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創新實踐——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13-01-31 09:24操驚雷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3年1期
關鍵詞:黃岡數字化校園

操驚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湖北 黃岡 438000)

高職院校建校時間短,信息化建設任務重,經費也嚴重不足,找到適合學校實際的信息化建設思路和方案,是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繞不過去的難題。

一、建設基礎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原國家級重點中專黃岡農業學校和省部級重點中專黃岡財貿學校、黃岡機電工程學校三校合并,于1999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組建的一所綜合性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建校初期,學校領導便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2002年成立獨立的網絡中心,負責學校校園網規劃、建設和管理,2002年,學校在經費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投入一百多萬元,開始校園網一期建設。2002年12月完成建設任務,校園網覆蓋辦公、教學區域,接入信息點達一千余個。

學校早在合并前的中專階段,就開始使用ILAS系統管理學校圖書,購買維普數據庫,為師生提供服務。一期校園網硬件建設的同時,軟件建設也積極開展。校園一期工程中建設的網絡中心機房,購置服務器、存儲等設備,對外提供Web、FTP等服務,并新建學校郵件系統,為師生提供電子郵件服務。2003年購買教務管理系統,開展教務教學網絡化管理;2004年購買網絡課程管理平臺和精品課程制作平臺,全方位開展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

2006年,學校全方位開展數字化校園建設,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信息化領導小組,整體規劃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信息化領導小組結合學校校園建設現狀,以及各應用系統應用狀況,提出“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開展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工作思路,下設各工作小組按任務分工全面開展規劃方案起草及論證、信息標準制訂及修訂、數據整理及整合等工作,理清思路,理順關系,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07年,信息化建設工作階段性任務完成,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方案出臺,分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但由于學校辦學經費困難,信息化建設舉步維艱。

2007年,學校申報湖北省高職示范院校建設,將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建設任務列入建設方案,安排資金進行數字化校園建設。2009年,學校中報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方案中,也將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重點項目,2010年,我校成功申報成為國家高職骨干院校建設單位,數字化校園建設更是重點建設內容。

二、建設目標

2007年,我們在申報湖北省高職示范院校建設方案中提出,當期我校信息化建設以“集中的數字化管理和共享的資源建設”為宗旨,實現學校資源有序管理與高效利用。提出“集成應用、實現學校各類資源的統一規劃與管理”和“積極開展各類資源建設,應用各種虛擬現實技術,以充實的學習資源為用戶提供服務”的總體建設目標[1],提升學校信息化水平。

2009年,我校在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方案中,提出:建設覆蓋全校的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校園網絡平臺;建立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數據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搭建功能完善的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校園管理平臺,提供師生自主學習平臺;整合和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參與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完善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需要的數字化資源服務環境,促進學校人才培養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的總體目標[2],明確提出“一站式”服務平臺和自主學習平臺建設,分步完成數字化校園建設任務。

兩個方案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在“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學習”兩個方面突破,以達到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三、建設實踐

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面臨人(包括師生對信息化的認識和信息化建設的人才隊伍)和資金兩大問題,為完成示范院校及骨干院校建設任務,將建設方案提出的目標落實到實處,學校領導積極組織實施兩項工程。

1.信息化建設瓶頸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各個方面,要使學校各項工作能夠在信息化環境推動下高效運作,必須進行全面的、合理的規劃。大多數學校的做法是先期成立專門的班子,考察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初步需求方案,校內論證(包括向學校各職能部門、骨干教師及一線工作人員征詢意見)后報校領導審核,形成一個比較全面的需求方案雛形,此方案通過業內專家論證,結合專家的建議進行調整,在多渠道多層面全方位的溝通論證修訂后形成最終方案[3]。但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真正擔當信息化建設的專業人員不可能很多,他們除信息化建設工作外,還要擔當校園網絡維護或其他工作。同時,計劃沒有變化快,多輪審核后的方案在建設過程中還會有很多地方需要糾正,這就要求從事信息化建設的專業技術人員熟知方案,能從全局方面把控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協調能力強,這樣的專業技術團隊很難形成。

除信息化建設所需專業技術團隊外,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經費很難保障。信息化建設也不是一時的事,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成效。經費不足是大多數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讓領導將有限的辦學經費大把投入到信息化建設中來,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2.我校信息化建設實踐

相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我校建校較早,分系統開展信息化工作也進行了多年,師生應用信息化手段輔助學校教學和管理有一定的基礎,師生也渴求學校有更好的信息化平臺供大家應用。2006年成立的信息化領導小組,在統一思想認識,重視信息化建設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領導對信息化建設也有足夠的重視。

但是,我校信息化建設至少面臨建設所需的專業技術團隊和經費保障兩大難題。2008年開始,為突破學校信息化建設瓶頸,走持續發展的學校信息化建設之路,結合學校湖北省示范高職院校建設,學校領導組織專班認真分析,提出“校企合作,共建互贏”的建設思路,實施學校信息化建設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09年,學校信息化領導小組組織學校辦公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國有資產管理處、后勤服務中心、計劃財務處等部門,組成專班,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運營商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銀行在本地的分公司(分行),展開校企合作的實質性談判。

首先,征詢運營商和銀行意見,由各家提出學校和企業共建項目的權利和義務,學校建設專班認真討論,綜合提出校企共建方案,多輪磋商后以招標的方式確定共建信息化校園的出資方 (由一家運營商和一家銀行組成共同出資方),并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

隨后,出資方和校方抽出專為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提出各自意見和建議,學校信息化領導小組組織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后勤服務中心、計財處及校內有一定信息化建設經驗的老師,結合學校實際修改建設方案,多次論證后,確定建設內容和招標方案,分標段、分階段進行數字化校園建設。

建設過程中,出資方、校方委派專業技術人員,全程監控建設內容和進度,及時糾正建設過程中的偏差和不合理的地方,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完成每個子項目后,三方組成專家組,對項目進行認真檢測和評估,驗收項目。

3.項目實施效果

至2010年下半年,我校的“校企合作,共建互贏”模式的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確定了出資方,并明確了校企權利和義務,達成合作共建意向。2011年上半年,著手組織專業技術團隊,論證方案,確定招標文件,2011年6月,完成全部六個子項目的招標任務,確定承建方。2011年8月,完成該項目的一期建設任務,保證新生入校后使用全新一卡通系統。2011年的新生迎新使用數字迎新系統完成全部工作?,F在,初步完成了數字化校園的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個性化門戶建設任務,數字化校園與原圖書館管理系統、原教務管理系統、一卡通消費系統、數字化學習中心等應用系統的數據對接,初步完成了“一站式”服務任務。

本年度,我們將著手從招生、迎新、學工、教學管理、數字離校為主線的學生管理和人事、科研、辦公、資產、教學為主線的教師管理入手,理順管理數據流程,分步實現學校的數字化管理。

[1]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示范高職院校建設方案[R].P250.

[2]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方案[R].P253.

[3]張玉明.突破數字化校園建設瓶頸 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8):8.

猜你喜歡
黃岡數字化校園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黃岡師范學院美術作品選登
黃岡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寫生作品選登
黃岡師范學院書法作品選登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黃岡密卷》究竟從何而來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數字化制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