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質教育的五點反思考

2013-05-10 02:30丁建存
科學時代·上半月 2013年3期
關鍵詞:基本技能基礎知識素質教育

丁建存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對素質教育曲解和錯誤認識的五個方面。素質教育不是不要知識的傳承;不是不要雙基教學;師生互動不是“滿堂問”; 自我探究不是放任自流;課堂活動不是亂動。

【關鍵詞】素質教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教育改革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滾滾洪流,但是,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難免會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在素質教育這曲交響樂中,出現了種種不合諧的因素。素質教育被嚴重誤解和扭曲,給教育教學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甚至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談對素質教育曲解和錯誤的認識:素質教育不是不要知識的傳承;不是不要雙基教學;師生互動不是“滿堂問”; 自我探究不是放任自流;課堂活動不是亂動。

素質教育不是不要知識的傳承: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和應當掌握的知識,都是最基礎的知識,這些基礎的知識為將來進一步學習、工作和生活準備最必要的知識準備。對漢字的認識,詞匯掌握,對課文背誦,對數學、物理基本公式的掌握應用,對歷史、地理一些基本知識的了解和認識…這些知識都是人類幾千年文明遺留下來的精髓。無論進一步深造還是工作生活,都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對于這些基礎知識,不但應當掌握,而且應當牢固掌握,系統地掌握。某些教師只是讓學生自己看,自己思考,讓學生集體討論,沒有計劃,沒有措施,沒有步驟,沒有目的。學生自己看過、討論過以后,教師沒有歸納,沒有總結。整個一堂課云里霧里,教師不知道自己教了些什么,學生不知道自己學了些什么,教師學生都是一頭霧水。

素質教育不是不要雙基教學: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中小學階段是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基礎的階段,識字、漢語詞匯、英語單詞和詞匯、對語文英語背誦、對一些常用文體寫作方式掌握、一些數學物理公式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都需要牢固地認識、理解、掌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打著素質教育旗號,忽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嚴重匱乏。例如,一位語文教師講的《背影》一課,沒有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更無從談起:

教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學習《背影》,同學們先朗讀課文(朗讀結束以后)

教師:這篇課文好不好?

學生:好。

教師:現在分組討論,這篇課文好在什么地方?

(幾分鐘以后)老師對若干個學生提問。

學生甲:課文中塑造的父親的形象很好,父親是一個很愛兒子的父親,親自為兒子買橘子。

學生乙:本篇課文前后照應,結構嚴緊。

學生丙:課文中的描寫很精彩…

語文課上,在讓學生自我閱讀自我探究的同時,忽視了對字詞的認讀理解和記憶,忽視了文章的前后邏輯結構,忽視了對精彩段落的分析欣賞,忽視了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師生互動不是“滿堂問”:有些教師片面追求課堂提問這一形式,對提問的動機目的沒有進行認真的準備設計,不管是否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都要提問。傳統的“滿堂灌”變為現在的“滿堂問”?!爸恢薄笆遣皇恰薄皩Σ粚Α薄昂貌缓谩薄靶胁恍小薄霸趺礃印敝惡翢o啟發性、毫無信息含量的對話充斥課堂。在這種“滿堂問”的教學中,一方面把整體性的教學內容肢解得支離破碎,從而大大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知識的完整性、整體性、邏輯性、智力價值在“滿堂問”這種形式支配下,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一方面把對話庸俗為問答。課堂一問一答,表面上師生互動,實質上是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去“灌”。直到讓學生鉆進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套子里才罷休。這樣的素質教育與其說是素質教育,倒不如說是白話連篇的教育。

自我探究不是放任自流:有些教師片面追求自我探究,而對整個探究活動,教師沒計劃、沒目的、沒步驟、沒要求,活動以后教師沒總結。在強調把時間還給學生的同時,有的教師一上課就讓學生自己看書,沒有提示、沒有指導、沒有具體的要求,沒有信息的反饋,讓學生一看到底,“滿堂看”變成“自流看”。有的教師一味強調自我探究:書上的內容自己看,學習的問題自己提,學習的方式自己選,學習的伙伴自己找,學習的結果自己總結。這樣做,學生表面上獲得了自主的權利,可實際上并沒有實現真正自主。自我探究變成了放任自流。自我探究變成了教師無所事事,學生一臉茫然。

課堂活動不是亂動: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課堂上,學生一會兒忙活這個,一會兒忙活那個,自始至終教室里亂糟糟、鬧哄哄,把這種混亂教學稱為“課堂活動”。這樣的活動,外在多于內在,形式多于內容,外表多于理性。

為活動而活動,為表演而活動,為應付而活動,情感與理智分離,動手與動腦脫節,過程與體驗分離,有活動沒體驗,有活動沒總結,有活動沒反思,活動價值喪失殆盡。有的課堂活動,對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又沒有計劃,沒有針對性,沒有科學的合理的時間安排,有時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小組學習就在教師的要求下結束了。課堂小組活動處于隨意狀態,偏重于形式,缺乏其內在的認識和反思,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討論的問題都是一些皮毛問題,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只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整個活動可以說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形成探究的“異化”,先看下邊的案例:

在一節地理公開課課上,教師講的是海陸分布,在上課一開始教師首先開展了一個活動:(教師拿著一個地球儀,通過活動來說明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同學們,現在我們做一個小游戲,把這個地球儀依次傳過去,傳到第十位同學。

同學們開始傳地球儀,傳到第十位同學以后,老師說:停。在傳遞過程中,手摸到陸地的舉手,結果有五個人舉起了手。我們再來一次,又是十個人依次傳遞過去。這一次手摸到陸地是四個人…接下來教師又讓學生傳遞2次,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教師與其說是讓學生活動,倒不如說教師設計了一個套子,讓學生往里鉆,但是,這個套子又沒有設計好。七分海洋,三分陸地,這是個比例問題;學生依次傳遞地球儀是一個概率問題,拿一個概率問題來證明比例問題,會不出錯嗎?學生越傳越糊涂,越傳越茫然。誠想這樣的“啟發”有必要嗎?這樣的“啟發”有意義嗎?這樣的“啟發”有價值嗎?

素質教育不是形式,素質教育不是演戲給別人看。素質教育轟轟烈烈開展的今天,是否應當反思一下,總結一下。實際上,素質教育學生應當有更優秀的分數;素質教育學生應當有對知識整體把握,系統掌握的能力;素質教育學生應當有更熟練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素質教育學生應當有更加堅實的基礎知識;素質教育學生應當有更高的升學率。

猜你喜歡
基本技能基礎知識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1+X”課證融通下《飛機維修基本技能實訓》的活頁式教材開發與設計研究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通過變式訓練,夯實基礎知識
關注課堂教學,落實“四基”要求
第2講 “方程(組)與不等式(組)”復習精講
假期數學競賽指導(二)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