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角色塑造與演員的自我感覺

2013-04-29 21:28趙宜炳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關鍵詞:習慣性排練年齡

摘要:演員在塑造角色時,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是創造劇中人物成敗的關健。演員常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感嘆道;“今天找到了角色的自我感覺,這段戲表演得很舒服?!被蛘f“我覺得我就是演的那個人物?!逼鋵?,這兩種說法牽涉到兩個概念;角色的自我感覺和演員的自我感覺。這兩種感覺是一個難以分解的綜合感覺,因為演員在相信他就是角色之前,首先要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而演員在自身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覺的同時,必定會感到自己就是所扮演的角色,于是,有人把這種既屬角色又是演員的自我感覺稱之為——角色的自我感覺。因此演員能獲得塑造角色正確的自我感覺,就猶為重要。

關健詞:演員的自我感覺;角色的自我感覺;生理性;習慣性;階段性;特定性;心象感

一、人的自我感覺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經常出現自我感覺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心理和生理的綜合表露現象。它可分為生理的、心理的、習慣性的、階段性的和特定性的。誠然,自我感覺在表露時永遠是心理與生理的綜合體,只是有時因事因情、因時因地使上述的某項屬性呈主要表露形態。

生理的自我感覺通過肌體表現。譬如;有人病了,就會表露出一種病態;累了有疲勞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他本人必然會覺察到的。心理上自我感覺主要通過精神狀態表露,如諺語所說“喜上眉梢?!薄叭朔晗彩戮袼??!边@種感覺本人是可以覺察到的,但是到了“得意忘形”時,本人就失去了自知之明了。再就是,心理學家把人的年齡分為生理和心理年齡。生理年齡是實際年齡,而心理年齡是通過人的精神狀態給別人某種年齡現象。心理年齡恰好是心理自我感覺表露的結果。

再說階梯性的自我感覺。如某人在生活上受到了大挫折,其精神狀態在相當的一段時期內都會郁郁寡歡,再如某人職務晉升,自我感覺也將隨之喜出望外。這種感覺有時會為本人所意識,甚至在某種場合有意識的加以表露。至于習慣性的自我感覺,則是經常存在而不太為本人所意識。這種自我感覺是長期受環境、出身、職業、文化程度、社會地位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身心狀態。其表象以職業和社會地位的影響較為突出。譬如,通過某人的言談舉止,我們大致可以看出此人從事的職業、教育和所屬階層。應該說明的是習慣性的自我感覺有些近似人的氣質,所不同的是,人很少意識到自己的氣質,卻經常意識到自我的感覺。一位軍人他經常會意識到自己是一位軍人;如做領導工作的人,在很多場合會意識到自己是領導。如劉姥姥進大觀園,最能說明習慣性的自我感覺在特定環境中的自然表露。

最后說特定性的自我感覺。這是人受某種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具時、具體的精神狀態。如某人中了大獎興奮之情不言而喻;某人聞親者去世噩耗,不由悲從中來,或聽一兩句恭維話的喜、被人誹謗時的氣,這些大大小小情感波動都屬特定習慣性的自我感覺,不能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總體感覺,在塑造人物時就會缺乏厚度,其癥結也在于此。

二、演員正確把握角色自我感覺的重要性

在演員的創造中,能否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是塑造角色成敗的關健。演員化身于角色,不可能搖身一變就成了另一個人,而需要有一個質變的過程,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則是質變的飛躍。所謂演員化身為角色,就是要以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式去對待事物。其中最重要的事把握好角色對人、對事物的態度。而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就能促使演員準確地把握人物關系和態度,要通過具體的分析和具體的體驗,并在體驗和體現中慢慢建立角色自我感覺,而一旦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就會有機的生活在角色的舞臺生活中。甚至可以這樣說,演員獲得角色自我感覺猶如靈魂附體,為角色賦以神韻。如果說演員創造是十月懷胎,,那么獲得角色自我感覺則是一朝分娩。當然,獲得角色自我感覺并不等于形象的最后完成,還需要在排演中對一段一段的戲進行匠心處理,使形象逐漸地豐滿進來。就像嬰兒離開母體是生命的開始,而這個生命的價值還在于后天環境的培育。但無論如何,演員獲得角色自我感覺是形象活起來的起點,是走進人物的良好開端。

三、演員角色感覺的獲得

演員獲得角色的感覺需要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起點是從感受理解劇本,分析體驗人物入手。演員通過對人物的體驗與分析,到逐漸地建立“心象”,最后達到“心象”與演員本體的合二為一(角色形象),這一切不可能是直線完成的,而是在反復排練中,對未來形象不斷發現,不斷匡正,不斷地豐富,直到演員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則形象開始誕生。這里的形象開始誕生,是強調并非最后完成。因為這次排練獲得的感覺,也可能下次排練失去,所以有一個逐漸鞏固的過程。而形象誕生后,就是在舞臺演出階段,在與觀眾交流中,演員仍在對角色進行豐滿性的再創造。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使創作得心應手,使演員和角色神形兼備,合二為一。演員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有時在排練中,有時在演出中。有時到此戲終止上演仍未獲得角色的感覺,這也說明了演員創造不像工廠生產產品,演一個成一個。當然,演員有的一進入創作就獲得了角色的自我感覺。究其原因,是演員對角色有特殊感受,或是演員豐富的生活積累在角色身上的發酵的反映,使其“靈魂附體”,感覺到“我就是角色”。

演員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必須和演員建起創作自信(“我就是角色”的信念)同步。但也有這樣的情況,演員對角色創造有自信,導演、同臺演員,觀眾不認可,這是因為主體創作與客觀接受有差距,這就需要演員對獲得的自我感覺進行全面的審視,結果往往是演員出了問題,他所獲得的感覺是一種錯覺,必須重新對角色進行分析、理解、匡正,把握正確的角色自我感覺,塑造舞臺形象。

四、在角色塑造中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

從化妝造型、角色的習慣動作的、或聲音語調、對手交流刺激反應中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是塑造角色的有效的途徑。筆者曾在《抓狀丁》中塑造“潘駝背”一角,便是從化妝中切入角色,產生了“自信”,找到了角色的自我感覺。由于自己對人物的時代背景、生活背景,性格特征等理解差異大,導致排練中難以找到角色的自我感覺。然而在化妝彩排時,從鏡子中看到了一個背駝無賴、狡詰卑猥的痞子形象。突然看到這就是“潘駝背”,于是,角色好象是靈魂附體活了起來,找到了正確的角色感覺。再譬如;我在大型兒童音樂劇中飾演英雄少年“賴寧”,當接受創作任務時,由于年齡差異太大(近四十的人飾演十一二歲的少年),心理一直產生不了創作的自信。經過幾次走排,我在聲調音色上,尋找人物的年齡狀態。經探索,從臺詞上得到了同臺演員的認可,逐漸找到了角色的自我感覺,成功的完成了創作任務。又如著名演員古月,在塑造毛澤東主席時,從主席的習慣動作上(吸煙姿態,走路步態)切入,從主席的影視資料片中,照片畫像中感悟,從主席的手式步態中觀察并帶著內心體驗去摹擬。從而獲得了角色的自信。栩栩如生的將一代偉人的藝術形象,展現在億萬觀眾面前。

演員獲得角色的自我感覺是一種創作享受。既便若干年后,角色的臺詞可能記不清,但是人物的感覺卻不會淡忘。因為一次創造,就是一次靈魂的觸動,情感的升華。令演員終身難以忘懷。

五、結束語

角色的自我感覺是一種生理的、心理、既有此時此刻的特定表現,又帶有長期生活積淀,是一種極為復雜的身心狀態。這種感覺主要通過對角色對人對事的態度來表露。正確的角色自我感覺導致角色對人對事的準確態度,準確的態度可以喚起正確的角色自我感覺,兩者是辯證統一。演員獲得角色自我感覺與建立創作自信同步,而在表演時還需要自我監督(第二自我)。也就是說,演員在表演過程中一方面要相信“我就是角色”,同時還要感覺到自己對角色的把握以及與觀眾交流的效果。這就是表演藝術的特點,也是其藝術魅力之所在,令演員樂此不疲。

(作者簡介:趙宜炳(1956.12-),男,重慶梁平人,中共黨員、中國戲劇文學會會員、中國兒童歌舞協會會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文化廳戲劇創作先進工作者。四川省達縣文化館從事戲劇編、導、演及群文輔導工作,中級,其作品多次獲國家級金獎。)

猜你喜歡
習慣性排練年齡
舞動未來
變小的年齡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老年習慣性便秘該如何治療
兩個大忙人
年齡歧視
算年齡
指揮藝術指導與學生的排練教學
老年習慣性便秘的蒙醫護理
對于權力,人為什么會習慣性服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