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河的斑斕

2013-04-12 07:16王劍冰
讀者(鄉土人文版) 2013年10期
關鍵詞:汴河大運河河道

文/王劍冰

一條河的斑斕

文/王劍冰

我站在一條河上,這條河曾經是那樣的輝煌,河水倒映著夕陽,黃昏灑了一河的金黃。

清明上河園中的汴河還是那條河嗎?覺得是,又不是。

一條河,流過一個地方,就會使那個地方水汽十足。河流是那樣的讓人向往,讓人迷戀。在交通工具不十分發達的古代,河流起著很大的運輸作用。

水路運輸比陸路運輸速度快,運量大,費用低。凡是有水的地方,必然興起大大小小的口岸,由水而帶來一個又一個城市。即使原來規模不大的城鎮,也會因為水而改變命運。

誰能想象得出,建于中原內陸的開封,竟然是一座水流環繞的都城。它到處都是水,河流相通,湖塘相連,使得一個城市水意盎然。

正是這樣的水,構筑了北宋東京的繁華。

古代開封的河流是從何時開始蕩漾的呢?

打開《史記·秦本紀》,會看到這樣的記載:“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p>

那么,在秦時,就先有了一股水涌入了開封,而這種涌入是以強迫、強勢的手段引入的。河溝,就是著名的鴻溝,也曾經是灌渠,連著黃河水,水流深而急。漢代的時候,也稱“汴渠”、“莨蕩渠”,當年項羽、劉邦爭天下,爭到最后,便以鴻溝為界,楚漢分立。這樣說,鴻溝是開封水系的最早連帶部分。

很長的一段歷史中,朝代更替,戰亂頻發,汴渠時通時淤。好在總是有人看重它的地位,不斷開挖疏浚。到了隋煬帝,干脆來一個大手筆,搞了一個聞名后世的大運河。它以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盆地,北抵華北平原,南達太湖流域,東至淮海。

雖說隋煬帝修大運河不僅僅是為了漕運,這條大運河確實帶來了不小的好處,尤其對于內陸地區。即使現在,江南還在享用著它帶來的好處。

大運河從大業元年(605年)開始挖掘,不到6年便完成了,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得以溝通,它浩浩蕩蕩達2000多公里。

大運河與開封有著什么關系呢?大運河的第二段工程就是大業元年開鑿的通濟渠,從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黃河,再從滎陽引黃河水東南流,經成皋、中牟、開封、陳留、杞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宿縣、靈璧,到盱眙北,然后貫通淮河。由此可見,無論從規模、長度,還是從地理位置上,通濟渠在整個大運河系統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通濟渠又是什么呢?通濟渠就是唐以后的汴河。鴻溝就是汴河的一段。

汴河,那縈繞中原、縈繞在我懷想中的大河,終于閃亮登場了。

汴河,一條流經廣闊的大河,獨與開封有著血脈相連的關系。汴梁、汴京說的都是開封,開封的簡稱就是汴,開封許多人的名字里都有這個汴字。汴河,那么響亮,那么動聽,那么滋潤。汴河寫滿了開封的都城史、生活史、船運史、水利史。

而開封還不止得益于汴河一條水系。

據說當時錢塘江畔的吳越王,獲得了一條犀角腰帶,視為寶物,覲見大宋皇帝時笑眼迷離地拿了出來,他想大宋皇帝一定喜歡。

剛剛坐上寶座的趙匡胤遠遠地看著說:“朕已有了3條寶帶了,這條你還是自己留著用吧?!壁w匡胤居高臨下地玩了一個幽默。

吳越王十分好奇,想疼了腦袋也想不出來,大宋皇帝手里是什么樣的3條寶帶。

趙匡胤說:“這3條寶帶,一條是汴河,一條是惠民河,還有一條呢,是五丈河?!?/p>

這3條河都流經開封,滋養著開封,美麗著開封。在趙匡胤看來,這3條河是那么的養眼、補氣、潤心,它們蕩漾著大宋精華的開篇。

擁有這樣的3條玉帶,讓當朝皇帝多么的滿足和自在。以汴河為首的3條河流,給大宋帶來的是無法計量的財富。

我久久地站在汴河邊上。當時的汴河波瀾壯闊,穿城而過,它從東京外城西水門入城,過內城水門,穿宮城前州橋、相國寺橋,出內城水門,然后東南出外城東水門滾滾流去,一直通向遙遠的江南福地。

我想知道一條河的深度,汴河,它或許深達千年,而且還將深下去。

汴河承受著當時京城百萬人口的負載,承受著整個京都的生活質量、生命品質、社會平衡,甚至影響著國家的長治久安。

當時的開封,是一個世界級的大都市,一度物資豐富,生活祥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反映的就是這一時期的景象。

北宋參知政事張洎這樣說:“唯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p>

熙寧五年(1072年),張方平也曾對汴河的作用作了概括:“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汴河廢,則大眾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師,乃是建國之本,非可與區區溝洫水利同言也?!?/p>

由此可以想象汴河的繁忙,公私客貨,舳艫相接,或進或出,或?;蜃?,喧囂嘈雜,上下緊張,何其壯觀!

汴河在宋朝,應該說是第一等事情,絲毫不敢懈怠。自黃河進入汴河到汴河流出開封,很長的河段都是最精心的,尤其在夏季水大的時節,各段都要防范守護,保證城里的居民安全和河道的運輸暢通。

汴河不但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還是國家安全的系帶。

由于引入的是黃河水,就有了泥沙淤積之虞。這是汴河的最大弱項,河底淤積,不僅阻礙行船,而且抬高水位,對開封不利。

為管理和治理汴河,北宋特設置專門機構和專職官吏,每年春天都征調沿岸民工,疏浚河道。

我最近看了南水北調工程,河道修成堅硬的底部,這樣可以保證水流的質量。

宋人王鞏在《聞見近錄》中記載:“汴河舊底有石板、石人,以記其地理。每歲興夫,開導至石板、石人以為則……”這么說,宋代的河道也是很講究的了,下面鋪了石板,而且有石人為標記。每年對汴河的清淤,要到汴河河底的石板石人為止。

黃河進入冬季,流速緩慢,水流變小,很多地段露出了沙洲;臨近堤壩的地方,水也不再兇猛,讓堤壩還原出本來面目。

一般是在陰歷十月冬季來臨時節,城外要關閉閘口,舟船不再通行。對于吞進不少泥沙的汴河來說,這也是一個休整的時段。為保證來年的暢通,朝廷每年都要利用冬季斷水對汴河進行清淤。此項工程可謂耗資巨大,動員征召的民工最多時有30萬人。

河道里的繁忙景象在我的眼前躍動,整條河道都是人,布衣起伏,號子震蕩,驢馬嘶鳴,鐵锨飛揚,多種筐車并用,河岸上瞬間堆起厚厚的淤泥,淤泥又被迅疾運往低洼的田地。

做過開封府尹的范仲淹、司馬光、蘇軾、歐陽修、包拯的身影也在其中嗎?在他們的任上,這或許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有時還要身體力行,在河道里和民工們干上一陣。

每年的這個時候,開封市民也都會到汴河周圍來看熱鬧,尤其是那些孩子們,這同他們在上元節看燈一樣,哪里熱鬧哪里去。有魚從河底扔上來,在空中甩著尾巴,孩子們就歡叫著去搶。更多的孩子被喝止,遠遠地看著開心。

風吹著大宋的旗幟,“嘩啦啦”地響,整條河堤岸,響成了一片。

這是一種祥和的景象。這景象持續了許多年。

(文武斌摘自《中國旅游報》)

猜你喜歡
汴河大運河河道
彎道之妙
續寫千年大運河的精彩故事
大運河,行走山東
大運河,流淌2500年的中華智慧
大地史詩——大運河
撮糧之術(下)
河道里的垃圾
基于汴河水系的北宋東京濱水商業初探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與對策分析
汴河故道,深埋地下的輝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