然的“本金”。以2007年為例(表2),人類生態足跡為180億全球公頃,而生態承載力僅為119億全球公頃,生態超載50%,即需要1.5年地球才能再生人類一年所消耗的再生資源和吸收所排放的CO2等廢物。

3 水足跡備受關注

目前世界上有約70個國家面臨人類需要但不能再生的水資源的壓力,全球已有約2/3的國家正面臨著中度或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問題在許多國家與地區正日益受到關注。2008年的《報告》除了沿用LPI與生態足跡外,開始采用水足跡作為第三個度量人類對自然壓力的指標。這三個指標的結合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健康和人類對生態系統需求的信息。

水足跡表示個人、企業、國家與地區因生產和消費所占用的水資源量。水足跡的概念與生態足跡相似,是計算生產物品和服務過程中整個產業鏈直接與間接所消費的水資源量。一個國家與區域的水足跡由二部分所組成:內部水足跡與外部水足跡。生產和提供用于國內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量稱為內部水足跡,而消費進口物品的水資源量為外部水足跡。從全球范圍來看,16%是外部水足跡,即這部分水的消耗是國際貿易的一個組成部分。按水利用類型,水足跡由綠水、藍水與灰水足跡三部分所組成,綠水足跡為農田所蒸發的儲存在土壤中雨水的水資源,藍水足跡為消耗使用的淡水水資源,灰水足跡是社會生產與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水量。

虛擬水是消費產品及服務過程中易被人們忽略的“看不見”的水量。如一件250克重的全棉T柚衫,從棉花生產到成衣水足跡為2700升,同理消耗1公斤牛肉的水足跡為15500升。有了完整水足跡的概念,人們便能清晰地了解到為什么世界人均水足跡為1240立方米,相當于半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那么大。

4 全球生態改善任重道遠

4.1 人類對全球生態衰退尚沒有足夠的重視

從上世紀中期開始,科學界在不同的場合,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對保護我們的星球做出了呼吁,各國政府部門與首腦也以不同的方式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特別是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所制定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聯合國的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對世界資源利用的《千年生態評估》、“千年發展目標”等均表達了世界各國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這也意味著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在維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向千年發展目標方向邁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人類似乎已感受到了所設計的美好遠景。遺憾的是受自然資源不斷衰退、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生態足跡增長、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加大、極端貧困人群減少指標難以達到等一連串負面因數的影響,尤其是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協議》、《哥本哈根峰會》的不盡人意,及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對千年目標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所有國家無論窮富都具有現實與潛在破壞性的沖擊,又加重了我們對這一共同的星球往何處去的憂慮。

1998年《報告》中對人類過量使用自然資源提出了警示,強調了1961-2005年間人類對生物圈的需求增加了一倍以上,人類的生態足跡已是生態承載力的1.5倍。如果人類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耗地球資源,到2050年人類在一年內將消耗掉相當于兩個地球才能提供的全部自然資源。這些令人吃驚的預警雖然鮮有表示懷疑的聲音,但并沒有引起實質上的充分重視,以致至今尚沒有好轉的跡象。其原因之一是資源衰退對人類的影響往往具有隱含性和滯后性,因此人們沒有像對待經濟衰退那么重視,各種媒體也只是做一次綜合性的報道了事,國際社會也只是表示關切而已,似乎只有在經濟繁榮、世界太平的基礎上人類才有精力來重構大自然生態系統。實際上,自然生態系統一經破壞,要將其恢復必然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在某些方面是危險與不可逆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衰退也必將會影響到我們下一代賴以生存的基礎,“代際公平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將會因此而止步。也許只有認識到保護自然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財富和福祉,而不是維護生物多樣性本身,人類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們這個星球。

4.2 貧困人口是生態衰退最直接的受害者

2010年的《報告》分析了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生態足跡的差異。2007年代表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1個國家占全球生態足跡的37%,而東盟10個成員國和53個非洲聯盟成員國加在一起的生態足跡,僅占全球12%。

從1970年至2007年人均生態足跡變化的趨勢來看,高收入國家與中等收入國家均有所增大,而低收入國家卻在降低。2007年全球人均生態足跡為1.8全球公頃,略低于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生態足跡,而高收入國家人均高達5.8全球公頃,是低收入國家1.3全球公頃的4.5倍。與此同時低收入國家的LPI卻不斷降低,這對低收入國家與人群的發展具有的影響,也顯示了高收入國家與人群是掠奪自然資源的主體,是“受益”的群體。雖然全球的福祉均依賴生態服務,但LPI的下降對貧困人群的影響最為直接,因為他們更多的依賴自然資源生存和改變他們的貧窮現狀,但缺少清潔的水、土地和自然資源,他們擺脫貧困變得更困難。

4.3 生態足跡60%是碳足跡

生態足跡的增大,CO2占據了很大的比重,1961-2007年生態足跡增大了一倍,而碳足跡增加了11倍。1998年第一份《報告》至今,全球CO2的排放量增加了35%,CO2的足跡已占總足跡的50%(表4)。CO2的排放的增多導致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是氣候變暖的重要原因。

199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400萬噸,是1961年的3倍,人均4噸。如果要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穩定的水平,必須削減50%才能恢復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目前,80%CO2排放的主要來自城市。據預測,2050年城市人口要達到63億,隨著城市的人口的不斷增加,即使維持在目前的消耗水平,到2050年也需要2個地球的生物資源供給人類消耗。因此,降低碳足跡是降低生態足跡和我們能在這個星球上安全生活的重要條件。

4.4 人口增長及其消費觀念增大了對生態環境的壓力

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長無疑是增大生態環境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1961年全球人口為30.8億,全球總生物承載能力是總生態足跡的一倍,幾乎所有國家的資源都能滿足自身的需求。2007年全球人口是1961年的2.1倍,而總生態足跡卻達到了4倍,遠超出人口的增長速度,充分說明人類對自然的索取量增幅加速的事實(表5)。

人類面臨過度消耗生態資源已是不爭的事實,科技的發達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承載力從而為人類提供更多的資源,但這決不是無限的。因此,只有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改變我們對大自然毫無節制的索取,才是改變這一狀態的根本出路。必須樹立經濟增長不能以索取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理念,如效仿美國、阿聯酋等資源高消耗型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4.5個地球;而如果維持在印度目前的水平,只需要半個地球。

人們必須清楚的意識到,保護自然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本身,而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而只有意識到自然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生活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認識到維護生態系統、保護自然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財富和福祉,人類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和生物群落,才能更好地維護好我們這個星球,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和立刻行動。

猜你喜歡
足跡承載力物種
高郵市水環境承載力分析
黨的足跡
麗水發現新物種
超大斷面隧道初期支護承載力學特性及形變研究
安徽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
足跡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聽說你低估了一輛車的承載力
世界上的15個最不可思議的新物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