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第30屆奧運會田徑獎牌的分布看世界田徑發展現狀①

2013-04-20 07:27徐忠肖云
當代體育科技 2013年14期
關鍵詞:北美洲全能總數

徐忠 肖云

(重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1331)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第30屆奧運會各洲獲得田徑獎牌情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幾年來有關奧運會田徑比賽的文獻,收集整理了30屆奧運會田徑獎牌榜及幾大洲獲得田徑獎牌情況。

1.2.2 比較研究法

對30屆奧運會田徑比賽男、女47項,金、銀、銅牌按項目類別與各洲分布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獎牌分布情況

在北京奧運會的田徑賽場上,共打破了5項世界紀錄和14項奧運會紀錄,共產生了47金、48銀(女子100m,2人并列亞軍)、46銅,獎牌總數共計141枚。其中47枚金牌分布在24個國家,48枚銀牌被23個國家的運動員勇奪,46枚銅牌被22個國家的運動員奪得,42個國家的運動員獲得獎牌。第30屆奧運會上,有7個奧運會紀錄被改寫,4個世界紀錄被破,共產生47金、47銀、49銅(男子跳遠3人,并列第3名),獎牌總數共計143枚。其中47枚金牌分布在23個國家(地區),47枚銀牌分布在20個國家(地區),49枚銅牌分布在23個國家(地區),41個國家的運動員獲得獎牌。與29屆奧運會相比,占有金牌的國家少了7個,獲得獎牌的國家也少了一個。(見表1)

2.2 各洲各國(地區)獎牌分布情況

2.2.1 歐洲的田徑整體發展均勻,但所擁有獎牌量呈下滑趨勢

表1 第29、30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獎牌一覽表

歐洲在倫敦奧運會上共有49個國家及地區參加田徑項目,有13個國家獲得獎牌(占獲得獎牌國家總數的31.71%)共獲得47枚獎牌(18金、14銀、15銅)。與上一屆相比,獲得獎牌的國家少了8個。從表2可以看出,歐洲在各類項目均有涉足,其主要優勢項目集中分布在快速力量性項目、耐力性項目及全能項目上,在30屆奧運會上,歐洲在快速力量性項目中共獲得29枚獎牌(10金、9銀、10銅),占所獲獎牌總數的61.7%,占該項目獎牌總數的58%;與上屆相比歐洲在女子全能項目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在本屆奧運會上歐洲獲得了女子全能項目的所有獎牌。從總體態勢上看,歐洲各項目群體的發展較均衡,隨著時間的推移,總體競技實力雖有所下降,但各項目的發展始終處于均衡穩步發展的態勢之中。從男、女運動員獲得獎牌來看(見表3),女子項目發展均勻并且優于男子項目,女子項目共獲得28枚獎牌,占女子項目獎牌總數的40.58%;而男子項目與北京奧運會相比在短跨及全能項目上呈倒退現象,占男子項目獎牌總數的25.68%。

2.2.2 北美洲躍居田徑獎牌榜首位,在短跨項目上更加突顯強勁勢頭

北美洲在倫敦奧運會上共有28個國家及地區參加田徑項目,有10個國家獲得獎牌(占獲得獎牌國家總數的24.39%),共獲得54枚獎牌(17金、20銀、17銅)。與北京奧運會相比,獲得獎牌的國家多了3個。北美洲在本屆奧運會上,除了金牌數沒有超過歐洲,總獎牌已經超越歐洲7枚獎牌,躍居田徑獎牌榜首位。從表2中可以看出,北美洲主要以短跨項目為優勢項目,以快速力量性中的跳躍項目及全能項目為潛優項目。短跨項目的14個項目(包括接力項目在內),共計42枚獎牌,除了5枚被歐洲占有及1枚被大洋洲占有,其余全部被北美洲收入囊中(占該項目獎牌總數的85.71%),美國和牙買加幾乎把短跨項目壟斷,但北美洲在耐力性項目及快速力量性項群中的投擲項目上始終處于低谷階段。從男、女運動員獲得獎牌的情況分析(見表3),男子項目發展明顯優于女子項目,本屆奧運會北美洲男運動員共獲得34枚獎牌,占男子項目獎牌總數的45.95%;而女運動員僅獲得20枚,占女子項目獎牌總數的28.98%,女子在投擲項目、耐力項目及全能項目還處于弱勢地位,需要進一步發展。

2.2.3 非洲在耐力項目上獨秀一枝花,其它項如曇花一現

非洲在倫敦奧運會上共有53個國家參加田徑項目,只有8個國家獲得獎牌(占獲得獎牌國家總數的19.51%),共獲得24枚獎牌(7金、8銀、9銅)。與北京奧運會相比,獲得獎牌的國家多了1個,但金牌卻減少了4枚。從參與及獲獎牌情況可以看出非洲田徑發展項目較單一。非洲在耐力性項目上占有絕對的優勢,非洲在本屆奧運會上所有獎牌均來自中長跑項目,在本屆奧運會上中長跑項目共產生45枚獎牌,非洲就占有24枚,占該項目獎牌總數的53.3%,但與北京奧運會相比,本屆奧運會非洲呈下滑狀態,上屆奧運會非洲還能在短跨及跳躍項目上獲得獎牌,而本屆奧運會非洲在其他項目上卻顆粒無收。從男、女運動員獲得獎牌的情況分析(見表3),男子項目發展明顯優于女子項目,本屆奧運會非洲男運動員共獲得13枚獎牌,占男子項目獎牌總數的17.56%;而女運動員僅獲得11枚獎牌,占女子項目獎牌總數的15.94%。男、女項目都集中分布在耐力項目上,其他項目停滯不前。

2.2.4 亞洲緩慢發展

表2 30屆奧運會各洲區域獎牌分布表

表3 倫敦奧運會田徑比賽各洲運動員所獲獎牌統計

亞洲在倫敦奧運會上共有43個國家參加田徑項目,有7個國家獲得獎牌(占獲得獎牌國家總數的17.07%),共獲得13枚獎牌(3金、2銀、8銅)。與北京奧運會相比,雖然獲得獎牌的國家相等,但獎牌總數卻增加了6枚,從參與及獲獎牌情況可以看出亞洲田徑發展水平有一定的進步,但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從表2中可以看出亞洲在跳躍、投擲項目及耐力項目上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中國在競走項目上有很大的提升和突破。從男、女運動員獲得獎牌的情況分析(表3),男、女項目獲得獎牌差異不是很大,本屆奧運會亞洲男運動員共獲得6枚獎牌,占男子項目獎牌總數的8.11%;而女運動員獲得7枚獎牌,占女子項目獎牌總數的10.15%。

2.2.5 大洋洲、南美洲仍然處于低谷階段

大洋洲、南美洲的田徑運動整體水平降入谷底,大洋洲在倫敦奧運會上共有15個國家參加田徑項目,但只有2個國家獲得獎牌(占獲得獎牌國家總數的4.88%),共獲得4枚獎牌(2金、2銀)。與北京奧運會相比,獲得獎牌的國家相同,但獎牌數卻少了2枚;而南美洲共有12個國家參加田徑項目,僅有1個國家獲得1枚銀牌(占獲得獎牌國家總數的2.44%),與北京奧運會相比,獲得獎牌的國家少了一個,獎牌數也少了1枚。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洋洲在短跨、跳躍及耐力項目上有一定的優勢,而南美洲在跳躍項目上有一定的優勢。從男、女運動員獲得獎牌的情況分析(見表3),本屆奧運會大洋洲男運動員共獲得2枚,占男子項目獎牌總數的2.70%;女運動員同樣獲得2枚獎牌,占女子項目獎牌總數的2.90%。而南美洲占女子項目獎牌總數的1.45%。從總體來看大洋洲及南美洲呈下滑趨勢。

3 結論

(1)從各洲田徑發展整體實力來看,歐洲和北美洲國家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北美洲躍居田徑獎牌榜首位,歐洲及北美洲占獎牌總數的70.63%;非洲及亞洲雖然參賽國眾多,但獲得獎牌的國家只有15個,占獎牌總數的25.87%;大洋洲及南美洲還處于低位,占獎牌總數的3.5%,從本屆奧運會田徑的各項比賽結果來看世界田徑發展處于一種發展不平衡狀態,田徑獎牌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2)從各洲優勢項目來看,歐洲的田徑整體發展均勻,但所擁有獎牌量呈下滑趨勢,歐洲主要以快速力量項目、耐力項目及全能項目為強項;北美洲在短跨項目上更加占有優勢;非洲在耐力項目上穩定發展,其它項目如曇花一現;亞洲在競走項目上有重大突破,在投擲及耐力項目上有一定優勢,但其呈現出發展不平衡及不穩定狀態;大洋洲、南美洲仍然處于低谷階段。

(3)從男女項目來看,歐洲女子田徑項目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男子項目在短跨項目及全能項目上還處于弱勢地位;而北美洲男子在田徑各項目上均有“涉足”,在田徑項目上屬于領先地位,女子在投擲項目、耐力項目及全能項目上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其他各洲男女項目差異不是很大,項目分布極不均勻。

歐洲及北美洲在田徑格局中繼續處于領先地位,從項目分布來看大部分項目獎牌集中分布在這兩個洲,非洲在中長跑上具有優勢;亞洲在個別項目上處于領先地位,南美洲及大洋洲整體水平較差。從本屆奧運會田徑的各項比賽結果來看世界田徑發展處于一種發展不平衡狀態,田徑獎牌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1]http://info.2012.Sohu.com/Medal/ATNocMedal.shtml.

[2]楊靜.從北京奧運會和柏林世錦賽看世界田壇競爭格局的演變[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11):50-53.

[3]劉海軍.世界田徑錦標賽金牌區域歸屬的動態演變[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2):3-7.

[4]總參謀部測繪局編.世界地圖集[M].北京:星球地圖出版社,2006.

[5]韓志勇.從柏林世錦賽看當今世界田壇新格局的演變[J].安徽體育科技,2010,31(2):29-31.

[6]郝凡,張桂利,項立敏.第12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獎牌走向及地域性特征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2):71-72.

[7]謝榮華,王金蘭.27屆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走向及其地域特征[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15(1):41-42.

猜你喜歡
北美洲全能總數
全能小達人
全能小達人
全能小達人
全能小達人
更新世大滅絕:北美洲篇
曾經稱霸北美洲的美洲栗瀕臨滅絕
北美洲星云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少林精神釋德揚法師北美洲載譽歸來
六大國有銀行今年上半年減員3.4萬人
《中國無線電管理年度報告(2018年)》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