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間茶話

2013-05-03 08:47林凱旋
讀者(鄉土人文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當家的火盆當家

文/林凱旋

鄉間茶話

文/林凱旋

鄉間的茶,猶如鄉間的漢子,質樸、粗壯。茶性通人性,和茶相伴數千年的農家人,其性格也如茶一樣,質樸、淳厚,在日子的熬煮下,自是味足、意遠。農家人隨意地抓起一撮茶葉,放入簡拙的茶罐,然后煨于柴火中,隨著一盅濃釅的茶水灌進那厚厚的嘴唇,熱騰騰的一天也就開始了。

農家人每天的日子是從一盅茶開始的,一個泥火盆、一只瓦茶罐、一撮茶葉、兩三個窩頭,一天的日子便從此起航。鄉間的茶多為散茶,這些不起眼的散茶,就是中老年農人最忠誠的伴侶。年輕人是沒有那個嗜好和工夫的,兒童喝茶者少之又少,或根本不喝茶,但隨著年紀漸長,對生活越來越有感悟時,他們就自然會喜歡喝茶了。

每日黎明之際,當家的便窸窸窣窣摸索著起床,然后生火喝茶,不喝茶一天的日子便無從開始。一撮茶葉投入茶罐,把茶罐架在一個破舊的老火盆中央,火盆邊上放著有些泛黃的白瓷小茶盅,火盆頂上掛著一兩塊臘肉,火盆燃燒起來青煙裊裊,把臘肉熏得黑黃黑黃的。當家的拿了些干樹枝塞進火爐里,劃了一根火柴,接著火苗冒出,火爐里滿是濃煙,濃煙蔓延了整個本來就黑乎乎的屋子。當家的被熏得連連咳嗽,眼睛熏出了淚水,他趴在地上,嘴對著火爐,一口一口用力地吹氣,隨著“噼噼啪啪”的響聲,火生起來了,濃煙漸散,被煙熏得發黑的茶壺在火中燒得“吱吱”作響,茶罐發出“吱啦吱啦”的響聲,茶罐中的茶滾得“咕嘟咕嘟”,濃濃的茶香和淡淡的熏肉香讓鄉間煙熏火燎的日子充盈起來。這時,當家的迅速端出滾燙的茶罐,將濃得發黑的茶湯輕輕倒入茶盅,然后端起那小小的茶盅啜飲。啜飲一口,咬一口窩窩頭。一兩盅茶飲下,再抽幾口竹筒煙,一抹愜意從心頭升起,漸漸在那布滿滄桑的額頭蕩漾開來,溢滿整個臉龐,直至嘴角,嘴角兩邊上翹,簡直可以掛住火盆頂上的那塊臘肉。這一罐茶要喝個把小時,時光慢慢地度過,當家的所有的艱辛困苦終于在慢時光中煙消云散,只留下縷縷清香在鄉間慢慢飄蕩。

東方即白,當家的一聲“起床啦!”老婆孩子接令,紛紛起床,喂牲畜的喂牲畜,做早飯的做早飯,霎時間,婆娘的叫喊張羅聲、孩子們的吵鬧聲、狗“汪汪”的叫聲,還有豬和雞的聲音……匯成了一支交響曲,熱鬧了整個清晨。當家的安排好當日要干的活,就拿上家什農具直奔地頭。等到老婆孩子吃完早飯進地的時候,當家的已經干了好多活了。這就是傳說中鄉間了不起的當家。

鄉間的男人,鄉間的當家,永遠是家里的頂梁柱,最重最累的活兒永遠是他的,所以,他出去干活時虎虎生威,一旦干完活,回到家里則常常是疲憊不堪。這時,一家之長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當家的一進屋,老婆接過家什農具,馬上遞上熱毛巾,當家的坐于炕頭,老婆隨即送來煙筒,點上煙,當家的悠悠然地抽起來。老婆生好火,孩子準備齊了喝茶的家當,當家的才慢騰騰地起身煮茶。茶之濃淡當家的自己掌握,煮茶可是當家的專利,老婆小孩還未得到授權,都碰不得。一盅盅香濃的茶水下肚,當家的渾身的疲憊不知不覺悄然溜走,一派生機頓現臉龐,辛勤的日子又得以延續。也有少數女人是當家的,這些女當家干活回來就沒有男當家那么舒服了,女當家在外累死累活,回家后還要伺候公婆、相夫教子、做家務,但當女當家忙活完,坐下來端起一杯老公為她煮好的茶水時,頓時就忘掉了所有的艱辛和煩惱。如果沒有了茶,如果沒有了那一抹芬芳的茶香,如果沒有了那一絲清涼,農家人就會萎靡困頓,鄉間男女就沒有了那股孜孜不倦、勤耕不輟的韌勁了。

鄉間的茶,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飲品,農家人將茶尊稱為“茶米”,茶米茶米,可見茶的地位與米并駕齊驅。沒有茶則飯不香,人無精神。而且,鄉間的茶跟煙酒一樣,會上癮的。喝慣了茶的人,要是一兩日不喝茶,整個人會頭昏眼迷不說,還會四肢乏力、哈欠連天,猶如魂魄無所依。曾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農人去了外地辦事,結果幾日無茶可喝,飯菜無味,一病不起,頭昏腦漲,自以為是感冒,服了藥卻不見效果,終日渾渾噩噩。后來辦完事回家,一罐芬芳甘香的茶水下肚,整個人精神倍增,不消一兩天后,癥狀全消,竟然安康無恙了。茶對農家人來說,就是靈丹妙藥!北方諺語云:“瞌睡迷蒙乏,只需一罐兒茶?!笨梢?,茶提神醒腦、解困去乏的作用真是不容小覷,普普通通的茶就是有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千百年來在農家人的生活中,茶已經融入生命、融入血液,在民俗風情中隨處可尋它的蹤影。逢年過節,茶是孝敬老人的上上之選。有些地方,在人出生和去世時,手里都必抓著茶、姜、米三樣,表示祛邪、康裕、無憂。有些地方在女孩成人時,一些對其有意的男士結伴在約定的時間里到女方家相親,對相不中的男士,姑娘便奉上一杯茶,家人拉一下鈴鐺表示送客,最后一位留下的男士則是姑娘相中的如意郎君。在婚姻生活中,訂婚時,男方到女方家提親,茶是煙酒糖茶四色禮品中必不可少的禮物之一。女兒出嫁到婆家,父母送她的陪嫁物品中,也少不了要給她帶上茶葉,似乎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新人:今后的日子就像飲茶一樣,先苦后甜,回味悠長。

茶在鄉間還是祭品。每當過年過節,都要給各路神仙和祖先敬獻。獻茶極為講究,茶罐、茶盅一定要洗刷干凈,煮出的茶一定是沒人喝過的頭茶;獻茶時要給地上先滴幾滴,然后才能敬獻于神和祖先前,其間還要上香叩頭。淳樸的農家人靠自己的雙手,面朝黃土背朝天,勤勤懇懇,本本分分,他們有信仰、有道義、有原則,他們敬天、敬地、敬神、敬祖,而茶正是農家人表達虔誠和敬畏的最好敬獻品。

跟農家人一起聊天時,農家人就會繪聲繪色地跟你分享茶的妙用:如果上火、中暑,可在茶湯中加入白糖或蜂蜜,一日喝幾次,兩三天大見效果;用茶水連渣洗手洗腳,可以防治皮膚皸裂,并能防治濕疹、減輕腳臭;茶水可用于消除口臭,保護牙齒,防治口腔疾病。對于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的農村來說,茶是一種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的仙品神藥,茶讓每個天資聰慧的農家人成了天然的赤腳醫生。

鄉間愛美的女人說茶就是天然的美容品。她們用茶水洗臉、洗頭、刷眉、洗澡,可使頭發烏黑柔順、眉毛濃密光亮,減少皮膚病的發生,而且還有防皸裂、美白等功效。怪不得鄉間的女人平時風吹日曬,從不化妝,從不遮蔽,但黝黑的皮膚卻富有光澤,極有彈性。

農家人待客最實在,不來虛套,不做作,不矯情,他們最喜歡用茶來待客。親戚朋友來到家里,主人必先請你上炕喝茶,一盅茶下肚,客人滌盡一身疲倦,心中一片清涼。茶罷飯來,一陣撲騰,真是吃飽喝好,不饑不渴,深情厚誼一生自難相忘!

茶之于鄉間,不可或缺,是日常生活必備,正所謂“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鄉間充滿了閑趣和愜意,不光是解渴佳品,還被農家人賦予了生活、文化,甚至高于生命的含義,代表著農家人原本仁義和純潔的心性。

歲月悠悠,日夜規律的更替周而復始,農村城市化的進程如行云流水,農家人的觀念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一縷縷茶香仍然伴隨著實實在在的農家人祖祖輩輩的喜樂哀愁、酸甜苦辣,讓鄉間的生活苦盡甘來。

猜你喜歡
當家的火盆當家
祖母的火盆
溫暖的記憶
過堂
過堂
精靈當家
精靈當家
臭彈
精靈當家
中華小當家
媽媽的火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