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中國夢”需增強“六個意識”

2013-02-02 04:58柏長青陳正川
四川勞動保障 2013年8期
關鍵詞:專家團干部職工中國夢

■柏長青 陳正川

作為人社系統干部職工,怎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怎樣才能實現“保障民生促和諧,服務人才促發展”的人社夢想,除了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外,還需增強“六個意識”。

一是發展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每一名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要牢記“發展才是硬道理”,自覺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大局,全面實施人才優先戰略,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自覺為各行業服務,為老百姓服務,為全縣經濟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是改革意識。改革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經濟建設的前提條件和統攬各項工作的關鍵。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要開拓進取,大膽在人事人才、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為形成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機制貢獻力量。

三是法律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要加強法律法規學習,不斷提高依法履職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

四是創新意識。創新是社會發展、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要敢于沖破舊的傳統思想束縛,敢于突破影響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大膽探索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用一流的業績成就為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發揮積極作用。

五是人才意識。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把“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留住關鍵人才、培養適用人才、儲備未來人才”作為重要任務,努力創造公開、平等、競爭的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展的良好環境,真正使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

六是公仆意識。群眾利益無小事。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愛崗敬業,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樂于奉獻,真正把“群眾擁不擁護、群眾贊不贊成、群眾高不高興”作為想問題、做工作、辦事情的衡量標準和尺度。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替群眾辦事、幫群眾辦事作為自己的份內職責,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

為進一步讓就業創業幫扶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成都高新區創新性地將創業指導專家團成立在街道。近日,成都高新區在肖家河街道舉行了創業指導專家團成立儀式,為9名專家團成員頒發了聘書。專家團成員有的是群眾身邊的創業典型,有的是帶有創業合作項目的老板,這種形式將讓創業輔導更“接地氣”、更具針對性。本刊通訊員

猜你喜歡
專家團干部職工中國夢
北京環衛集團50名干部職工下沉抗疫一線
養育寶寶 專家團來幫你
專家團
專家團
迎新年 淮委領導節前慰問干部職工
專家團
干休所的廣播體操是一道風景
西藏阿里地區革吉縣489 名干部職工健康體檢結果分析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