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心率變異性變化及其與臨床分型的關系研究

2013-04-20 03:43劉桂芝
中國全科醫學 2013年24期
關鍵詞:豆狀變性心率

劉桂芝,張 巖

表1 對照組與肝豆狀核變性組心率和HRV指標比較

注:SDNN=24 h全部正常心動周期的標準差,RMSSD=全程相鄰兩正常心動周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一定時間內相鄰兩正常心動周期差值>50 ms的個數所占的百分比

表2 對照組與不同臨床分型肝豆狀核變性組心率和HRV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肝型組比較,△P<0.05

肝豆狀核變性又名Wilson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銅代謝障礙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臟和大腦的豆狀核。肝豆狀核變性同時也可累及自主神經系統,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1]。心率變異性(HRV) 作為反映人體自主神經活動的定量指標,是目前無創評估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重要方法和獨立評價手段[2]。本研究對不同臨床類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HRV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探討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的變化以及與臨床分型之間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鄭州人民醫院肝豆狀核變性病區住院治療確診為肝豆狀核變性的患者107例為肝豆狀核變性組,其中男62例,女45例;年齡5~60歲,平均(21.2±9.5)歲;病程6個月~18年,平均(3.3±2.1)年。按照肝豆狀核變性臨床分型標準[3],將107例患者分成腦型組62例、肝型組29例、混合或其他型組16例。另選取同期在本院體檢,有完整醫療檔案記錄,性別和年齡與患者相匹配的50 例健康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9 例,女 21例;年齡8~50 歲,平均(21.4±7.4)歲。病例入選標準:均符合肝豆狀核變性診斷標準,并均于入院后7 d內由同一個醫師完成臨床分型。診斷和臨床分型按照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與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病學組共同推出的診斷標準[3]。對照組入選標準按照國際上推薦的篩選健康人方案[4]。

1.2 方法 入組患者于入院后3 d內、對照組于體檢當天記錄12導聯同步24 h動態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采用DMS公司的Version 12.5動態心電圖采集分析系統,獲取竇性周期的HRV指標:24 h全部正常心動周期的標準差(SDNN)、三角指數、全程相鄰兩正常心動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一定時間內相鄰兩正常心動周期差值>50 ms的個數所占的百分比(PNN50)。記錄者和數據分析者均不了解受試者入組情況。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肝豆狀核變性組心率和HRV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肝豆狀核變性組心率增快,SDNN和三角指數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RMSSD、PNN50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照組與不同臨床分型肝豆狀核變性組心率和HRV指標比較 對照組、腦型組、肝型組及混合或其他型組心率和HRV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與對照組比較,腦型組、肝型組心率增快、三角指數降低,腦型組、肝型組及混合或其他型組SDNN降低,肝型組RMSSD降低,混合或其他型組PNN50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肝型組比較,混合或其他型組心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肝豆狀核變性常合并自主神經功能損害,但自主神經受累主要以交感神經還是副交感神經為主,各家觀點仍不一致[5-6]。目前,評價自主神經功能的方法主要有:交感神經皮膚反映、R-R間隔變化、Valsalva動作和HRV等。HRV是了解人體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的一種方便的窗口,對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異常變化有敏感、定量、直觀的優點。其時域分析指標中SDNN和三角指數包括HRV各種頻率成分,反映HRV的總體情況,可用于評價自主神經系統總張力的大小,其值減小表明自主神經張力下降;RMSSD和PNN50反映心率的快速變化,是評估副交感神經功能的敏感指標,當副交感神經張力降低時其值降低。但HRV卻罕見用于評價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自主神經的功能狀態。

本研究通過記錄所有研究對象24 h動態心電圖,獲得HRV,用于評價其自主神經功能。HRV作為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敏感指標,影響自主神經活動的因素均會對其產生影響,尤其是性別和年齡。本研究選取的患者與對照者的性別和年齡相匹配,有效地去除了這一混雜因素。在兩組性別和年齡同質的情況下比較,肝豆狀核變性組平均心率高于對照組。副交感神經的抑制作用在靜息心率的調節中占優勢,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平均心率增快,間接反映其迷走神經功能受損。

比較肝豆狀核變性組和對照組HRV指標,反映自主神經總體張力的指標SDNN和三角指數在肝豆狀核變性組均降低。而反映副交感神經功能的敏感指標RMSSD和PNN50 雖然也有所降低,但與對照組比較尚無差異。表明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合并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損害,但自主神經受累并非以副交感神經為主。

本研究將107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進一步分成腦型、肝型和混合或其他型3組。與對照組比較腦型組和肝型組平均心率增快。反映自主神經總體張力的HRV指標SDNN和三角指數均降低,而反映副交感神經張力的敏感指標RMSSD和PNN50,僅肝型組RMSSD降低,混合或其他型組PNN50降低,余變化不明顯。以上結果表明:各種臨床類型的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均合并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肝型組以副交感神經功能障礙占優勢。由此推測,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自主神經功能損害是以交感還是以副交感神經為主各家結果不一,可能與觀察對象的病例構成不同所致。

綜上所述,HRV作為評價自主神經功能的有效方法,不僅能夠定量評價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而且還能分別評價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受累程度。肝豆狀核變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經功能損害,肝型組以副交感神經受累為主。

1 楊任民.肝豆狀核變性[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53-65.

2 王甜,劉劍鋒,余晴.自主神經功能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雜志,2009,36(12):2193-2195.

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病學組.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8,41(8):566-569.

4 Wu J,Kors JA,Rijnbeek PR,et al.Normal limit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in Chinese subjects[J].Int J Cardiol,2003,87(1):37-51.

5 Soni D,Shukla G,Singh S,et al.Cardiovascular and sudomotor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Wilson′s disease-limite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severity[J].Auton Neurosci,2009,151(2):154-158.

6 Kuan P.Cardiac Wilson′s disease[J].Chest,1987,91(4):579-583.

猜你喜歡
豆狀變性心率
晉州市大成變性淀粉有限公司
晉州市大成變性淀粉有限公司
心率多少才健康
以多漿膜腔積液和溶血危象為特征的兒童肝豆狀核變性1例
離心率
離心率相關問題
征兵“驚艷”
豆狀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探索圓錐曲線離心率的求解
肝豆狀核變性:一種先天性遺傳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