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的高齡官員

2013-06-15 16:47馬雪
公務員文萃 2013年6期
關鍵詞:契丹高齡官員

◎馬雪

北宋的高齡官員

◎馬雪

宋代官員致仕(即退休)以70歲為限,年限比較寬松。但70歲退休并非絕對。因為宋代致仕制度還規定:官員退休時,須先向朝廷遞呈申請,獲準后方可解職。個別元老大臣不受70歲年齡的限制。凡因病退休而后痊愈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時都可再度入仕,類似今天的退休返聘。這樣,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請求致仕而不被批準,而一些特定時期致仕的“重臣”會被再次授予要職。

北宋朝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享91歲。他是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任將相五十年,名聞四夷。神宗末年(1083年)文彥博已經獲準退休,在洛陽準備要安度晚年。哲宗即位初(1086年),當政的司馬光看重文彥博的才能與威望,極力推薦。就這樣,已過80歲高齡的文彥博被授予 “平章軍國重事”一職,再擔大任。真宗朝的老將范延召(927-1001年)更是勇猛不減當年。咸平二年(999年),契丹人南下來犯,73歲的范延召毅然隨駕北征,“與(契丹敵兵)戰瀛洲西,斬首二萬級,逐北至莫州東三十里,又斬首萬余,奪其所掠老幼數萬口,契丹遁去”。仁宗朝老將王德用(977-1056年)熟知軍中情勢,善于恩撫屬下,“多得士心”。他名震邊塞,為契丹(遼國)所忌。至和元年(1054年),78歲高齡的王德用被授予樞密使重職,督察全國軍務。這些年過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員,其經驗智慧被視為國家的財富。

文彥博

鑒于不能忽視的年齡與健康因素,君主們常常對這些老臣加以特殊禮遇。如:元祐元年(1086年)文彥博拜太師、平章軍國事時,已是81歲高齡,被特許“六日一朝,一月兩赴經筵”,后來又改為“十日”,能保證機要政務參與決策即可。呂公著元祐三年(1088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時,也已71歲高齡,被特許“一月三赴經筵,二日一朝;出入都勿拘時;常行文書免簽書;別建府第,許執政往議事”等。樞密使張昇70歲時申請退休,英宗極力挽留,特許他“五日一至樞密院”,還免除其覲見皇帝時復雜的禮節等。

人老不講筋骨為能,是不能忽視的客觀事實。70歲高齡的老人身處政府要職,常常要面對那么多的繁劇事務,要想都處理得當也真是勉為其難。仁宗朝老臣陳堯佐拜相時已是75歲高齡,加上同時拜相的王隨已65歲請假在家養病,導致政務積壓,“事多不舉”,時人譏諷“中書番(宰相議事機構)為養病坊”,最終兩人均被解職。接替他們職務的張士遜是第三次拜相,也已是75歲高齡。當時,政府決意精簡輦官為禁軍,輦官們不滿,紛紛攜家人在京城喧訴抗議,“張士遜方朝,馬驚墮地”,幸好只是受了驚嚇,沒太傷著筋骨??墒侵G官們不放過他,紛紛上書彈劾。張士遜坐立不安,決意退出政壇,連續七次上書“請老”,最終獲準退休。

還有一些“耆德”老臣,被皇帝所倚重、累請致仕而不得,勞心勞力而“卒于任”。兩朝元老向敏中(949-1020年)居大任三十年,72歲死于宰相任上。哲宗初年,老臣孫固(1016-1090年)屢請致仕,太皇太后誠意挽留。孫固感此知遇之恩,不便再提致仕之請,只得“強起視事”,又忙碌了兩三年,75歲死于任上。宋神宗在位期間,重視守邊大臣的挑選,老臣孫沔被授予邊地重職,可憐已71歲高齡的他,終因年老力衰受不了遠途跋涉之苦而死于赴任途中。

70歲的老人已經完全成熟了,進入了人生的又一個高級階段,多年積累的經驗堪為后輩推崇,一些關鍵問題的咨詢是必要的;同時,“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又是一個超脫物欲、名利追逐的階段,回歸自我,頤養天年。而二者的協調是不容易把握的,北宋老年官員們的榮耀與尷尬正說明了上述兩點,給后人以思考與啟發。

(摘自《文史天地》)

猜你喜歡
契丹高齡官員
高齡孕婦妊娠中期產前診斷中唐氏篩查的應用
由蒐狝為務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會性格轉變述論
歸去來——契丹歸明人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耶律阿保機嗣位者考辨——再論契丹早期王位繼承
石臺行
丘瓊山巧對官員
“搞”藝術的官員們
契丹學學科體系的理論建構
“官員寫作”的四個樣本
官員在讀什么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